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此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7:15:38
《彷徨的读后感大全》
此书是著名革命家鲁迅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深刻地揭示了种种的社会矛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彷徨的读后感大全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彷徨的读后感篇1
“人都有彷徨的时候。孤独无妨,进退失据,谓之彷徨。”这是鲁迅先生写彷徨的感想,鲁迅先生曾经也是彷徨的。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彷徨》是鲁迅先生继《呐喊》之后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集,收集了他从1924年到1925年创作的11篇作品,集中反映了那个时期作者的思想苦闷。1933年,鲁迅为彷徨题诗寂寞新模范,平安旧战场,两间于一卒,荷戬独彷徨。”这便是“彷徨”的来由。
《彷徨》整部小说集贯穿着作者本人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
《祝福》是《彷徨》中的名篇,里面有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祥林嫂。她作为一个受侮辱,受迫害,被剥削,被奴役的中国劳动妇女是富有典型性的,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她的生活遭遇,思想轨迹及被扭曲的性格充分暴露了旧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深重压迫,尤其是精神捶残。《祝福》把目光关注于农民身上,深刻地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农民的现状,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凶残本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表明在这个社会中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也表明这社会的冷酷、麻木。而这一切,正反映了鲁迅先生对这种气势,对这一社会的强烈不满,厌恶以至愤怒。
文章的主要感情是悲哀的,它取材于现实世界,体现了鲁迅先生对现实世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批判。这本书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让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的世界,去体会那个世界和那个时间里的喜怒哀乐,去思索当今社会所反映的一切问题。
彷徨的读后感篇2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刘雨辰同学读后感慨良多,并且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鲁迅先生的名字,大家肯定耳熟能详,这个暑假我读了他的一本小说集《彷徨》。《彷徨》共收录小说11篇,其中让我感受最深是《祝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祥林嫂。
小说讲述的是一年冬初,四叔家新换了一个女工,叫祥林嫂,她做事麻利,很讨四婶的喜欢,然而不久卫老婆子领着一个据称是祥林嫂婆婆的女人来结算祥林嫂的工钱。很快,四婶就听说祥林嫂被捆起来,塞进花轿嫁给了山里的贺老六家,彩礼八十吊钱全让婆婆用去给小叔子娶媳妇了。祥林嫂本来过着好日子,谁知丈夫因伤寒去世,儿子又被狼叼走了,于是只好又回到了四叔家做女工,但是干起活来却大不如前了,而且会经常向别人诉说她的悲惨故事。渐渐的镇上所有人都能背诵她的故事,也看不起她,最终祥林嫂被赶出四叔家,因生活贫穷而死。
这篇小说对我感触很深,从中体会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痛苦,更体会到当时社会上女性地位的卑微。祥林嫂之所以最后落得那样下场,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她之所以被婆婆学给山里人,就是因为女人地位低,没有发言权,把她卖了正好能给小叔子娶媳妇。这在现代看来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但祥林嫂婆婆的做法却被他人称赞,夸他精明。
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在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发生了,但在当时却普遍发生,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现在的好生活,一定要珍惜当下,记住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彷徨的读后感篇3
如今都市生活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人们是否感到彷徨,不为人所知。但在封建时期的旧社会中人们身处一个乌烟瘴气的社会却不自知,唯有那新文学一派的人意识的了,在那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社会中,新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先生为世人感到彷徨。
无论是鲁迅本人,还是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在看与被看中所彷徨的。鲁迅先生少年时怀着一颗救国的心到日本留学,一开始的他以为国人的病是可以靠医学可以救好的,可是,在他看到日本人处决中国人的时候,日本同学看不起中国人,他醒悟了中国人患的病是心病,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在日本继续学习的机会,回到国内,通过文字来唤醒国人的灵魂。他在看与被看中觉醒,弃医从文。
细细想来,鲁迅笔下的人物也大体实在看与被看中反映社会。“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将会过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要来临。”祥林嫂无疑是鲁迅笔下著名的人物,她一开始期待这美好的生活,但却在一次次无情的遭遇中失去了对生活的期望,最终走向死亡。祥林嫂一开始是五叔家的帮工,日子过的还算不错,但她的婆婆却让她改嫁,最后丧夫丧子,被人看的目光也不一样了,原本以为捐个门槛就可以洗清罪过的她,最后还是惨死街头。与其说杀死她的是寒冷,不如说是世人的目光,她失去了原本应该属于她的东西,人们的目光使她生活在冷漠与无情之中。
我们永远无法挣脱生活。鲁迅冷冷道来,铺开了生活绝望的巨网。网中的人可以选择挣扎或不挣扎,而结果都是一样的。灰暗的调子挟着湿冷的风席卷而来,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生活的泥沼中沦陷,无论他或她以何种姿态与生活对话,无论他们是逆来顺受地妥协麻木不仁地顺从还是孤独地守望心灵月亮。而鲁迅站在高处,热肠挂住,冷眼看穿,如一个造世主看着他的子民们匆匆奔赴命运既定的悲剧走向。
孔乙己也是鲁迅笔下一个栩栩如生的角色,咸亨酒馆是他经常去的地方,他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却始终与功名无缘。鲁迅先生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将孔乙己这个人物逼真的描绘了出来,孔乙己最后因为偷窃被人打断腿后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了,之后就再也不见踪迹了。是否真有孔乙己这个人,现在也无从考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个时代,像孔乙己这样的人物绝不在少数,鲁迅先生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他伫立在苏醒了的人群的最前端,以笔为剑,刺向敌人的心窝,为棍,敲击麻木沉沦的国民,为杆,撑起中国血染的希望大旗,他点燃了希望的火焰,打破了固执的铁屋,唤醒了沉睡迷茫的灵魂,这就是一代文豪——鲁迅和他的作品《彷徨》。
彷徨的读后感篇4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这本书是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这本书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到1925年创作的小说。这些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深刻的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变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彷徨》中最令我震动的便是《兔和猫》了。它告诉我生命是不应该被漠视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生存发展,是达不破的规律,似乎我们也不应该对那些处于艰难竞争中的生命发出厚此薄彼的议论。但是看管了弱者的小事,强者的胜利,却会让人变得麻木,冷漠。尤其是当你漠视生命被侵蚀时,可曾想过,当整个世界都无视生命时,那该是如何可怕的境地。
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使自己未曾蒙难,目睹着惨状,同样也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平静。孔子说,君子跑庖厨,享受美味的同时,躲避开残忍的场景,其实只不过是既成人时间的游戏规则,有逃避内心刺痛的最滑头的手段。
然而,鲁迅却不,他既不想跑,也不愿妥协,而且还要从这不能中找出一条路来。有谁知道,在他那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却又时间最柔软的心肠。在鲁迅身上有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敢和果决,但她内心深处却是一刻舍身饲虎的此信。这是一个仁者所具备的。
《呐喊·彷徨》中还提到了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心理满足感。也就是说,只要你心里满足了,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是幸福;否则的话,即使是锦衣玉食,也体会不到幸福。物质上的充裕与否,想来都不是衡量是否幸福的尺度。幸福只能到你的心里去寻找。只要你知足,知道感恩,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怨天尤人着,是永远也品尝不到幸福滋味的。
再多的激情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在多的感觉也无法用口水来散发,望大家去看《呐喊·彷徨》这部书。
彷徨的读后感篇5
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时迷茫的,彷徨时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野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归无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苍夷,热血青年奋起反抗,期望着改变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有的隐退,有点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曾经,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他在《彷徨》的书扉页上用了《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又表现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眼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压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压力来源于责任,和期盼,承受,是我们面对压力的唯一方法,我们承受着亲人的与好友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生活在一个比较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我们这一代的“承受”。有悲伤,有泪水,有欢乐,有笑颜,但作为中国的花朵,我们应该抬起头,挺起胸,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向我们的鲁迅先生一样勇敢地前行!
《读《稻草人》有感》
重温此书,感受不同,又更深刻。
童话是充满天真与童趣的,也无处不散发着孩童的纯真。
小白船里的孩子的世界观是多么正确又天真,充满稚气,他们的眼睛是澈亮的,什么东西都是新奇又美妙的,所以他们是单纯又可爱的。鲤鱼们的生活是安逸的,他们认为世界上的所有都是善的,但安逸在一天中被打破了,世界仿佛并不美好,他们被人捉了去,在浅水的木桶中感叹着世界的模样,但他们回到了河中,是心底的泪水救了他们,他们发觉世界不是完全的美好,也不是深不见底的险恶,而是两者都有便构成了世界。有时世界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坏。
稻草人不会累也不顽皮,整日笔挺的站着守卫农田,夜里发生的事儿也只有他知道的一清二楚,他看见小蛾产下虫卵,稻穗被它们吃的精光,看见可怜的孩子生着病,母亲的不易,鲤鱼的挣扎,看见一位妇女的悲愤与生命之火的熄灭!哦!它多么多么希望自己能帮到它们呀。自己真的无能为力,目睹了这些,它的心终于碎了,倒在了地上。
稻草人虽然是用稻草做的,但是它是多么善良。一些人,是人却不是人,一些不是人,却在精神上是人。野牛用智慧挽救了同族,限制了一场血淋淋的屠杀。智慧的力量是多么重要。皇帝的虚伪狠毒,愚昧激起了人民的愤恨,丢掉虚伪的面具吧!废除严厉的律法吧!还人民一个自由吧!皇帝的虚荣心必然会引起人民之分,他也终会沦为一个再也无权无势的国王了。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我们传输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书的作用与魅力,故事是它独特的人生阐述,也是意义所在。
《向您推荐《青鸟》作文550字》
我读过很多书,其中最喜欢的是《青鸟》。此书中的内容让我久久不能忘记。
这本书是比利时的作者莫里斯•梅特林克写的,内容会让你心动不已。
书里讲了蒂蒂尔和米帝尔的冒险之旅。他们俩去了很多地方寻找青鸟,本该找到了,但又因为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导致青鸟又从他们手中飞走了。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听信了帝勒脱的话,在深更半夜,走向了墓地去寻找青鸟。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去到了未来国,看见了许多未出生的孩子,孩子们都穿着青色的衣服,青色的裤子,全身都是青色的。米蒂尔还看见了许多未来发明的新科技。
正当他们在未来国玩得正欢时,如同妈妈一样的光神来了,光是属于未来的,所以光神可以进来未来国。光神把他们叫到角落,平时非常淡定的光神,脸上也有一丝慌张,光神把他们俩裹进了自已的披风下,可还是被人发现了,原来是时间老人,时间老人是生命的掠夺者。最后蒂蒂尔和米帝尔还是在时间老人面前逃走了。
再后面,阴险的帝勒脱把蒂蒂尔和米帝尔叫进了古墓,他们俩在古墓里继续寻找青鸟,但是没有想到,许多动物堵住了他们前进的路。蒂蒂尔手拿小刀,和动物们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
一套获得国际儿童文学大奖风靡全球的读物,一个深受孩子喜爱的儿童文学宝库,让你尽享阅读的芬芳与滋养,感受生活的美好!听了我对《青鸟》这本书的介绍,你还不想看这本书吗?
《向你推荐名家大作——《家》作文500字》
“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说起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我就有很多话说不完。《家》是大作家巴金写的,《家》和激流三部曲中的《春》、《秋》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下面由我给大家推荐《家》这本好书吧!
这是一本小说,讲的是觉新、觉民、觉慧在封建家庭的事。他们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富裕大家庭,但行为举止都受封建礼教的约束, 任何事都得祖父说了算,毫无自由。
主人公觉新、觉民、觉慧三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结局也不同。觉新是他们的大哥,他们的父母都死了,还有一个继母。因此,觉新在青春时就接下家庭重担,他的爱人梅表姐,就因为觉新从不拒绝祖父说的任何事,只能被迫分离,与另一个叫枉的女人结婚,梅表姐最后伤心得病死了。在封建时代,他们身在家庭,已害人无数。但觉民和觉慧敢于反抗旧社会,敢于战胜困难,这是需要勇气,需要磨练的。觉慧就很勇敢,他和朋友们办了反抗主义报刊,觉民也加入了。最后觉慧离开了这个家,到了上海去学习更多知识。
这本书让我目睹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让我感受到旧中国人民的不容易,而能驱散黑暗的就是像觉慧那样具有反抗精神的人。这让我想想起了龚自珍的“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呀!如果没有那些“人才”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
【简评】
小作者向我们介绍巴金的作品《家》,开篇以“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高度概括这本书。接着,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更为难得的是小作者从中读出自己的感悟。(施民贵)
《读《黑焰》后感》
今天,我读了著名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黑焰》。此书荣获了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三届“比安基国际文学奖”小说大奖。书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母獒在与一只雪豹雪夜勇斗后去世了,留下了一只小藏獒格桑。格桑长大后被它的主人卖掉了,于是它开启了一段新的历程。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后,又重新回到了它魂牵梦绕的北方草原。
读完这本书,我收益匪浅,知道胜利不是那么简单做到的,而是用自己的勇敢和坚持的精神才能做到的。曾经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我深有体会,因为在我身上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一天,我们举行了数学的期末考试,我当时不那么特别紧张。因为这种情形我已见过许多次了,接着,试卷传到我手上。我飞快的写上班级、姓名和学号。等老师说“开始做”的时候。我们飞快地写了起来,教师没有一丁点儿的声音,只听见钢笔写字的“沙沙”声。过了几十分钟后,我做到了选做题,我原本想放弃做选做题,但是我想起了爸爸对我说的话:“选题一定要做,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于是我放下笔,仔细地读题,然后飞快地写起来,做着做着,我好像有点不会做了,就把笔一放,抓耳挠腮地苦想。接着,我左顾右盼,发现其他同学也在做选做题卡住了,正在冥思苦想呢,有些同学反而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似乎在问我这道题怎么做。这时,我想起了爸爸对我说的话:“遇到困难时要先冷静,再反复多次的想许多种办法,在这些办法里总有一条可以通的路。”于是,我仔细思考,用草稿纸画画图,突然,监考老师说还有五分钟,再检查一下,我仍然对选做题发起了挑战,终于在离考试结束2分钟的时候想出正确的办法做完了。不一会儿,下课了,我交了卷,愉快的走出了教室。过了几天,老师发信息说我考得很好。看到了之后,我们一家人欢呼雀跃。
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和坚持,才能打败困难,走向成功。这是一本感受生命瑰丽灿烂的书,所以我们要像格桑一样,去遇到困难,打败它吧!
坚持勇敢的格桑,努力进取的同学们,加油吧!(作者系嘉兴市南湖区东栅小学601班学生)
《繁星春水读后感300字》
繁星此书意蕴深刻,饱含的哲理耐人寻味,令人回味无穷.
《繁星》中多是歌咏自然、母爱、童真、人类之爱的隽丽晶莹小诗。这些诗是诗人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冰心的童年是偎依在自然的怀抱里成长的。她纯洁的灵魂在蓝天大海和母爱中浸泡过,少女时代又经中国传统的教育和西方教会学校的深刻感化,于是母爱、人类之爱和自然之爱的爱的哲学,便得到了强化和神化,而狂风暴雨般的“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又使她受到一次全新意识的“政治”洗礼。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自然会在她生活和思想里产生火花,理想、现实、自然,都有距离;矛盾、虚无、苦闷,是很难超越的人生。
深蓝的太空繁星闪烁着,是它们无声的对语和赞颂。”两句话,把人类同大自然的关系深刻地阐明了。“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种感人的甜美母爱,是人类之爱伟大旗帜!
《读《时间简史》》
未读此书以前,我便知道有本名叫《时间简史》的科学名著。作者是英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或许是由于我根本是个很笨的女孩,把全书读完,竟对其中所阐述的理论仍一无所懂。于是在对书失去兴趣的同时,却把注意力转移到作者身上,这样我便找来了《时间简史续编》,这是一本口述形式的人物传记,我竟从中读懂了人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被全世界广泛尊为继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的史蒂芬·霍金教授竟是一个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患者,他被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二十年之久,随时都面临着死亡。然而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可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rz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他如同一个静穆的淘金者,一个索取大自然慷慨的乞丐,一个用舌头顺摸每一粒微不足道金屑的探险家。不止一次祈求,不止一次意识到梦的归结只是梦—凭什么在经历了大风大浪、大病大痛之后,再寻求一所奉献的小屋呢?就凭“他不输给任何人”,于是他有了一面风帆,舒展他无所畏惧的旗帜,告别所有的失意和不幸,将厄运化为优势,振奋起来,直到漠野般坦荡莫名的偶然中,进发出一些哪怕稍纵即逝的必然来。
我不知道我是否已将此书的内容和精神说清楚了,然而即使没有,也无所谓,因为霍金教授的奋斗史本身便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是一种生命体验—不必在意一生的长短,只要你在这段时间内每时每刻都努力了,那么一切便都是有价值的。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一生都不会面临霍金教授的不幸,然而我们是否能把它扩张开来,引申为一切挫折呢?人生不会一帆风顺,但无论什么困难都是可战胜的,霍金教授的人生经历正是对这一切的最好解释。
面对死亡,他也曾绝望过,然而他很快便意识到:当一个人面临早逝的可能,就会体验到活下去是值得的,正是死亡永远的追随促使霍金教授快速地工作。原来死亡或者说是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是一个契机,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每一个契机,用如火的热情和坚韧的意志将其扭转成为一种生命的壮丽,那么挫折便是有意义的。
漫漫人生路,坎坎坷坷,坑坑洼洼,我们是注定要经受苦难的。在这其中我们可以流泪,但不可以退缩不前;我们可以失望,却不可以绝望,我们必须风一程雨一程勇敢地走下去。傲视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追求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美。
虽然这是苦难,但也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