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老一辈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3:49:36
《我的党员妈妈800字》
常听老一辈人讲,我们那里以前的道路又窄又脏,房子破破烂烂,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人们经常挖野菜加到饭里充饥,过年时小孩子就想着吃上一碗纯米饭。可是现在,哪里还看得到穷困破败的样子?街道整齐划一,楼房鳞次栉比,小区有公园花池,还有各种健身器材,天天有鱼有肉,生活别提多带劲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她笑笑没有回答,只是给我唱了一首歌:“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改善了人民生活……”原来这一切幸福都是共产党带来的!
去年春节,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气势汹汹,我们村被封闭了。我妈妈每天一大早就戴着口罩手套,穿着防护服,挨家挨户为村民和进菜场的人量体温,扫健康码,排查外来人员,还要打电话一个个通知尚未返温的村民等疫情稳定后回来。每天很晚回到家,我和姐姐就希望围着她说说话,陪她解解乏。可她赶紧摆出一个停止的姿势,让我们别靠近她。等把全身消毒完后,她还是很谨慎地和我们保持距离,躲着我们。那时,我和姐姐都不理解,妈妈真是傻,别人躲在家里吃吃喝喝看看电视,她为什么每天去这么危险的地方工作,万一把病毒带回家怎么办?
有一天夜里上厕所的时候,我发现她还没睡,在跟她的同事视频聊天,讨论着各自身体近来的不适。喉咙痛,眼睛痒,两人非常担心。那时我感觉妈妈很纠结,而且压力很大。我劝她别去这么危险的地方为别人量体温了,妈妈却说:“那怎么行呢?我是党员,如果这时候我不挺身而出起带头作用,怎么对得起入党誓言?又谈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你看看电视上的,医务人员更危险,有的还到武汉重灾区去增援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的知妈妈和同事们的事迹登上浙江报纸了,我的心情真是五味杂陈,不知道该高兴还是心疼。这时候我才知道,正是众多的中国共产党员奋战在防疫一线,织牢内外防护网,才使得中国疫情被有效遏制。
我的妈妈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基层党员,但她不辞辛劳,克己奉公,默默地为我们大家操劳着,她是广大共产党员的缩影。现在我理解了她,我为有这样的妈妈而骄傲,我愿意告诉每一个人:我的妈妈是党员!
《手机,守机》
或许老一辈真的不敢相信,在当下,手持一部手机几乎就可以行遍天下。早在十多年前,乔布斯用苹果打开了智能手机的大门,正如他所说,他改变了世界。现如今,手机早已经大范围普及,这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手机,正在让我们“守机”。
作为90后,我能切真的体会到手机带给我们这一代的便利,微信、支付宝、QQ等一些交流支付方式方便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我也能感受到人们之间的交流在逐渐冷淡,我们正逐渐变成“屏奴一代”,手机正在使我们“守机”。我们一天睡醒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看看微信,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在看手机。更有甚者,守着手机彻夜通宵。家庭聚餐,本是一件多么轻松幸福的事情,却因儿孙抱着手机看让老人摔桌离去;母子逛街,多么轻松愉悦的一件事,却因妈妈一直看手机弄丢儿子。这些教训真的应该让我们警醒一下,手机本来是服务于我们,可现在却反了过来,我们成为了“守机奴”。
如今,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却常常提笔忘字;很难在看进去那些长篇经典名著,却钟情于网页上那一条条碎片化阅读。因为过度沉迷于手机,人心变的越来越浮躁。难道我们堂堂一个人,却要被那5寸多的屏幕困住吗?不,绝不能。就从现在,放下你的手机,走出门,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去登门拜访一下你的朋友,去书店静心阅读一本书,不要再犹豫,手机,我们决不能让它成为我们的主人!
《妈妈心中城市的天气》
中国老一辈人不擅长表达感情,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情多以“吵”的方式达到“爱”的名义,即使相隔千里半年才能回家相见一次,也不会说出诸如“我想你了”这样的话。其实不是不想,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就以这种含蓄又浪漫的方式,想念他们的时候就看看他们的所在地是晴天还是下雨。
当年没有手机会让人随时随地查询天气,只能靠每晚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当时母亲最关注的先是周口后是郑州的天气,因为姐先后在那里求学。每当家里出现恶劣天气时,母亲就会嚷嚷着看天气预报,关注这两个地方。到婆婆家之后,她也是这个样子,最关注的就是广州和包头的天气,因为一儿一女在那里求学,和母亲不同的是,她天天关注,不管家里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雪雷电。
有了智能手机,不用再守着电视看完一整个天气预报,况且你真的想知道的城市,人家也不一定会报。想了解哪个城市的天气,直接搜索城市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当天任何时刻的气温变化,连未来15天的天气都能显示出来。
那时候不懂她们为什么如此关注,天晴也好,下雨也好,周口郑州离的近还好说,可是要真是包头下冰雹,广州刮台风你又能怎么样,天高地远,难道能给他们送伞不成。
年轻时不理解的事都是需要过很多年以后才会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了,随着我的孩子离开小城,飞到广袤的天地,我才慢慢理解到一位老人对远离家乡的子女的想念。
如今的我也是,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我手机上天气预报的切换城市,哪怕她告诉我,要离开所在地,去别的城市一天两天的,我也是马上切换。不是刻意的模仿,是“润物细无声”吧。只是我比老人擅于表达。
宫崎骏说:“你住的城市下雨了,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带,而我又无能为力,就像是我爱你,却给不到你想要的陪伴。”
每当这时,我都希望是不知谁的名言:“你那话木听儿,跟天气预报一样,一点都不准。”
我知道武汉要防范出梅后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干旱和高温热害。她会说单位煮有绿豆水,她自己下班也会煮一锅。如果高温一直持续,她们会停止作业的。单位很人性化,会进行健康检查,不适宜的会换岗位,她的身体条件很棒。
我知道南京连雨,气温骤降十度,我会说就地买件羽绒服吧。她会说只呆这三四天就走,没事的,保暖衣毛衣都套着呢,放心吧。
我知道广州发水了,突发暴雨引发的城市内涝次生灾害,以及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人与车都泡在水里,我就会说不要出远门了,她也会告诉我单位有通知防范措施的。让我不要担心害怕,单位里本地人居多,对此天气了如指掌,见惯不怪,也懂得防范与安全。
这只是我常设的三个城市,现在我手机上记录了七个城市,四个地方我都没有去过,但那里有孩子的足迹让我也如身临其境般的亲切,当然也不会死盯着恶劣天气,更多的还是空气良好,无需戴口罩,适宜开窗洗车钓鱼,可以正常参加户外活动。
又扒拉起手机,看到我曾经搜索过的北京,才明白原来手机还有这功能,可以把曾经搜索过的城市都会记录下来,像打开过的导航一样。这是先生出差地,在冰天雪地的时节出差时我搜索的。
思念一个人,就会关注她(他)所在的城市,每当那个城市的天气不好时,心就会莫明地哀伤。今天下雨了,你有没有带伞,温度降低了,你衣服有没有穿够。
国家城市太多,晴也好雨也罢,我“自私”地只关心属于我的心中的城市而已。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母亲都会固执地关注孩子走过的城市,自己画个地图。孩子在哪里,母亲就关注哪里的天气。
《读《院士故事》有感》
《院士故事》主要讲述老一辈院士为国家事业繁荣而努力奋斗的励志故事,其中钱伟长院士的奋斗事迹让我感触颇深。
年轻的钱伟长就读中学时极度偏科,入学成绩国文和历史都是满分,而物理只有5分。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废寝忘食的学习,至中学毕业,他以优秀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正读清华大学历史系的钱伟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改学物理!希望凭借自身的努力制造出远超日本的飞机和大炮,以振兴中国的军力、抗击日本的野蛮侵略。
由于占线转移到北京,钱伟长院士辗转到美国继续深造,当钱伟长院士学有所成后,他毅然放弃海外的高薪聘请,直接回国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在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等领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钱伟长院士回国后并不如他所想的顺利,自己不仅在特殊时期被打成右派,且自己子女也无法上大学,在环境十分艰辛下,他对子女说:“你们虽然被人剥夺上大学的权利,却剥夺不了你们受教育的权利”。在父亲的影响下,钱伟长院士的长子坚持带着莫斯科大学的教材和铁锹一起去首钢上班,最终也学有所成。
钱伟长院士的故事,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首先,在当年作为一个极度偏文科生,他能考上清华大学历史系,已经是非常了不起;其次,为了自己的祖国,他毅然弃理从文,这是爱国情怀激发他超越正常的可能,最终成就了文科生成为理工专家的神话。
阅读这个故事,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肩上所担起的责任——牢记使命,心系祖国。青年人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伟大的民族必需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了这个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奋斗了96年。
作为青少年,此时能做到的是学习,努力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内知识,课外知识也是一样要学习,不是一味的埋头苦读,还要多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丰富自己课余生活,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还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幼师专业的中专生,所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当然还要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完善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因此我们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成为优秀幼儿教师的榜样。
教育是祖国大事业,需要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沉下心来,扑下身去,用心血去成就事业,每天多努力一点,我们离成功就会更近一点。教育岗位上的我,会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用对党的的无限忠诚去践行教师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姐妹兄弟情融融》
人们忘不了母爱、父爱、老一辈的疼爱,可还有一种爱,一种情也是难以忘怀的,这就是姐妹兄弟的手足情。 《我的小老师》、《我的妹妹》等文用轻松活泼的笔调,生动而真切地写出了姐妹兄弟间的真挚情感。
那吵吵闹闹,生气玩笑的文字中却透着一股真真切切的深情。《玉壶》一篇,围绕着奶奶的“玉壶”,以姐弟间的隔阂,重男轻女的奶奶硬要将玉壶“传”给弟弟为线索,一波三折地写出了手足情谊。全文记事写人完整生动,堪称一篇佳作。
《山中,那两朵映山红》是写得最出色的一篇。那令人伤感的故事和作者哀怨的笔调,读来令人动情。不用多谈,作者对二位姐姐的情感已溢注笔端:“我的心中珍藏着两朵映山红,一朵是烈日下夭折的映山红,一朵是细雨中傲放的映山红。两朵映山红,将我的思绪呼唤成一片永恒的回忆……。”作者边忆边叙,诉说着对两位姐姐的无限思念和情义。抒情则情动于衷,记叙则简炼清晰。如此成熟的作品出自中学生的笔下,确实难能可贵。
《井》
听老一辈的人说,我们这院里原有三件宝物:一是清末探花王宓立的碑,文革刚开始,便给抬去打了石磨。一是后院的格树,小时候我常在下面玩,说是长了上百年,飘飘长须极有韵致地垂落在半空。一到夏天,晚上总是在树下聚了一群人,谈天说地,很是热闹。可惜前两年也给砍掉,在空地上盖起了楼房。只有这黑黝黝的一口水并,依然安安静静蹲在那里,井口长了一层薄薄淡淡的青苔,更显得孤僻、古冷卜。
从开凿到现在,这井算来也有上百岁了。儿时曾听院里最老的阿竹老公说起这井的来历。原来打井的那年,正值探花爷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哪料漳州府正逢上一场大早,满目凄凉景象。一家老小有的死了大半。于是连夜雇了民工,第二天便择了这一处地皮往下深挖。说来古怪,一直挖到第七七四十九夭,才从地底涌出一股水来。那天突然乌云密布,一会儿便轰隆轰隆下起大雨……阿竹老公每说到此处,总是持着他一把长须,悠悠地叹息道:“这井不凡,灵着呢!”
说归说,听归听,小孩子不N事,有时候也仍要往井里扔东西的。扔了以后,不免又怕要遭报应,日日夜夜担心,然而报应终于没有发生。
记得那时,母亲是不让我到井里提水的,说是井里的水鬼,孤零零一人,在水府里呆着寂寞,专爱找我这般大的孩子耍,一不小心,便要被拉下去做伴。我于是又渐渐忆起往井里扔破瓶子的事,心里忐忑不安,于是便去找阿竹老公。阿竹老公听罢,将一下白花花的胡子,朗声笑道:“你娘哄你哩!象我们这家院子,总有两个门神。有个叫神茶的,专管水井。那神茶长着个黑黝黝的大脸,涂了木炭一般,水鬼怎敢寡近?便要不识事,不消神茶一声大喝,早已跑得无踪影。这井,哪时有过水鬼?”
小小的年纪,从此对神茶无限神往起来。再看一眼井时,倒也觉得有些可爱。
有一年冬天,似乎特别的冷。天是阴沉沉的,乌云满天,常常整日整日不见太阳。风是千冷的,没日没夜地刮,刮得人心寒。什么都冷冷的,只有井水还是那样,微微的有些温热。一天深夜,我突然被一阵嘈杂的人声吵醒,起来看时,阿竹老公和几个人正往井里垂下一根绳索。再往井里望去,看了许久,才看出是一个男人,双手紧紧抠住井壁的砖缝,不住地喊“救命”。不多时,绳索拉上来了。众人面前,硬铮铮的七尺男儿突然背过身去,死抱住井沿,酒下一腔热泪!
谁相信呢?仅仅因为井水的温暖,改变了一条生命,一个“可杀而不可辱”的硬汉子!
这事过去十几年了吧,早被渐渐淡忘。然而,有谁知道呢,这悠悠的古井,收留过多少眼泪?可惜阿竹老公也已作古,再也没有人给我讲那些古老传说了。倘还健在,他会告诉我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是中秋月下,游子思乡,黝然泪下?还是春闺深处的罗帕香泪滴滴?或者,纵横沙场的老将军一朝败阵,勒马并缘,挥剑洒泪。
母亲说,生我时她还在井边打水的,或许我生来与这古井有缘?或者也许哪一天,它也将要我一把不可轻掸的男儿泪?
暴风雨中的大海。自有它狂涛骇浪的壮美,便是落日下的小河,也别有风味的。而这悠悠的古井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盘踞着,黑深幽长,仿佛以它的沉默启示着一个深沉的哲理:不吭一声,不着一宇,只让人们自己去思索,去领悟。
《读鲁迅作品》
一个正直的老一辈的人,对初学者,应该先鼓励他们去认真体验生活,然后再谈创作。创作最好是写自己亲身的体验,或身临其境的事。写杭日战争,最好是经历过抗日战争。没有经过抗日战争的人,也可以写的。施耐庵没有上过梁山,《水浒传》的作者,不正是他吗?但写历史题材,要做艰苦的研究考察工作,要研究历史,要研究前人留下的文献资料,要实地考察地理山川形势,战争遗迹,口碑传说。好的历史小说都是在前人的写作基础上完成的,而前人,就是接近过那些典型人物和当时的生活的人。就是这样,也还是离不开你所处的现实社会。《水浒传》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风貌,我看是更接近明代一些。如果你对当前的社会生活没有丰富的知识,深刻的理解,你能够写好历史题材? 鲁迅说:最好是亲身经历过,但也不是绝对的,例如写强盗,写婚妓等等的话。但他指的是强盗娟妓,如果你对作为目前社会的主要成份的工农兵也一无所知,或所知有限,你是无法进行创作的。
最近读《鲁迅书信集》,在一封信中,鲁迅说,在写到阿Q就要进牢房时,他很想喝醉了酒,到马路上去打警察一个嘴巴,好去作这种生活体验。这不完全是说笑话。鲁迅在上海定居后,常常谈到所以不能继续作小说,是没有机会去进行考察。在上海,鲁迅主要是以杂文为武器。在他晚年所与的一篇题名《阿金》的短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一写到实际的人物生活时,他的观察是多么深刻入骨,对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写得是多么水乳交融。这都证明各迅在创作上,对实际生活体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