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营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01 01:21:59
《母亲》
我生命里有一本活的书,不写在纸上,写在她手上、肩上,写在她每日的营生里。她是我母亲。
春日午后,灶房暖洋洋的。她握着木勺,搅着一锅噗噗响的汤。阳光斜进来,正好落在她半边脸上,能看见细细的汗毛。眉眼有些倦,却依然温柔坚定。那身影,就定在了我心里。
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生活简单而忙碌。天还乌青,她就窸窸窣窣起来了。先喂鸡,鸡食撒在地上,咕咕一片响。接着扫院子,竹枝扫帚刮着地皮,沙沙沙。然后钻进灶房。揉面,面团在她掌心塌下去又胀起来;切菜,刀落在砧板上,笃笃笃,又快又匀。灶膛里的火苗映着她脸,明明灭灭。饭菜端上桌,简简单单,吃着熨帖。
母亲的手很糙。指节粗大,手心有硬硬的茧子,裂着细小的血口子。这手插过秧,稻叶子剌人;抢过麦,麦芒扎手;也常在寒冬,给我们缝补衣裳。她的手并不柔软,却总是那么温暖。我发烧时,她总是用那双粗糙的手轻轻抚摸我的额头。她的掌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驱散一切病痛。
她话不多。常念叨的一句是:“生活再难,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过得好。”声音不高,听着实在。她自个儿的事,桩桩件件,也像是从老辈人口里传下来的古话,平实,又有点叫人敬重。
她待人的好,都在手上脚上。有一回考砸了,我蔫头耷脑。母亲没言语,转身去灶下,擀面条,切葱花,卧了个鸡蛋。面端过来,热气扑脸。她坐我对面,说:“摔个跟头怕啥?土疙瘩绊不倒人。爬起来,拍拍灰就是了。” 面汤滚烫,喝下去,浑身暖了。
她心里装的都是家。自己身上那件蓝布褂子,洗得发白,袖口都毛了边。问她,她就笑笑:“你们穿得好,吃得好,我就开心了。” 她像棵老树,枝叶都向着我们,遮风挡雨,自己盘在土里。
如今我离了家,离了她。有时学习不顺,耳边就响起她那句“生活再难,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过得好。”累了乏了,眼前就晃出灶膛的火光映着她带笑的脸。
母亲啊,你自个儿就是一本厚书。那书里写的,不是什么神仙精怪,是日头底下的实在道理,是过日子的筋骨。
《军营生活的日记》
军营生活的日记
军人所需的品质是什么?军人所需的精神是什么?军人所需的气质又是什么?这几个“军人”的问题,一直在我的脑中浮现。不过在五天的军训以后,我相信,我的“粮仓”中将会有“军人”的概念。
今天是军训的第一天,上午我们先进行了开营典礼。参加典礼的领导可真多:梁青山爷爷、杨慧阿姨、吴嘉琛叔叔……尤其是十位姿态挺拔的教官,更是让我大跌眼镜。
接下来就是编队训练了。我们的教官——沈教官和唐教官让我们练习立正。我原本以为这个立正很简单,可是在教官的`指导下,我发现,立正是一件很难干好的事。沈教官让我们昂首挺胸、收腹、两肩向后拉、两脚保持60度,竟然让我们坚持十分钟!不瞒你说,那滋味,那可是相当的生不如死!在十分钟过后,同学们就像解除封印似的,各个活动起来。但是同学们根本不敢弯一下膝盖!因为这实在是太痛了!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时,我就想起了邱少宇的事。比起他,我们“逊色”多了。
上午除了编队训练,还有绑被子,我也是“一学成才”,很快就会了。下午,我们进行了“高地争夺战”的爬妙高山活动。我是“积极”地跟在了Miss Lin的旁边,也是很有“名次”的。
一天下来,我对军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概念:军人所需的品质必须要有毅力做铺垫,还要有一定的胆量。
【军营生活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