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移民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15:48:44
《时间移民读后感》
时间移民读后感(通用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时间移民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移民读后感 篇1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了,选择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头脑里做一次时间的旅行。
书中从宇宙的坍缩开始讲起,就如同一面镜子,把人类的历史重新回放,故事从多角度,多空间展开,纵横交错,像蜘蛛网一样冲我们扑面而来,但是有一条主线始终没变,那就是一条寻找真理的正义之路。正是因为对真理的无上追求和正义的探索,才使得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走向真理的祭坛,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只为寻找一个答案,在科学高度发达,环境极度恶劣的情况下,才有了时间移民一次次的寻找和出走。
从人们对自己的命运开始怀疑起,人类社会正是由于对西洋的探索开始,才把东方古国的文明散播出去,而镜子的出现可以让人们更加正确、全面的认知自己,在物质纷杂、情感密集的社会中,有一个观念逐渐清晰起来,正义是通向真理的道路,所以宋诚被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撑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敢于坚持真理、用正义和良知向以“首长”为代表的暗势力宣战,他经历了同学好友的出卖,首长恩威并施的警告,被人诬陷的痛苦,妻子女儿的唾弃,监狱里非人的折磨,但他在自身职业的感召下,始终坚守真理,并坚信邪不压正。
读书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借鉴别人的历史,让自己少走弯路。而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有多少人是抹不开人情世故这张网的,有“老首长”一样领导的知遇之恩,就像书中的宋诚所说这些都是“感激万分,一直想找机会报答的”,还有像吕文明那样的“不是手把手,而是手把脚地教宋诚走路,每一步踏在哪儿都细心指导”的好同事,还有跟兄弟一样体贴入微、照顾有加的老板们。
多少优秀干部就是因为这些入情入理的人际交往而在贪腐的旋涡里不能自拔,渐渐沉沦、最终被吞噬。有些领导也像“老首长”一样,曾经有着对党的绝对忠诚和真诚信仰,但随着职务的越来越高,周围人员的拉拢腐蚀,私欲的极度膨胀,渐渐背离了原则、背离了信仰,最终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但是只有坚持初心,方得始终,在我们的工作中,就应该像宋诚一样,以高度的热忱坚守信仰、秉持正义、坚持真理,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守得住底线、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的人民好公仆。用廉洁自律的星星之火,燃起一片燎原之势,用自己的正义来捍卫真理。
刘慈欣在用科幻的影像世界告诉我们,无论你做过什么,时间都能证明一切,还原本真,无法藏污纳垢,无法遮遮掩掩,时间移民们可以去寻找新的大陆,一切从头开始,而我们只能从现在做起,做好自己,因为真理都是正义的。
时间移民读后感 篇2
因为《三体》知道了刘慈欣,因为《三体》的出乎我意料的精彩,所以驱使我了解更多的刘慈欣的作品。
《时间移民》是刘慈欣中短篇科幻小说的合集中的一篇,其他的还有《吞噬者》、《诗云》、《山》、《微纪元》、《微观尽头》、《梦之海》、《天使时代》等,可谓篇篇都可圈可点,本来我对科幻文学作品不感冒(科幻电影除外),所以很少涉猎,但是刘慈欣的作品更符合国人口味,和我脑海中存留的宇宙图景及其吻合,同时又出人意料,真有酒逢知己、琴遇知音的感觉。
在以光年为尺度,以亿万年为时间单位的恢宏背景下,竟然把微观与宏观的描写得那么无缝、那么自然。《微观时代》下恐龙帝国和蚂蚁帝国的博弈是两种看似力量悬殊的较量,但任何物种一旦走向极端,优势就转化成了软肋、弱势也转化成了强干,最终恐龙帝国被蚂蚁大军消失于无形,究其原因是彼此对彼此的依赖谁更多一些,谁的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更大一些,而这正是其价值所在,足可以成为立身之本。
冰雕这一很普通的艺术创作被外太空的不速之客所青睐进而触发了其创作灵感,于是地球上的所有海洋之水成为其创作的原材料,当整个太平洋被冰封同时被提升到环地球轨道,分割成形状不一的艺术品进而变成了地球的卫星,在日光的照耀下变换着色彩,失去海水的大洋裸露眼前,马里亚纳海沟沟底沉积着厚厚的盐层,人类却因为失去水资源而奄奄一息,生存的欲望催生了科技的发展,将近地轨道的冰块重新推入大洋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为了重新获得水资源人类经历了冰块的轰击,在损失了几座城市、几亿人口的同时,也损失了18%的水资源终于保住了人类生存的权利。《梦之海》对科幻、艺术、科技与战争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夸克是否是最小的粒子,如果被高能粒子轰击会是什么结果,在物理学界仍有分歧,于是一场超高能粒子的试验开始了,当人们对微观世界最小的粒子进行轰击的时候,粒子没有被击碎但也并没有继续保持完整而是重新进入了宏观世界——宇宙负片,整个宇宙被反转,仿佛是照片的底片,再次轰击被再次反转,当我们一直向微观的深层去走,当走到微观尽头时,就回到了整个宏观。高能粒子击穿了物质最小的结构,于是其力量作用到最大的结构上,把整个宇宙反转了,《微观尽头》说明微观没有尽头,轮回是永恒的宇宙定律。
已经有证据证明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的灭绝(笔者按),现在的外星人就是前几代人类的科技发达到已经可以在外太空寻找生存之地,在刘慈欣的《微纪元》中,人类的灾难最终只剩下被派往茫茫太空寻觅人类徙居地的宇航员,当经历了万年再回归地球的时候,发现人类曾经的家园已经变成黑白色了,地面岩浆流过的沟壑如毛细血管般丰富,海洋干涸,万物灭绝,那种孤独感无法言表,殊不知人类为了生存将其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将自身躯体缩小了几亿分之一,达到了纳米级别的力度,一旦小到一定程度,任何打击或者毁灭性事件就将失去意义,所以一部分人活了下来,只不过进入了微纪元的时代,宏纪元在他们眼中成为了历史,被放到了博物馆祭奠,生活在微纪元的人没有忧愁,没有眼泪更没有阶级,是理想中的伊甸园。由于微小,对资源的占用和需求也微乎其微,地球生态资源的千亿分之一就可以哺育微纪元的一千亿人日,微纪元人们的无忧无虑也就可以解释了,其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人类冷冻的胚胎,人类的贪婪和无度被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微小的赞美贯穿刘慈欣的各个作品中,这在以空洞无界的太空为背景的科幻作品中确实不多见。
刘慈欣作为一名程序员的经历,使其作品天生对逻辑推理和IT的描写更加入木三分,程序员在其作品中多次出现,在《2018》中的一段介绍我认为相当到位:“程序员、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这类人构成了共和国的主体,这个阶层是19世纪的产业大军在21世纪的再现,只不过劳作的部分由肢体变成大脑,繁重程度却有增无减。在浩如烟海的程序代码和迷宫般的网络软硬件中,他们如两百多年前的码头搬运工般背起重负,如妓般彻夜赶工”。IT的脑袋加上文学素养,结合思维活跃的创意和严谨的构思,一部部中短篇科幻作品的问世和积累,最终促成了举世瞩目的《三体》,再次说明任何事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次次欲言又止、欲说还休,一个个不眠之夜、笔耕不缀,一点一滴熬出来的。
刘慈欣除了擅长对宏观的描写,对微观的描写也很独到,运行粒子流,虚拟运算的电脑,充满辩证的数理逻辑,星球毁灭后的末日。用三维视角对四维空间及更高维度空间的全景式描绘是他写得最好的地方,从翘曲的空间如何一点点进入以及对文明被毁后的详细解剖,很像一个残忍的变态狂面带笑容对人类进行肢解,但完全没有鲁迅先生说的'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感觉,所以读者感觉不到任何悲剧的色彩,而这也许是刘慈欣特色的冰冷吧,如果非要说点美中不足,这应该是一处。
时间移民读后感 篇3
科幻讲的是什么?首先是我们现实中所没有的,那是“幻”,然后得符合科学原则,如此才是科幻。所以,写科幻作品很难,既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又得带着科学的“镣铐”,这便是门技术活了。这方面,工程师出身的刘慈欣便是国内翘楚,一部《三体》似乎无人能及,而他那些零散的短篇的小说也闪烁着别样的魅力,比如这部新出的《时间移民》。
这本新书其实是有点新瓶装旧酒的感觉,14篇短篇小说中有不少其实是很早就问世了,做为书名的《时间移民》应该是新作,风格一如既往。所有的故事中都有着关于科学的诠释和对现实影响的表现,诸如《坍缩》中对概念的解释、《山》中对于哈勃红移的描述,通过故事的形式让人非常容易理解。而在科幻之外,还有更多从技术层面引申出的想象力——《西洋》中对郑和下西洋后平定欧洲的想象,营造了另一个世界发展的脉络,合情合理;《镜子》中,当计算机可以完全在系统中模拟现实的动态,那么再造一个虚拟的同步世界是不是可能呢?人类未来是不是真的都生活在服务器里,或者是以一种更微小的姿态来存活?这样的想法贯穿了好几个故事,诸如《微纪元》、《时间移民》……大量基于科学趋势的想象力,在文字和故事里流淌,触发的不止是感慨和激动。
科学只是工具,探索没有尽头,我们拥有的只是我们所触及的极其渺小的一部分,但我们可以遵循着科学的原则进行延伸和拓展,拓展从想象力开始。这方面,科幻小说的作用尤其之大,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文明成长的先锋动力。就像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这样的大片背后都拥有的科学精神使得整部电影远不止故事的精彩和表现形式的美好。而在科幻之外,可能更是人性层面的思考——这才是决定科学去向的关键。科技分天启科技和修罗科技,前者让我们愈发美好,后者给我们更多威胁,其本质在乎人性人心。当不再有隐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应对?改造人类的基因来解决人生存的能力是否可以被接受?为了知道一个答案而献祭自己的生命是否值得?当所有的知识都不再需要学习,可以通过技术植入的时候我们还能干些什么?一个个问题其实都在叩问人性。科学很多时候是冰冷甚至残酷的,就看我们怎么应对。在这个方面,大刘显得非常务实,丰富的想象力都有着陆的痕迹——印象最深的是《朝闻道》中那些走上真理祭坛的科学家,最后一位是史蒂芬霍金,他用一个问题“宇宙的目的是什么?”难住了拥有更高文明的排险者,而这句话后来又演化成了一个现实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那些无解的问题恐怕更有意义,所以才需要去探索和努力。答案往往是终点和局限,很多时候我们拥有的会困住我们,这便是科幻的意义所在了——跳出那些困境、跳出那些答案,继续向前推演……
我们将走向那里?谁都不知道,但如果回归人性和内心,纵然没有答案,至少也多些力量。大刘的小说了,这样的表现形式很多,诸如在《吞食者》中,叫做大牙的外星侵略者一开始和人类说的是:“有很多的事要谈,但不要再从道德的角度谈了,在宇宙中,那东西没意义。”而到了结尾,大牙却说:“我们终于又开始谈道德了。”经历了战争与对抗,经历了碰撞和摩擦,最后可能还得回到一些形而上的东西,诸如哲学层面,这是科幻可以引发的思考。对于结局,我们不能预见,却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预判,这种方式中需要科学的理性,更需要人性中那似乎是不可控的感性。
翻完大刘的这本小说,就像经历了一次时间移民,从过去到现在,从当下到未来,想象力带着科学的翅膀,就有了飞翔的理由。这是启发,是人类进步的密钥,我们这些读者不过是跟着这样的规律前行者而已,在文字中学会思考,既关乎理性,又关乎人性。结合了这两者,才能觉察出未来时代的曙光。
时间移民读后感 篇4
《三体》之后第一次读刘慈欣的小说,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大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字体系,将人文历史和硬科学糅合在一起,为读者带来思维上的冲击。甚至,部分场景让你细思极恐,所谓的“幻想”其实离我们很近。他善于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写作方式,把浩瀚雨中的万物都变成了随时可以舍弃的尘埃和慧尾。“对这样一种赤裸裸的数学真理,对于习惯了模糊处理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像是吞下一根鱼刺。”
他的语言时而刻薄:面在进行搜查时他被带回家一次,当时妻子和女儿都在家,他向女儿伸出手去,孩子厌恶地惊叫一声,扑在妈妈的怀里缩到墙角,她们投向自己的那种目光他只见过一次,那是一天早晨,他发现放在衣柜下的捕鼠夹夹住了一只老鼠,他拿起夹子让她们看那只死老鼠……
时而冷静:我们基本上被自己所知道的历史骗了。那些名垂青史的英雄,有一大半是卑鄙的骗子和阴谋家,用他们的权势为自己树碑立传且成功了;而那些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人,三分之二都默默地惨死在历史的尘埃中,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在强有力的诬陷下遗臭万年,就像现在宋诚的命运;他们中只有极少数的人得到了历史正确的记忆,其比例连冰山的一角都不到。”
有时又从上帝视角看向人类:伟大的镜像时代将到来,全人类将面对着一面镜子,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能在镜像中精确地查到,没有任何罪行可以隐藏,每一个有罪之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最后审判,那是没有黑暗的时代,阳光将普照到每个角落,人类社会将变得水晶般纯洁。
在时间旅行的故事里,我们见证了移民众生相。
时间移民读后感 篇5
读《时间移民》让我知道了科学只是工具,探索没有尽头,我们拥有的只是我们所触及的极其渺小的一部分。但我们可以遵循着科学的原则进行延伸和拓展,拓展从想象力开始,这方面科幻小说的作用尤其之大,甚至可以当做一种文明成长的先锋动力。就像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这样的大片背后都有科学精神,使得整部电影远不止电影故事的精彩和表现形式的美好。而在科幻之外,可能更是人性层面的思考,这才是决定科学去向的关键。科技分为天启科技和修罗科技,前者让我们愈发美好,而后者则是给我们带来威胁,其本质在乎人性人心,当我们不再有隐私的时候该如何应对?改进人类基因的技术我们能否接受?一个个的问题就很扣入人心。科学有很多时候都是冰冷残酷的,就看我们怎么应对。在这个方面,作者刘慈欣就显得很务实,丰富的想象力有着着陆的痕迹。
《时间移民》是作者刘慈欣二十余年创造的精华。在这本书中刘慈欣构造了未来世界人类最神奇的可能性。故事讲述了由于环境恶劣化和人口压力,地球政府决定派出远征队伍,选取25岁以下的人类成员向未来移民,移民队伍进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停留,那里的环境也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最后一次的航程“移民大使”把时间锁在了未来1100年,在这个时间里,地球恢复了原始生态,人类开始了原始生活,开始了新文明的起点。
读完这本书就好像亲身经历了一次时间的移民,从过去到未来,想象力带着科学的翅膀,就有了飞翔的理由。
【时间移民读后感(通用5篇)】
《火星移民想象作文》
火星移民想象作文
20年后,地球要来一次大移民。我们要把家安到火星。
20年前,火星白天有一多百度,晚上有负一百多度。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人类用一种方法把地球和火星调换了一下,这样,火星就和地球一样了。
飞船起飞了,火星四处飞溅,不一会儿就到了宇宙了。以前飞船到火星要几年,现在可不一样了。人类的科技发达了,飞船的'速度超越了光速。我们再看看地球,大海变成了臭水沟,这就是人类要移民的主要因素。
我们看到了以前的时代,地球到处都是绿色的,恐龙们在大地上自由的奔跑。现在的地球和以前的地球相差太大了。
几分钟后,我们到火星了。火星真美啊,跟几千年前的地球一模一样。如果地球没被污染的话,我肯定不愿意来火星。
起床了,原来这是一场梦呀。去教室的时候,我和同学在路上讨论我昨天晚上做的梦,他说到火星好。我跟他争论了整整一天,他一开始说换个地方好。我说:“我们在地球呆了那么久,你竟然想走?”
火星真好,难怪大家都想移民。我还是希望我们要爱护地球。
【火星移民想象作文】
《火星移民》
人人都知道火星和地球几乎一样。
2199年,由于地球大气的污染,“温室效应”使地面温度在30℃-50℃之间,这时,能到火星上安乐地住上一天也很奢侈了。
温洛斯是首批到火星上居住的人群中的一位,这一批(1000人)人穿着太空服,浩浩荡荡地登上了“火星号130号”(移民专用巨型火箭),在全球各地大众的目光中飞上火星。
随着“轰-咚-咚”的响声,他们登上了这个已经有大气的行星上(早在99年前,联合国开始改造火星大气层,使火星开始有生命)。
温洛斯摘下头盔,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他瞬间热泪盈眶:“啊,火星呀,我的火星!”这时,一声洪亮的声音传来:“走啦,去火政(火星政府)给你们的房子。”
温洛斯转过头,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的中年男子坐着一辆核聚变反物质磁悬浮巨型巴车:“叫他们上车。”
温洛斯越看越觉得那个人眼熟,他掏出自己的备忘录,抽出一张照片,和那个人一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是他的父亲,据说他父亲死在反物质炸弹爆炸,竟又出现在这里。
“爸——你……你还活着……”温洛斯已经惊讶得快说不出话了。
“哎哟——这不是我的宝贝乖儿子嘛,来来来,你爸送你一个礼物……”父亲下了车,走到温洛斯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麦丽素,递给温洛斯,温洛斯接过麦丽素,扑上去,抱住父亲,喜极而泣。
《移居火星》
“据报道,现移民火箭已备好,预计在一周以内,大部分市民将移居火星。”是的,你没听错,在 2042 年的今天,人类数量已远远超过当初的 14 亿人,已经繁殖到了 40 多亿!地球-这个曾经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如此高负荷下,已经被摧残的破败不堪。地球的环境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空气变得污浊,水质也被污染,土地大面积的沙化,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政府当即认为此地不宜久待,为了保全人类的性命,决定下令先将部分人民移民火星。
全国各地人民接到命令,竟是前所未有的团结,全球人民万众一心,结合各地精英开始造火箭,准备移民。在千辛万苦下终于造好了几百个火箭。人类将它命名为“移民计划”。
小林和她的家人便是部分移民群众中的其中一家,她凭借着优秀的家境获得了优先移民火星的资格。她刚收拾好衣物,政府就打来了电话,通知她们可以到星河酒店集合等待“移民计划”的到来了。
登上火箭后,小林的心情兴奋又不安,她从火箭的小窗里眺望着远去的地球,心中满是不舍。地球母亲陪伴了人类好长达几个世纪,它见证了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可惜人类不珍惜它,只是无尽地向地球母亲索取从而使它最终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如今,又要踏上另一个星球,火星环境又会是怎样的呢?大家在那儿会过得幸福吗?小林的心里不禁对未来充满了好奇。
没过多久,火箭就成功降落火星了。刚下火箭,小林一家以及同行的人们都被震撼了,这里有着蔚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地,与地球完全是一幅不一样的光景。这时,草丛中跳出一个外星人,她有着和地球人类不同的皮肤颜色,我吓了一跳,扑进妈妈的怀里,她友善了笑了起来,:“别害怕,我不会伤害你的。我是这个星球上的人,我想和你交个朋友,可以吗?’’听完她的话我顿时放松了警惕,伸出手,介绍道:“你好,我是刚移民到这里的地球人,你可以叫我小雨。非常高兴认识你!”。就这样,我和小火星人处成了好朋友,在火星上快乐地生活着。
人类与地球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只有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保障人类的繁荣。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守护地球的美好与和谐!
《火星移民计划作文600字》
火星是太阳系里除了地球以外唯一一个可能存在生命的地类行星,据科学家们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所需要的液态水、食物以及氧气,可不知为什么火星变得一片荒凉,只有红色的沙土。人们一直在探索火星,试图把火星当做人类的第二家园,而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2268年全世界的射电望远镜都在7月24日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30光年的小行星,小行星正以惊人的速度冲向地球,而它的体积足以让地球瓦解,联合国会议共同商讨后,提出了火星移民计划,成立计划小组以拯救人类。小组成员通过研究地球轨道以及火星轨道后发现:太阳磁场日益增强,地球已无法幸免,而火星也会被小行星碰撞,导致自身转动。因此,我们可以提前移民火星,前提是带上足够的水,食物和氧气,利用转动使火星移入地球轨道,火星移民计划小组的方案获得联合国成员的一致赞同。
2269年4月,火星移民计划正式开始,联合国的成员国利用火箭把人们送到火星上低能生存,2272年1月,小行星进入太阳系,2272年2月,小行星冲向了地球,果然,火星被小行星碰撞了一下,开始高速运转,同时宇宙中的高能推动机也开始运转,把火星推向了地球轨道,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地球瓦解成了碎片!一块较大的碎片又冲向了高能推动机,推力机的能量仅仅提供了45%就和地球一起飘向茫茫宇宙中了……
地球瓦解了,推力机消失了,火星成功进入了地球轨道,人们一起在温暖的、湿润的火星上欢呼:“成功了!成功了!”联合国宣布:火星移民计划圆满结束,火星已经成为了人类的第二故乡!
《移民到火星》
地球还有几个月就要爆炸了,我们一家坐上火箭来到了火星。
我们从火箭下来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沙漠。于是,我们便在沙漠上到处寻找水源。这时,天上又飞下来了一架火箭,从上面下来了一位专家,专家看见我们正在埋头苦干,便哈哈大笑道:这里是火星的沙漠,火星上根本没有水源,你们不要这里白费力气了。“啊”!爸爸说,“水可是生命之源,这座星球上没有水可怎么办呢?”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中。
这时,一阵闹钟铃声吵醒了我。接着又是一声大喊:“靖东,该起床啦!”然后,爸爸掀开了我的被子,我被突如其来的冷气给冻醒了。啊,原来我在做梦啊!幸好这是梦,我可不想搬到火星住,以后还是好好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吧!
《移民火星》
一天早上,沉浸在美梦中的我,突然被一声巨大的轰鸣声给吵醒了,这响动把我耳膜震得生疼。抬起头一看原来是一艘宇宙飞船正在缓缓起飞,看来星际移民开始了。
是的,现在是2200年,地球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科学技术的需求,还有人类数量急剧增多,人们不得不开始星际移民发展,移民的首要目标就是火星,人类花了数年的时间终于将火星,终于成为了人类移民的第一颗行政星。
达成这一条件并不容易,因为火星没有氧气,没有任何水源和生物,引力也和地球不同,和太阳的距离不同,公转时间也不同。在各种环境的排斥下,人类也是浪费了不少资源。
我就是不久前移民过来的,但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全新的地方和全新的家。人类目前在火星、地球这两颗行星上生存。一些人移民到火星,也是为了调整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而为了模仿地球上的一年四季,人们给火星植入了芯片,让人类生存下去,也是这个芯片解决了前面提到的问题。
而科学家则继续努力研究,不是为了在火星如何发展,而是在寻找其它可以让人类居住的星球。随着人口的增多,仅仅靠地球和火星是远远不够的,人类必须向宇宙开始发展了。同时,对虫洞的研究也展开了。
因为以现在宇宙飞船的速度,有些星球哪怕适合人类居住,也要花几千年之久,才能到达那里。而虫洞刚好可以加快飞船的速度,这样可以方便人类移民。
而现在的我们,就要为人类的发展和生存,为人类出一份力。
《在加拿大做生意》
有一个姓杨的北京移民,近几年他做的是帮助大陆代表团来加拿大访问的生意。首先他到大陆各城市走了一趟,与以前认识的政府部门的朋友、企业界人士“套好磁”,得到承诺。接着的一年,他就靠发几个传真,打几通国际长途电话,就稳稳当当地赚到了钱。然而更神秘的是,这位只会中文和极少英文的杨先生,居然还带着一个中国大陆的考察团到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访问。据说他每到一地,都将事先反复练习过的通关用语强化默诵,然后象模象样地填写各种报告单,从不露出半点马脚,这位先生事后说:“一个人不会英语并不难,难的是不会英语却叫人看不出来”。
然而,大陆新移民在多伦多,无论创业还是改行,都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以及艰苦的努力,很难有捷径可走。
有一位大陆新移民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推销中国产的小礼物等廉价产品。早晨7点多钟,到公司集合由一个人讲演,大致是公司的业绩及推销术。要让人家买下他已经有的东西,尽管东西质量极差,靠价低的优势,5元3个推销出去。中午公司开面包车,送7-8个人上高速路走一个多小时,然后每2人一组分头行动,每人背一个1米多长、50厘米见方的大包,沉甸甸的,挨门去问。干到晚上,分钱,再开一个多小时车回大多伦多市,各人回家。头两天,他卖出的很少,公司给补贴了一些,挣了35加元和30加元,当天分钱还算不错。就这样干了一段。后来,他又找了一份类似的工作,挨门推销煤气,广告上写着每小时挣多少元。每天也是先坐一两个小时车,一天下来,卖了三四家,多的能卖十多家,公司讲每天要卖21家以后,才按小时算工钱,而且是干满一个月才付,这样一来,谁也干不了一个月。所以公司天天登广告招人,每个人都于不了几天就走,大家都白干。
一些新移民说,他们只所以决定移民加拿大,是因为看不惯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太耗费精力了。可是,一位新移民告诉我,在加拿大,人际关系一点也不比中国简单,新移民如果完全不会搞人际关系,只有卖死力气,挣辛苦钱。
一家刚刚开张的华人公司老板黄先生说,在北美,面对当年吸引他别妇抛雏,不远万里而来,孤身奋斗了多年的地方,自己心中的感触矛盾而复杂。他说自己有过追求,有过失落,有过奋斗,有过蹉跎···其中的甜酸苦辣,成败得失,真是难以说清楚。当年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陌生的、举目无亲的土地,就想走遍这块将来要重新开始自己一生中新的里程的大地。然而几年了,经常地望着地图兴叹,这份爱只好经常埋在心窝里。
按说他已经在加拿大站住了脚,拥有了自己的公司,生意也可以,但他说,自己有时感到很可怜。他来自北京,可是最近几次回北京遇到的情形都给他很大的震动.在北京时一位朋友毫不客气地说,北京现在发展很快变化也很大,在北京生活感觉也不错,而你们现在回国时倒显得只不过是“三气”罢了。一是“说话洋里洋气”。因为你们在加拿大多呆了几年,比北京人可能会多讲几句英文;二是“穿衣土里土气”。因为目前北京人穿衣服相当讲究,而新移民在加拿大反而不讲究;三是“花钱小里小气”。国内的人花钱大方,暂且不说公款消费的惊人场面,即使个人消费也相当厉害,国家政策刺激消费,普通百姓的消费观念也在变化,下馆子是人们的家常便饭,可是新移民在加拿大很少下饭馆,在国内的消费也小里小气,因为钱来的太不容易了。
据资料显示,近两三年大陆新移民踏上加拿大的土地后,最关心的问题首推“如何才能找到一份工作”。事实上,只有那些从事电脑、机械工程师等行当者来加拿大后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努力能进人本行,但是,那些原来学纯理科、文科的,那些医生、护士、律师、教师之类学历经验不被加拿大所承认,还有那些在大陆时的科长、处长之类,好坏带个“官”字的,都很不幸运。大多数的大陆移民不得不改行,如今在多伦多的大陆背景的薪水阶层中,已经是干什么的都有了。总体上看,这批人中,只有极少数不愿意改行。他们有的通过到高等学府再读一个、甚至更多个原来专业的学位,毕业后重操旧业。有的则先到其它的行业中干上几年活,等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才回到本行来。但是无论何种方法,这些人都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和付出了多年的心血。大部分人则选择了与自己原来的专业告别,走一条改行之路。无论情不情愿,这些人都需要经过重新学习这一历程。只不过有的人是进人大学或者专科学院再学习一门新的专业,得到加拿大政府认可的学位或者执照后再就业。有的人是进人一些短期培训班,学会一种新的技能后再工作。还有的人干脆是直接进人新的行当,一边干活,一边学习。
改行对于许多大陆人来说是一个心理“炼狱”的过程。如果你有机会与大陆新移民接触,常可听到这样的话:“我在大陆的工作如何如何”,无非是说自己在大陆时的职业是多么有地位,干活又是多么舒服轻松之类。这种无奈怀旧的心态在移民的加拿大的前三个月内表现最为强烈,一般到了一年以后就淡却下来。不过,根据各人情况不同,这一过程各自长短也不等。
改行的过程也是大陆移民改变以往在大陆传统价值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起杠杆作用的只有一个字“钱”。因此不管什么职业,蓝领、白领无所谓,只要赚钱多,就觉得理直气壮。钱赚得越多,无奈怀旧的心态,也就消失得越快。为了赚钱,大陆人什么都肯干,也什么都敢干。今天如果在多伦多的365行内细心去找,大约都可以找出一两个大陆背景的人来。此外,还有干365行之外的大陆人。那种“大学教授洗碗”、“医生做保姆”的故事早已不新鲜。至于有人为了挣钱糊口去当按摩女郎、脱衣舞女,有人为了钱以赌场为战场,还有人为了钱走私犯罪,也是时有听闻的事。多伦多一些华文报纸常有这样的招聘启示:“脱衣舞女,专招大陆新移民”,保证月收人多少多少万。
有位新移民为了尽快摆脱贫穷,寻找了一种传销方式的工作。一天,他看到在多伦多发行的中文报纸《大中报》上刊登有一则招聘广告。于是他打电话联系,对方是一位女士。按照约定他们周末在城西地铁站旁一家咖啡馆面谈,原来对方是位黑人女士,要推销一种Special Juice。根据黑人女士的解释,这种工作可以如何如何提成,保证你在半年之内脱贫等等。条件是,你要先从她那里买来这种产品,然后定期参加他们组织的推销演示会,接着要设法向亲戚朋友们进行推销。一个星期之后,这位新移民自动脱离了这个行业,自然是一分钱没有赚到。
《移民者的生意经》
我在加拿大时发现,大陆新移民爱谈生意经,十中有九想经商,初来乍到如何圆梦,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不像一些从香港或台湾来的华人移民可以在加拿大吃自己的老本,几乎所有的大陆人移民后都必须出去赚钱谋生。于是,一个问题也困扰着一批又一批大陆移民,那就是,如何去赚钱。
在方圆俱乐部,有人告诉我,对于从大陆来的新移民来说,要想在加拿大取得创业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英语要好,二是个人活动能力强,三是机遇加运气。做生意,这是大多数大陆人都有过的梦想。这10年中无论以何种方式来加拿大的大陆人,在国内时都经历了经济改革的潮流,多多少少与“下海”、“经商”沾过边,所以,如果你有机会碰到大陆人,特别是来加拿大不久的大陆人,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我在中国很有关系,做生意打通关节没有问题”,等等。
在士嘉堡地区大陆人集中的一个商务中心,人们发现大陆移民最希望得到咨询的问题是:“如何做生意”。有人甚至套用大陆一句“十亿人民九亿侃”的流行语,来形容大陆移民的希望经商赚钱的普遍心态:“10个大陆移民中有9个在动脑筋做生意”。
然而,商途艰难,客观现实一开始就迫使不少大陆人打退堂鼓。做生意首先需要资本,即使买一家小餐馆,或者买一辆在街道旁边摆摊卖食品的热狗车,也得要好几万元的资金。就算做进出口贸易吧,也得事先准备一些通讯联络设备,以及支付数量可观的长途电话账单的钱。这些对于不少初来乍到的大陆人来说,唯有望“费”兴叹的份了。于是,不少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经商梦。可以说,并不是所有怀有经商发财梦的人最终都能美梦成真的,大多数的中国大陆移民只能是梦想归梦想,自己还必须面对现实去打一份工。可是干哪一行,又困扰着千千万万的大陆人。
那些真正下海的大陆人,大约可分为两类:一是那些来自有实力基础者,或在大陆时就开始做进出口贸易者,或者近年才来到加拿大的新移民,手头拿得出一笔钱。另一类是那些通过先打工,等积攒了一定的资金后,再转人商场者。在多伦多的大陆人目前在商海里翻滚,大约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只做大陆市场的生意,主要是一些“太空人”和新近来加拿大的投资移民,这些人的一切商业关系全部在中国大陆,加拿大只是他们的一个海外居住地。二是做加拿大与中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主要是出国有一定年份的移民。三是只做本地小生意,这部分人数比较多。
1990年从河南郑州来加拿大的张先生,原是以中国近代史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加拿大的,在许多人眼里只是一个即使完成学业也难以找到工作的人罢了,谁想到9年之后,他的事业会如此兴旺。今天他的公司主要做中加贸易,其中两大项目:毛绒玩具和花生,分别占到全加拿大毛绒玩具市场的二成和花生市场的五成。此外他还有一些其它的进出口项目。
他在大陆的时候从来没有与做生意沽过边,甚至也不知道离岸价和到岸价之间的区别。出生在河南农村,后来到内蒙古和广州读书,毕业后又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做研究工作,他那时认定自己的一生大概就要与学问打交道了,出国以后,看到学习中国历史的人实在前途渺茫,不得已才走上了经商之道。开始的时候他进口唐三彩,原因是唐三彩出产在河南洛阳,他比较有把握弄到货。做生意的第一笔资金一万二千元是向朋友借来的,当通过原来学校的老师把第一批货物运到加拿大后,他把东西全部堆在地下室里,然后拿出样品,一家一家跑礼品店推销。他说,用这种方法做生意,只有他这样的新手才如此。
算他走运,第一笔生意做成了。以后一批又一批的唐三彩源源运到。这期间不是没有挫折,也被人骗过,但总的来说还是顺利。如今在多伦多等地,如果在商店里看到唐三彩的话,他表示有把握基本上是他弄进来的。接着他就打花生市场的主意。他说,加拿大花生酱销售量惊人,而了解下来才晓得那不是用中国的花生做原料制成的,他想,大陆生产的花生不错,价格也便宜,为何不进口过来呢?也许那时他已经有了一些做贸易的经验,所以进口花生的生意进展不错。目前加拿大做花生酱的花生基本上来自中国大陆和阿根廷,这两个国家的花生收获季节相差半年,各占有一半的市场。他认为,移民他国,一切要从头开始,最重要的是忘记自己过去的辉煌,大胆朝前走。
《多伦多的服务机构》
在多伦多,一般华人社团提供的移民服务内容包括工作技能的自我评估、劳工市场资料查询,以及教授履历写作与面谈技巧等。新移民抵达多伦多后,对本地的就业市场并不熟悉,如基本的雇佣标准法则、对于最低工资、工作时间、超时工资、遣散费、解雇、公众假期、年假、病假、产假、父母假期、星期日工作及薪金保障计划等。
据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所做的基本工作包括,要对新移民介绍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法律知识,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在加拿大的生活。例如,现在这里一般工作以时薪计算的最低工资为6.85加元,18岁以下的学生时薪为6.4加元,饭店服务员为5.95加元,而另外加小费.工作时数每天最多为8小时,每星期40小时,除非雇主有特许证,可以超时工作,但最多每名雇员每年10。小时,超时工资以每周工作40小时以后开始计算。再比如,对于新移民感到新鲜的一件事是,每年年初加拿大人都要忙着作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报税,报税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过了元旦,从自己工作的公司、有存款的银行,纷纷寄出反映你上一年收人的T4表。假设李先生去年在A公司工作,又在B公司兼职,C银行有两千元定期存款,从政府领到上学的贷款D,还有孩子的牛奶金。这些是李先生去年的全部收人。牛奶金免税,ABCD四项收人是需要交税的,或早或迟你会收到这四处寄来的T4表,如果地址变了一定要及时通知所有留有你的地址的公司或者机构,如果没有收到这些表一定要与他们联系索取。即使你上一年没有收入,也一定要报税,原因有三,一是增加了退税额,二是你在加拿大的记录,三这不仅是加拿大公民和移民的义务,而且也是每个加拿大居民的义务,凡在加幸大居住满一定时间都可以申报,如中国在加拿大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所以,每年2月底,你在邮局可以拿到报税专用表。一本是报税表,另一本是报税指南。税表这一本里,所有表格都一式两份,一份交国税局,另一份自己留底。如果你去年已经交过税,今年的税表将直接寄到你家里。
我在加拿大了解到,一些华人社团领袖都认为,新移民处境的改善也有待于他们自身政治地位的提高。
1999年6月3日安省省选前夕河南同乡会会长咸先生指出:“我们移民来到加拿大,就是为了寻找更多的机会,争取更多的自由,所以我们华人一定要积极参政议政,融合到主流社会中去”。他说:“现在华裔是加拿大最大的少数民族,已经达到100万人之多,但参政议政反不如意大利裔、犹太裔活跃。如果我们不珍惜自己手中的政治权利,主动融人到主流社会中去,就会成为一个被排挤的、没有发言权的小团体了”。
安省华人参政助选委员会主席林先生在谈到安省华人与参政问题时指出:“华人在加拿大的政坛上,经历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华人在联邦、省、市各级权力机构中,已经有数位担任要职,说明华人参政的前景是十分光明和鼓舞人心的。但是,现阶段安省华人参政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综观安省华人参政的历史,由1947年华人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开始,经历22年,即1969年才出现第一个华裔多伦多市议员刘光英;经历40年,即1987年才出现第一个华裔省议员黄景培;经过半个世纪,即1998年9月,加拿大总理委任首位华裔女性伍里德惠为联邦国会参议员,而安省却没有产生过华裔国会议员。回忆1997年联邦举行大选,共有7位华人角逐联邦议席,可惜全部败落。1995年省选期间,共有3位华人角逐省议员,也全部没有成功.安省华人在以往的省选和联邦选举中屡次失败,诚然有诸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存在。从主观因素来看,有人虽然有从政经验,但与社区颇为隔膜;有人与社区颇有联系,但又缺乏政治经验;有人既没有从政经验,又没有为社区服务的记录和业绩,他的参选,好像突然“从天而降”,这样没有群众基础的候选人,参选一定毫无把握,仅能碰碰运气罢了。作为一个参选者,如果抱着要打有把握的仗,首先要在品德、学识、才干和声望各方面作出自我评价,并鉴定自己为社区服务的资历,是否受到当地的选民爱戴和支持等。从客观因素来看,参选人是否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党大力支持,而这个政党在该选区的选民中是否受到普遍的欢迎。参选人不但在华人社区受到拥护,在其他的族群也应受到欢迎和支持。华人参政另外一个不利的客观因素,是主流社会仍有根探蒂固的种族主义思想,对华人或多或少存在有歧视的心态。
“安省华人参选委员会”1995年4月1日正式成立,从此,多伦多华人社区有了一个积极推动华人参政的组织,使华人参政逐渐向稍具力量和规模的方向发展。在短短4年里,该委员会获得华人社区各界人士和传播媒介的鼓励和支持,加上该委员会理事们的紧密团结和合作,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华人参政做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例如与许多社团建立比较紧密的联系;举办论坛;力促华人政党的团结;宣传出版参政通讯;在社团内张贴选举漫画;举行与选举有关的摄影比赛等形式,推广和提高华人参政意识,鼓励华人踊跃参加投票。
“助选委员会”的侨领们说:“我们的工作虽然繁复细致,费时吃力,但也收到一定的效果。该委员会今后将强化和扩大组织,培训助选宣传人才,建立基层网络,普及华人政治意识及鼓励华人参政。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人才鼎盛、资金雄厚和人力强大的华人社区政治压力团体。希望社区各界人士冲破界限,消除自扫门前雪的陋习,参与我们的行列,团结一致,共同为华人参政贡献更多的力量。争取种族平等,华人要从教育着手,最便捷的方法是打人政府决策层,让华人的影响力在政策上反映出来”。
在大量华人抵达本地的情况下,华人已经成为多伦多人口最多的少数族裔,华人社区人士在呼吁华人应继续争取种族平等,不能以事不关己处之,多伦多市隐藏的种族歧视问题依然存在。总的讲,近年来华人经济的强大多少减低了这种歧视情况的发生,但绝不是没有,有些向题只是隐藏在内,不容易被发现。如工作职位,现在除了电脑业外,其它行业华人占要职的实在太少,往往有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的情况出现,在银行里出色的华人很多,但真正掌握关键要职的很少,大多只能到副主管为止。而且许多主流社会的小圈子华人也难以打人。现在很多华人新移民来到多伦多,有些人如果自己不去争取,安于现状,可能种族歧视的问题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詹教授撰文指出:“1999年7月1日是加拿大建国132国庆,多伦多许多族裔人士和团体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的节目参与了国庆活动。投人庆祝国庆的华人和其他族裔人士年年有增无减,这表明了各族裔人民对加拿大的认同和投人感的日益加深。华人移居加拿大,选择加拿大为他们的国家,这不但意味着居住地的改变,而且意味着主观上认同对象的转变。这也就是说,他们在成为加拿大的居民的同时,也应该在意识上成为华裔加拿大人。当然,华人在主观认同上能否顺利完成转变成为十足的加拿大人,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外,还得看这个新国家在政治、文化和社会上对他们是否有相应的包容性,是否愿意提供有利的条件来容纳他们成为加拿大社会的十足和平等的成员。这主要看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究竟执行得如何。多元文化政策是加拿大基本国策之一,是各族裔能互相尊重与和谐相处的基石,不能被某些政治家当成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经济情况好转时,便打‘多元文化’这张牌,向少数族裔示好,以争取选票。而一旦经济不景气时,便将之束之高阁。这种把多元文化政策当作权术的筹码是要不得的,它表露了主政者对实施多元文化政策缺乏诚意,把少数族裔的权益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是应该反对的,华人应该齐声要求政府恢复当年特普多总理所倡议和推行的多元文化政策的精神和实质”。
詹教授认为:“在另外一方面,华人在一些观念上也应正名。华人移居加拿大,目的是在此落地生根,他们期望加拿大政府和全体公民,能确认和容纳他们及他们的后代为加拿大的十足和平等成员。但是,在华人这方面,他们也应该在自己的主观和行动上,积极寻求成为加拿大社会的十足的成员。作为迈向这个目标的第一步,华人也要改变不符合他们新名分的思维和言行。例如,在华人当中,在加拿大客居即侨居的中国人为数极少,因此华人及华文传媒经常挂在口头上的‘我们中国人’,‘华侨’、‘侨社’、‘侨领’等名词和概念,对绝大多数华裔加拿大人来说,都是不正之名,有‘正名’的必要。华人是‘华裔加拿大人’或者‘加拿大华人’,而不是‘加拿大中国人’;他们是‘华人’而不是‘华侨’,而‘侨社’或者‘侨领’则有必要正名为‘华社’和‘华人领袖’”。
在詹教授看来,“华人在要求和支持加拿大政府全面落实多元文化政策的同时,在主观上和行动上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举例来说,加拿大移民到上海去定居,成为中国社会的成员后,还能自称为‘我们加拿大人吗?’如果他们一开口便如此自称,无疑是在表示他们虽然身在中国,而精神远未加人中国。因此,上述提到的‘正名’的需要是很明显的,华人如果在主观上还停留在‘我们中国人’,‘华侨’,‘侨社’等的阶段上,他们便是自外于加拿大,‘名不正,言不顺’,哪里还有资格要求加拿大政府和社会接受他们成为加拿大十足和平等的成员呢?”
詹教授说,“从‘我们中国人’转变为‘我们加拿大华人’,并不等于割断华人的历史和文化的根。其实,这种主观上的转变,不但有利于提高华人在加拿大的地位,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和中国的关系。他说,中国前总理周恩来每次接见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人的代表时,无不鼓励华人认同当地的社会,全心全意投人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效忠他们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接见新加坡名人李光前(陈嘉庚女婿),问起为何泰国的华人能顺利地汇人泰国社会而成为享有平等地位的成员,而马来亚(当时马来西亚尚未成立)的华人却不能做到,李光前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提到了回教的因素,周总理马上反间到:为何马来亚的华人不全部加入回教呢?这次的对话充分显示周总理是多么关心海外华人认同当地国家和社会的问题,因为他知道这是关系到华人的切身利益。当然,要全面认同,在观念上的正名,便是这个认同过程的重要一步”。
詹教授还指出,“要真正成为十足的加拿大社会成员,除了正名之外还必须积极关心和参与社区和社会的事务。西方的政治就和吃自助餐一样,如果不自己去取拿所需要的食物,那只有挨饿的份,没有人会把食物送到面前来的。在落实多元文化政策方面情况也是如此,既然被定为国策的多元文化政策符合华人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当它被收缩时华人就不能袖手旁观,应积极投人加拿大的政治去争取应有的权益,不然这些权益就有可能被减少或者取消,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詹教授的这番高论是否完全符合加拿大的社会实际,在我短短的一年考察期间还无法作出客观评判,因而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历史的验证,也有待于华人与新移民来自多年生活实践的共识,但无论如何,侨领们对新移民的关注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