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响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07 07:21:45
《信仰的重量》
竹签子钉进指骨的响声,与红旗在风中舒展的猎猎声,隔着七十年的光阴,在指尖抚过《红岩》泛黄纸页的瞬间,突然重叠成同一道震颤。那不是历史的余温,而是某种仍在血脉里奔流的热度。当极端的黑暗试图吞噬一切,信仰如何成为人类灵魂最坚硬的钙质,支撑起比钢铁更持久的站立。
渣滓洞的石壁该记得,那些被油灯熏黑的夜晚,信仰是以怎样的形态存在的。不是教科书里冰冷的词条,而是江姐指尖渗血的棉线在囚服下摆悄悄绣出的星芒,是许云峰在地牢里摸索的手掌和指甲剥落处磨出的血痕,是“人可以被消灭,不能被打败”的密码。
江姐说“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这不是铿锵的口号,是疼痛中突然清晰的认知:肉体的剧痛会成为过眼云烟,而未竟的事业才是永恒的坐标。她的“温柔”从不是弱点,而是信仰的另一种形态。那份对同志的牵挂、对未来的温情,让钢铁意志有了血肉的温度,恰如红岩上的青松,既要有抗风的枝干,也要有承露的针叶。
许云峰在黑暗中挖掘通道时,一定明白这通道未必能让自己走出牢狱。但手掌与岩壁的每一次摩擦,都是对“自由”最执拗的注解:自由从不是单方面的逃离,更是为后来者开辟的精神出口。成岗在《我的“自白书”》里写下“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那笑声里没有丝毫鲁莽,而是清醒的抉择:当生命必须以牺牲收尾,他选择让死亡成为信仰的加冕礼。
还有那面用被单染制的红旗,没有标准的尺寸,没有鲜亮的色彩,甚至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一面精致的旗帜都更接近“五星红旗”的本质:它是用最朴素的期待织就的,每一针都缝着具体的憧憬,——孩子们能在阳光下奔跑,田埂上有沉甸甸的稻穗,工厂里机器的轰鸣代替狱警的呵斥。这种具体,让信仰摆脱了空泛的崇高,成为可触可感的生命呼吸。
最动人的,从来不是绝境中的“无惧”,而是明知恐惧存在,仍选择让信仰成为航标的清醒。他们太清楚死亡的重量,江姐抚摸过狱中婴儿的脸颊,许云峰记得妻子送别的眼神,成岗藏着未寄的家书。正是对生命的珍视,让他们更决绝:若不能让更多人拥有完整的生命,个人的存活便成了耻辱。这种清醒,让牺牲跳出了“悲壮”的悲情叙事,升华为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定义:生命的尊严不在于避免破碎,而在于破碎时迸溅的火花,能否照亮他人的路。在渣滓洞的刑讯室与牢房之间,他们用血肉之躯搭建了一座桥:这边是黑暗的极致,那边是黎明的雏形;这边是个人的苦难,那边是民族的新生。
合上书本时,窗外的阳光落在书页上,那些铅字仿佛在发烫。我们与红岩烈士的距离,从不是时间的长度,而是信仰的浓度。他们面对的是刺刀与竹签,我们面对的是生活的琐碎与诱惑。前者是对肉体的直接碾压,后者是对精神的缓慢侵蚀。但考验的本质从未改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道义冲突时,能否守住内心的标尺;当理想遭遇现实的磨损时,能否让初心保持锋利。那面狱中红旗的针脚,其实早已绣进了日常,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重复千百次实验的耐心,是教师在讲台前坚守数十年的热忱,是普通人在平凡岗位上对“责任”二字的较真。这些看似微小的坚守,都是信仰在和平年代的显影,——它不必以牺牲为代价,却需要同样的执着;不必面对酷刑的考验,却需要对抗人性的惰性。
红岩从不是静止的历史标本,而是生长在民族精神里的根系。那些烈士的名字,早已化作土壤里的养分,滋养着后来者的精神原野。当我们谈论信仰的重量,其实是在确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价值值得用一生去锚定。就像江姐们在黑暗中确信黎明必将到来,我们也该在喧嚣中相信,坚守的力量终将生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景。这力量,是让生命站得更稳的基石。
《观雨》
午后两点左右,从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响声,好像一只野兽在咆哮。顿时,操场上的同学们都齐刷刷抬起头往天上看,有人大喊:“要下雨啦。”这时,天空也开始变得灰蒙蒙的,像是被谁蒙了一层薄纱。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震得耳朵嗡嗡地响。只见天空涌来了一大片乌云,风也跟着“呼呼”地刮了起来,把操场旁的树枝吹得东摇西晃。那乌云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变大、变黑,把整个天空都遮住了。紧接着,天空暗得就像傍晚一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地上,落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小水花,像撒了一地的小珍珠。
雨越下越猛,密密麻麻的雨丝织成一张大网,好像有人在天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水龙头。雨声“哗哗”的,那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连教室的窗户都被震得轻轻颤动。
又过了一会儿,天空渐渐变得明亮起来,雷声慢慢变小了,雨点也越来越小了,最后终于停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挂在天空,像一座弯弯的桥。深吸一口气,空气也变得十分清新!
《一次有趣的团建》
清晨,我在闹钟的响声中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可是今天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因为今天麦芽羽毛球要组织去无动力乐园玩。
到了麦芽羽毛球的球馆里,等人都到齐了以后,我们就坐上了接送我们的大客车。到达无动力乐园,教练让我们先一起拍一张合照作为纪念。教练给我们讲了注意事项以后,我们就自己去玩了。
每一个球员都像脱了僵的野马奔向最受欢迎的水上乐园。我们换好了泳衣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跳进泳池里。水很凉,但我们根本不在乎。在进泳池之前教练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把水枪,我们就开心地玩起了打水仗。就在此时,教练带着几个帮手并且拿着水盆向我们泼来,我们也立刻拿起水枪向教练反击,虽然他们很厉害,但我们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教练们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有一个在水上闯关的游戏,我想它一定很好玩。于是自信满满地爬了上去。第一关我很轻松地就过去了。第二关有一个圆柱体,圆柱体上有很多洞,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去,变成落汤鸡,但是我抱着一边的柱子轻松地就过去了。第三关是一个像字母A的柱子,柱子上有很多水,当我看到很多人因为滑倒落入水中,我在爬的过程中一直通过尖叫来战胜恐惧。爬到第三根柱子的时候,我害怕地想原路返回,于是我悄悄地跳到水中游到终点。
到最后的用餐时间了,我们也玩累了。这时候教练们把烤全羊、羊肉串、牛肉串等一些美味的食物摆上了桌,大家都找好了各自的座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在大家吃饱喝足以后,我们的团建活动也圆满结束了。
这次团建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团结,真希望教练能多多组织一些这么有意义的活动!
《奇怪的响声四年级作文》
奇怪的响声四年级作文
昨天夜里,我家忽然有一种奇怪的响声,闹得我觉都没睡好。
半夜,我醒了,口渴去喝水。我喝了水回到卧室,刚躺下,忽然听到“吱吱、吱吱”的声音,响个不停。我有些害怕,是不是床下有虫子,要是爬出来,爬到床上就该咬我了。我赶紧叫醒妈妈:“妈妈,妈妈。”妈妈睁开眼,说:“嗯,怎么了?”我紧张地说:“有虫子!你听,虫子正在叫呢!”妈妈坐起来说:“怎么可能呢?”我小声说:“就在床下。”妈妈起来蹲下仔细地听了听,说:“好像是蟋蟀叫的,在衣柜下面。”妈妈走出卧室,一会儿回来了,手里拿了一根细铁丝。妈妈把细铁丝塞到柜子下,捣来捣去,什么也没发现,只有一些小布绒毛。我静静地睁大眼睛盯着妈妈。妈妈捣弄了一会儿,吱吱、吱吱的叫声竟然没有了。妈妈轻轻地拍拍我说:“睡吧,可能是小虫子。没事,不用怕。”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害怕虫子出来。妈妈安慰着我,一会儿就睡着了,我还没有睡意。最后,我实在太困了,才睡着了。
中午,我又想起了昨天夜里的事,就对爸爸说了。我拉着爸爸来到卧室,果然又听见“吱吱、吱吱”的响声。爸爸说:“这是什么虫子的叫声?”爸爸屏着气,凝视着衣柜,听了听,伸手拉开了柜子的门,只见衣柜门边探出一个黑黑的小脑袋。爸爸拉开另一扇门,一只小金壳郎正趴在衣柜的门边上。我和爸爸笑了起来,“妈妈,快来看呀,是一只小金壳郎!”我高兴地叫道。妈妈把它放在一张纸上,它马上就爬了起来。爸爸说:“把它放回大自然吧。”妈妈打开了窗户,它展开翅膀“噌”的.一下就飞跑了。
金壳郎怎么会跑到衣柜里呢?我很好奇,妈妈说可能是前天晒被子时,它趴在被子上。妈妈收被子时没看见,把它也放进了柜子里。“吱吱、吱吱”的响声不是虫子的叫声,而是金壳郎爬门时发出的响声。真是虚惊一场,奇怪的响声之谜终于解开了,今天晚上我可以安安稳稳的睡觉啰。
【奇怪的响声四年级作文】
《照顾弟弟500字》
“砰”一声清脆的响声传入我的耳朵,我赶忙跑过去一看,“你怎么把碗打碎了?”弟弟见状急忙逃跑。我边追边喊:“小坏蛋,你给我站住!”
今天妈妈不在家,只好由我来照看弟弟,于是,就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起初,我信心满满,心里想着:不就是看一会儿弟弟吗?有什么难的?我开始和弟弟一起玩。玩着玩着,弟弟就突然说:“哥……哥,我要吃……吃苹果……苹果。”于是,我就去切了点苹果给他吃。然而,我却浑然不知,自己的“噩梦”马上就要来临了。等苹果到弟弟手上时,他根本不是吃,而是玩。
不一会儿,就用苹果直接“洗”了手和脸。我亲自给他喂,弟弟嚼了两下,就说:“不好……好吃。”还吐了我一脸。我带他洗手,但他非常不听话,“哗——”,水龙头的水被他喷了一地,也弄了自己一身。此刻弟弟已经变成了“落汤鸡”,我心中的怒火不由得上升了一个档次。
我给他换衣服,他不说话了,心里好像想着,接下来要干点什么“大事”。我去收拾残局,拿起拖布开始拖地,可这时开头的一幕发生了。我的怒火完全爆发,追着他满家跑。他上蹿下跳,一会儿躲进衣柜里,一会儿跑到沙发上、一会儿跳到床上、一会又跑到卫生间。“扑通”,弟弟滑倒了,开始大哭“呜——哇——。”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我的噩梦终于结束了。
照顾弟弟可真不容易啊!
《理发记》
“咔嚓,咔嚓……”,这些清脆地响声到底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呢?没错,这就是从我家发出来的……。
下个星期要军训,因为理发工具都在路桥,所以妈妈带我回路桥理发。开始理发了,只见妈妈围着我“盯”了一圈,在我面前喃喃着:“思源刘海之前都让我剪斜一点,这次应该也一样吧!”说着,她左手按住我的头,右手拿剪刀,“咔嚓,咔嚓……”在剪刀所剪之处,头发纷纷飘落,如同下雪一般。这儿修一修,那儿剪一剪,不一会就剪好了。我正兴冲冲地准备脱下理发衣,想溜之大吉,妈妈叫住了我:“剪是剪好了,还要剃呢!”说完,我又不情愿地走回去。心想:每次剪后面头发时,都像拔毛一样,都快疼死人了!不知道这次剃头发又要吃多少苦头!
不过说真的,这次剃头并没有我想象地那么恐怖:只见妈妈以“蜗牛”般的速度一丝一丝的剃,没有疼的感觉,反而有一些痒。只是剃到后面的时候,像有谁在拉我的头发,有些微疼。过了一会儿,“理发记”终于结束了,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这个“恐怖”又好玩的一次“理发记”终于结束了,真希望我的头发永远都不要长长,这样以后都可以避免不想剪头发的难题了。
《重生地球》
那天清晨,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响声,奥古斯特从睡梦中苏醒,接着又是几声“轰轰——”太阳与火星形成最近的一次,全球水量直剧下降。
“要不,我们回地球去吧!”机器人温笛说道。
“不行,现在的地球只剩下一个空壳了。”联合国首领说道。
“不能这么死板,我们可以召集所有的机器人,速做一个大型的克隆器,把现在我们的星球所有的东西克隆到地球上去,然后我们再飞回地球!”罗滨说。联合国首领摸了摸花白的胡子,点了点头:“就这么做吧!”
说干就干,机器人们黑压压一片,聚集在一起,各自拿着材料,准备听命令。首先,秘书奥古斯特整了整衣服,大声说:“在这危急的时候,我们必须为百姓做一些事情。”机器人们在采集器上东拼西凑,终于,在第二天清晨做好了。
一些人民因在缺水时不断地倒下去,光尾强驾驶着机器,带着助手熊六和熊八,把全球的物体克隆起来,飞向了空壳地球。人们望着飞船的方向,在不知不觉间又倒了不少人。
“地球,我们来啦!”坐在助手室里的熊熊们大呼着。
刹时间,机器坠入地球,无数根输出管插入地球的土地上,一座座熟悉的景色慢慢呈现出来,光尾强大喊着:“我们成功了!”
人们慢慢地起飞,飞向了地球,地球渐渐恢复了繁荣!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1960年11月15日,随着惊天动地的响声,中国首枚“东方一号”导弹发射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地抱在一起唱啊跳啊,内心的狂喜无法抑制地化为两行热泪喷涌而出。此时此刻,一位中年男人正冷静地筹划着中国科研发展的下一步计划——制造出射程更远的中远程导弹。他就是中国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
1911年钱学森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市民家中。他从小聪颖好学,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他对待事情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且勇于认错,懂得在错误中吸取教训,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
23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交大毕业,考取清华公费留美生。其先后在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学院念过书,认识了恩师冯.卡门教授以及好友玛利纳等人,在美国待遇颇丰。
直至1949年10月1日,他接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马上准备收拾行李出境,可却被美军干扰阻拦,一直拖到了1955年才终于重新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回国不久,他便致力于研究火箭导弹,功勋卓著。2009年,这位科学巨星长眠于世,永远闭上了双眼……回首钱学森的一生,10个字:好学、严谨、坚持、淡泊名利。
他好学,嫌时间不够,总比别人睡得晚,起得早。于上海交大求学时,晚上总独自到路灯下去阅读,日复一日。他严谨,对下属要求严格。每次导弹发射前,他都要亲自对其进行检查,从不投机取巧。
他坚持,觉得“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他淡泊名利,毫不关心自己得到何等名誉以及多少钱财。巨额的稿费和奖金自己从不留下一分一毫,全部交与国家。
为了祖国,能忍受监狱的折磨,以及被监视的痛苦。心念父亲家书“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视国家科研任务为生命,着实可敬。
而钱学森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热爱祖国的导弹科学家。令国人骄傲,乃吾辈之楷模。
《打年糕》
“嗨哟,嗨哟……”一跨进村口,我就听到了一阵阵响声。这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哦,原来是村里有人正在打年糕哩!
打年糕可是我们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围观的人把打年糕的地方围成了里三层外三层,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只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爷爷搬着蒸好的糯米粉团倒进了一只大大的石臼里。粉团一放进去,两位身强力壮的大伯一人提起一个粗大的榔头,使劲地朝着它砸去。一人提起来,一人迅速砸下去,一上一下,两人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我正看得入神,却见那位老爷爷在粉团上面洒了一点水,我疑惑极了。“这是干什么呀?”我好奇地问了一下边上的爸爸。爸爸笑着说:“洒水是为了让年糕不要太干,要不然糯米粉团会粘在石臼上的。”哦,原来打年糕看似简单,也有这么多小窍门。
过了一会儿,那两位打年糕的大伯头上冒出了如豆大的汗珠,他们坐在一旁稍作休整。我趁他们休息时,试着提了一下榔头:“啊,好沉,怎么提也提不动?”我不甘心,使出了吃奶的劲,脸涨得通红,才勉强提了起来。但榔头实在太重了,我趔趔趄趄地往前走了几步。年糕没打成,差点摔了一跤,打年糕的大伯哈哈大笑起来:“小娃娃,再吃几年饭,再来打吧!”
终于,香喷喷的年糕出炉了,我这个小馋鬼忍不住直咽口水。老爷爷用力揪下了一小团,沾了一些白糖,递给了我:“吃了年糕糕,小囡囡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我接过年糕,放进嘴里,开心地品尝了起来。“软软糯糯,香香甜甜,味道真叫一个赞!”我不禁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打好年糕,最后一步还要切糕。香甜的年糕,一刀刀下去,年味也散发了开来。
(小作者是浙江省桐乡市振西小学六年级学生)
后 记
超市里卖的年糕硬硬的,滑滑的,绝对比不上村里手打的年糕。
家长感言
今年一回村里,孩子就被打年糕的声音吸引,观看了打年糕的过程,品尝到了手打年糕那种别样的滋味。
教师赏析
小沈同学的文章唤起了老师小时候的记忆。那时,每到过年,我们村里都会打年糕来迎接新年。年糕不仅寓意着生活步步高,还寄托着别样的乡情。(顾笑英)
《我的追梦故事》
“沙沙沙……”铅笔和纸发出了响声,窗外大风吹动着门、窗、大树发出了“呼呼”声,像极了一个急切的孩子,在四处寻找朋友和它一起玩耍,于是,它们成了朋友,在一起欢快地跳着舞,它们婆娑的舞姿发出了欢快又动听的声音。
没错,我也寻找到了自己的朋友,笔和画纸,我正在练习绘画,而我的梦想就是成为画家。
自从我达到了六级就开始有些自满,到处张扬着我的六级证书。从此我就被“懒”抓住了,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用太多时间来练习画画了。
在一个阴沉沉的下午,一股凉风从我的衣服口钻了进去,使我把身体缩成一团,冻得全身发料,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这时,同桌问我:“你会画画吗?教教我吧!"我一听来了精神,这不是我的强项吗!我头一抬,胸一挺,说道:“我当然会啦!我可是有着六级证书的大师。”我这么一喊,桌子边一下子来了许多黑脑袋:“你六级啦,这么厉害。你画几个给我们见识见识你的画作。”我立刻拿出纸和笔,也不思考,刷刷几笔,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出现在眼前,随后是大家对我的称赞声,我鼻子抬得老高,又开始画第二个,结果,孙悟空被我画成了吉吉国王。我看不妙,又画了一个,结果还是一样,唐僧被画成光头强。我在一阵又一阵笑声中明白; 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与提高的地方,还是要把基础打好,再把剩下的细节磨好。
今天又是我上画画课的一天,“叮铃铃——”我骑着自行车在路上穿梭着,风打着我的脸,头发在空中乱舞,可我正在想着这次要画的内容。我每次走进画室,心里都觉得很轻松很享受。这里有我爱听的声音——笔在纸上的“刷刷”声。我坐了下来,全神贯注地画起了画,我画的是素描,首先得画出比例,再画上暗面,画暗面时可不是乱涂一下就可以,要用铅笔,按着顺序,快而不乱地画着,我一笔又一笔地在纸上画着,我越画越起兴,越画越快乐,感觉自己就是一朵小花,在草丛中翩翩起舞。我认真地画,努力地朝我的梦想奔去。梦想是我努力的指路碑,梦想是我前进时的动力 。
我朝着梦想而努力。画出一幅好看的画,背后也是要付出的。虽然我一开始把孙悟空和唐憎画成吉吉国王和光头强,但我一直记着,把这件事当作我的提醒铃,当我要放弃时,它会响起来提醒我,当我偷懒时,它也会提醒我。这个提醒铃帮了我大忙,现在,我画的画比以前有很大提高,让我很有成就感!
梦想怎么不能使我努力了?怎么不能使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