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深巷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0:40:35
《雨末深巷400字作文》
雨末深巷400字作文
走进这雨巷,街角终是消了她的惆怅。
(一)
没有雨的小巷,却多了几株野花。又为街角增添了几分春意,懒懒的踱步在巷角,呼吸者一方仅属于我的空气。
不知为何最近总喜欢来到这里,与小巷里的野花对视,她是能读懂我的心的;我是能被她安慰的,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心灵的寄托吧!
(二)
雨巷,飘零的雨珠儿,狂肆的敲打在雨的肩头,我是那般的不忍而又无能为力。初夏的脚步又加快了,燥热的夏天又来了。妄想寻求一方宁静的原野,倾听花开的颜色。
我开始聒噪;开始不安。学习的压力逐渐袭来。瘦弱的`身躯怎经得住千金的压力。于是我开始逃避;开始不满。甚至堕落……
(三)
雨末的小巷,唯有几片飘零的碎花,我开始抽泣起来,它终是要落了的。落了这一片。总感觉我也会随她一般消颜而去。秋的使者还是来临了,我的知己就这样消逝了。而我是这般的不安;那般的哀愁。
我是不适应这环境的。孤僻惯了的我受不了这气氛,而又想融入这个大集体。于是伪装又开始步入,层层的把自己包裹起来,我是受不了的。多愁善感惯了;我行我素多了。尝到了五味,酸甜苦辣咸。便知道了,便醒悟我所伤感的与惆怅的一切不过是自己无法面对现实而所发泄的着个世界的公与不公,而我又太在乎这些。
(四)
雨化作泪,流进这巷。青灯、冷雨、逝花。
该是面对了,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划过天际,天边被撕破了一个深口,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一道闪电划过街巷,消了。却又升腾出一道亮光。重新开始,做全新的自我,即便像野花一样,虽生命之短暂,依旧能美一瞬间,笑面如靥。她笑这出来了。
终。雨的街角消逝。
呈现的却是她的乐观。
【雨末深巷400字作文】
《春日序曲》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冬去春来乃是自然规律,春有自己独特的序曲。
春日序曲是属于花的。
在春暖的时间里,那属于春的热闹都在花开里灿烂着,鸟语花香,和煦的暖风里荡漾春光的明媚,摇曳出一地花海的汹涌与澎湃,把我们包裹在春天中,也被这花香袭击而醉倒在春花的海洋与芬芳里。迎春花星星点点缀在翠色的草坪间,朴素至极,没有牡丹的富贵,没有玫瑰的艳丽,却开得茂盛,如星星一般璀璨。路边的小野菊,花蕊纤细,金黄色的花瓣肆意绽开,洋溢着春日独特的生机。桃花似抹了胭脂般楚楚动人,粉黛的花瓣,细白的花蕊似技艺高超的雕刻家精雕细琢的杰作,又如江南女子般温婉动人,几只藏匿在树梢之间,甚是娇羞的与这个美好世界见面。杏花的报到是稍晚一些,却嫣然含笑,把自己装扮得轻红淡粉,既繁复,又绚烂,既秾丽,又娇媚,特别叫人神摇目夺。花开如许,美好不负。风有约,花不误!
春日序曲是属于小动物的。
春生,暖风至,大地、冰河,解冻,蛰伏的虫儿逐渐苏醒。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回来,在天空叽叽地叫着,似在说着一路上的趣事。其它小动物也随着早晨的第一抹阳光而慢慢苏醒。“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们一大清早就在池塘里扑棱翅膀,尽情滑翔一段,激起翻滚的水花和急速的波浪,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再冒出灰灰绿绿的身子来。这些温驯的憨憨鸭,如今已然振奋精神。鸟儿们也开始衔泥筑巢,为自己筑造避风港。
春日序曲是属于风和雨的。
春天的风是柔和的,一阵春风拂过脸颊,世界万物,花蕊轻颤,枝芽摆动。春天的雨下的是淅淅沥沥的,轻轻拍打在人脸上舒适、柔和。植物贪婪地吮吸,在春雨中肆意地生长着,经历春雨的洗涤,世界更加清澈,自然更加生机。
春日序曲更是属于儿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日是孩子们放纸鸢的好时节,也是出游好时节,孩子们团团围绕在老师身旁,脸上挂着春日暖阳般的笑容,耐心聆听老师所说春之故事,品味着春日的宁静和惬意。
“一年间四时新春光尤胜,和风暖紫燕飞花笑迎人。”看一抹翠色,赏一帘春雨,采一捧花开,揽一袖春风,踏一季春情,藏一番暖意,掠一枝翠色,染一春墨色,青绿只此。春的序曲竟是如此多彩。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译文] 睡在小楼上一整夜听着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第二天早上,屋外深巷里又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
[出自] 南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名称】:《临安春雨初霁》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释:
(1)霁(霁)jì雨雪停止,云雾散,天放晴朗。
(2)卖花声,是临安的本地风光。小楼深巷二句,化用陈兴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诗句“杏花消息雨声中”。
(3)矮纸,即短纸。草,草体字。细乳,指沏茶时水面泛起的白色泡沫。分茶,品茶。分,鉴别之意。此二句,写春雨初晴,闲居无事,以写字、分茶作为消遣。
(4)素衣犹及二句,化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句“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意谓京城里肮脏势力,把人品都玷污了。
翻译
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繁华?
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吧。
纸张短小斜放着,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小泡沫,阵阵茶香飘来。
身着白衣,不要感叹会被风尘之色所玷污。我回家仍会身着它赶上清明。
赏析:
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晚年时期,寄情于景,感慨世态炎凉和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在“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生活”中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作,“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本诗的名句。
两句诗传达出江南春色之美。春夜气候宜人,静卧小楼,听细雨潺潺,如蚕食桑。雨既可“听”,自然是连绵细雨。如是狂风暴雨,噼啪叮当,心情紧张,门窗紧闭尚不及,更哪来悠然听雨兴致。“听雨”正是诗人怡然自得心情的表现。
一夜春雨,杏花绽放,江南换新装,何等快捷!诗人期盼着明天一早小巷深处卖花声,又是何等惊喜兴奋!难怪一夜无眠听雨声。“深巷”的意象是古朴幽深而狭窄,当然容不下高楼广厦的恢弘,只有“小楼”的玲珑纤巧才能与之相呼应。小楼春夜雨,深巷卖花声———一幅绝妙的南国风情画。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作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深巷的独望》
寻着那淡色的雨迹,你便会见到我。一块前身是古镇泥土的砖。
我仍记得是在纷飞细雨的一天,我遇见了那人;他将我筑成了泥胚送进砖窑,接受历练,改变了我的一生。当我醒来时,便成了一堵深巷茶馆的院墙。面前是才铺就成的青石板路,在我的对面是一家戏院。柳堤河岸,白石桥下,清澈的河水潺潺地淌着。河道里长满油油的青荇,偶有白虾银尾摇曳,一闪而过。低垂至河面的柳梢吐着鹅黄的芽儿。微风中,碧波上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将无尽的情思传开。每天我常做的事就是看着走在小巷里的人们。有时是挑着扁担的货贩在吆喝,浓浓的乡音飘荡天际;有时是执伞款款而来的一抹女子倩影。亦或是望着才听完戏的人们走进背后的茶馆,呷一口茶,叙叙道着才听完的故事,他们话中有白娘子有英台……不知过了多久,面前的青石板路长出了青苔,地处西南的这儿经常都下着雨。也不知那纷飞的雨丝拂过我身旁几十载春秋,反正是过了很久。对面的戏院早已坍塌,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独家大院。身后茶馆里的人每天谈论的话题,我早就听不懂了。茶馆里的说书人也不知来了多少,又走了多少……在那份静谧中我醉了,醉倒在这听雨小巷。
那一天,我醒了过来。原本以为会像往昔一般见到那熟悉的江南布衣、小桥流水,可眼前的一切令我感到诧异。身上那所熟悉的墨色雪白早已不见踪迹,面前那陪伴我多年的青石板已经在那横流的污水下黯淡了颜色。偶尔经过这里的人们总是掩鼻而过。再细瞧我身上那被他们称为“现代文化”的涂鸦。青色、红色被他们任意地泼洒在我的身上。或许在他们心中,这便是“潮流”,这便是他们那“特立独行”的青春的标志。但在我眼中,那青红相映的色调比那青面獠牙的恶鬼还要可怖,还要粗鄙。身子的另一旁则是另一番景象。一阵风携来一股怪异的味道,冲进了小巷,将那贴在我身上的白底黑字的纸片掀起了一大半,大有“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雪白的纸片漫天飞舞,有的落在了石板路上,有的则“骄傲”地搭在我的肩梢。我绝望了。我从未想过一觉醒来,竟是如此可怖的景象。浑浑噩噩的我不知道该表达什么,或许这辈子我就这样了吧。我想。
直到这一天,我听到熟悉的乡音在我耳边回荡着。“这里是古镇著名的青石雨巷,每一个到这儿来的人都可能被它陶醉过。雨丝纷飞,执伞相遇,是大多人都梦想着的情景吧。”看着身上那洁白依旧,望着来往的游客们穿着熟悉的布衣感慨地望着我,我仿佛回到了以往的小镇。听着周围人们的话语,我渐渐明白,是一群小朋友偶然间看到了一张古巷组图便想起了我,利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将这里焕然一新。久默不语的我又重获了生机。古朴的青石雨巷令人们纷至沓来,在这儿体会那沉积的岁月所带来的熏陶。
望着身旁告示牌上那“请不要乱涂乱画”的稚嫩笔迹以及那句我早已耳熟能详的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笑了。
《你于我知多少》
我独自一人徘徊在深巷的胡同
耳边是凛冽的风
我独自一人穿行于热闹的人群
眼前是寂寞的海
我独自一人攀爬上巍峨的山峰
身后是高耸的楼
我独自一人奔跑在广袤的草原
脚边是星点的绿
我独自一人平躺在柔软的沙滩
掌心是细腻的沙
朝朝暮暮 暮暮朝朝
岁岁年年 年年岁岁
一春一季度 一秋一胡杨
一花一世界 一鸟一天堂
困惑 愚钝 分崩离析
沉默 喜色 流离失所
你与我 知多少
《深巷猫事》
我是一只猫,我住在一条破旧的巷子里。巷子的最深处有一棵梧桐树,阳光总是从树枝间疏落的缝隙洒下来,满地影影绰绰的光影。
现在,我来讲几个关于我和那条小巷,还有梧桐树故事给你们听。
在很久以前的梧桐树傍,总有一个老人的身影。
我不知道老人是何时搬来小巷里来的,我也不知道老人的身影陪伴了我多少时光,因为那些事情太过遥远,而我早已记不清了。我只记得,老人总是一脸的慈爱沧桑,头上的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我只记得,老人的身旁,总是放着一锅好像永远也卖不完的油葱饼;我只记得,老人每次只要卖出两张油葱饼,就会高兴的合不拢嘴;我只记得,老人总是会把三毛钱,看得跟宝贝似的;我只记得,每次我饿着肚子的时候,用舌头舔着老人的手,老人总是会拿一张油葱饼给我;我只记得,老人总是喜欢在暖暖的午后,靠着梧桐树的枝干然后安然入睡……
我时常在想,是不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不公。总有这样的老人,在这个名叫城市的的地方,同年轻人一样在拼命的生存着。而人们唯一会做的,就是冷眼看你生存。
就在一个早晨,我没有看见老人的身影,此后的日子里也再没看见过。我不知道老人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还能遇见她——那个总是在我肚子饿的时候,会给我一张油葱饼的老人。
最后的最后,我从一群老太太的口中得知,那个一直陪伴着我的老人,被她的子女接回家中。
而今后的日子里,不会再有人给我油葱饼了。虽然我还是更喜欢吃鱼,但还是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
……
梧桐树下少了老人的身影,却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安静的男孩。
那是我见过最安静的男孩,他不像巷子里其他的孩子那样。不像那些孩子,总是不知疲惫的和伙伴追逐、玩耍;不像那些孩子,总是满脸的灰,满脚的泥,如同一只土拔鼠一样;不像那些孩子,总是会对着过往的行人,挤眉弄眼,做着鬼脸;不像那些孩子,总是在地上打滚玩,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而是很安静的在梧桐树下,靠着树干看书。濡湿的碎发,柔软地贴在男孩的前额,让他看起来像个落寞的孩子。我轻手轻脚的挪着猫步,向他靠近,用脸蹭着男孩的手肘,一副无比依赖的摸样。而男孩似乎也注意到我的存在,放下了手中的书,抚摸着我后背的毛发。
就在那个暖暖的午后,男孩跟我讲了很多很多话。
男孩说:“我从来没有朋友。”
男孩说:“我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
男孩说:“我从小到大都很听话,成绩也很好。”
男孩说:“虽然我没要好的朋友,可老师和父母都很喜欢我。”
男孩说:“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读书。我喜欢画画,可我的父母不让我画。”
……
因为没有要好的朋友,所以才能那么心无旁骛的用功吗?
但是,你不会觉得寂寞吗?
就这样,每个午后的梧桐树下,都有一个安静的身影陪我度过。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男孩背着一个画板来到梧桐树下。他没有像以往一样靠着树干,安静的看书。而是在梧桐树投的影子下,拿出了画板,开始安静的画画。或许连男孩自己都没注意到,他在画画时嘴角勾起的弧度,有多么柔和。我把自己的小脑袋凑到了画板前,发现男孩画的,却是阳光透过树枝,然后洒在地上的点点光斑。
画完后,男孩把我搂在怀中,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而我已经不记得,当初的男孩对我说了一句什么话。我只记得,当时一直想打瞌睡的我,听完男孩说的那句话,却温暖的不成样子。
……
男孩对我说完了那句话,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就像很久以前的那位老人一样,突然消失在我的世界里。而作为这条小巷,唯一剩下的一只猫,我只能在无聊的时候,数一数从树上落下的叶子,来打发时间罢了。
一片。
一片。
一秒。
一秒。
日子平静地滑过,波澜不惊
我再也没见过老人,也再也没见过那个男孩。
而这些,也都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久到了有很多细节,我都记不清;可这,却让很久很久很久以后的我,依然有着困惑:
那个总是在梧桐树下晒太阳的老人,一直都努力地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却频频碰壁,而人们唯一能够施舍的,便是那一张张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的脸庞,可老人却为什么一直用自己最柔软的一面,来对待这个世界,对待我这只总是吃葱油饼的猫?那个总是在树下安静看书的男孩,一直以来都对老师和父母言听计从,却为什么会在洒满阳光的午后,背着画板,对着我说没有人可以夺走他的梦想?
作为一只猫,我实在是不想知道的太多,可却在某个六月的午后,当我懒洋洋的趴在梧桐树下晒太阳的时候,却突然明白了这里面的含义——
当你低着头躲在茂密树木投下的斑驳的树影间,看见那点点光斑了吗?
那是阳光透过了树叶间的缝隙,然后洒落在地面上温暖。
是远在一亿五千万公里外的太阳所散发出的光线呢。那样磅礴的温暖,怎能甘心轻易地被树叶遮挡住?
只要你愿意抬头,就一定能看见,更高更远的,晴朗天空。
《忆束河—仿若回归故里》
穿梭于束河的深巷中已是三年前的事了。三年前的春节长假,因过于向往暂时闲散惬意的生活,便来到遥远的丽江。第二天上午领略完玉龙雪山上古老坚硬的冰川,下午来到束河古镇。
染坊
束河古镇有很多入口,但没有城墙和城门,整个城市开阔、平坦。好似敞开胸怀欢迎你。没想到,我选择的人城口竟是一间染坊。这家染坊面积不大。我走进去时,只有女主人一人,她正蹲在地上收拾着什么。院子里挂满了染好的布料,红的,绿的,橙的,当然最多的还是素净的深蓝色。每块布料上还有好看的水印花纹,一圈圈,一层层,旋转着,好像仍在散着的水纹漫进柔软的布里。细细看去。手工作品的朴实自然便呈现出来。布料上的花纹都不是僵硬的、规整的,而是如此的柔和、如此的随意,且渐变得如此细微,从而使得整块花布仍是一个整体,未被剥离,只是浑然天成地多了些点缀。
一阵微风拂过,染坊呈现最美的景致。悬挂的染布都随风缓缓地、微微地鼓起,轻盈地飘动起来。仿佛是优雅少女的舞裙。它们的颜色是和丽的,淡淡的,波澜不惊,却又丰富多彩,犹如春夭般的灵动与生机。它们自顾自地荡着、跳着,全然不管周围还是一片冬的肃杀景象。“好美啊!”听到我的赞叹声,女主人站起来看这我笑了,眼神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我飞快地从包中取出相机,“咔嚓”一声,我记下了她和她的杰作。
四方街
经过小小的却让我惊叹不已的染坊,我来到了束河镇的中心—四方街。比起丽江繁华热闹、开阔的大研镇四方街.这里就显得狭小、冷清多了。我沿着四方街慢慢地走着,并不时地抚摸路旁那古朴的、充满岁月痕迹的石墙。石墙那粗糙厚重的质感划过我的手指,仿佛在倾诉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是茶马古道重要的释站。成群的、来自四面八方的马帮队伍走到这里会歇歇脚,养精蓄锐。那是怎样的热闹非凡呀.大家说着趣闻,笑着品茶喝酒,谈论着生意,交换着各种物件。不知纳西勇敢的小伙是否曾在这里邂逅美丽的金花姑娘,又或是阿鹏与阿黑结拜成兄弟?时光流逝,崇山峻岭依旧在,只是没了清脆的马铃声,来到束河的也多是游客而非商人了。历史从不会因为个别的遗憾而停止前进的步伐,又或许它相信束河从未遗失过自己。
《徘徊》
雾伴晨烟。一位年轻人在深巷中踱步。他的徘徊使人怀疑他的年纪,因为青年就该是一往直前。徘徊不属于青年!而他只是笑笑:“我喜欢徘徊,虽然有时在徘徊中迷失。”
徘徊是一种成长。雨后农田里的徘徊,让四周的湿气掺杂泥土的气息,不久就在徘徊中溶人自然;漫漫人生路上的徘徊,我得到的则是停顿后的奋起,修整后的执著……也许脚印尚不扎实,而每一次驻足后的回首,也将望见一段迟疑,一段成长。
徘徊是一种积蓄。长江徘徊过,便有了都江堰的拥挤、三峡的阻碍,九曲回肠。想若是没有徘徊,怎会哺育出今天的华夏民族、九州大地?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初唐正是有了这样的徘徊,才有了彪炳千秋的唐诗万首。徘徊不一定闪光,但他背后却必有一团烈焰,一团能熔化一切的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