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登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6:11:24
《书山万古青,我辈应登临演讲稿800字》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书山万古青,我辈应登临”。
我相信,漫漫人生路上,在座的各位一定都有一本爱不释手的好书,或许曾支撑自己走过人生的谷底,或许曾在迷茫的海雾里唤醒你的本心,在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时,那本书曾是你的军旗。然而,即便书山万古长青,可现在登临之人却寥寥无几。我想大家早已感受到这个时代对阅读的曲解,各种应试技巧,唯分数论甚嚣尘上,即便是阅读,也是为了分数而有限的阅读,狭隘的阅读,甚至还需掩饰你真实的感受,器械式的解读那所谓标准答案。但是,这高耸入云的书山,这深不见底的眷恋,是课内的几本小书能囊括尽的吗?是一个答案能回答完的吗?非也,非也,书山万古青,我辈应登临。
富兰克林有言:“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对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考的程度。”我们阅读,我们思考:我们追寻先人的足迹,我们留下自己的脚印。课外阅读,是我们与千百年前的古人产生共鸣,是我们的心灵向着世界呼啸。我想大家一生都在做着有答案的题,而真正值得我们追寻的,却是没有答案的永恒。课外阅读教会我们的,正是这种追寻答案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这种登临送目,在阅读中寻求生命真谛的探索。
思考,是时代永恒的命题。
同学们,青春这道演绎题并没有答案,高考也无非是我们人生中一次短暂的修行。学习这件我们做了十几年的事,目的并不全在于分数,我想更在于拓宽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让我们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成为独立的,自由的人。课内的知识为我们打开阅读的大门,让我们踏上追寻真理的长路,不为诱惑所动,不为金钱而堕落,唐斌曾说:“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阅读,启人心智,发人性灵,让大家不随波逐流,使我辈自立于天地。
这,便是书山给予我们的,永恒的财富。
可是啊,可是:为什么要为精神套上枷锁?为什么要阻止求知的灵魂思索?为什么要用那魔鬼所创造的数字来衡量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我希望各位能请放下那执着的偏见,相信阅读的力量,书山万古青,我辈应登临,踏上追逐真理的长路,思考这浩瀚星宇中永恒的真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杜甫原文赏析和翻译》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
客心:客居者之心。
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
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是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宠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
还:仍然。
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梁甫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甫”通“父”读三声fǔ 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
译文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
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赏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人从登楼看见的景色开始写起,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景观。锦江水夹带着朝气盎然的春色从天地间奔腾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这使诗人联想到了动荡不安的国家,那浮云飘移就像是古今世势的更替变幻。上句从空间上扩展,下句从时间上蔓延,这样延展开来,顿然形成了一片宏阔悠远的意境,包括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民族历史的回忆。并且,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而诗人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见,诗人心怀国家,此时,他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主要写国家战事。诗人登楼远眺,由浮云想到了国家现时情况,虽然大唐朝廷风雨动荡,但代宗又回到了长安,可见“终不改”,这照应了上一句的“变古今”,语气中流露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的个人怀抱。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诗人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诗人生活的时代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
全诗寄景抒情,将国家的动荡、自己的感怀和眼前之景融合在了一起,相互渗透,用字凝练,对仗工整,语势雄壮,意境宏阔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已在四川居住了五年。此诗国家内忧外患,后听说好友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欣喜不已。在一个暮春,诗人登楼凭眺,有感而作此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登临鳌柱塔作文500字》
身居镇海老城区,我游玩最多的地方就是处于城内的招宝山风景区了, 景区内景点众多,各有千秋,对我来说最爱的一景就是------鳌柱塔。
鳌柱塔位于景色秀丽的招宝山上,它占领着招宝山的制高点。进入招宝山旅游风景区你只要循着路牌就能找到那一处景点。那是一座七层八角宝塔,站在塔基台阶下抬头望,只见塔身高耸入云,气势非凡,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而塔尖挺立在重重的云雾里,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充满庄严雄伟的气势。八角塔的每个角都吊着一个金色的小铃,在阳光下闪着灿灿的金光,微风吹过,它们发出悦耳的铃声,好像在欢迎游览的客人。拾级而上,进入塔内,里面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都有观景台,登塔远望,东边就是无尽的东海,海中岛屿像洒落的珍珠镶嵌在茫茫的东海之中;移步换景,镇海老城、镇海港码头等尽收眼底,一条弯弯曲曲的甬江把宁波市和镇海连成一片,江面上船只忙碌地穿梭着。
夜幕下的鳌柱塔更是一番景像,在灯光的照射下,它通体流光溢彩,是老城一道独特的风景,无论你站在哪个角落,只要你一抬头就能看到那一座通体金黄的塔身,它像是一位引航人,用自己闪亮的身体指引着过往的船只驶入安全的港湾。
历经沧桑的鳌柱塔见证了镇海老城的变化,它还将一直矗立在招宝山上向世人述说老城美好的明天。
《读《诗经》有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题记
叩开诗词的门扉,走入《诗经》的世界,我第一次领略到“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空灵境界,明白了“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拥有诗情画意的世界”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传承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的魅力。
《诗经》之美在于静。它不同于现代作家所描绘的喧嚣都市。它的世界安宁祥和,拂去历史的尘埃,依然可以窥见诗中那个有着潺潺流水,暖暖斜阳,徐徐清风和袅袅炊烟的年代,恍然间,透过单纯的诗句,在你的心田缓缓开出一朵学名“静好”的花。
《诗经》之美在于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少年惊鸿一瞥后,道出的青涩爱恋,是长河里始终飘摇的瑰丽诗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在最美的时光里,遇到对的人的坚贞爱情,是携手一生的誓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看到心爱之人身披嫁衣的欣喜若狂,正是因为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才会觉得她艳丽无双。《诗经》中的爱情令多少情人羡慕不已,而大抵只有诗词才能描绘出这般深情缱绻的爱情。
《诗经》之美在于随。纵观全书,没有作茧自缚的宗教信仰,没有凉薄自利的思想观念,更没有硝烟四起的战争。这里只有着随性潇洒的华夏先民和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像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宁静悠远。
《诗经》是华夏千年文化所沉淀的精华,无论何时都带着惊心动魄的美。让人不得不感叹华夏文明的魅力。
华夏传统文明有着上千年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并在自身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改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世界为之侧目。
尽管中华文化十分优秀,却依然不被许多人理解,尤其是青少年。记得在一次阅读课上,我看《诗经》正入迷,忍不住轻笑出声,引得同桌好奇地凑过来,她扫了一眼便道:“这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我不着痕迹地掠过她手中的言情书,笑着说:“没什么,一本很有名的书,而且挺有意思的。”她不屑地朝我手中的书瞥了一眼,顺带附赠了一个看异类的眼神给我,才转回身去。我哑然失笑,心中有几分悲凉。
这件事让我第一次真切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这需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真正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
⑤酩酊:大醉。
⑥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赏析】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愁闷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全诗的意思及作者》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
⑤酩酊:大醉。
⑥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赏析】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愁闷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评《初夏登泰山》》
自从孔子登临泰山极顶,发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之后,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去凭吊泰山的庙堂古迹,状写它崔里傲岸的山势,赞美它的奇松、飞瀑、云雾和石镌金经,发怀古之幽思,叹登山之维艰,有的写雪景,有的绘雨姿,有的说日出,有的道攀登……真可谓:可写的都写了,该说的都说了。今天再写登泰山的题材,虽说有前人的名篇佳句作借鉴,但着实说,若是不能别开生面,寄寓新意,反映时代的风貌,又有谁肯于卒读呢?
《初夏登泰山》这篇千字游记能够通过登山场景的描绘,歌颂新的时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从而具有自己的待色。文中没有重墨描绘登泰山一路上的山光风景,没有细致介绍作者的游踪历程,而是着力叙写那“泰山上的一大奇观”—六万多游人糜集一路登山的“人景”。你看,山上山下“摩肩接踵”“密密麻麻”,欢声笑语,万头攒动。你看,山路上简直象一条奔腾浩荡“五彩缤纷的人河”。煞过了“十年浩劫”的人们,在工作、劳动之余,穿戴上新制的盛装,来到泰山,领略祖国大自然的关妙风光。欢欣鼓舞、怡然自得之情,使萍水相逢的人彼此相亲相爱地谈天说地,交流心曲。这跃动着时代脉搏,激越着生活热情的“奇观”,—万人登泰山的盛况,不但前无古人,就是五、六年前也属罕见,实在是值得大写特写的啊。它表现了斩妖除孽,拨乱反正的今天,人民精神的大解放,生活的大提高,它激起了人们赞美新生活的豪情。作者这样饶有特色地写《初夏登泰山》这篇游记,是值得称道的。
《俯瞰世界》
俯视,是属于登临的感觉。
在阳光明媚的清晨,站在窗前,拉开一点窗帘,看到的是脚下应该可以算排列整齐的房子,看到的是窗帘之间的天空里自由飞翔的云,看到的是俯视这个有一点可爱的世界的阳光。然后,我才确定,我醒了。
据我所知,在过去的某个时代,阳光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用来照明的东西。可是,它永远游离在人们的控制之外。说实话,我有一点羡慕那个时代的人,只有他们享受的是纯粹的阳光,不可能掺杂其它东西的阳光。
匆匆,在梳洗了一下以后,赶到课堂。虽然已经是大学生了,学校对我而言还是个可怕的地方,那里有太多的人,太多的同学和老师,不太少的作业,太多无聊的活动,太多无意义的争吵。如果,整个学校只有经过我挑选的几个人那该多好。这绝对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我们这些学生的心里有太多对学校的诅咒,即便它们从来没有兑现过。我会更加希望整个学校就只有我一个人,那样我可以放松四肢,躺在学校平整的大草地上,在任何一种阳光下构想自己的梦。当这样的构想在我的脑子里的时候,我往往在课堂里、在温煦的声音中熟睡。
当我醒来的时候,我看到坐在我面前的人,在我人睡以前他还不在那里。按照课堂的规律,他也在熟睡中。在他略有点长的头发和直立着的领子之间没有距离,完整的黑色是我对他的全部印象。老师散漫的语调成为了一种背景,在我遥远的思绪飘忽的地方若隐若现。空白的笔记本在下课的时候还是空白的笔记本。
然后我走在笔直的林阴道上,快步走向下节课的教室。路面上撤满了阳光的亮点,那是今天早晨的太阳透过树叶的偷窥。踏着一个个的亮点,我近乎跳跃地走,让一个个亮点在我的脚下变成阴影,然后在我离开的那个瞬间重新绽放出明亮的笑容。我喜欢这样的感觉,每个步点都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有个人在背后用食指轻轻点了点我的肩。我回头看,就是那个一抹黑的男生。
“对不起,”他说,“刚才上课我睡着了。能不能把笔记借给我抄一下?”
我从手袋里拿出笔记本,翻开,展示出这本薄薄的东西完全没有受到侵犯的纯洁和崭新。“是指这个吗?”我笑着问。
看看他失望和惊讶的表情,我快忍不住要笑出来了。“你来上课的时候应该看到我睡着了的。”我说。
“可惜,我没有想到你要睡那么久,”他说,“你叫什么名字?”
“林晖。”我在报出自己名字以前一点警觉都没有,也算是不怎么良好的习惯。
“不太女生的名字,”他微笑着说,“我叫谢泉。”他的名字也不那么男生,凭什么说我。
“本子还是给我吧,我顺带抄一份。”没经过我的同意,他就从我的手里拿走了本子,在我的惊异中没人人群。
无所谓啦,免得自己劳动,我这样想。然后,继续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