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时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02 17:53:12
《傍晚的火烧云》
傍晚时分,太阳像个老爷爷似的慢慢向西山走去,天空一下子就变成了会变魔术的画布。
西边的云彩被染得红彤彤、金灿灿的,就好像有人在天上放了把火,把云彩都给烧红了,所以大家就叫它“火烧云”。
火烧云变化真快啊!眨眼功夫,就变成了一匹红色的骏马,马头高高地扬着,好像在草原上撒欢儿跑呢。没过多久,马儿又不见了,变成了条威风凛凛的大金龙,龙身在云彩里钻来钻去,好像在守护着这片天空。又过了一小会儿,金龙又摇身一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蹲在那里像在啃着胡萝卜。
我看得都入迷了,真想把这些美景都画下来。慢慢地,颜色变淡了,天空也一点点暗下来,火烧云也就不见了。
我喜欢傍晚的火烧云,它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快乐,也让我发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秋天的丰收舞会》
傍晚时分,田野里、果园中,一场最盛大的丰收舞会,正悄悄拉开帷幕……
柿子们早早地做好子了准备,她们换上橙色的灯笼裙,一个个亮晶晶地挂在枝头。“叮咚!”舞会的灯亮起来了,温暖的光芒洒满大地。
今晚最耀眼的明星是稻田姑娘们。看,它们穿着黄色的礼服,秋风指挥棒一挥,“沙沙、沙沙”,整片稻田跳起了金灿灿的麦浪之舞,时而温柔摇摆,时而欢快翻滚,真是太壮观了!
观众席上,苹果妹妹们羞红了脸,她们躲在绿叶后面,偷偷看着精彩的表演。“跳得真好呀!”一个苹果小声说,它的脸颊更红了。“是啊是啊!”另一个苹果轻声附和,它们红扑扑的脸蛋在月光的映照下十分可爱。
舞会越来越热闹了,连月亮都看的入了神,这真是一场让人难忘的盛会啊!
《惊弦凝韵:那扣人心弦的紧张时分》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多第一次,但第一次钢琴考级的经历,就像一颗璀灿的星星,格外耀眼。
考级那天,阳光炽热,我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跟着妈妈来到了考级场地。大厅里,许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孩子都在紧张地练习着,那此起彼伏的琴声,让我的心也跟着"砰砰"直跳。我默默地坐在角落,一遍又一遍地复习着曲子,手指在膝盖盖上轻轻敲击,仿佛这样就能让自己更安心。
"下一个,余伊涵!"随着老师的一声呼唤,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缓缓走向那架让我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钢琴。坐在琴凳上,我的手微微颤抖,轻轻触碰琴键,那清脆的声响仿佛在给我加油打气。
我弹奏的第一首曲子是《练习曲》。刚开始,由于紧张,有几个音符弹得有些生硬。但渐渐地,我沉浸在了音乐的世界里,手指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仿佛自己变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音乐的天空中飞行。随着旋律的起伏,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又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森林之中。
接着是第二首曲子《小赋格》。我努力让自己保持着优雅的姿态,将每一个音符都弹奏得清晰而优美。当第三首曲子《至爱丽丝》的音符缓缓落下,我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走出考场,妈妈焦急地迎了上来,问我考得怎么样?我笑着对她说:"我觉得还不错!"虽然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但这次考级让我明白了,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努力去尝试,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承载童真的“小灰兔”》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屋内,在床上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我的“小灰兔”静静地躺在那里,全身似乎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这只“小灰兔”有着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灰绒绒的身体,以及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它是我刚出生时妈妈送给我的玩偶,至今已陪伴我度过了 10 个春秋。
尽管它看起来有些“笨拙”,比其他玩偶略显丑陋,但在我的心中,它永远都是最特别的。还记得五岁那年,妈妈给我买了一只新的“小粉兔”,说“小灰兔”太旧了,要给我换一只新的。我紧紧地抱住“小灰兔”,坚定地摇了摇头。妈妈不解地问为什么,我认真地说道:“因为我爱它,就像妈妈爱我一样。时间越长,感情越深!” 妈妈见说服不了我,最终把“小粉兔”给了弟弟。这就是为什么我的兔子是灰色的,而弟弟的兔子是粉色的原因。
从小以来,“小灰兔”一直是我最忠实的倾听者。我喜欢和它谈心,当我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它后,那些委屈和难过仿佛被它柔软的绒毛吸收了一样,让我感到轻松许多。而当我把开心的事情分享给它时,它那丑萌丑萌的脸好像在说:“小主人,你真棒!” 让我更加喜悦。还记得四年级时,我的成绩一度下滑,停留在班级中游。好多夜晚,我抱着“小灰兔”流泪。“小灰兔”圆溜溜的眼睛似乎在鼓励我:“小主人,不要放弃,你一定可以的!” 在“小灰兔”的鼓励下,我重新找回信心,努力追赶,终于在期末取得了年段前三十名的成绩。当我走上旗台领奖时,我感到无比光荣,我明白这份荣誉也有“小灰兔”的一份功劳。
“小灰兔”不仅仅是一个玩偶,更是我童年最温暖的陪伴。它承载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犹如一本珍贵的相册,记录着那些美好纯真的岁月。每当我看到它,就能回想起那些与它共度的时光,它是我的心爱之物,陪伴我继续前行,追寻更多美好的回忆。
《日落时分》
我见过海上的落日,那是一种扣人心弦的美;我见过高山的落日,那是一种气势恢宏的美;我也见过小城的落日,那是一种温馨的美.......
黄昏时分,天空是一片柔和的色彩,一缕轻烟从烟囱里轻盈地飘出来,地面还留一丝余热。黄昏不像下午那样闷热,而是风中带点暖。
六点十分左右,抬头看看天空,太阳正在慢慢下滑。这时,红红的晚霞已经染了大半的天空了,形状更是千姿百态,你看!一只大狮子正在追一只小兔子,跑着、跑着,不见了踪影。天空的颜色也在不停的变化着:深红、粉红、橘红.......宛如魔术师的精彩表演。
夜晚,太阳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空,美丽的月亮来到了天空,给大地撒下了一片美丽,天空好似一大张蓝色的大地毯,亮晶晶的“小钻石”点缀其中,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
日落的风景好似一张画,美得让我流连忘返!
《子书的故事(五)》
又是一个暮色时分,屋子里很静,因为此时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很喜欢这种氛围,或者说很享受这种气氛。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时刻了。在这种没有别人干扰的情景里,他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了。可以陪着他心爱的书桌,把心留在字里行间;可以望窗,看窗外的世界;可以静静地坐,一动也不动地发呆,好让心潮无限地翻动;甚至还可以流泪,尽情地流。
他把眼睛凝在了窗外。窗外的天空残红一片,天要黑了。他的身子好久不见动静,他又开始发呆了。而此时,窗外的小树上的叶子在片片地摇动,可以听见丝丝的唦唦声,他的衣裳一皱一皱地。窗外有风,他没有关窗户。不一会儿,他的眼角湿润了。泪水流在脸睱,凉风一拂,一滴去了,又来一滴。泪水肆意地流淌,好久好久他都不曾去擦拭,因为他根本就不曾想过要去拂掉这泪水,因为这是没有旁人干扰的时刻。
能够让他流泪的,多半是因为一个人,他的母亲。他母亲已上了年纪,日显憔悴了。而此时此景,他又想起了他的母亲。他呆得像个木头,可是他的心里却是不平静的。他的眼前一幕幕地闪现着他母亲的身影,他的耳畔时不时地浮现出他母亲的叮咛……
贫穷是一根刺,这根刺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家里。为营生计,总得离乡,然而又总牵动着一个人的心肠,这个人无非就是他的母亲。在他在外工作的日子里,几乎是每天晚上的定时定刻,他总会把手机按在耳边。他的同事刚开始还以为他在热恋,后来才知晓这是他母亲打来的电话,是他母亲送来了关怀。又一天,他的电话响起,一番嘘寒问暖,他“嗯”、“知道了”几声后挂断了电话。他的同事马上对他说道:“我真是羡慕你,有这么好的母亲,你真是幸福啊!”他笑了,笑得很甜很甜!
每每回到家中,他看到的景象是:他的母亲会时常用步行走上一个小时左右的路到小镇上,等到开饭了,饭桌上就会布置好几道好吃的菜。有一次,他正好在家里,正好是开饭的时候,桌子上的菜很好,对他来说已经真的很好。在家里他不喜欢坐桌子,似乎已成了习惯。他夹了一些菜到自己的饭碗里,然后进了自己的小房间。刚吃了几口,他的妹妹随后到了房间。他妹妹的性子可不像他,他的妹妹在家里话是很多的。很快,他妹妹开始说话了:“哥,你知道吗,在你在家的这些日子里几乎每天妈妈都会为你弄好吃的,以前你不在家啊,那些日子总是吃得很苦很苦,你一回家了,我就跟着沾光。”他听到这儿,尽管他母亲饭菜的味道做得很好,尽管很好的菜,他开始难以下咽了,他的心在翻腾。一会儿,他的母亲进到房间了,手里拿着菜盘让他添菜。他的心翻动得更厉害了。
一年一年,一次一次,回家,外出工作,如此重复着。又一次他从外地回到了家中。在家里小住了几天,又准备去工作地点了。他母亲很不舍,让他在家里多呆几天,还嘱咐他工作累了想回家就回,多回家歇歇。可他却毫不思索地立马答道:“家又不是个好家,看着这个破屋子就不舒坦,我情愿呆在外面。”他这话一说出口,他很快哑然了,屋子里顿时变得很静—他的母亲沉默了。他看了一下他母亲的面容,那张苍老的脸上顿时暗淡了几分。他明白,这话听在父亲的耳里自然没什么,并不会太在意,可母亲却不同,母亲是个非常有心、非常明白的人。是的,他家里真的很穷,“破屋子”就是最好的形容了。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作为大人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什么,他母亲的心里是不好受的。而他这话出口只会加深她的愧疚。他很快就开始后悔他的这话,快步地走进了自己的小房间。屋子里沉静了好久、好久。
他总是矛盾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尽管他的内心的声音一再强烈地喊起,可他表现却是违心的。然后,他的心只有难受了。尤其是在家里的时候。在家里的日子里,他母亲做饭的情景,他时常看在眼里。他的母亲年岁大了,本就憔悴,那柴火从灶口发出通红的光,照得他的母亲面容通红,越发憔悴。从灶口冒出来的烟以及柴火的灰尘一阵一阵扑打着他母亲的眼眶。那眼眶里总是带着晶莹。这些一阵一阵地进入他的眼里,进入他的心里。他很想自己去烧火做饭,可是想着那柴火扬起的灰尘……一个柴火一个柴火地往灶里添,灰尘一点一点地扬起,不一会儿,那衣服上、手上、头发上灰了一截。很脏,很麻烦。他一想到这些,有时就动不了手。毕竟工作在外,受了城里生活的影响。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看到她的样子,心里免不了难受,对自己的放任,更是痛恨。
因为贫穷,他母亲的命是苦的。尽管很苦,他的母亲憔悴的面容上也会露出笑容,因为有他,他高兴了,她就会跟着高兴。他是她的牵挂。对于这样的母亲,他能不动容吗?他能不去念想吗?念想了,他能不掉泪吗?
如今,他又工作在外了,他母亲的电话对他来说似乎成了规律。若是破了这规律,他母亲好久没来电话,他的心是不安的,是担忧的。因为他怕,他很怕家里出了什么事。他明白,母亲怕儿子担心家里的情况,即使家里真有个什么事,也是不会轻易实情相告的。所以他很怕,他很想给家里打电话。可是他不敢,举起的手机又终究放下。他在想,即使家里果出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又能如何呢?只会徒增自己的不快。他开始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只希望家里一切如常。然而心里终是忐忑的。“家里怎么会出事呢?我怎么可以乱想呢?家里一定会平平安安的!”他一遍一遍试着安慰着自己。
而今他已是不小的人了,他明白,父母们并不图他什么,只希望他能够安好。他知道,他不能再让家人为了他而操碎了心了,而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爱护自己,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管好自己的灵魂。
《子书的故事(五)》
又是一个暮色时分,屋子里很静,因为此时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很喜欢这种氛围,或者说很享受这种气氛。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时刻了。在这种没有别人干扰的情景里,他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了。可以陪着他心爱的书桌,把心留在字里行间;可以望窗,看窗外的世界;可以静静地坐,一动也不动地发呆,好让心潮无限地翻动;甚至还可以流泪,尽情地流。
他把眼睛凝在了窗外。窗外的天空残红一片,天要黑了。他的身子好久不见动静,他又开始发呆了。而此时,窗外的小树上的叶子在片片地摇动,可以听见丝丝的唦唦声,他的衣裳一皱一皱地。窗外有风,他没有关窗户。不一会儿,他的眼角湿润了。泪水流在脸睱,凉风一拂,一滴去了,又来一滴。泪水肆意地流淌,好久好久他都不曾去擦拭,因为他根本就不曾想过要去拂掉这泪水,因为这是没有旁人干扰的时刻。
能够让他流泪的,多半是因为一个人,他的母亲。他母亲已上了年纪,日显憔悴了。而此时此景,他又想起了他的母亲。他呆得像个木头,可是他的心里却是不平静的。他的眼前一幕幕地闪现着他母亲的身影,他的耳畔时不时地浮现出他母亲的叮咛……
贫穷是一根刺,这根刺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家里。为营生计,总得离乡,然而又总牵动着一个人的心肠,这个人无非就是他的母亲。在他在外工作的日子里,几乎是每天晚上的定时定刻,他总会把手机按在耳边。他的同事刚开始还以为他在热恋,后来才知晓这是他母亲打来的电话,是他母亲送来了关怀。又一天,他的电话响起,一番嘘寒问暖,他“嗯”、“知道了”几声后挂断了电话。他的同事马上对他说道:“我真是羡慕你,有这么好的母亲,你真是幸福啊!”他笑了,笑得很甜很甜!
每每回到家中,他看到的景象是:他的母亲会时常用步行走上一个小时左右的路到小镇上,等到开饭了,饭桌上就会布置好几道好吃的菜。有一次,他正好在家里,正好是开饭的时候,桌子上的菜很好,对他来说已经真的很好。在家里他不喜欢坐桌子,似乎已成了习惯。他夹了一些菜到自己的饭碗里,然后进了自己的小房间。刚吃了几口,他的妹妹随后到了房间。他妹妹的性子可不像他,他的妹妹在家里话是很多的。很快,他妹妹开始说话了:“哥,你知道吗,在你在家的这些日子里几乎每天妈妈都会为你弄好吃的,以前你不在家啊,那些日子总是吃得很苦很苦,你一回家了,我就跟着沾光。”他听到这儿,尽管他母亲饭菜的味道做得很好,尽管很好的菜,他开始难以下咽了,他的心在翻腾。一会儿,他的母亲进到房间了,手里拿着菜盘让他添菜。他的心翻动得更厉害了。
一年一年,一次一次,回家,外出工作,如此重复着。又一次他从外地回到了家中。在家里小住了几天,又准备去工作地点了。他母亲很不舍,让他在家里多呆几天,还嘱咐他工作累了想回家就回,多回家歇歇。可他却毫不思索地立马答道:“家又不是个好家,看着这个破屋子就不舒坦,我情愿呆在外面。”他这话一说出口,他很快哑然了,屋子里顿时变得很静—他的母亲沉默了。他看了一下他母亲的面容,那张苍老的脸上顿时暗淡了几分。他明白,这话听在父亲的耳里自然没什么,并不会太在意,可母亲却不同,母亲是个非常有心、非常明白的人。是的,他家里真的很穷,“破屋子”就是最好的形容了。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作为大人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什么,他母亲的心里是不好受的。而他这话出口只会加深她的愧疚。他很快就开始后悔他的这话,快步地走进了自己的小房间。屋子里沉静了好久、好久。
他总是矛盾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尽管他的内心的声音一再强烈地喊起,可他表现却是违心的。然后,他的心只有难受了。尤其是在家里的时候。在家里的日子里,他母亲做饭的情景,他时常看在眼里。他的母亲年岁大了,本就憔悴,那柴火从灶口发出通红的光,照得他的母亲面容通红,越发憔悴。从灶口冒出来的烟以及柴火的灰尘一阵一阵扑打着他母亲的眼眶。那眼眶里总是带着晶莹。这些一阵一阵地进入他的眼里,进入他的心里。他很想自己去烧火做饭,可是想着那柴火扬起的灰尘……一个柴火一个柴火地往灶里添,灰尘一点一点地扬起,不一会儿,那衣服上、手上、头发上灰了一截。很脏,很麻烦。他一想到这些,有时就动不了手。毕竟工作在外,受了城里生活的影响。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看到她的样子,心里免不了难受,对自己的放任,更是痛恨。
因为贫穷,他母亲的命是苦的。尽管很苦,他的母亲憔悴的面容上也会露出笑容,因为有他,他高兴了,她就会跟着高兴。他是她的牵挂。对于这样的母亲,他能不动容吗?他能不去念想吗?念想了,他能不掉泪吗?
如今,他又工作在外了,他母亲的电话对他来说似乎成了规律。若是破了这规律,他母亲好久没来电话,他的心是不安的,是担忧的。因为他怕,他很怕家里出了什么事。他明白,母亲怕儿子担心家里的情况,即使家里真有个什么事,也是不会轻易实情相告的。所以他很怕,他很想给家里打电话。可是他不敢,举起的手机又终究放下。他在想,即使家里果出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又能如何呢?只会徒增自己的不快。他开始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只希望家里一切如常。然而心里终是忐忑的。“家里怎么会出事呢?我怎么可以乱想呢?家里一定会平平安安的!”他一遍一遍试着安慰着自己。
而今他已是不小的人了,他明白,父母们并不图他什么,只希望他能够安好。他知道,他不能再让家人为了他而操碎了心了,而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爱护自己,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管好自己的灵魂。
《夏·雨》
前几日,正午时分的太阳宛如一个火球,向着大地散发着它那无尽的光辉和炽热。晒的人头晕眼花,汗流浃背。不说在屋外的人多么煎熬,就是在屋内也不好受。坐在电风扇前,降下了体表的温度,内心的燥火却在熊熊燃烧。浑身上下黏黏的,就好像在身上打翻了一瓶胶水一样。热的那么难受。
但就在这一天,早上一睁开眼,便发现窗外没有了肆无忌惮的阳光,天地之间昏昏沉沉的。我走到窗台边,抬头望天,天空混沌如盘古未生,往日那轮骄阳也隐于云雾之后,缥缈悬于九天之上。
“怕是要下雨了。”我喃喃道。
果不其然到了下午,突然之间耳听得“哗!哗!哗!”的雨声。下雨了!雨声一声紧似一声,一声快过一声。我急忙奔到窗边,抬眼望去:只见无数雨滴从天空落下。雨是那么密,是那么大,一滴之后紧跟着一滴,几乎连成了一条线。就像一条条匹练,在这偌大的天地间若隐若现。落到了地上,像那镇元子的人参果一般,不见了踪影。这些雨滴洗刷掉了从上一场雨开始,烈阳留在地上的痕迹,也带走了往日的燥热。
大树在雨中晃动,成了这片空间中唯一的动。远处高高低低的楼房在雨中沉默,近处大大小小的车辆在雨中静默。此刻,雨便是唯一,便是这片空间的主宰,至高无上。
这定是上天的恩赐。我看着纷纷扬扬的大雨,心里想到。
良久,我缓缓离开窗台边,走回卧室。而雨,一直在下。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夜深了。
午夜时分,万籁俱寂。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世界,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屈指可数的房屋亮着灯,月亮和星辰在夜空中窥探大地……
世界为何要存在?人是什么?
眼前的世界看起来是那么真实,但它真的存在吗?《苏菲的世界》一书中提到,世界就是一杯魔术师从魔术帽中拉出来的一只白兔。不过,这位魔术师到底是谁呢?是上帝吗?好极了,或许就是上帝。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虫。可是大多数人都习惯将世界看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很少有人顺着兔子皮毛上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上帝看个清楚。
苏菲接到的第一个问题是:
你是谁?
这个问题真是令人十分困惑。你也许会很快答出自己的名字,但那个叫做你的名字的人又是谁呢?
苏菲想到自己的父亲原本打算将自己取名为“莉莉”,那她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同样的,这本书的书名也会随之变成《莉莉的世界》,那它会不会变成另外一本书?这真是很别扭。
这使我想起了自己与苏菲同样的经历,家人们原本打算将我取名为“安琪”。我学着苏菲的样子,在镜子里做出与镜中人握手的样子,并说:
“你好,我的名字叫安琪。”
这不是太荒谬了吗?我的名字并不是安琪,却对镜中人说自己是安琪,完全不对劲。
都说人是有自己的权利的,可人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无法选择自己的性格与长相,甚至不能选择自己是否要做人。这些都太离奇了。
这一切或许是上帝的恶作剧。上帝的手造就了太多纤细灵巧的孩子,累了,也会造就出一个不太伶俐的孩子。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上帝从来没有创造过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
这些都可以被称为“谜团”,而苏菲对于这些谜团感到困惑,于是另一个人物终于现身了——艾伯特,苏菲的哲学老师。
艾伯特顺着历史给苏菲讲解了许多有关哲学的思想。与此同时,苏菲也收到了许多关于席德的神秘信件。
随着时间的流逝,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艾伯特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存在,他们身边的所有人都是活在一个少校的心灵中。那位少校名为“艾伯特”,而“席德”是他的女儿。艾伯特写了一本《苏菲的世界》,以此作为席德的十五岁生日礼物。艾伯特说这份礼物会愈来愈大,而且可以用一辈子。
《苏菲的世界》致力于探索生命的起源,历程与世界的奥秘。它将读者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境界,你会去探讨一些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问题。
你是谁?世界从哪来?
《太阳800字》
清晨时分,晨光熹微,晨露沾湿了葳蕤的花草,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我和母亲身着便装,在湖边的塑胶跑道上散步。
我们缓步慢行在湖边。远望鸥鸟,于如镜湖面留下道道掠影;近观树木,为似海天空点缀点点生机。如此良辰美景,我不禁心旷神怡。微风拂面,凉爽宜人。鼻翼翕动,清新宜人的空气被嗅入肺内,沁人心脾。
走在跑道上,我们不时看到有清洁工人在打扫马路。他们迎接太阳,在太阳升起前开始工作;他们送别太阳,在太阳落下后仍旧工作。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太阳在地平线后落下,燃起了光明的灵魂,燃起了他们的热情。他们不辞辛劳,披星戴月,为打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默默奉献,正如太阳一般无私地放射出光明,普照众生。
行走在松软的跑道上,欣赏着动人心旌的美景,我们渐行渐远。身边,不时有母子或父子伴随着欢声笑语走过,他们大概是积极备战体育中考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每日清晨,我都发现很多学生在或父或母的陪伴下,在学习之余筑基凝神,强身健体。亲情的陪伴焕发出柔和温暖的光辉,点亮了彼此的世界,正如太阳一般温暖人心。
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备战体育中考的学生们以昂扬的姿态,勤奋刻苦地练习。纵使滴下千万滴汗,也不滴下一滴泪;纵使流出千万滴血,也不流露放弃的神情。“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百年前的仲甫先生就曾赞叹新生的力量。身为后生的我们,就应勇于做新时代的普罗米修斯,不怕天罚,敢于盗火!青年人不怕输、敢为人先的热情,不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湮灭,反而会在生活中迸溅出炙热的火花,奏响激昂的旋律,开辟出一方新的天地。青春风华,勇于奋斗,锐意锋芒,绽放的光芒无比绚烂,正如耀眼的太阳一般光芒四射。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世界缤纷,人生值得。每个人都可以活成太阳,活成照亮他人心中的那道光。那么,琳琅满目的世界里,光线和尘埃里,雪的过去雨的未来里,请放下对价值的执着,专注于自己的梦。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启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