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创造力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3:44:58
《我家的读书故事》
书是人生的道路,不读书就没有丰富的创造力、想像力。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书,我也有一本喜欢的书。
我最欢的是《金银岛》,里面主要写了吉姆.霍金斯得到寻宝图去金银岛上寻找宝藏,胜利而归的惊险故事。我不管读了第二次还是第三次,我都会津津有味地看着,因为这本书的内容不仅有趣,还容易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这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让我更加喜欢看这本书。书里都会标出这句话是什么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词手法,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加上这些,就更能让读者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意思。
我喜欢读书,对我而言,读书不仅是学习,也是乐趣。
《关于想象力的名言警句》
1.强大的美国来自于想象力和创造力。
——摘自《我最懂创造力》
2.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学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骤。
——〖查尔斯〗美国哲学家
3.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科学到了最后阶段,便遇上了想象。
——〖雨果〗法国作家
4.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现代科学巨匠
5.一个缺乏想象的人,将不可避免地幽闭在他个人的狭窄的情感的紧促的圈子里。
——摘自《心理学》
6.想象力是人类能力的试金石,人类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
——〖奥斯本〗创造学之父
7.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8.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
——〖吴克杨〗中国
《保护幼儿的创造力》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舍得投资,但是由于教子不得法,往往适得其反,最明显的特征是忽视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保护,结果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们充分调动和运用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多种因素发现看似相似或相同中的不同的一种能力,是一种超越于实用功利目的之上的精神活动。因此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情感、想象力、幽默感,对于发掘幼儿的创造力显得非常重要。这些方面正好被育儿者忽略了,家长和教师往往只知道给幼儿灌输所谓的知识,实在是舍本求末之策,幼儿阶段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家长要允许幼儿“异想天开”鼓励孩子们的“求异”精神。在这方面应该淡化“成人权威”,正确评价“好孩子”,容忍孩子的“顽皮”、“出轨”行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无意之中的,其实成人的很多好的“创意”也是在偶然中发现或创造出来的,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偶然”呢?只要掌握好机会,有意识的培养,定能有所收获。
二、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幼儿受其认知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很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在设计教学以“三星堆陶器”为创造性思维时,分别设计了《漂亮的陶器》、《设计餐具》、《认识陶三足》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从生活中自己见过的各种陶器开始认识。通过幼儿喜欢的泥工活动、绘画活动发散幼儿的思维,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逐个观察它们的形状,幼儿在老师的启发下说出了许多答案,如有的幼儿说“像吃火锅的(锅)、像喝茶的(盖碗茶)等等,想象力非常丰富。幼儿在贴近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大胆的想象、创造,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也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
所谓氛围即合适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具体环境。例如让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就必须为孩子们提供大盆子、积木、玻璃球、海绵等物品。孩子们来到现场,会不知不觉来到水盆边玩了起来,有的把玻璃球放到水里;有的拿起了海绵……孩子们通过亲自操作、观察,进而认识了事物。当然孩子们不可能有很高的见解,这时就需要提问启发:“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积木浮在水面”、“玻璃球沉到水底了”……在大人的眼里这些操作活动都不复杂,孩子们则不同,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在自发的进行,对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动手活动中强化了思维活动,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比如孩子们会从海绵吸了水会沉到水里联想到纸盒子吸了水也会沉到水里,这就是创造力。家长们会不会在家里也为孩子创造这样一个培养创造力的环境呢?
四、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发展关键期是幼儿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有效促进智力的超常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创造更多“说话”的机会,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对话中兴致勃勃的启动思维,即兴表达出生动丰富的语言。比如在教学《送给大立人的鞋子》,孩子们在观察了大立人后发现他没穿鞋子,便纷纷表示要送鞋子给他穿,有的说“我要送他一双亮亮鞋”、还有的说“我送他会飞的鞋”……这样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活动,他们非常喜欢在主动参与中刺激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幼儿发挥了超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这么简单的活动,幼儿在家里很难享受的到,家长们却热衷于所谓高价教育,实在是舍本求末。
总之,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特别需要一种民主的、宽松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好奇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使孩子们敢于创造、乐于创造。幼儿在情绪兴奋、心情愉快时创造力就处于最佳状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给与孩子们以创造的自由。让我们设身处地的去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去分享孩子的发现,让孩子们的脑子里存满问号,从而激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创造。
中国幼儿在线版权
《如何培养孩子有创造力》
本活动让幼儿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掌握图案的特点与规律,从中有所发现。并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感受各种材料制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幼儿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能力。
二方连续纹样,它的特点是纹样的连续性,一个单元纹样反复排列连续而成。花边的用途很广,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图案形式。本活动让幼儿通过艺术创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掌握图案的特点与规律,从中有所发现。并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感受各种材料制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幼儿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能力。使每位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与感受,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幼儿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
在整个教学中,我运用了尝试探究法进行教学,引导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索、思考、实践,幼儿积极思维,最终学会知识,解决问题。
我通过创设情节,用故事贯穿着整个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尝试、欣赏、观看示范,大胆想象,设计并剪出了许多具有创意、图案新颖的二方连续纹样。
本活动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制作出漂亮的二方连续,所以,活动中教师的引导对幼儿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至关重要,我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本着重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按照他们自己的创作思路加以适当的辅导为原则,切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强加在幼儿的作品中。当幼儿提出“老师,我不知道要剪什么?”“老师你能帮我画吗?”的问题时,我常常说:“认真再想想,你能行的,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把它做的更好。”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同时也留给他们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探索,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达到能设计出自己喜爱而且新颖实用的二方连续纹样来。
二方连续是属于设计艺术领域的内容,这一艺术形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课堂向生活的延伸,更能拓宽幼儿的艺术视眼,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睛,逐步养成高尚的审美情操。
《岂非在“捣浆糊”》
漫画家确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竟然把拨弄转盘的游戏移植到“评比先进”的会场上去。漫画《“会平”竞争》是这样画的:
在惫挂看“先进评比会”横格的会议室里,圈桌四周,围簇看赵、钱、孙、李,一些候选人;台中央,里放着一只转盘;主持评比工作者,正在拔动转盘;转盘上的指针正在旋转。显然,指针停留在谁的面前,谁就侥幸独占登头。
果真有此事?还是漫画家太荒店?其实这是漫画的象征手法、夸张艺术。何况这夸张并不过分,因为读者一读画面,就能领悟画面的窝意;再而还会赞赏漫画家的构思,这是在深刻讯刺一些评比工作中的不良风气:没有准则、全凭运气,揭落了马虎从事、教衍塞责、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评比先进,旨在发扬先进,鼓励进取,不断赶超。固然,先进也有等第之分,但绝非胜败之争。因此,将它作为一种“有你无我”的竟争活动,也实是荒唐之极的。
依笔者理解,这漫画不是仅仅指一些评比活动的。由于它比较容易理解,因而以它为例,这实也是一种象征。生活中诸如:选举啊、推荐啊、提干啊……又何尝不存在这种状况!哪还需要什么衡全才能、评定功绩,只看他的命运、机遇了。而主持者却可以厚颜无肚地说:“机遇是不问对象如何的,”其实,明眼人是知道的,这种“机遇”,实无“公平”可言。
无论评比先进,还是选择人才,都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如漫画所揭示的一些部门对这样重要的任务儿戏式地不负责任,用时下风行的话来说,可称之为“摘策栩”。有些人对如此严甫重要的工作可以这般“摘策翔”,那么,对待其他许多事情的态度是可想而知了。
《高中寓言作文,墙外的花》
院墙甲:
美国孩子的创造力是出了名的,令中国人好生羡慕。于是,为了“四化建设”,中国开始大量引进美国的“素质教育”。从此,中国的孩子不仅要啃“课内书”,还要钻研“课外书”——高考可是要考知识面的;不仅要写“作文”,还要写“论文”——现在可流行“研究性学习”了;所有的难题和偏题,稍加包装,便改名“能力题”—现在高考注重“能力”;中国的孩子一定要大力拥护素质教育,但又不能抨击应试教育,因为另有一种权威说法:“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素质教育”的结果就是更多的近视眼和驼背。不仅使眼镜店和各大医院生意兴隆,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而且为中国人建立了“低头走上坡路”的良好形象。
墙外的花长得很好,所以很香,墙内的人很喜欢,却无奈无此种土壤。便千方百计模仿这种香味制了个香囊,却只是香极一时,几天便褪去。即便香味长久.终因是化学物质制成.闻多了也要产生“副作用”。
院墙乙:
中国人喜欢足球的也不少,但中国足球队却偏偏不争气,让中国球迷在世界杯外做看客。然而有一天,中国人的一片痴情终于打动了仁慈的上苍!中国人在世界杯赛上终于有了一支可以真心为之摇旗呐喊的球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扯破嗓子呼唤的名字。这个人,曾让中国亿万球迷为其一举一动而手舞足蹈、痛哭流涕。这个人,就是在中国甲A联赛踢过球,参加法兰西世界杯第二轮就被刷下的球队中的一名场边替补球员。
中国记者提出想采访这颗中国人的“掌上明珠”。工作人员答复是:“对不起,我们规定只有32个决赛参赛国的记者才可以单独采访球员。”
墙外的花香让墙内的人闻得如痴如醉。即使是口水直流,丑态毕露,让旁人耻笑时,也不会去想一想,自己为什么种不出自己的“花”来。
院墙丙:
我绝不是说出国留学的一定不爱国,或者爱国的就一定要学成归国。我只是反感那些张口就是“我爱美国,我梦想成为美国人”的人。反感那些恨不得扒了自己的皮,挖出自己的眼睛,安上白肤蓝眼的人。这些人不仅有,而且肯定有相当部分。只要去看看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人为出国勤奋学外语,连上专业课,都在偷看英语书。只要去看看,有多少学子在新春佳节,这个本该大团圆的日子里忍心让牵挂自己的父母在千里之外继续饱受思念之苦,而自己去参加各种名目的托福,GRE辅导。他们不是孔繁森,舍小家,顾大家,而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为了满足对国外优厚生活的贪欲。
有时候,墙外的花真的很香,墙外的世界真的很诱人。但墙内的人如果硬要翻墙头出去,不仅容易摔断腿,即便安全到达,也失去了墙里面的风景。别忘了,墙外面的世界再美,也永远不是属于你的。
《创造力》
人生无疑也是一个赶路的过程。人们常常需要他人指点迷津,需要遵循已有的路标,甚至需要导向,需要引路。但是。在创造性活动领域中,人们需要的是走新路,包括走必要的弯路,甚至跨越艰危的险路。于是,越是具有探险性质的新途,越具有开放性,越是危机四伏,越是需要具有独立地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的“事变”的能力;越是坦荡的大道,诸如高速公路,越具有封闭性,越是需要多具备他助因素(当然,也不是不需要机警的应急能力)。因此,不怕探路中的迁回、曲折、艰险、危难乃至面临深渊,尽可能扩大生存的空间,提高自主的寻路机智,无疑,也是在为独创精神的开拓营造必要的基础。
创新智慧,不是凭空创造的智慧,而大多是在相同、相似的事物中,寻觅相异,寻觅差别,从而提炼、推导、制造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认识、思想、规律或事物的智慧。许许多多领域里的开拓、创新,都并非是凭空做起或者无所依托的,而是大多有基础相似的起点、原则相似的基点或根据相近的发物点的。也就是说,大多数科技创新活动是在原有的文明建构的成果上保留着"80%”的部分(这部分不必大动脑筋)。而只要在关键构成的、定性的,或表现其特殊功能、效用的,或表现其特殊本质或涵括性的“20%”的部分有所变革,有所更新,有所建树,有所发现,就会引出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创新思维、创新启示、创新意境、创新姿态来。这一点,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尤为鲜明,许许多多的技术革新型大发明家正是善于在人们已经十分喜爱的文明成果上,动那个尚未尽如人意的“20%”的部分的脑筋,从而获得巨大成功。
为了提高生命“质量”并从中发现或实现创新价值,尽量在表现为成果的事物上灌注创新智慧的功力,使之在同类成果中富有特色或出类拔萃,是一种很高明的借助同类成果超越同类成果的艺术。
人的创造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本质力量,是书写自身独特历史的一种潜在能力,是通过社会化显现其创造性功能从而成为推进文明进化的正向合力之一,是人的具有独特性的思维能力、别具一格的技巧手段与社会所提供的大文明背景、所认可的总涵容水平相结合的产物。人的创造力,既源于人类千百代的历史积淀,又启动于社会教育职能所表达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水平,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仰赖于社会所提供的局部生存环境氛围的薰染和对创新型人格的认同程度。这就是说,创造力作为一种人所共有的潜力是大体相似的,然而现实中,作为个体的人的创造力,所能达到的发掘潜能的层次,所能实现的社会性创造功能的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接受着由社会环境所塑造的适应能力和人格力量的影响。所以,一个创造力地释放的社会是最有希望的社会;一个创能获得畅快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新颖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人,往往也同时是在生活态度和个性品质等方面能够顺应时代大潮的人。而这两者的结合,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把个体的社会化创造功能聚合成巨大的文明更新活力的福音,是人类最有希望的象征之一,是人类发展创新智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
《好奇》
好奇,是灵智开窍的象征。好奇心的萌生,几乎是同创造力的萌生同步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执著的求知欲几乎是同步发育的。所以,一个幼童,一旦好奇心萌生了,也就大体上可以判定他不是低能儿,可以纳入智力正常发育者群。
好奇,是人启于童蒙止于仙逝的天性,是心理年轻的重要指标。人,只要好奇着,心就不会老。人,只要好奇着,智慧就蓬勃。而年轻的心态和蓬勃的智慧,正是创新生涯的根本,所以,好奇者的人生,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属于富于创造活力的人生。
好奇,不是指的好“事儿”,不是指没事儿找事儿的那种好“事儿”。前者,是一种求索的心态,后者则全然是一副百无聊赖的心态。
奇人,是奇思的载体,是创造活力蓬勃的外化,其行为方式大多个性鲜明,其思维方式大多远离常规。奇人风貌,大多怪异,或超前于当代,或“泥古”于往昔,此乃心灵不安分、新思欲狂舞的极端表征。惊人的理解力伴着惊人的凝固性(不易听从劝解),惊人的记忆力伴着惊人的健忘态(诸如爱因斯坦忘记自己的住所在何处),惊人的注意力伴着惊人的痴迷状(易于丧失生活规律),等等,构成了奇人的生态特征,这并非是他们有意痴愚、掣肘或故作惊人之态,而是他们的创新活力的奔放流畅,使他们如醉如痴。使他们的心智难以生活在“常规”的城堡。这种状态无法判断其优劣。他们虽然是生活在高质量思维领域的人,而其中有些人却难说是拥有高质量生活艺术和生活质量的人,但他们的选择仍是值得人们和社会的尊重,因为人之迫求事业成就与追求生活艺术常常是难以两全的,虽然我们主张事业成就的追求并不该排斥生活质量的追求。所谓奇人必交,就含着赞美其大志、宽容其怪异的两层意思。一个追求创新风范的社会,亦是对奇人奇事最能宽容、最能兼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会因为一些蕴含着进化大律的奇人奇事的一些不合时宜、不合成规的怪异举动或怪异言论,而高举戒尺,而兴师问罪。
我们总是生存在一个具体的、有限的、甚至是狭窄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我们习惯于我们所熟悉的一切,4且会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容易获得和谐,取得“说得过去”的所谓成果。具体,使我们无须绞脑汁思考;有限,使我们可以“节约精神能源”;狭窄,则可以为我们胸无大志轻易地找到“无用武之地”的借口。只知道“切实地”生活在所谓“属于自己的空间”,不愿也不肯“远离”它一下,去观察与自身生存空间的相关事物及其随时发生的变迁,以致使得人们在自满于把握自身生存状态的盲目中,陷入了对真实的生存状态的自我屏蔽,从而丧失了更新自身生存环境的条件和机遇。人类许许多多的创新潜能正是在这种状况下被自我埋葬的。
因此,对于他人训导的正误观,宜通过自身的实践加以检验,择其善者而行之。对于下一代。则不宜过多地传输所谓的正误意识,而是着眼于帮助他们树立多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认识事物及其特性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艺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扩大人生的视野,探索的方位,认知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