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文豪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3 00:27:56
《握住文豪的手800字》
咏经典,观千年盛景,诵诗词,品百年风味。跨过时空,握住古代文人墨客们的手,同他们一道,领略人间之美。
握住诗仙李太白的手,赏他身上的狂气,体会他宽广的胸襟。
他的狂气,在他做官时体现。他以才自居,狂傲不羁。令高力士为其脱靴,让杨贵妃为其研墨,与唐玄宗共次。开心,便写下“云想衣棠花想家,春风拂槛露华浓”;不乐,便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试问整朝文武,哪个能及李白一半之狂?
他的豁达,体现在他对生活的态度上。寒士失意,投托无门时,他没有沮丧,反而唱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高亢旋律;无人问津,仕途坎坷之时,他没有灰心,反而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落寞孤寂,徘徊惆怅时,他没有颓废,依旧乐观想着“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我要学李白的不事强权,追求自我;在困难面前,也能迈出自己坚定自信的步伐。
握住苏东坡的手,赞他源于内心的真诚,叹他放仕不羁、波澜起伏的一生。
他的真笃而诚垦,发自于他的内心,表现于他的诗词歌赋上。对兄弟,他坦露胸坏,敞开胸襟,对月感叹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友人共行,他的喜说溢于言表“庭下如和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对国家和人民,他满腔忠诚,甘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祖国领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一生,政绩卓越,爱民如子,在慈善事业和公立医院领域首开先河,堪比和煦春阳,带给世界无限生机和温暖,
但他的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失于党争,仕途历尽艰辛屡遭迫害。生活于他风雨,他却回以微笑。风雨之中,他且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凶险之中,他还笑道:“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这份处世气魄,这种无所畏惧,让苏轼如一阵清风般度过了唯美的一生。
我要学苏轼的真,不需尊贵的修饰,只要一副纯然淳朴自然相;学习他的泰然,处于乱世,仍为政坛之海燕,为庸妄官僚的仇敌,为保民抗暴的勇士。
紧握古代大文豪们的手,细品一字一句之中的真诚、美丽,学习他们的处世态度,不宠无惊,优雅地度过一生。
握住文豪们的手,随他们一道,共品人生之百味。
《美丽的小区》
记得大文豪苏轼写过这样一首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每次读起这首诗,我就颇感自豪。因为我的家就在罗浮山下的帝庭公馆。
我们小区的院子很大,种满了许多花草树木,使整个院子到处郁郁葱葱,姹紫嫣红,芳香扑鼻。
小区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门口的音乐喷泉了。每当下午四点的时候,小区的喷泉就开始工作。随着音乐的响起,水池里上百根水柱就喷薄而出,水花四溅,高低不同,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它们往往随着音乐的不同变换出不同的姿势。有的像仙子抖落花篮,朵朵花瓣从空中飘落下来;有的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像一群舞女摇摇摆摆,婀娜多姿;还有的像腾空而起的飞龙,吐着水花,瞬间又落在了水中……每当此时,喷泉边的平台上就挤满了人。大人们坐在岸边的圆桌旁静静地欣赏,孩子们则趴在栏杆边一边尖叫,一边欢笑。
音乐喷泉的后面有一个大大的亭子。亭子古香古色,非常漂亮。亭子里有绿绿的草坪,几只“小鹿”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亭子的四壁悬挂着一些躺椅和秋千,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晃。亭子里还有一条条小溪,小溪的水很浅,但很清,沙子、细石清晰可见,这简直就是我们小朋友的乐园。我们在这里捞沙子,筑大坝,玩得不亦乐乎。玩累了,就爬上躺椅,或者坐在秋千上,休息片刻,不一会儿,就又变得精力充沛。
小亭子的后面就是游泳池和水上乐园,夏天,我们在游泳池里游泳,在水上乐园里戏水,从高高的滑梯上,“嗖”的一下,便落入了水里。别提多开心啊!
这就是我居住的小区,也是我童年的乐园。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书是知识的营养品”,这是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名言。最近我读了一本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让我走进了汤姆·索亚的快乐童年。汤姆索亚是一个天性活泼,渴望做一番事业的人。但由于调皮捣蛋闯了不少祸。在一次次的冒险中,他逐渐长大成了一个勇敢、善良有担当的人。
汤姆·索亚是一个勇敢的人。他无意中发现印第安·桥的杀人动机,但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可又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最后他鼓起勇气,道出事实。并和贝琪一起跟踪杀人凶手,这都体现了他的勇敢。
汤姆·索亚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他在自己的海盗生活中,用自己的能力捕捉了一些鱼类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他的伙伴。在与贝琪被困山洞中,他一直护着贝琪,做到了男子汉大丈夫的标准。
汤姆·索亚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最终说出印第安·桥的杀人动机,这就是一种善良,他为假杀人犯送一些小东西,慰问波特这也是善良。
相对于此,我们也应该为团体着想,热心助人,不存利己之心,这样才能得到友谊与尊重。我们还需要勇敢,勇敢可以是强大,也可以是一种“勇于”精神。用这种勇于精神去面对困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让自己走得更远,最后成为自己理想的样子。善良是我们最尊崇的美德,善良是最高尚的品质,我们要用一个真正包容慈爱的心去关照这个世界,那世界一定是美好的。
回想起我的一言一行,我不禁有些惭愧,每当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撒手,而去不打理了。汤姆·索亚面对困难是无比的勇敢,无比的从容的,从今往后我一定会以他为榜样,用自己的能力与勇气做自己的事。
读完这本书有着浓厚的童年气息和勇士精神的小说,让我对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有了深刻的认识,勇敢与善良在这本书中是如此完美的体现。也让我知道人这一生一定要笑对生活,生活才能丰富多彩。
《我心中的鲁迅》
有一位大文豪,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总喜欢穿一件中式长衫,长面浓密的胡须成隶体“一”字,他就是鲁迅,我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先生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学者,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创作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与散文诗集《野草》等也非常有名。我读过他的小说《故乡》,小说塑造了一个机灵聪明,见多识广的闰土,闰土刺猹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鲁迅不仅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还翻译了很多外国作品:包括苏联文学作品《表》《毁灭》,荷兰作品《小约翰》。鲁迅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学者啊!
鲁迅还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他不像有些作家一副自命清高,冷冰冰的,他对每一个人都很关心:他关心在寒冷天气还要拉黄包车的车夫,车夫的脚被碎玻璃扎破了,他会细心为他包扎上药,并给车夫钱让他在家休养几日。他关心生活窘迫的青年,萧红从东北流浪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内心凄凉,生活无着落,是鲁迅无条件地关怀她,处处照顾她,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使她在文坛上健步奔跑,最终成为了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他关心侄女周晔,周晔没有好好读《水浒传》时,他用委婉幽默的语言劝诫她,读任何书都不能囫囵吞枣。鲁迅先生真是一位慈祥,和蔼可亲的人。
鲁迅一生勤于创作,不管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在身体状况多不好的情况下,他一直用笔作武器,去和黑暗的社会斗争,他是一位坚强的斗士。到了晚年,他把时间抓得更紧了,总是夜以继日,不知疲惫地工作,白天要为生计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有时一天都只是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下看书就算睡觉了。他病逝前不久,一直发高烧,体重也越来越轻了,但他还是没有停下来,一直忙于写作,用笔作武器与黑暗的社会战斗。他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他人的时间。他曾说过:“节约时间,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的确,他就是一个越老越顽强的斗士。
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这句诗恰好也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面对真理,他不怕社会上不同声音的指责。对人民,他是全心全力,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正因如此,他才广受人民的喜爱。海燕剧社给他写了一幅挽联:“在大众心目中是永生的。”我也这么认为,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时代,但我对他的尊敬仰慕之情是一样的。他这位有才华有气节的战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指导老师点评: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82年了,但是他“在大众心目中是永生的。” 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学者,慈祥的长者,坚强的斗士。作者从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条理清晰。阅读此文后,让读者真正体会到诗人臧克家写的“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的真正含义。
《读《童年》之感》
苦难和悲惨——大文豪不一般的童年
——读《童年》之感
近来,我看了一本世界大文豪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阿廖沙从父亲死后投奔外祖父到抛弃的悲惨的童年生活。爸爸说,其实这是高尔基真实的童年写照。
我很快跟随着阿廖沙进入了他的《童年》。从阿廖沙父亲亡故的绝望,到外祖父家的希望,再到吝啬、无情的外祖父,凶狠、残忍的继父,再次陷入绝望,我看到了满满的人性的丑陋。随着故事一页一页的展开,阿廖沙的悲惨命运也在一步一步的走来。当然,在阴云里,也会有那么一抹阳光,像天使一样照料着疼爱着阿廖沙的外祖母,与“好事情”先生的纯真友谊,我看到了书中不多的人性的闪光。狠心的外祖父最终还是将阿廖沙赶出了家门。悲惨的童年,带给了阿廖沙什么?是对人生、人世的绝望,还是赋予他冲出这个牢笼的勇气和信念?我觉得,阿廖沙并没有被苦难打倒,没有屈服于命运的不公平,于是,才有了以后的《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一系列不朽的巨著,才有了大文豪高尔基。
其实,在阿廖沙生活的那个年代,他的家庭就是沙俄社会的缩影:贫穷、黑暗、残酷,充满了黑色暴力与社会动荡。我不禁庆幸于自己的童年,我有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有一个丰富的物质生活环境,有一个宁静祥和的家庭环境,有爱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可以安心的坐在教室里上课、学习,无忧无虑地描绘自己如诗如画的未来!
《莎士比亚的失误》
莎士比亚可以说是世界最为著名的大文豪,人们称其为语言大师、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历来为众人所推崇。可是,大师也难免有失误,但即使其宏篇巨著中出现了小小的瑕疵,也并不影响大师的威望。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莱特》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著名悲剧。剧中丹麦国王的弟弟怀有杀兄篡位的阴谋,以水银灌入国王耳中将他毒死,从而引出王子复仇的动人故事。莎翁在这里有个小小的错误:水银不会致人死命。我们姑且假定国王曾经患过中耳炎并造成耳膜的穿孔,“无孔不入”的水银能通过穿孔流经咽喉而到达胃肠,但分子状态的水银不会产生毒性,更不会将人毒死。一般听说的汞中毒是指汞化合物或汞蒸气的中毒,能由耳道灌入的微量水银在常温下绝不会蒸发出足以致命的汞蒸气。
在另一部名剧《裘里斯·凯撒》第二幕第二场中,凯撒问勃鲁托斯:“现在几点钟啦?”勃鲁托斯回答说:“已经敲过8点了。”可是能够敲点报时的钟,是在凯撒被刺后约1400年后才发明的,准确点说是1335年首次在意大利米兰制造的。
以上这些,莎士比亚当时一定没有想到。
《心中的鲁迅》
我国五千年来哺育了许多优秀的大文豪,如苏轼、王安石、屈原、司马迁等等……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他。
他,瘦削的身体,黄里带白的皮肤,如同大病愈初的病人一样脸色憔悴,但是整个人荣光满面,精神抖擞。眼神炯炯有神,深邃的目光仿佛可以看穿人的心事。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竖着,,约有一寸长,像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须,浓密极了,而且极其像隶书的“一”字。他时常穿一身牙黄羽纱的长衫,手捏一只黄色烟嘴,面容凝重而严峻。不想也知道,他就是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因用鲁迅为笔名创作和翻译了众多作品,如《呐喊》、《野草》、《朝花夕拾》等而闻名于世。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毛泽东主席等人誉为“民族魂”。
鲁迅1902年去日本留学后,原在学院学医,后来他觉得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但文学可以医治人的思想。而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所以鲁迅先生就是想利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的国民性。他弃医从文,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不畏强权,唤醒了数以万记的华夏儿女,一齐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弥留之际,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他严谨认真,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无私奉献。为了人民利益、革命事业、他人的健康幸福而工作、战斗。他如此崇高的精神将伴随着他这个响亮的名字被人们铭记在心里,禁受住时间的流逝、日月的考验,永垂不朽!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典型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后来和夏克逃到荒岛去,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不能给我们做模范,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地挺身出来作证人,拯救那无辜的罪犯沫夫彼得。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看来,汤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孩子的顽皮有时候正好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这种童真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再寻,能让我们找到的,就只有一点点偶尔才会想起的甜蜜回忆。我相信,即使你的童年再艰苦,回想起来你也会很开心。谁没有在小时候做过一件半件的傻事?当你越长大,你就会越觉得这些傻事有趣。 我说童年就像一罐甜酒,时隔越久,尝起来就越香,越纯,越让人回味。
人总是会长大的,除了个儿长高了,身子强壮了以外,人的思想也在长。你对世界的看法不同了,懂事了,不再幼稚了。不过人是要越变越好才是。千万不能像历险记里的那个心狠手辣的坏蛋卓伊一样,他坏 事做尽,人见人憎。但最后他还是恶有恶报,得到了一个活活饿死在山洞里的下场。
看完《汤姆索亚历险记》,我真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这本书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我想,《汤姆索亚历险记》在你烦闷的时候或许能让你一笑解千愁。
《青春的重负》
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方文豪,还是东方诗人,无不用最华丽的词藻与最精美的诗句去赞赏那人生中最美的花季—青春。
而对于我们这一代跨世纪的年轻人来说,青春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缺少了那份火热与挚诚,失去了原有的温馨与浪漫,取而代之的则是几丝烦躁,几许不安,更有几多难以承受的压力。
我们在紧张的中考电压下走过了花季,在难以承受的重压中度过了雨季。无可否认,人类需要知识,生命濡要去拼搏奋斗。可我们需要的是能力,而不是那些只有高考才用得着的数学公式,物理定理。当我们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地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时,也许我们还将走回到起点,重新开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在浪费青春。
然而,却还有那么一些人过分天真,过于理想化,认为“减负”便可以减轻青春的负担,使青春重新绽放它应有的光芒。我认为这不过是做表面文章,因为某些人和个别学校扛着
“素质教育”的大旗,高喊“培养能力、全面发展”的口号,但走的却还是应试教育的老路。
也许我们的青春注定要承受如此之重负,但与其说是我们牺牲了青春,不如说是应试教育牺牲了我们。
《《五代史伶官传序》读后感》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感到薛居正所修《五代史》繁琐失实,重新修撰了《新五代史记》,藏于家中。欧阳修去世后,朝廷听说了这部史书,就从欧阳修家中取出,由国子监刊行,这就是今天二十四史中的《新五代史》。
欧阳修在撰《新五代史》时,对五代兴亡的历史,颇多感慨,他以史学家、政治家敏锐的眼光,对一些历史事实发表精辟的议论,为后世提供鉴戒。这些史论从某个侧面总结了五代兴亡的规律,很能发人深思。其中《伶官传序》是很有名的一篇。明代古文家茅坤认为“此等文章,千古绝调”。现代诸多古文选本都选了这篇文章,一般都题为《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确实是一篇绝好的文章。
伶官。就是朝廷供养的乐师。这篇文章是《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但它并不仅仅局限于伶官的叙写与议论,而是有感而发,推原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过程,抓住后唐庄宗得天下后沉溺于伶人乐师,最终造成“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史实,引出发人深省的规律来。
后唐庄宗李存韵接他父亲李克用的权力,继位晋王时才二十三岁。李克用临死前交给他三支箭,要他讨灭北方的刘仁恭(燕)、朱温(梁)及契丹。这时候的李存歇是一个有进取心的军阀,他雄心勃勃,南征北战,讨平了北方的燕,灭了朱温建立的后梁。建立了唐,史家称之为后唐。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以简洁、雄健顿挫的笔墨,描写李存韵创业时的气势:每次出征前都以庄严的仪式,杀猪羊告祭太庙,请出箭来,放在锦囊,背在背上,征战时都是冲锋在前;凯旋归来又把箭归还太庙供奉李克用。欧阳修大笔淋漓渲染他创业的气势,写道:“方其系燕父子(刘仁恭父子)以组,函梁君臣(后梁朱温的儿子朱友贞及其臣属)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李存韵在创业时,确实有点雄图大略的样子。
可是,李存助创立后唐之后,沉醉于伶人乐宫的声色歌舞,有时甚至穿着彩衣,同伶人一同演出、戏耍,还为自己取了艺名。政治上他也依靠伶官,宠信伶官郭从谦等人,造成伶官弄权的局面。这种耽于逸乐的作风必然使政事日非,终于造成败亡的命运,所谓“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最后李存勖也被乱兵射死。
欧阳修对李存勖的“盛”、“衰”作了鲜明的对比:“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从中,欧阳修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的结论。欧阳修在文章中还进一步指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也就是说,祸患是从细微的东西积累而形成的,智勇的人也大都为沉溺于逸乐而陷入困境,不只是伶官而己。欧阳修这篇史论的主旨是劝人不要沉溺于逸乐,不要玩物丧志:而要忧心国事,为国事操劳,才能有利于家国,使国家兴旺。
重读欧阳修这篇文章,感慨颇多。现在一些地方官员,远没有唐庄宗兴国的功绩,年纪轻轻就整天沉溺于声色歌舞之中,或者长期包租高级宾馆。或者沉溺于饭馆酒楼,逢饭必卡拉一番,饭后必桑拿数时,桑那后必舞池潇洒走一回……如王宝森、陈希同、铁英之属。什么为人民服务,群众冷暖,对不起,“拜拜”了!王宝森之流已应了“逸豫可以亡身”的“自然之理”了。现在还有一些类似王宝森之流的人,尚未应这个自然之理,但正如陈毅同志常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通通都报。
当然,在我们这个有悠久优良传统的国家,出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民族里,为国忧劳的人还是占多数,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如范仲淹、文天祥等等先不必数他;即以当世而论,去者如孔繁森,生者如李国安等等,都是忧劳国事、心怀群众的大写的人。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应该指出,这些人的出现、脊梁的形成要靠社会去培养,不可能自然出现、自然形成的。江泽民同志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将是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我想,这是要培育我们民族的精神、培育我们脊梁的英明之举。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孔繁森、李国安将会是千千万万的;有一代代千千万万的孔繁森、李国安,我们的国家民族何愁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