与“ 年代初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3:13:25
《金师记忆之“吃”的断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金师校读了三年师范。金师校的全称是四川省金堂师范学校,是一所为金堂县及周边区县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在当时,一个农家孩子能考上金师校,对毕业的初中学校、对家庭来说都是无比荣光的事情。尤其对自己来说,那更是令人羡慕不已,只要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就意味着:从此吃上“商品粮”,从此拥有了“居民户口”,拥有了“铁饭碗”,从此将告别祖辈、父辈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背着太阳过西山”的日子。但当时对我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大孩子来说,并没有想到这些,只是从老师、同学、家人、亲戚邻居的眼中、言语中感觉到了那浓浓的钦羡之意和个别人些许的妒意。听说每月有十六元五的生活费,我只是觉得,从此可以吃饱饭了,可以吃好的了。
师范校的三年,是我长知识的三年,更是我长身体的三年。在排队列的时候,常常被老师训斥:“你咋个乱站队呢?”从站队的前几位慢慢往后挪,直到挪到倒数的三四位。是的,我的身高从进校时的1.59米,到毕业时的1.73米,确实长了一长截,这要归功于金师校的饭菜,这吃,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甚至到了参加工作之后,由于我们缺乏基本的生活知识,在吃的方面,也还闹了许多笑话。
羡煞一个人
当初,我们特别羡慕肖军。刚入学时,学校吃的是桌餐,八个人一桌,也不记得是学校规定,还是我们班主任刻板,男女生分桌吃饭。全班四十个人,二十五个男生,十五个女生,三桌男生,两桌女生,有个男生必须与女生同桌,这个最幸运的男生,就是肖军。我们当初羡慕他,并不是他在花丛中吃香的喝辣的,而是他每天能吃得饱饱的。我们当初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加之多数都是农家子弟,之前大多数都处于半饥饿、缺油少荤状态,更需要大量摄入饭菜,试想,八个男生一桌,那点定量的饭菜,肯定是不够抢的。女生相对而言饭量要小些,吃饭也比男生要矜持些,如果男女生混合搭桌的话,也不至于让二十四个男生对肖军徒生羡慕嫉妒恨了。
挖墙脚
饭菜都是由厨房工作人员在开饭之前就摆上桌的,一般是三菜一汤,一盆大米饭。菜是两荤一素,米饭表面均匀分成八个扇形。刚入学之初,大家还不熟悉,同桌吃饭,都还比较讲理。各取各的那一份米饭,吃相还比较矜持。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就不那么客气了,动作稍慢一点的,往往就只能吃个半饱。最后那份米饭,表面积还是足量的八分之一,但下面部分就倾斜了,被挖了墙脚。开始动筷时,更是如风卷残云。
食堂也有两个卖零餐的窗口,但我们极少光顾,原因之一是排队的人太多,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同学们的零花钱都不多。那16.5元的伙食费是全部纳入餐费的,不再另发现金和餐券。
后来我们就实行分餐,由桌长将盘里的菜基本均匀的分到八个同学碗里,分饭时,尽量将那筷子与桌面垂直。
食堂革命
桌餐吃了半学期不到,同学们就不依了。我们作为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首先发难,然后波及到二年级、三年级的,多次找校领导如实反映情况。
我们金师八三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招生时,第一次往届、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录取时没有分差,因此有70%的是往届生。据说那个级是金师校历年招生中,唯一有身高限制的年级。因此,无论从身高年龄,还是其他方面,都不逊于二三年级。
在学生们的不懈努力下,校方终于同意将桌餐制改为零餐制,从1984年春季开始执行。将同学们的伙食费按月以等额票券形式发放到同学手中,开饭时,自己到食堂窗口选购各自所需的饭菜。
感谢同学们的努力!感谢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开明!幸好我只吃了半年的桌餐。试想,如果三年都是桌餐的话,也许我就长不到现在这么高了。
蒜苗回锅肉
那蒜苗回锅肉,未见其形而先闻其香,至今令我口齿留香,也让我终身对回锅肉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三角钱一份,简直是物超所值,只要食堂有这菜,我是必买无疑的。偶尔,如果兜里充实的话,还整个双份。将那蓝色的三角票面递给师傅打菜时,总担心他的手发抖,希望他别抖得太厉害,特别是当看到那一片又大又厚油爆爆的肥肉被抖出菜瓢时,惋惜之声差点脱口而出了,简直心疼得不得了。
感恩老师的爱
我们八三级一班的教室紧邻食堂,每天临近中午时分,那一阵阵的菜香不断钻进我们的鼻孔,刺激我们的味蕾。上午第四节课,是最难熬的时段,还好,我们遇到了几位善解人意的好老师,最后几分钟时,他们就不再讲内容了,甚至有个别老师微笑着提醒大家:系好鞋带,拿好碗筷准备冲刺!
碗筷交响曲
每当中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声响起的一刹那,从各个教室门口冲出一股股人流,向食堂方向汇聚,整个校园响起一片匆忙的脚步声和碗、筷、勺子碰撞声的交响曲。食堂内,更是一片嘈杂,虽然,每个班都有固定的窗口,但总有个别不守规矩的人见别的班人少,就去抢占位置的。也曾因此闹矛盾,还记得当时我们年级二班和三班的两个男生因此而打架,还因此事被张贴《校告》,受了个“警告处分”。事后想想,真的不值得。
师妹,今生欠你
毕业二十余年后的一次同学会,一女同学笑我:“二十年前不懂事,二十年后都还不懂事!”我答:“既然二十年前不懂事,二十年后又何必懂事!”
是的,那时年少不懂事。当你每次悄悄塞给我那些红的、蓝的、黄的饭菜票的时候,我坚持要付给你相应的钱,你却始终不肯接手。总说自己饭量小,用不了这么多饭菜票,放在那儿也浪费了,是自愿送给我的,不是卖。但我当时却没有什么可送你的!
师妹,不知你现在过得好吗?今生欠你的,注定是无法偿还了,只有在心中默默给你永远的祝福!
吃商品粮
我最初被分配到长乐乡小学任教。当我实实在在的手拿自己的购粮本时,那欣喜之情真的是无以言表的。虽然,自从拿到金堂师范《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明确了自己已洗脱了“农皮”,已将“泥巴碗”换成了“铁饭碗”,从今以后就可吃上“商品粮”了。师范的三年,学校是将我们的口粮按量发放的饭票、面票,用以到学校食堂购买米饭和馒头。摩挲着手里的本本,每个月有28斤米面,还有1.5斤菜油。想到这“旱涝保收”的商品粮,当时真的很满足。联想到那则辛酸的错别字家书“庄稼风(丰)收了,粮食狗(够)吃了”,心中更是踏实。
学校所在地长乐乡三合碑没有粮站,我们购买米面需要到几公里外的赵家粮站。我们去买粮时,有时也顺便到赵家小学的同学那儿去窜窜门。
冷水下面条
刚参加工作那时,一般乡镇学校都没有伙食团,更不要说村小了,加之于我们那时没有个人生活经验,在吃的方面,也闹出了许多笑话。
我们有个同学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全校只有他一个人吃住在学校,其余的都当地的,每天都回家吃饭。一天晚上,他准备煮面条来吃,在锅里掺上水,把面条下锅,开始烧火,等水烧开(沸腾)时,面条已成面糊糊了。后来,他才知道要先将水烧开(沸腾)后再下面条。
炖浑猪脚
一个周末,我约上李国兴一同到金龙乡中心校黄祖金那儿去耍——他是我同年级二班的同学。我们到街上去买了四个猪脚,准备炖来吃。清洗时,才发觉脚上还有许多猪毛,因没有毛夹子,没法把毛去掉,这时黄祖金说听到过一种办法:先将猪脚炖一段时间,拿出来用手指捏着谷草夹着猪毛就能扯脱。用这方法猪毛是去除了,但随即又出现了个问只瓣猪脚,咋个吃。正在嘻哈打笑讨论的时候,正好唐华同学来了,四个人,刚好一人一个猪脚。
盐煎肉
一次,我到五凤乡九里村小贺少东那儿去耍,他与我是初中同学,师范时他读二班。到那儿时,已近中午,平时学校附近的渡槽桥墩下也有卖肉卖菜的,可当天菜已卖完,还有几片猪肉,我们割了一斤多肉。没菜怎么炒?我建议他去农民的菜地里扯点菜,他说不敢去“偷”,还是算了吧!于是我们就只好用“盐”煎肉了,这是我生平吃过唯一一次的真正的“盐煎肉”。哪天有兴趣时,再炒一份来品尝一下。
往事虽如烟,但却时常萦绕在脑海边!别笑话我们的无知、幼稚,那是我们的美好记忆。再说,谁又没有过那样一个美好的时段呢!
《看榜与中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那一个夏天,天气似乎格外的热。高考结束后,那一段长长的日子里,我一直郁闷着、焦灼着,如一头小兽,困顿局促在乡间。直到高考揭榜的消息,传到村子里,传进我的耳朵里。
于是,我和我的两位同学,急急乘车,奔向县城,奔向教育局。因为我们知道,高考成绩榜,就张贴在教育局的大门外。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教育局,更不知道教育局的具体位置。我们边走,边打听,几经周折,终于来到了教育局大门外。
其时,教育局大门外,已站满了人。拥挤着、张皇着。揭榜的名单,就贴在大门边的宣传栏里。宣传栏用玻璃镶在墙上,玻璃内,是几张大红纸,殷红的纸张上,墨笔书写着考中者的名字。醒目、逼视,有一种刺眼的强迫感。我挤到前面,内心惶恐而紧张,心,突突突地跳个不停,我听到了自己粗重的呼吸。看看身边一起来的两位同学,他们脸上不停流着的汗水,瞪得大大的眼睛,异常专注地逡巡在张榜的名单上。
我,看到了他们和我一样的紧张。
搜寻到第三张红纸上,在底部,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端详了一下,竟是进入本科线的倒数第三名。随后,我的一起来的两位同学,也分别在不同的“线档”里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我们退出拥挤的人群,互相祝贺着。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对于我们来说,考上本科还是专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榜”,“中榜”就意味着脱离农村户口,意味着端上“铁饭碗”。
看看身边的人,有的欣喜若狂;有的故作沉默,但沉默中却仍然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狂喜;更多的则是垂头丧气。有一位女孩,一边抹泪,一边姗姗离去……
这时,我才感觉到,身体异常的劳累,肉体的、精神的,有一种虚脱般的感觉。问问两位同学,他们竟然也有同样的感觉。于是,在路边,我们在树荫下,坐了下来。此时,思想竟是一片空白,我们像三个傻子,呆呆地,漫无目的地,看着一条南北路上,蠕动的车辆,和寂寂兀行的人群。这是一条舒缓的道路,一切都是那样的慢,那样的静,骨子里,似乎存一份优雅和从容。人流如蚁,漫过我们彼时汗漫无际的思绪。静寂,无语,好长一段时间的沉默。我的眼中只有那些车辆和人群,还有一眼望不透的深深的绿荫。我惊诧于路边行道树的婆娑和高大,枝枝杈杈,那样顽强、泼辣地伸展着,似乎把整个的一条路都遮蔽了,那样的一种绿荫,有一种巨大的厚度,仿佛藏匿了什么,让人永远也琢磨不透它的神秘。
那一刻,我们的心,都沉浸在获得胜利后,反生的,嗒然若失的茫然里。我们,太需要这样一种安静的环境,来安抚那颗茫然的心,来默默享受成功的喜悦了。
大概一直坐到临近中午,我们感到饿了,才起身。每人买了一个硬硬的面火烧,拿在手中,边走边啃。休息之后,精神异常的放松,我们逍遥自在地走着,顺便地,数落着路边的门头牌。仿佛,那每一个门牌,都变成了一盏辉煌的灯盏,照亮了前方的道路,眼前,一片辉煌。
多年后,想起那次看榜的喜悦,和由此带来的美好幻想,心里,犹然觉得美滋滋的。
《牛奶店的事情》
菜场附近,有家牛奶店。这店在80年代初就开了,生意相当兴隆,人们买好菜,总喜欢来喝上一杯。
可是,最近几年,店里渐渐萧条了,生意不比往昔了。
她,原来是店里的老主顾,后来由于搬家,很长时间没有来这儿了,今天,为了寻找童年的足迹,她又来到这曾经给过她温馨的小屋。 来不及为生意的冷清、门面的破旧而惊讶,她已经跨进了屋子。
柜台后面坐着一男一女两个服务员。女的漂亮,男的潇洒,他们正兴高采烈地说笑着。
“同志,我买杯牛奶。”未见应声。
“同志,我买杯牛奶。”她大声地说。
“喊什么!”女服务员颇不情愿地转过头来,笑脸一下拉长了。她急急地收了钱,急急地放了糖,急急地递过来。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杯子一晃牛奶泼出一点,淌在她雪白的衬衫上,服务员眼中闪过一丝狡黯的光。
她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接过牛奶,坐在椅子上,喝了起来,心中不是滋味。
一会儿,进来了一个乡下的老人,土眉土眼,一口土话:
“买杯牛奶。”
女服务员用眼角10了他一眼,头也不回一下,似乎没看见。男服务员只得站起来,收钱,递牛奶。
老农兴许颜抖着手去接牛奶,不小心牛奶溅出几滴落在服务员手上。
“你长眼没有?没见过世面就不要进来!”话像石头一样从嘴里抛出来,硬梆梆的。
女服务员转过头来:“就是嘛,乡下人也配喝牛奶,回家喝猪奶去吧!”话虽甜软,却很噎人。
老农气得脸色由黑而白,继而发青,他哆嗦地说不出话来,端起杯子,走到她旁边坐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踱进一个又白又胖的中年人。
女服务员和男服务员不约而同地站起来:“科长,您喝牛奶?”女服务员抢先问,脸笑得像一朵怒放的鲜花。
科长微微点了点头,这是一道无声的命令。男服务员立刻拿起一只大杯子,倒满牛奶;女服务员舀了两勺搪,细细地调匀,恭敬地走过来,款款递上去。也许是过于紧张,竟在自己的衬衣上泼湿了一片。
科长脸上显出一丝过意不去的神色,轻轻说了声:“真对不起。”
“科长,您这是说哪里话啊?这是我自己不小心,再说,您现在是我的顾客,顾客就是上帝嘛!”
科长满意地笑着走了。
老农也气呼呼地离开了。
她一口喝完了杯中的牛奶,也走出了门。
似乎失落了什么,她再一次看了一眼这小屋,已经很破败了。这屋,该修一修了……
《护城河畔葵花香》
50年代初的北京,和现在差别太大了。那时还有城墙,城墙外是护城河,水虽很小但河床很宽、很深。和平门至前门这一段护城河,南岸是民房,北岸是铁路、城墙。河岸与铁路间有数米宽的荒地,土壤肥沃,杂草丛生,是一片可以利用之地。1954年春,少先队组织了一项活动,就是在护城河北岸种植向日葵和蓖麻。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和爱国精神,因为当时国家油料紧缺,向日葵和蓖麻是很好的油料作物,种植管理也比较容易。同学们积极参加,热情很高,利用课余时间翻土、播种、锄草、浇水,署期也安排人轮流管理。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向日葵和蓖麻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春华秋实,收获了六百多斤葵花籽和蓖麻籽。全部无偿上缴给国家—区政府。几百斤油料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这种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是值得永远称赞、倡导、发扬光大的。
《为人民着想》
80年代初,老秦总结当地农民种植冬小麦的经验,提出“选好搓口,合理轮作,深耕整地,蓄水保墒,科学施肥,提高肥效,选育良种,合理搭配;适时种好,培育壮苗,冬春碾压,防早抗早,叶面施肥,增加籽质,加强侧报,防治病虫”的六十四字诀。对其中的每一项措施都制订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如“适时种好”这一条,他根据当地气候状况,经过科学测定,确定了陇东地区冬小麦最佳播种期是9月5号到15号。他还把玉米播种方法编成:“播前划行”挖窝点种刨开干土,挖在湿土,增施种肥,搅拌均匀,梅花点籽,深浅一致,齐脚轻踩,细土复盖”这样便于农民记忆的顺口溜。
为了克服小麦多年连作产量下降的弊端,他总结推广了“小麦与洋芋”、“小麦洋芋与黄豆”、“小麦与油菜”、“小麦与玉米”4种轮作制,在农民群众中组织推广。并为种好回搓麦制订了“提早腾搓,晚中求早,边耕边种,快中求好”的技术措施。1988年上肖乡的小麦回搓面积达20%,但由于组织措施得力,播种质量好,赶上了正搓麦的产量。秦富华还把玉米、小麦、高粱三种作物的栽培技术编写成一本三字经形式的小册子,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7万余册,给古老的传统农业注入了现代新技术的血液。
去年,省上又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让他在镇原县上肖乡搞粮食作物整乡承包,目标是:3年以后粮食亩产达到225公斤至300公斤,每亩净增150公斤左右。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骑着自行车跑遍了上肖乡110个生产队,经过详细调查,对粮食作物实施了10项增产措施,重点抓了调整布局、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机耕深翻这4项措施。去年初战告捷,全乡5.9万多亩粮食,平均亩产比1988年净增78公斤,总共增产粮食500万公斤。
秦富华推广这些技术措施,每项都要费不少周折。拿带状种植来说吧,小麦地里套种玉米,由于春天小麦长得快,玉米苗小,光照不充分,因此,很不壮实。麦收之后,有的农民看到玉米苗又黄又瘦,就把玉米苗割了喂牛。有一次,秦富华碰到一个正在割玉米的老汉,间他为啥要割掉玉米苗?老汉气呼呼地说:“瘦黄瘦黄的,象豆芽菜一样,能有个啥收成?”老秦给他讲玉.米苗黄瘦,是因为小麦春天长得猛,把玉米生长需要的一部分水份、阳光、养份争去了。麦子一收割,玉米就会长起来。老汉不信,说:“这办法,人家水地里说不准还能行,可咱这是旱地!”老秦见说服不了他,只好求他把没割的留下,老汉叹了口气说:“算了,就当我把这一亩多地荒了半料子。”过了一段时间,玉米果然长得叶绿杆壮,秋后竟然打了200多公斤。这下老汉可服了他,见了秦富华就说:“老秦,往后我听你的,你说一,我再也不会到二上去。”
这几年秦富华还先后主持了《陇东旱源万亩小麦均衡增产》《庆阳地区早源百万亩小麦丰产示范》《旱源农、林、牧综合开发利用》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全部获得了省科技进步奖。光是早源小麦均衡增产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90多万亩,共增产粮食将近5 000万公斤,纯收益5 000多万元,效益是投入的3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