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赞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22:23:35
《善》
“善”是我大中华的优秀品质,从古至今,这种行为人们都对此赞不绝口。
但,当今社会出现了以别人对自己的“善”进行栽赃并认为理所应当的事。好心人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本是不小心摔倒却说是别人推的,且索要赔偿。一次好心人的帮助变成了故意伤害老人。
如果这种事情普遍化,那路上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还会有人帮助吗?世界上每一位有困难的人都变成了敲诈勒索的嫌疑人,似乎已经没有好人了,这种优良的传统会断送在金钱世界里。
还不止,最近,又出现了一种让人类彻底坚信不会有可帮助的人。一家餐厅每次会在员工吃饭时打好一碗给附近的穷人吃,有肉有菜。但是有一天,饭堂没饭吃了,就给他们打了一碗米饭配了一些泡菜,那些索要的人转头就走了,竟脸露愠色。将别人的善意当作理所应当。
这种事情可能就出现在身边,如果恶劣的行为无限扩大,战争就会一触即发,世界会变得非常恐怖。
想防止它的出现,也要从自身改变,做善事一定要适可而止,少了不会怎样,一旦多了就可能会被盯上,持续地帮助一个陌生人不一定好,谁都难猜测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自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任劳任怨帮助的人会怎么利用别人的“善”。
行善有度,恰到好处。
《“历史小书生”》
“历史小书生”虽其貌不扬,但他在“历史”方面却大大值得赞扬。
星期二上品德课时,我们犹如一只只即将冬眠的熊一般,昏昏欲睡,上眼皮和下眼皮黏在了一起。但他却不一样,坐在教室的最前排,端端正正,脑袋随着品德老师的身影来回转动。穿着绿色的大T恤衫,头上戴着一顶黑帽子。这一切,都因为品德老师正在激情四射地讲历史呢,作为一名资深的“历史”书虫,他怎么能不听这些“有趣”的历史呢?
老师一讲完,他便拍案而起,把我们这些昏昏欲睡的“小熊”可吓了一跳。他高高的举起手,大声叫:“老师,这些不全面,还有呢!”老师便饶有兴趣得让他来回答。“在公元1900年,英法联军攻克了天津,直奔北京而来,那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于是,这群强盗便闯进了我国的文化的瑰宝......”他激情四射,我们一边听,一边思考,他的话音刚落,我们也清醒了过来,情不自禁的为他鼓起了掌,班里的同学被他滔滔不绝的讲解所惊呆。连品德老师都不由自主的夸起了他。没等老师讲完,他又说起了另一段历史:“当时人民已经被大烟所蒙蔽了,所以......”
这节课,几乎被他抢尽了风头,这不,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一窝蜂冲出去,“历史小书生”又坐在那,从桌洞掏出一本【宋朝很有料】读起来,虽然第一排人来人往,但他丝毫不受影响,嘴角不时微微上扬......
《夏日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诗句数不胜数,它就是上天赐予大自然的礼物。
一个暑期的傍晚,我随奶奶来到老家的菜园子,无意间发现旁边有一个荷花池。远远望去,池塘就像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这是一块洒满珍珠的地毯,一片片,一层层,挨挨挤挤。在这块碧绿的地毯上有一群穿着粉红裙子的“小女孩”,她们有的半遮半掩,有的豪迈奔放,个个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在绿色的地毯上跳着欢快的舞……我慢慢蹲下身子,发现绿色的大伞下还有一群欢快的鱼儿,也许是害怕这夏天的骄阳太刺眼了吧,只见鱼儿们在这碧绿的大伞下你追我赶,好不快活。
一阵微风吹来,传来阵阵清香,荷花丛中,露出了一个可爱的小莲蓬,它不像荷花那样娇羞,一出来就碧绿碧绿的,还不时地像我“鞠躬”呢,它把头垂得低低的,我猜应该是它头上的“帽子”太重了吧。正在我出神之际,突然来了一架小小的“直升机”,慢慢地降落在一个“粉衣女孩”的头顶上。我不敢惊扰它,不由地想起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喜爱荷花,更喜欢它那洁白无暇、默默无闻的精神。
《草,都是你的错》
蒙牛出了问题,他们说那是因为草有问题,我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你自己吃东西拉肚子了你不也是从来都不怪自己有问题,而说是食物有问题的么。所以,他们说是草的问题,这完全合情合理。草,都是你的错。
蒙牛它卖奶但是自己没有奶,所以奶出现了问题肯定要找奶农算账。但是奶农自己也不产奶,不过雌性奶农除外,只是雌性奶农产的奶受到时间和产能的限制,那点奶,够雄性奶农一个人喝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别指望那些奶能够端上饭桌强壮一个民族了。但是奶农养的奶牛它产奶,所以奶农也应该去找奶牛算账。其实奶牛也挺冤的,奶牛说,你给我吃什么我就拉什么屎,我吃的白银肯定给你拉不出黄金,因为那会便秘,现在我的奶出现问题了,我认为问题就出在我吃的草身上,草,你有病,所以我的奶也有病,想起来就有点乳酸了。
所以,真相就这么大白了,草,都是你的错,不要再躲避了,你已经没有替身可找了。草,那是你自身的问题,别再想着把问题推到你老妈的身上,也许基因会多少有点影响,但是我们并不想顺着你老妈谈到你姥姥,还要谈到单细胞生物进化成多细胞生物,也许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某个单细胞进化的时候吃了一坨屎,然后基因就被保存下来了,但是我们这么谈下去最后肯定要谈到宇宙的起源,有这时间,我还不如去找时间捡屎,不对,应该是时间简史来读。所以,草,都是你的错,草你老妈你全家都没有错。
你不该发霉,不该变质,不该呼吸这里的该死的空气,更不该拼命的吮吸你脚底下那些来路不明的水分子。草,当初你就应该矜持一点,不该因为奶牛喜欢你你就为它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身心,你应该在奶牛的面前,转过身,说,牛,我们绝不可以在一起,当你我血肉交融之际,那就是悲剧诞生之时,对不起。草,你看你闯了多大的祸,你几个不该就把一个以“每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为伟大目标的企业变成了一个“每天一杯牛奶毒死一个民族”的卑鄙无耻无良心的小人。
草,你看,一个这么大的企业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为你背了黑锅,你应当受尽千夫指万人骂,你就是喝了敌敌畏我们也不会甘心放下。草,这一切都是你的错,从今以后,我就再也不知道该喝谁的奶了。想找个女朋友喝点放心奶吧,今天看到别人的女朋友摔那个手机摔得我心疼,让我立马断了找女朋友的念头。
三鹿走的那年,我曾经拍着手说,太好了,我这下可以放心喝奶了,那时候的我纯洁得就像那三鹿的奶未加三聚氰胺似的,以为世界上从此就有好奶了,于是,我没有找女朋友。没有想到啊,从那一刻起,草,你就躲在蒙牛的背后偷偷的笑,笑我们都太天真,这年头还想有放心的牛奶喝?别做梦了,人奶都很难到放心的了,大的一吸满嘴硅胶,小的翻来覆去摸半天还以为一直摸到背。草,原来你一直不只是在蒙牛,你还蒙了三聚氰胺,你还蒙了人类的伟大智商啊,草你全家族原来都把俯视你们的人类当傻逼一样看待啊。
我们可以相信我们的企业,他们有良心有道德,他们说过要每天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所他们绝不会往我们吃的东西里随便加东西的。可是,草,你让我们拿什么相信你。你从来都不给我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每次坐你身上不是扎我屁股就是把我的裤子染绿。因为人们恨你,所以他们都在公园的草地上竖了块木牌子,上面写着“严禁践踏草地”,但是那块草地还是被踩的跟昨晚有千百对男女在这里彻夜奋战的样子,所以说,草,人们是有多恨你才会把你弄成这样啊。
你说,草,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是会相信你呢还是相信我们自己人啊?我们的领导肯定不会有错,就算是有错,那唯一的错就是让奶农养了会吃草的奶牛。其实我想啊,这个的解决办法还是有的,比如说,让领导们下去,到奶牛的跟头说,牛啊,我们要改善你们的伙食了,从今往后,你们就都该吃肉吧,你们看这猪肉的瘦肉真多啊,这么好的肉我自己都舍不得吃咧。经过这么一番说劝,我敢保证,没有一头牛是不会不吃肉的。于是,牛不吃草了,奶就自然没有问题了。只是往后要是奶再出问题,我觉得应该要找猪了。
草,你也不用悲哀,因为千百年后你定将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葩,因为你曾经默默的征服过一个企业,你曾经安静的蒙了我们所有的人。
草,都是你的错。
《凉山林海的迷人风光》
我向往那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赞美那奔腾不息的长江,但我更爱我故乡的林海。 我的家乡地处祖国西南部的大凉山,这里千山一碧,峰峦叠嶂。即有看之不尽的美景,又有用之不竭的资源。当你一踏上凉山这块土地,抚摸着那参天的杉树,就会觉得凉山之名是那么悦耳响亮。 春天,万物复苏。站在邓海之滨向远望去,巍峨的大山重重叠叠;连绵起伏,如卧龙,似伏虎,近处的山林是一片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花绿草夹杂在山林之间,把岭上坡下点缀得格外美丽。在明媚的春光照耀下,真是一幅迷人的画卷。 当一阵山风吹过林间,松林中便传来大海似的波涛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松涛。”
林中最富有气魄的,要数那苍翠挺拔的银杉,这银杉高达数丈,树干就几十人才能合抱。当你站在树下,向树梢望去,它好像伸人了云端,刺破了青天,繁茂的枝叶像一把绿色的大伞。阳光犹如点点星光透过枝叶间的空隙栖落在林间草地上。哪怕在炎热的盛夏,也是非常凉爽的。地上积着厚厚的落叶,你踩在上面会感到软绵绵的,辛躺在上面,会感到比睡“席梦思”还舒服。林中的空气特另新鲜:夹杂着泥土和花草散发出来的奇异香味,使人心旷洲 山林的草地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儿,引来了成群的山蜂、卿 喋山蜂叮在花蕊上吮吸着甘甜的花蜜,五彩缤纷的蝴蝶续 着花儿翩翩起舞。山林中还有那惹人注目的红花草,彝家人 用它酿出香甜可口的杆杆酒。
林间铁道上奔驰着的火车轰鸣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山,人迹灭绝的山林中传来了伐木的油锯声,开采矿藏的爆破声,汽车的马达声,响起了开拓者的欢歌笑语声…… 家乡的山山水水有着丰富的资源,家乡的山山水水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家乡的山水将会变得更迷人、更可爱
【简评】 本篇习作,描写了凉山林海的迷人风光。小作者抓住了林海美景的特征,重点进行了描绘。春天时山林是一片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林之间夹杂着山花绿草,格外美丽。一阵山风吹过林间,松林中使会传来大海似的波涛声。那苍翠挺拨、高达数丈的银衫;地上那厚厚的、软绵绵的落叶;那新鲜的空气;草地上那五颜六色的花朵;那成群的山峰和翩翎起舞的蝴蝶。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林海,和小作者一起饱览了凉山林海的美丽风光。 小作者还运用比喻的形式对景物展开联想。他写那高大的银衫树,向树梢望去,“它好像伸入了云端,刺破了青天、繁茂的枝叶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地上的落叶软绵纬的,若躺在上面,“会感到比睡‘席梦思’还舒服”。多生动、形象。
《关于描写花的作文200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由物及人以言志》
《秋叶赞》属“咏物言志”型。它是通过对某种物件的描写和赞美,来表现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情怀。咏物是为了言志;言志必须通过咏物。行文时一般包括两部分,既有咏物,又有言志。通常是先咏物后言志,在咏物的基础上去点明其“志”。如“秋叶看起来是这样衰老、枯黄,没有绿叶妩媚,没有鲜花艳丽”,“令人不屑一顾’。这些侧重于咏物。但“我”“偏要赞美秋叶”,“因为它有一种甘于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它“从来不计恩怨,不图名利,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它飘然落地后还“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是言志。再通过联想由物及人,抒发情怀。每当看见秋叶,“就想起许多可敬可爱的老人。”他们“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祖国四化奉献余热”。这是进一层言志。
为了触类旁通,下面再举数例:1.《青松赞》。此题可写成抒情散文。先写青松的形状、特性、功用,人们对它的观感,突出它独特的坚韧和顽强,傲然屹立的个性;进而展开联想,从树到人,赞美具有青松般卓越精神品德的人,表达对他们深深的敬意。2.《泥土赞》。可写成议论性散文。“国色天香”的牡丹值得赞美,但如果没有泥土,能有牡丹的香美艳丽吗?进而联想到许许多多像泥土那样的人。如演员的化妆师,运动员的教练,中小学教师等。他们做出很大贡献却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这种泥土精神是多么可贵。3.《铺路石赞》。可写成哲理散文。铺路石平平凡凡,
踏踏实实,不为人们所注意;而它却心甘情愿地铺平道路,供人践踏也任劳任怨。这岂不象征那些大公无私、不计报酬、不计名誉地位,甘愿为人民服务的普通人吗?等等。写作这类题型,都应注意把握事物的特征,给以逼真的描绘,使其达到外在与内蕴的统一,物性与人品浑然一体,既不要盲目“咏物”,也不可架空“言志”。
《心中的疑问》
说冯谖是个追名逐利之徒,此话过头了。虽然我赞成谢纯昌先生的观点—“冯援不是士”,但是仍想为冯谧辩白几句。
《史记》上载:“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也就是说,冯谈投奔孟尝君,实是生活贫困所致投靠后,“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在这样不公正的情况下,冯
谖弹铁高歌,要求“有鱼,有车,养有高堂”,求得与一般门客相当的生活上的合理条件,怎么是追名逐利?
从冯谖“市义”、“筑三窟”这两件事来看,他确实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有才能的人凭其才识换得丰厚的物质报酬,又怎么不可以了?难道有才能的人就该一贫如洗,才不算追名逐利?
冯谖不是士,因为他只忠于孟尝君一人,但也不能因此说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一个目的—追名逐利。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推崇的就是“忠、孝、义”,冯谖的认识当然带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只能说冯谖见识不够,又怎能把他断然归于追名逐利之徒的行列呢?
总之,冯谖靠才得财,无可厚非。
首先申明自己是赞成“孟尝君不能得士”的观点的,只是觉得王安石的“不然,擅齐之强,宜可以南面而制秦”,这样的提法论据有些不足。
齐能否制秦,因素有很多。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有其一定道理。英明的君主,能治国兴邦的谋臣,挠勇的良将,有利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时机……都是“制秦”的必要因素。单凭齐的国力,再加一个“士”,而缺乏了其他因素,很难定论说齐“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三国时的诸葛亮不能不算是杰出的“士”。当时魏、蜀、吴三足鼎立,蜀的实力也不小。然而最终,蜀仍是亡于魏,擅其强,得其士,制魏了吗?
所以“不然,擅齐之强,宜可以南面而制秦”不足以证明孟尝君不能得士的观点。对于这样一篇只有88字的短论来说,这14字的论据还不够充分、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