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尊老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5 13:17:31
《爱幼也别忘尊老初一作文》
爱幼也别忘尊老初一作文
暑假里,我读了著名作家沈石溪写的一个动物故事——《老年山魈=悲惨世界》。故事讲了一只有三十多个子孙的老年山魈,它一辈子含辛茹苦,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养育了那么多的子女。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傍晚,山魈们纷纷躲进一条石缝里避雨。因为石缝狭小,老山魈不小心踩在了一只小山魈的'脚上。小山魈被踩疼,哭了起来。它的母亲,老山魈的女儿勃然大怒,毫不留情地把老山魈推进了雨中,不允许它再进去避雨。老山魈在冰冷的雨中淋了一夜,第二天便悲惨地死去了。
读完故事,我觉得老山魈的女儿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它的母亲生它,养它,给它吃的,给它喝的,当它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老山魈还曾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它,所有这些难道它都忘了吗?它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面对逐渐衰老的老山魈,它是否想过也应该帮助自己的母亲,孝顺自己的母亲呢?
在我们人类社会中,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是百依百顺,孩子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爱护幼小,爱得过分,然而尊敬老人却做得很不够。我们常常能在报纸上看到老人因为赡养问题把子女告上法庭的新闻,兄弟姐妹为了父母的赡养问题吵架翻脸的事情也常常发生,这些做法,不是跟老山魈的女儿一模一样吗?
野兽是无情的,但我们人类应该有爱。爱幼也不能忘了尊老,真希望社会上的每一个老人都能在子孙的照顾下幸福地安享晚年。
【爱幼也别忘尊老初一作文】
《新时代的“尊老”不能丢读《阿笨猫开书店》后感350字》
寒假里我读了《阿笨猫开书店》这本书,里面有个童话故事《新房子和旧房子》,说的是一个青蛙市长把旧房子改建成了新房子,年轻的青蛙们很高兴,但是住惯了旧房子的老青蛙们却不开了,因为老青蛙们喜欢在一起聊天,没有了原来的凉亭,后来青蛙市长在建新房子的同时,建了凉亭,青蛙们都开心了。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住的房子很大,自己家有井,还可以种田种菜,我也很喜欢那样的生活,不过我们时代在进步在发展,以前的老房子慢慢变少,现在大都是高楼大厦,还有了电梯,老人们再也不用爬楼梯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不过老人们不再聚集在一起了,没有了以前的欢声笑语,所以我觉得应该多建一些老人们的娱乐场所,这样他们就不会一直回忆老房子,也不会觉得孤单了。
新时代的今天,无论怎样进步,都要记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爱幼也别忘尊老读后感500字》
暑假里,我读了著名作家沈石溪写的一个动物故事——《老年山魈=悲惨世界》。故事讲了一只有三十多个子孙的老年山魈,它一辈子含辛茹苦,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养育了那么多的子女。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傍晚,山魈们纷纷躲进一条石缝里避雨。因为石缝狭小,老山魈不小心踩在了一只小山魈的脚上。小山魈被踩疼,哭了起来。它的母亲,老山魈的女儿勃然大怒,毫不留情地把老山魈推进了雨中,不允许它再进去避雨。老山魈在冰冷的雨中淋了一夜,第二天便悲惨地死去了。
读完故事,我觉得老山魈的女儿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它的母亲生它,养它,给它吃的,给它喝的,当它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老山魈还曾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它,所有这些难道它都忘了吗?它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无可厚非的,可是面对逐渐衰老的老山魈,它是否想过也应该帮助自己的母亲,孝顺自己的母亲呢?
在我们人类社会中,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是百依百顺,孩子们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爱护幼小,爱得过分,然而尊敬老人却做得很不够。我们常常能在报纸上看到老人因为赡养问题把子女告上法庭的新闻,兄弟姐妹为了父母的赡养问题吵架翻脸的事情也常常发生,这些做法,不是跟老山魈的女儿一模一样吗?
野兽是无情的,但我们人类应该有爱。爱幼也不能忘了尊老,真希望社会上的每一个老人都能在子孙的照顾下幸福地安享晚年。
《美好的时光》
“尊老敬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题记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奶奶的生日。这一天,我独自一人陪着奶奶度过,为了让奶奶度过一个特别的生日,我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
奶奶一直都是一个节俭的人,她从不浪费食物,也不喜欢吃那些甜腻的蛋糕。于是,我决定为奶奶挑选一款适合她的生日蛋糕。在蛋糕店里,我仔细地挑选,最后选中了一款小巧精致的迷你型蛋糕。这款蛋糕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一层薄薄的奶油,既符合奶奶的口味,又显得特点。
买好蛋糕后,我又开始准备奶奶的生日晚餐。我知道奶奶喜欢吃面食,于是决定亲自下厨为奶奶做一碗长寿面。虽然我不擅长烹饪,但我还是鼓起勇气,开始了我的第一次下厨尝试。
在厨房里,我小心翼翼地将面粉、水和鸡蛋搅拌在一起,然后用力揉成一团。接着,我将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片,再切成细细的面条。最后,我将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后放入碗中,再撒上一些葱花和香菜。虽然这碗长寿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但我知道,这碗面条里融入了我的心意和对奶奶的敬爱。
当晚餐准备好后,我把蛋糕和长寿面一起端到奶奶面前。看着眼前这碗朴实无华的长寿面,奶奶笑了。她用筷子夹起一根面条,放入口中,细细品味。奶奶吃得津津有味,连连称赞。我知道,这碗面条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味道,而在于它所蕴含的情感和心意,知我者奶奶也。
吃完长寿面后,我端出那款小巧的蛋糕,放在奶奶面前。奶奶看着蛋糕,眼中闪过一些惊喜。我小心地为奶奶插上蜡烛,然后点燃。在烛光的映衬下,奶奶的脸庞显得格外和蔼可亲。我们一起许下愿望,然后吹灭蜡烛,分享这美好的时刻﹍﹍
生日庆祝结束后,我看着奶奶满足的笑容,心中也充满了喜悦。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愿每一个人都能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用心去关爱和尊敬他们。他们的笑容,是我们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
——后记
《关于外公的作文400字:探望外公》
尊老爱幼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一个骄阳似火,热火朝天的上午,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和许许多多的水果去中医院去探望生病的外公。
起初,大人们一直在陪着外公聊天,说说笑笑的引来了附近一些生病的老人。他们责备我们到:“附近的病人还得休息呢,你们这么吵打扰了我们,再吵我要去向医生告状了!”于是我们安静下来,我觉得无聊,便起身洗了盘葡萄还一个一个的剥好了,把它们一点一点的送进了外公嘴中。
接着,到中饭时间了妈妈买了几盒饭菜,叫我喂外公吃。我心想:“给外公剥、喂葡萄已经是很懂事了,还要我来喂外公吃饭,想得美,我才不干呢!”但由于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假心假意的答应了。妈妈对我笑了笑。
最后,我们带外公出去散步,累了,就到亭子里休息,妈妈让我唱首歌给外公听听,并把嘴巴对准我的耳朵悄悄对我说:“唱得好带你去吃肯德基。”并对我轻轻眯了眯眼。我被食物的魅力所吸引,便放声唱了起来。
这一天结束了。妈妈、外公、大姑……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小孩,妈妈不但兑现了诺言,而且答应带我去北京游玩,我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喜悦和兴奋,就高兴的蹦蹦跳跳!
《敬老爱老》
尊老、敬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孔子曾说:“做子女的能活下来,是因为有父母的养育。老一辈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下一代生活过的富裕、安康,呕心沥血、艰苦奋斗了几十年,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精心哺育我们,照料我们。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奉献和汗水,就没有现在的我们。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是见过一些莫名其妙的孩子,她们虚荣,他们可恶。至亲的爷爷和奶奶不远迢迢千里送来的礼物和慰问,却被孙子孙女因为他们穿的不得体,长得不体面而催促着赶紧走,脸上写满了丢人,尴尬等字眼,我倒想问问,没有他们,哪来的你们!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身边有很多生性凉薄的人的故事。听闻说有一个乡下的小伙子,走出了村里,跟一个大城市里的姑娘结婚了。男人有顾虑,他怕自己说自己乡下还有爹娘的话,姑娘会因为怕麻烦而嫌弃他,不嫁给他,于是他对姑娘说自己家中无父无母,无所顾虑。结婚那天,华丽的饭店里全是贵宾,全是姑娘家的亲戚朋友,男人家里没有人来,是男人刻意没有通知。走出饭店大厅,看见有两个老人蜷缩在墙边,老人问姑娘这是否是男人的婚礼,男人忍不住了,跑上前来说这是我的叔叔婶婶。老人的眼中流露出惊异,然后失望落寞一涌而上。老人被领进宴会厅,被安置在不起眼的角落。男人一直不敢看他们,怕被炙热的目光灼伤。几个月过去了,女人隐约觉得男人好像有心事。女人去出差了,夜晚在房间里登上QQ,想着男人的心事于是重新申请了一个新号,加上男人。他对姑娘说了心事,姑娘泪流满面。姑娘亲自去了乡下,带回了他们城里的家,教训了男人一番。人常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应倡导敬老爱老,它的本质是“爱”。敬老爱老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其本质却是亘古不变的。仁爱之心是中华民族基本而普遍的道德原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核心要素。爱是一个人对给予他利益和快乐的事物必然的心理反应,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爱人之心,因为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地从他人那里得到快乐和利益;而爱人之心这种心理反应,会驱使个人相应地为他人的快乐和利益而劳作。所以说爱是伦理行为的一种原动力,是敬老爱老行为不竭的内能。
敬老爱老的核心在于“尊重”。孔子说:“今之孝者皆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就是说:孝顺的重点不在于有能力赡养父母,而在于发自真心的去“尊敬”他们。沿用到今天的敬老爱老文化内涵中,即照顾父母长辈的心意不仅仅是以完成“养”的任务为目标,而是以“尊重”、“尊敬”为出发点。要维护老人的生命尊严、人格尊严,注重老年人心理、情感、精神、心灵的需求,给他们独立、自由、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活得快乐、充实、心态平衡。
让我们为了我们,为了父母,为了以后的以后,从此刻开始敬老爱老。
《心怀感恩成就梦想作文》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尊老、敬老、感恩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感恩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与非的基本觉悟和要求。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生活智慧与处世哲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和无奈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和豁达处理。永怀感恩之心,是我们在失败是看到差距;再不幸时得到慰藉;再冷落时得到温暖;在困难时得到勇气与动力。感恩意识不仅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育之恩、朋友关爱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在诗集《感恩》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感恩
我感谢------
感谢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练了我的心志。
感谢欺骗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谢遗弃我的人,因为他叫到教导了我自立。
感谢绊倒我的人,因为它强化了我的能力。
感谢反责我的人,因为他助张了我的智慧。
感谢藐视我的人,因为他觉醒了我的自尊。
感恩是生命所必须的,因为,生命与感恩是相互依存的。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感情。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受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能顺利的解决人生道路上每一个困难,因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需要的时候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作为学生更应该清楚这一点,这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步,只有走好这一步,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美好、温馨。
知恩是鉴别人性真伪善恶的试金石;报恩是促使人生向上成功的源动力。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是一个尊老扶幼的民族,抚养老人是后代义不容辞的义务。
尽管当代的中国人已很少有“四世同堂”的现象,但是父母老来与子女同住仍为世事风尚,被视为儿女是否孝顺,老人是否能怡享天年的标志。依照这种道德标准看待生活在美国的老人,许多人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国是老年人的坟墓!
起初我是坚信这一点的。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每当我看到超级市场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自购商品,看到医院里有老夫老妻互相扶携着而行,我马上就想到了“坟墓”一词,并感叹美国老人的晚景凄凉。然而,在美国住的时间长了,看到的事情多了,渐渐发现自己对美国老人的独居现象有着先人为主的偏见。其实,美国老人选择这种独处的生活方式,一则源于传统,二则出于无奈,三则是他们欣赏这种生存方式。
我不排除人在晚年独居一隅的孤独包含着许多人生的无奈,但是,西方的传统文化使大多数的美国老人不仅能够认同这种孤独、忍受这种孤独,而且还在习惯了孤独之后享受着独处的自由。
自由,是美国文化的精髓,是美国人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可以说,美国人从一生下来便习惯了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模式:婴儿时独居一室、青年时独自离家创业、中年时告别远离的儿女、老年时独居一隅以了残年;做儿女的没有义务服侍老人,老人也没有义务看护子孙。
也许这种我行我素的亲情关系会被中国人称之为“人情冷漠”,但是,美国老人却很少怨天尤人,他们能独立的时候尽量一切自理,不能独立的时候往养老院一住,也认为是理所应当。
总之,美国老人的勇敢和独立的精神实在令我佩服,他们没有生活在“坟墓”里的感觉,他们能平心静气地面对自己的余生。
我认识一对老太太,我遇到她们时,做女儿的七十岁,当妈的九十岁。俩人儿孙满堂,并且大多数住在一个城市,当妈的重孙女都已硕士毕业,可谓是“四世同堂”。然而,两位老人很少因生活琐事惊动大家,即使参加儿孙举办的Party也是由做女儿的老太太自己驱车前往。后来,九十多岁的妈妈去世了,七十多岁的女儿便成为一座大房子里的唯一主人。在美国,一个独立的房子是前有草地、后有花园,主人要用很多精力料理家务的……然而,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却是样样自己动手,从不求儿孙帮忙,即使在右手腕因摔了一跤而骨折,不得不打,上绷带时,她也没有依赖儿孙的帮助,而是学习用左手做事。凄凉吗?看到手缠绷带却满脸自信的老太太、看到窗明几净的舒适住宅、看到老太太刚刚做出来的香甜的点心,我想,老太太绝不承认她生活在“坟墓”中。
在美国,晚年无力支付水、电、房租而变成无家可归的老年人不是没有;晚景凄凉、经济拮据、靠政府的补贴苦度余生的老人也大有人在。但是,随着新一代老人的出现,他们受益于美国的强盛,社会福利、保险系统的完善,以及以往工作的回馈,他们不必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不必依靠儿女的接济和照顾,他们在孤独中寻找着自我,以做“义工”回报社会。
义工,顾名思义就是义务工作,不要报酬。在美国,许多老人自愿到医院做义工,为那些行走不便的老人端水送饭、洗澡擦身、或者现身说法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还有一些老人热爱宗教信仰,他们是各个教堂里的义工,看门、看小孩、扫院子,无所不做。
我接触到的义工是那些自愿辅导外国学生英文的老人,他们一般都有大学文凭,又大都是当过教师、工程师、医生、会计的退休人员。他们不计报酬,一个星期辅导学生一次到两次;虽然免费,他们却极其敬业。起初,我对他们这种分文不取,还要向这种团体交纳会费百思不得其解。我先后问了几个美国人,他们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回馈社会,没什么好解释的!我又问了几个和我一样的受益人,他们说这是美国富有的表现!然而,我在今天才悟出,这些老人的“义举”是一种释放孤独的表现,他们需要社会的认同感,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