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陶冶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2 22:37:55
《读《少年特种兵》有感》
为了开拓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老师鼓励我们假期多阅读点有益的书,并且给我们罗列了一张图书阅读推荐书单。当书单到达我手上,我粗粗地扫了一眼,正要放下时,却被其中的一个书名抓住了眼球。书的名字是《少年特种兵》。“特种兵”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词,它能让我心生敬畏之情,又能让我由心的生出向往之意。当时,我就想着,对,没错,就是它了,我要阅读它!我一买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书中讲述的是六位少年的故事。他们来自特种兵学校,经过了层层选拔才进入了特种兵部队,成为了少年特种兵代号为“T小队”的一员。“T”是这些少年们一起想出来的队名,象征着他们这个队伍像钢钉一般无坚不摧,像匕首一样所向披靡。 他们在执行摧毁敌军的雷达站的任务中,面对密林中的“地雷”危机和敌军重兵把守的防线,以及在两军对抗演习中,面对队员接连“阵亡”的不利态势,他们凭借着团结和勇气,一次次地化险为夷,顺利地完成了一个个任务,获得了荣誉象征的特种兵勋章。
我看着书中那一群机智勇敢的少年们,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险境,勇敢无畏地坚定前进,努力追梦,不禁思绪万千。他们在追梦,那么我呢?我现在也在为我自己的梦想铺路,我为我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努力。不知不觉,我已经步入了高年级的行列,对于读书这件事,再也不是小时候随口回答的为了父母这样简单且单纯的想法了。现在,学习读书对于我来说,是为了我自己。就像六个少年那样,为了自己的特种兵梦想,接受赵参谋的考验。而我,为了能在以后考入高等军官学校,接受了名为“学习”的考验。如果我能够拿出我坚定不拔的意志力和机智勇敢的智力,以及脚踏实地的行动力,那么我的未来可期,就如书中经历了重重考验的少年们一般,让自己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少年特种兵》这本神奇的书教会了我许多,当然,最引人深思的一点就是:当我们在自己的梦想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无畏的勇气,勇敢的战胜这一切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畅游在书籍的海洋》
书,陶冶了我的性情;书,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书,开阔了我的视野。每当我与古今名贤一起来往游玩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到读书的乐趣。
在我三岁的时候,我时常看到爸爸妈妈手捧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年幼的我开口对妈妈说,我也想看。妈妈便给我买了几本儿童绘本。绘本上有精美的插画,简短的句子,刚上幼儿园的我,不识字,妈妈就手把手的教我。那时候心中已涌现一些敬佩之感,觉得如果能像妈妈那样读书识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我五、六岁时,妈妈知道我爱看书,便每个周末都带我去图书馆看书。去到图书馆的阅览室,我兴奋极了,识字不多的我最喜欢看些篇目简短的儿童故事。妈妈则会坐在我身旁看我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妈妈便会轻声地告诉我。那时候,我觉得妈妈就是一个“百事通”,什么都难不倒她。我心中妈妈这个形象,又更清晰伟大了。我便在心中想着,我长大了也要像妈妈那样看很多的书,识很多的字。
进入小学阶段的我,更加爱看书了。妈妈给我购买了一些拼音版的儿童故事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我靠着拼音阅读,认识了很多字,也阅读了很多我喜欢的童话故事,在童话故事中感受到了白雪公主的善良美丽,青蛙王子的勇敢无畏以及老巫婆的恶毒心狠……
进入小学高年级,通过读书让我认识了更多的字,我逐步增加了阅读量,每天都保持看书半个小时以后,看书的范围也不仅仅是童话故事了,有魔幻科学的科幻书、有经典的四大名著、有细腻韵味的儿童文学作品等。通过读书,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明辨了事理,更加结交了一群有共同阅读爱好的同学、朋友。
同学们,一起来读书吧,一起畅游在书籍的海洋,一起感受阅读带给我们的无穷欢乐。多读书多收益。因为我相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读《森林报·春》》
书之韵,让人们感受到了书的魅力,使人们变得温柔,他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令人们变得有学问。书,他像一阵阵悦耳的音乐,在耳边徘徊,令人耳目一新。
利用这个充实的暑假,我读了《森林报·春》。这里面记录了许多飞禽走兽的习性和饮食习惯,作者利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故事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本书的是维·比安基的日记。维·比安基出生在一个养着许多飞禽走兽的家庭里,他把每天观察和经历过的事都当日记写了下来,长年积累,在比安基27岁时,已经记下了一大堆日记,他决心要用艺术的语言,让那经些奇妙、美丽、珍奇的小动物永远活在他的书里。
只有熟悉大自然的人,才会热爱大自然。比尔基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各种各样的动物,特别是在他父亲——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的熏陶下,早年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这本书还写兔子的故事,非常有趣。原来兔妈妈之间有个规矩:它们觉得所有的小兔儿都是大家的孩子。不管兔妈妈在什么地方看见一窝兔宝宝,只要兔宝宝有需要,它们都会给兔宝宝喂奶,自然不管那是不是亲生的。还讲了一点关于吃草的动物在春、夏、秋、冬里会用皮毛掩饰自己等等。
我喜欢《森林报·春》,它让我更加了解了动物,了解了大自然。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气质,读书也可以作为休闲消遣,充盈时日,丰富生活。所以我打算在这个寒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
《鲁滨孙漂流记》描写了主人公鲁滨孙带着航海梦 瞒着父母,开始了未知而迷人的海上生活。但却因一次风暴流落荒岛,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克服各种困难,在小岛上开垦出种植园和牧场,盖起住所。24年后,鲁滨孙救下邻岛的一个野人,给他起名“星期五”,作为自己的仆人。后来他帮助一位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夺回大船,而他也因此结束了漫长而孤寂的荒岛生活。
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自强,自立,善良,坚强的人。鲁滨孙不管在什么逆境中,什么风浪里都不会轻易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我想我看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也会有所改变。我会从胆小,懦弱的我变成一个独立,顽强和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的我。鲁滨孙的精神会永远刻在我的脑海中,它会使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读书心得》
书,陶冶了我的性情;书,丰富了我的知识;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书,给予了我人生的启迪。以书相伴,人生就会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贫,但不可以无书。博览全书的人,往往知识丰富,能集众家之所长于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欢读书,将使他终身受益。
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多读书,读好书。可仍然有一些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对读书产生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读书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取广泛的知识,陶冶情操,还能使孩子得到放松休闲,缓解焦虑,调节情绪,与孩子一起读书,既能留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处,又能要求自己也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举两得。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形成实践能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
《读书与写作》
岁月沉淀的书香是最陶冶心灵的桂馥兰香,从华丽却哀愁的屈子,寒瘦窘迫的贾岛,浪漫并飘逸的柳三变,到嫉恶如仇的鲁迅,浪漫不羁的徐志摩,细腻柔婉的铁凝。无论是华丽的词藻严谨的语句,还是优美流畅的行文,都是我所钦佩和敬仰的。写好一篇文章是令人自豪的,令人富有成就感的。而想写好一篇文章,我一直坚信慢工出细活。
我想,读书与写作是特殊的因果关系。常说好读书,读好书,确实受益无穷。写作就是把内心的冲动表达出来,最重要的是真情。鲁迅先生说写作就是四句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叶圣陶先生对此四句做出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无真意何必作文,而后三句就是对表达真意的障碍。”确实如此,没有真意就没有必要写文章,拼凑语句和强加修辞或许会使整篇文章看上去貌似有些文采,实则毫无内涵死气沉沉。有人要问了:“写文章当然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语句优美风采翩翩,可你却说粉饰有卖弄的嫌疑,这可如何是好?”我想说,任何修饰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称之为措词得当而非故意卖弄。或许这理论有些诡辩,但细想确实如此。人间最动人的是真情,就如铁凝的《一千张糖纸》,简单叙述的童年故事却讲述引导不简单的寓意,引发人们的深思和选择。而读书则是提升一个人表达内心真意层次的方式。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培养了喜欢的文风和适合的习惯。读书无疑是出成果的良药。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句话,“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和知识积累,而读书正是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离开了阅读的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就如古语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想,读书与写作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是积累,是写作的必要条件。《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里曾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刚才说行文必须有真意,很多人感叹文章的确真情实感却不出彩,原因想必就是积累的不够,不是没有深刻的内容,而是不知如何完美的表达,这时就又会出现乱用词句粉饰做作的现象了,恶性循环。写作是抒发,是积累程度的体现。如何写的表达出真意,如何写的出彩,如何吸引读者,这就是写作的难度和检验写作水平的最好的量度。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读书和写作就这样的关系。
我想,读书与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融合的。写作就是将感情转化为文字,再用这些文字去感动读者,让文字再次转化为感情。读书时接受了作者的感情,写作时将自己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总之,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浩荡传承的瑰宝莫过于那淡淡的油墨清香。愿以一瓣心香去感悟文字间的真谛,才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心声和呐喊。
《中学生寒假作文大全》
“人的性格的陶冶不仅需要欢乐,也需要考验与锻炼,正如水果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凉爽的夜晚和寒冷的雨水才能成熟。”这句意味深长的名言是英国妇孺皆知的诗人和画家布莱克先生说的。它令我从阴霾中找到了希望的曙光,快乐、考验、锻炼成了我的好朋友,就在今个漫长的寒假里,我认识了它们,它们将伴随我走过这甜酸苦辣的人生道路…………
时间老人带着他一个女儿——一个如花似玉,楚楚动人的姑娘,她叫“寒假”。时间老人准备让她跟着自己,一起重复地走遍世界各地!初春时分,万物复苏,我又开始投进寒假姑娘的怀抱中了。作业早早地做完了,小小的我在家里当然显得无所事事了。于是,我决定应找些工作来做一下,不能再虚度年华,混混噩噩地过日子了。后来,我从爸妈的话匣子中得知叔叔婶婶现在在卖春联,生意正火热呢!我请求妈妈让我去帮忙。出乎意料地,我被婶婶“聘用”了!
今天,是我寒假工作的第一天。我穿着一身便装,便出发了!在去的过程中,我知道,卖春联是锻炼我的胆量、礼貌、服务态度。更是对数学的巩固!但是,我数学计算并不是很好。我胡思乱想:我会不会找错钱,算错钱,或者被客人说我服务不周到…………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摊档前了,我脱下了鞋子,走进了摊档里,因为这时还早,没有什么客人,去了那里不是很久,我就认识了一位姐姐(它也是帮婶婶卖春联的),她待我很好,还给我说春联以及其它年货的价钱,待我们互相了解完后。客人开始光顾我们了。我投身到工作的热潮中去了!“小妹妹,拿那副对联给我看看,我要一副1。6米,金粉的。”“哦!好的,很快来!”我彬彬有礼地回答道。不一会儿,我按照她的意思去做了。最后,结账,我拿起笔,一步一步地算,哎!算得快,怕自己回算错,算得慢,又别人说我不会计算!呵!结果算出来了!我对她说:“谢谢你86。5块!”她从钱包里掏出张100块!我脑里又在计算了,我敏捷地从箱子里找出14。5块。给了她,还说到:“谢谢光顾,祝你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她笑盈盈地说:“小孩子,动作这么敏捷,真聪明!”“谢谢!其实,刚才的我紧张到极点了,心里向被一条橡皮筋勒住似的,绷得紧紧的。可没想到自己竟然能跃过这个“大浪”能够继续像小艇那样,继续乘风破浪,冲破重重困难,驶向那繁荣的城市!我做完了一宗又一宗的生意,仍然孜孜不倦地招待着客人。客人也曾对我啧啧称赞;姐姐曾和我促膝谈心;婶婶也给予我循循善诱的教导;这一切都令我很开心,一天下来,我虽然很疲惫,但我不曾埋怨过;一天下来,我不曾难堪过(有时也会做错事),但我没有气馁;一天下来,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我没有放弃!我坚信努力换来的会是甜蜜与快乐!我在婶婶那里工作也有20多天,渐渐地,我对卖春联这项工作熟悉了!也更喜欢去做了!
通过这次第一次去卖春联,我体会到了爸爸妈妈昼夜不停地去工作是多么辛苦,他们仅有中午的一个小时来睡觉!妈妈也含辛茹苦地养大我,我不能再与“娇娇公主”交朋友了,我要和它断绝来往。继续投身到学业上面去,不能想入非非。保持住名列前茅的成绩,保持住佼佼者的角色,继续做老师的好帮手!
《以桥为话题的作文600》
你理解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境吗?
你听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吗?
你欣赏过“浮云柳絮”般的琴声吗?
你品尝过让人“心碎不已”的歌声吗?
或许有过吧!
但你领悟到了音乐是一座桥了吗?
一座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桥。
——题记
“蝴蝶飞呀飞,就像童年在风里跑,感觉年少的彩虹,比海更远比天还要高……”
人的童年就如一只美丽的小蝴蝶,在蓝色天空中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自己的梦。童年也像追逐成长吹来的风,轻轻的吹着梦想慢慢地升空。梦想中有一座长长的桥通往理想的天堂,天堂是一座城堡,城堡中装满了美好的一切。但是小蝴蝶必须更快地振动翅膀,因为它现在还只站在桥的这一头,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生活这本书才刚刚打开。……
“蝴蝶飞呀飞,飞向未来的城堡,打开梦想的天窗,让那成长更快更美好。”
星光依旧灿烂
“星光依旧灿烂,真心依旧没有改变,有了泪和汗,才能洗尽离合悲欢……”
人已慢慢长大,思绪也渐渐成熟,但心中那份对梦想追逐的真心始终没有改变。站在桥上,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洒满了泪水和汗水。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挫折使年轻的心逐渐成熟,日益疲惫,但那份执着的信念主导了一切。轻轻地背上背包,望望桥尽头那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堡,甩甩头,迈开了那坚定的步伐。
“······相聚是我的所有的期盼,青春是无悔的路,彩虹是心与心化成的誓言,风雨过后浮现。”
明天会更好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
脚步近了,目标近了,眼睛亮了,内心沸腾了,心跳加速了,一切都生动起来了,桥的尽头清晰可见,心头那份执着的信念有了归宿。突然之间觉得一路走来的挫折与艰辛变得很美好,很有价值。只要迈出那一步,你就走进了日夜追寻的城堡。
但这并不代表你拥有了它。它还需要你去拼搏,去奋斗,因为生活的长河中,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船。
“ ······让我们的笑容充满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美好”。
音乐是桥吗?
是吧!
只要你用心去体会。
对比评析:
上面两篇习作的体裁同为散文,但是却各有千秋,可读性都很强。李慧颖同学的《桥韵》写的是有形的桥,鲍孝兰同学的《音乐桥》写的是无形的桥。
李慧颖同学不愧是古徽州人的后代,她的《桥韵》以桥寓情,借桥抒情,内容上带有浓厚的徽州文化的历史积淀,具有乡土地域风味;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中间夹有小标题;语言纯熟老到,用词准确。
而鲍孝兰同学的《音乐桥》则以桥喻人生,诠释事理,洋溢着新时代的文化气息,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结构上大胆地从音乐中汲取写作的养分,借鉴了乐曲安排结构的方法来剪裁布局文章的材料;其次,文章用大家熟悉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作小标题及用来作为文章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显得新颖活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次,语言上也富有特色,哲理性很强,含义深刻。
《《可爱的家乡》编辑有话说》
家乡,可爱的家乡,总是以她那青春的美陶冶着孩子们的心灵。她多象一个摇篮,孕育着孩子们童年的梦。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富饶美丽,不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缩影吗?为了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祖国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提高小学生的作水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火炬”组的协助下,我们举办了“谁不夸俺家乡好”的征文比赛活动。在短短的时间内,编辑部竟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份稿件。孩子们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对家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洋溢在每篇作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深地被同学们在作文中流露的真情实感所感动。
《艺术形象的陶冶和启发》
文学作品要通过描写人,通过描写人的性格和人的命运来反映社会生活,通过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来陶冶和启发人的心灵。这就是“文学即人学”这一著名论断所包含的两层意思。
而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正是作品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成长历史的一种表现形式。作家本人的思想激情和为了引人入胜加以精心设计的悬念,与之互为表里,合二而一。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以及细节描绘等多种艺术元素所组成的形象图画的激流,犹如水面上翻腾的波涛和浪花,而作品的主题和作家的激情,则为水面下汹涌的潜流。因此,悲欢离合的故事构架虽然渗透着作家的思想和匠心,但还不是编织社会生活图画的唯一手段,更不是社会生活图画的全部风貌。
故事情节是否安排得合乎事理,顺乎人情.取决于作家生活底子的厚薄,形象图画的典型意义与作家思想的深刻程度,关系至为密切。没有社会意义的“悲”和“离”,正与人工虚饰的“欢”“合”一样,是损害生活真实的。以刺激生理官能为目的的“惨”,正与制造庸俗赚头的“笑”相同,是损害艺术真实的。在这方面去作什么“比赛”和“竞争”,会使艺术创作走向歧途。那些格调不高的言悄小说,可谓极尽悲欢离合之能事了,那些役有什么社会意义的侦探小说,可谓善于制造悬念了,但由于不曾深刻地揭示社会真实,不曾塑造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尽管有的还可以轰动一时,却毕竟如过眼烟云,不会有什么艺术生命力的。鲁迅和张恨水之间的差别,是永远值得作家也值得读者记取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和“桃花扇底送南朝”,是一种类型,《秦妇吟》和《圆圆曲》,是另一种类型。前者偏重于爱情纠葛,后者偏重于历史教训。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地主阶级的政治偏见,这些艺术手腕十分高超的作品,对于历史运动规律的解释,却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以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为经线,便于生动地集中地概括和描绘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作家把自己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扰议和控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熔铸进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幅里。在其他中国古典文学为数众多的描写人世间悲欢离合的作品中,尤其是属于悲剧美学范畴的作品。
“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现实主义文学最基本的态度。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动荡不安、充满离乱的年代或过后,往往就留下一批描写悲欢离合的动人心魄的作品。有的从上层,有的从下层,程度不同地勾勒那个动乱年头的一个个侧面,让后人去品味和咀嚼历史遗留下来的果,间或从中悟出某些治乱兴衰的历史教训。中,还存在着一个十分醒目的缺陷,即不在作家笔墨淋漓地写了“悲”和“离”,而在非常勉强地写上几笔“欢”和“合”。
对比一下冯梦龙的《玉堂春》和托尔斯泰的《复活》这两部题材相似、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也大体相似的作品,由于作家思想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作品极不相同的结局。苏三和王金龙的团圆,反映了冯梦龙的庸人观点和历史局限。操皮肉生涯而受毒害至深的玛丝洛娃没有回到悔罪的聂赫留道夫身边去享受荣华富贵,却陪伴革命者踏上风雪苦寒的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无疑是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的光辉胜利。爱好以喜剧手法修补悲剧题材的结果,几乎使得中国古典文学(曹雪芹未完成的《红楼梦》可能是个例外)很少有比较完整的悲剧作品。作家常常没有把严正的批判进行到底,不是中途停顿,就是绕开矛盾,走向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