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教育部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12:58:10
《竞聘银行人事教育部副经理演讲稿》
竞聘银行人事教育部副经理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竞聘演讲的题目是“学习无止境,进步是追求”。
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情非常复杂。在为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感到庆幸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优势或实力感到底气不足。
在准备竞聘过程中,很多人告诉我说:你有很多优势,比如你正值而立年华,也具有本科学历,正好符合干部选拔的“硬件”;我认为
我岁数相当,学历相近者大有人在。也有人说:你能歌善舞,能主持会演讲,至今还活跃在全县各种大型活动的舞台上;我认为,这些都是业余的爱好,与优势关系不大。还有人告诉我说:你具有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从中学到大学一直是班级和学校的学生干部,早在大学时期就因表现出众而光荣入党。不错,我的确组织、策划过许多的活动,有的还很有影响;也曾经担任过多年的学生“领导”,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积累能量的机会,一个能力提高的过程,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如果算是优势的话,也很勉强。
其实,我的优势在于善于学习,爱岗敬业,追求进步,永不满足。
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在金专就读,我始终保持着勤学好问,刻苦努力的良好学风,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特别是在金专三年,我不仅系统学习了金融理论和相关技能,还自学了当代法律、行政管理、德育教育、绘画书法等非专业知识。不仅专业成绩优秀,而且在德育、体育、艺术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当时全校4500多人,入党积极。性都很高,加之吸收党员的名额有限,竞争十分激烈。由于我勤奋好学,争优创先,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终于出类拔萃,脱颖而出,在毕业前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后,面对新环境、新岗位和新挑战,我继续发扬肯学善学的好传统,继续追求新的进步。于是,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很快熟悉了新业务,适应了新岗位,掌握了新技能,也取得了新的.进步。由我负责的教育管理专业不仅在全省居于领先,而且由我组织设计的人事教育软件在许多地市得到了推广,对促进全省人事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我还通过自学获得了湖南财经学院金融专业本科学历,获得了经济师中级职称任职资格。
可以说,我今天之所以能勇敢地站在这里,接受各位领导的考验与评判,除了许多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鼓励等因素以外,对学无止境的认识和追求进步的信念是我最大的动力源泉。
对我来说,参加这次竞聘,既是接受检验的机会,更是强化学习的平台;可能是新的机遇,更意味着要迎接新的挑战。成功了,学习条件会更好,学习领域会更宽,承担的责任会更大,回报领导、同事多年关爱的机会也更多,当然是一种进步。失败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加强了学习的紧迫感,我认为也是一种进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请大家相信我,年龄不是标准,经验不是问题,资历更不能成为障碍。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做得一定会比说得好。
谢谢。
【竞聘银行人事教育部副经理演讲稿范文】
《浅浅初秋情牵语文》
浅浅初秋 情牵语文
——记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璩艳霞名师工作室第四期读书分享会
“秋风清,秋月明”,2021年8月20日晚,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璩艳霞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来自全国各地热爱语文的语文人,因为共同的对语文的深情聚在了一起,开展了历时两个小时的线上读书分享会。
璩艳霞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首席名师璩艳霞老师的带领下,一直坚持做读书的“种子”——在读书中反思教学,在读书中更新教学理念。而本月共读的书目是浙江省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语文:深深浅浅之间》。本次读书分享会还邀请了本书作者肖培东老师来到线上,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堂好课的标准》的精彩讲座。
本期读书分享活动由符艳芝老师主持,共分四个环节。
环节一:共研课例《猫》
陈晓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解读肖培东老师的课例《猫》的课堂教学的收尾艺术,分别为“巧在层层深入”“巧在精神唤醒”“巧在前后圆合”。讲述过程中陈老师联系《猫》和肖老师的另一个课例《一棵小桃树》,谈到课堂与学生的成长体验相关联,可以让学生在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以为走到了文字外,却仍有文字中徘徊。最后陈晓老师感叹到:“真正的智者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文本深处的意蕴。”
王丹蕾老师把肖培东老师的课堂语言比作为水,她认为“如水般平常”“如水般纯净”“如水般静谧”“如水般深邃”是肖老师课堂语言的特点。包括导入语干净利索,平常简洁;教学过程是浓浓的语文味,咀嚼文本,在文字中走几个来回,关注标点,是本色的语文课堂;将思维训练融合在浅浅的课堂语言中,却让每个学生有了深深的收获。
王翔老师从基于学情的方面分析了《猫》的“看图辨猫,用‘图’之妙”,她认为:课堂问题的设计要吻合小孩子的心理,才会得到认可,吸引孩子们参与。肖老师的课例就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第几只猫”,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口舌争辩之间,在猜一猜中不露痕迹地完成了“提取信息”“比较不同”这两个教学任务。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却让学生在整篇文章来来回回地行走,梳理文章内容,她说“基于学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来就不是口号,一定能实现的。设置问题如能再用心一点,像肖老师一样,关注学生的心理,把它具象化,情境化,学生一定能学得更开心。”
环节二:畅谈感悟
宁奇珍老师从“朴素而不奢华”“简约而不简单”“简约而不简单”“娓娓而不堆砌”三个角度分享了她的阅读思考。她用肖老师的课例《孔乙己》中探寻人物心灵的秘境,用《溜索》中淡化人物形象等教学设计具体来分析了肖老师独特的教学设计。它们是朴素的,是语文的,贴着文本,贴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着独特的个性,是一种执著,是一种倔强,更是对语文的热爱,对学生的用心。宁老师说肖老师的课是“集朴素之风,集简约之气,令人沉醉其中,不知归路。”
王虹老师在谈到读书感受时,说肖老师的课例,是“平常之处见不平凡”,课前导入方式多样,却简洁,是“平各浅显中悟深情”。忘情的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在读中,学生思索;在读中,学生在品悟;在读中,意蕴显现;在读中,课堂就水到渠成地有了新的高度;是“注重问,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启发性的提问,形式多样,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师生对话,直击问题深处。王老师说:肖“老师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课例中透露一个“真”,浅浅深深之中都是真诚。”
杨玲老师却说看肖老师的课例,会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肖培东”,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肖九问”来设计课程。但“我们每个人又无法成为肖培东”,肖培东的课例是肖培东式的。杨老师从五个方面来总结“肖培东式课例”的特点:课堂设计有完整的独特的思考;学生在课堂真实的变化;问题聚焦文本;肖培东式的思考;纯粹的语文式。正如王君老师评课时谈到的:“肖培东老师的教法就是他的活法,他是文本阵地的守望者,他总是收回目光,静静地,细细地打量文字,打量学生。”
江文欢老师在谈到阅读感受时,也说肖老师的课堂更注重文本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追问,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一节课中多达40多次的朗读,学生越读越有味。《紫藤萝瀑布》中“我在开花”不同的重读音的设计,更是经典,平淡如水,却很有味道,读、品、悟,让人欲罢不能。
刘艳老师说深深地折服于那样真实、安静而又灵动的肖老师的课堂。在肖老师的课堂里首先看到是“真”,没有刻意设计的导入,也没有明显区分的环节,没有有意拔高的拓展,也没有花哨的各种学生活动,有的是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有信手拈来的真实的情境。
环节三:名师讲座
肖培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的精彩讲座,肖培东老师首先说到好课的标准应该是:语文的,学生的,是有收获的。他谆谆告诫语文老师们,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的读书。
一要好好读《语文课程标准》,好好理解“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句话。要思考“我为什么要教语文?”读“语文是什么?”想“语文的工具性如何体现?”要坚持把每一堂课上都上成语文课,让语文扎根,长成语文大树。
二是要读好每一篇课文,要读透、读深、读细。就如《老王》的课例中所说:努力把每个字都读烫。肖老师幽默的说:“百度之前先己度,电脑之前先从脑。”年轻老师更就沉下心来,沉入文字里,自能读出思想,读出思考,读出自己独特的思考。
三要好好地钻研教材这本书。要研究整本教材、单元教学目标、自读课文教学课文的不同要求、预习提示……肖老师说到自己在教学《老山界》时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考。语文教师要多读,多思,去找到文章的细微之处,课堂才能有自己的特色。
四是要回到学生角色。把学生放到心中,回到学生角色,一个会教书的老师,不要把自己当老师,要当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
五是学会设计好的教学问题。课堂最美的地方就是来来回回的对话,老师一定要是问题设计的高手,一个好的问题一定能让学生在文本里来来回回地走。
环节四:与名师交流
在交流环节中,参会的老师积极提问,就自己的平时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向肖老师寻找秘诀。金路老师问到如何提高语文老师的文字感知力以及设计一堂课的主问题。肖老师强调语言表达对一个语文老师太重要了,要靠老师们平时的自觉,归根结底还是要多读,并说课堂设计中一定要养成主问题下的教学思考。
就蒋博老师所提出的课堂资料的补充问题,肖老师说拓展资料要把握好时机、把握好量、把握好度,不得为拓展而拓展,要为文本阅读有更深入的思考而拓展,要顺理成章,要自然而然。
而张峻珲老师则问到如何化解课堂危机。肖老师回到到:“要感谢学生给予的这个机会,这样的机会正要发挥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的作用。”
工作室首席名师璩艳霞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感谢肖培东老师的精彩讲座和耐心指导,也感谢参会的语文同仁们,感谢工作室的小伙伴们的积极参与和思考。她看到了工作室老师们的拔节成长。并且,璩老师还布置了下阶段的阅读任务——共读刘铁芳教授的《以教学打开生命:个体成人的教学哲学阐释》,鼓励老师们继续在阅读中成长。
这次阅读分享活动,肖老师其书,其言,其人都给工作室老师们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影响。阅读的种子定然会继续在语文课堂上生根,发芽,开花......
《小暑幽居日,修心读书时》
2021年7月12日晚,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璩艳霞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来自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语文人在线上进行上历时三个小时的读书分享会。
此次活动为本学期第三次阅读沙龙活动,这一期我们共读的书目是《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本书的作者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他参与了我们的读书分享会并带来了精彩讲座。
本期读书沙龙分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畅所欲言,悦读分享
宁奇珍老师认为,通过阅读此书,能够把握诗歌教学的好方法。她分享了《关雎》的教学实践,认为文本解读最能体现教师功力。她表示,她当如三月吹拂下的青草,汲取营养,不断进步。
肖为君老师谈到她对文本解读的基本依据最为深刻,在教学中,要从不角度来理解,明确不同的要求,架构对话桥梁,从而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符艳芝老师认识到读文有方,解文有法。她原来所思所得不成体系,现在豁然顿悟。教师不能成为教材、教参的传声筒。要读出文字后面的丰富内涵,触摸到作家的内心感悟,产生心灵的震颤。她结合自己的案例《秋天的怀念》,读出了命运三部曲。
易国文老师通过此书懂得了文本解读的依据、方法,实践性、操作性强。她认为文中的关联推论法让人耳目一新,结合《伟大的悲剧》分析,以猜想促思考;案例贴近实际,文本分类,指导具体。
陈晓老师认为要把握阅读之要,语文之要,就要登得了远山,受得了寂寞寒凉,方可在深秋的成熟之季觅得绚丽色彩。她借杜牧的诗谈感受:景在远处,要尽力前行;山中有径,要适时运用;驻足赏景,要细致品味。
环节二:专家讲座,指点迷津
荣维东教授给我们带来了《语文文本解读原理与策略》的专题讲座。他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文本解读进行了细致分析:
(一)引论:从阅读到细读部分:讲到阅读的概念、分类的标准、文本解读与细读的作用、阅读目的决定阅读姿态、内容与方法、文本解读提出的背景。
(二)本解读理论及其发展部分:分析了阅读的三种心理学模型、阅读的要素,重点分析了文本解读理论的四种范式。
(三)文本解读的基本策略与方法:1.整体感知:从触摸文本概貌开始。2.文本细读:挖掘语言背后的意义秘响。3.看出门道:体会修辞和文学手法的效能中品读文字的妙处。4.语境还原:回到文本的意义现场等。最后,荣维东教授以《老王》为例,在一处处平淡的文字间品“愧怍”之情。
环节三:文本妙读,学以致用
散文类文本解读:《紫藤萝瀑布》
第一位分享者是江文欢老师,他基于自己的需求,将自己的想法提炼,再对应文本,迁移拓展,在书中找到理论支撑,进而进行归纳概括。他认为此文的教学很有难度,分别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赏析、教学背景和情感三个方面。他为本文设计了很多教学切入点,核心是抓住作者流动变化的心绪,从花到人,从小我到大我。
第二位分享者是王丹蕾老师,她在设计中巧抓物象,探审美意趣。她从“藤蔓”这一常见意象攀附、柔美的特点入手,探究出本文变异、改造的、截然不同的意象特点。在设计中,她从生命力的绝对象征、生命力自我而纯粹、花的生命状态折射人的生命状态三个方面品味文中扑面而来的生命力。
第三位分享者是杨玲老师。她认为一篇文本尽管可能有各种解读,但对于语文教学,有很多是片面、荒谬、不适当的。她从学生的角度,用书中的方法进行印证,分“语言赏析、学会思辨、读懂读细”三个阶段进行课堂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位分享者是王虹老师。她的设计体现了文本解读的三种境界: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走近文本先解读单元说明,扣写景抒情散文特点,在朗诵过程中与作家进行近距离接触。走进文本,知人论世,解读题目,补充《哭小弟》,了解文章背景,感受作者情感。走出文本,教师和学生都获得生命的价值。
小说类文本解读:《变色龙》
第一位分享者是蒋博老师。他利用书中策略进行解读:1.关注叙述视角,内视角的见证人视角,制造了话剧中用聚光灯突出核心人物的效果。2.关注典型意象的丰富内涵。“军大衣”“手指头”等容易被忽视却含义丰富的意象是品读的关键。3.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课堂抓住课后的习题,紧扣“变”字构建生成。
第二位分享者是屈婧老师。她认为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小说语言的人称不变,但叙述视角已经悄然变化。叙述者的视角到警察奥楚蔑洛夫的视角,视角转变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她认为应该把握文章叙述方式给读者制造代入感,让人身临其境的特点。
第三位分享者是刘艳老师。刘老师认为此文作者以一贯冷静的充满讽刺性的笔调,在反复变化中窥探到人性的深渊。她在教学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贯穿小说的三个重要内容。对文本解读深刻,教学设计聚焦,最后引发了学生在人生中怎样守住生命底色的思考。
实用性文本解读:《苏州园林》
第一位分享者是王翔老师。她在面对文本时采用裸眼素读,感受丰满:欣赏了园林之美;品味了语言的分寸感;感受了准确且典雅的语言;还发现了作者喜用短句,文化简洁,有清雅气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的特点。她的教学设计是:出示图片,说特点——找出最能体现特征的话,概括主要内容,理思路——选配插图,写文案:强调“画”;第二部分强调“话”,品味叶老的语言之美。
第二位分享者是张峻珲老师。他认为首先要有阅读准备:阅读目的,文体知识储备,加入背景的认知。然后进行理解和操作性阅读,抓住标志性词语。再概括段落大意。值得思考的是,他提出可以从设计者的角度领略园林之美;可以采用批判性阅读,以异中求同的形式探讨园林艺术。
第三位分享者是金路老师。她从可学、可赏、可悟三个方面来解读。可学,构思之巧,内容之美,语言之简;可赏,不是简单枯燥的说明文,语言漂亮;可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警惕教学内容的非语文,避免无效,可聚焦东西方园林,以写的方式比较异同。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璩艳霞老师对本次活动做全面总结。她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肯定了大家的阅读态度和阅读效果。她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能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践行,去优化自己的课堂,这样提升空间才越来越大,路才越走越宽广。同时,她布置了下一阶段的阅读任务,期待大家在阅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暑幽居日,修心读书时。一劳永逸已经不是我们追求的精神标本,以不变应万变已经不是我们向往的神话。让我们打开书本,开启阅读之门,让这神圣的光芒照亮我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之路。
《鲁迅故居》
鲁迅先生于1912年5月随当时的教育部由南京迁到北京来。住房几经迁移,最后于1924年5月迁入阜城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在此住了近三年。后由于反动政府的不断迫害,于1926年8月离京南下。但替迅先生的母亲仍住在这里。
鲁迅故居是一座极其普通的小四合院。有前后两个小院,南房三间,北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一间。房屋都很矮小,进深也很狭窄,全宅总面积不过500平方米。然而,想不到这里曾是一代文豪的住所。
故居门口是一个黑漆小门。门内西侧有一折扇屏门。入内即是前院。院内北房前有两株高大的丁香树,是鲁迅先生亲手植的,使这小院显得既幽静又有生气。南房是书房和会客室。里面摆着几架书柜、一张方桌、几把藤椅等简单家具。当年许多青年学生在这里受到鲁迅先生的热情接待。南房的西间有一张招待客人留宿的床铺,当年有的青年被反动政府通得无家可归,鲁迅先生便留他们住在这里。
引人注目的是北面的正屋。北房的东间是鲁迅母亲的住室。中间向后扩建的一小间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鲁迅称之为“绿林书屋”,人们都叫它“老虎尾巴”。室内陈设简单,北边窗下有一床铺,上铺着单薄的被褥。靠东墙放着一张三屉桌和一把膝椅,桌上放着毛笔、笔架、砚合、马蹄表、喝茶的盖碗等,还有一盏煤油灯。屋内西墙上挂着写有《离骚》诗句的题宇,上书:“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替迅先生正是如此珍惜时间,在这间小屋里,在这张书桌上,在这盏煤油灯下,忘我地工作,辛勤地写作。鲁迅先生在这间斗室里写下了《华盖集》、《华篮集续编》,以及《野草》、《彷徨》、《坟》等不朽作品。
“老虎尾巴”后面是奋迅先生经常散步的后小院。院中央有一眼井,周围种了许多小草和树木。
这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给人的印象是极深的。鲁迅先生不仅以他战斗的一生,以他的作品教育着我们,也以他简朴的生活教育着我们。
《怀念老校长——林砺儒》
几年前报载林砺儒老校长(当时是教育部副部长)不幸病逝,悲痛万分,回忆老校长毕生为培养下一代鞠躬尽瘁,几十年如一日,深感敬仰怀念。
林校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在他主持师大附中校务时,治学严谨,勇于改革,名扬全国,我们经常听到国内各大学争聘他去教学,但他始终坚守岗位,团结不少当时教学成绩好、知识渊博的教师,一心一意办好师大附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人才,使附中誉满全国。
老校长事业心强还表现在严谨的教态和高度的责任心。记得他的儿子和我是同班同学,品学兼优,受到同学们一致好评,在高上时,大约是1928一1929年之间,突然急病夭亡,大家深为哀悼,正好第二天老校长在我们班有课,同学们猜想林校长今天不会来上课了,出人意外,老校长和平时一样安祥地准时走上了讲台,同学们深受感动,对他顿失爱子极表同情,引起同学们对夭逝的林同学极大悲伤!当老校长看到教室里空着一个座位时,仍然平静得和平时一样讲完了这一课,我们十分清楚,老校长是如何控制着自己的感情,忘我无私的为培养人才而工作。
老校长这种言传身教,无私的精神,深深地教育了我们。
老校长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给教育部长的一封信》
敬爱的教育部长:
您好!
请允许我向您发出最诚挚的邀请。由于教育部颁发的英明的减负政策。我们这群被应试教育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考试机器,终于如释重负。我们内心真是感谢减负政策的正确指引啊!那么,如何将这感激之情付诸行动呢?我和几个同学商量很久,准备请您品尝一桌丰盛的菜肴。但是,请您千万别误会,我们的这桌菜和那些公款吃喝的不正之风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既经济又实惠,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嘛!
我们想,您一定对这桌菜的内容感到好奇,再加上我们又不了解您老人家口味怎么样,所以,特附上菜单一份,请您过目。若有不当之处,请您按信封上的地址回信告诉我们,我们一定加以改正,直至您满意为止。
菜单如下:
开胃小点:家庭作业。这是我们为您备下的一道好菜,嚼在嘴里,有点酸,还有一丝辣,绝对能够刺激味蕾,增进食欲:它在全国广泛流行,经久不衰,受到无数人好评。
(约半小时后)
第一道主菜:“精讲”蒸“效益”。色润,细腻,其气扑鼻,其味绝佳。据我们调查获悉:无数学生朋友在品尝过这道菜之后,顿觉精神大振,口有余香。所以这道菜常常脱销。为了给您做好这道菜,我们提前了好几天准备呢!您定要一尝为快!
(约1个半小时后)
第二道主菜:“方法”炒“导学”。这道菜口味浓重,颇似川菜,令您吃后大汗淋漓,畅快无比。若在此时喝上一口为您特地调制的“基(基础)维(思维)酒”,真如久旱逢甘霖般的痛快!
(约1个半小时后)
休息时间:送来一沓“餐巾纸”。内容:十张草稿纸加两份试卷。
(约2小时后,休息结束)
若您仍对刚才的菜回味无穷,那么,好吧,接下来的是清汤“课课练”。配料“1十1 "。配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可别小看这一碗清汤,确是无数学子“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极具营养价值的个中珍品呢!望您到时慢用。
其实,我们这谢还有为您备下的不少好菜,比如:“五香测试”“宫爆能力”“油炯讲座”“解题色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一定让您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我们由衷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一天出席这次宴会,这些都是我们为了那三天货真价实的“烹调”考试而不得不在平时自我修炼的“烹调”小技,希望我们的辛苦能够让您解读。
一位盼您“光顾”的学生
201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