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七种武器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7:33:55
《理想照进现实《七种武器》读后感3000字》
《七种武器》系列为古龙代表作之一,包括《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六篇,最后一篇未完成。本文选择《七种武器》系列作为古龙作品的思想结晶,研究后得一家之言,聊以献丑。
正文:天上向玉京,重楼十二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七种武器》开篇《长生剑》化用诗仙李白诗句,清新自然而不流俗。正是古龙成熟作品的一贯风格。翻开《古龙作品年表》,《七种武器》主体部分作于1974、75两年。同期还创作了《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边城浪子》《白玉老虎》等高水平作品。恰是古龙的创作巅峰期。而《七种武器》系列又是古龙作品中与《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小李飞刀系列其名的四系列名篇之一。正是古龙作品中最成熟最精华的部分。本文选取《七种武器》作为探讨对象,原因皆出于此。
《七种武器》名虽为其中,实际上只有六篇。分别是《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至于最后的一篇古龙始终不肯写。不写的原因后面再说。《七种武器》作为武侠小说带来了种革命般的效果。即它创造性地以武器作为贯穿作品始终的线索。这种构思是大胆而空前的。武器一直都只是武侠小说中的客体,它用了电影中蒙太奇式镜头般的笔法更直观更细致也更具张力将一系列互不相干的故事置于一个共同的整体背景下。看似下笔杂乱无章,实则如“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并最终归于统一。这在武侠小说,甚至是整个中国小说史上都是空前并且独创的。然而,《七种武器》的价值远不止如此。甚至我们可以说这仅仅是其价值中最浅的层次。
在这六篇中每一篇的结尾部分,都会有一句总结性的话。例如“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种武器。它不是长生剑,而是笑。”是的,这六种武器都不仅仅是风力的神兵,而有其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分别是笑,信心,诚实,仇恨,决心与勇气。每一种武器都能在精神上给人以鼓舞。这正是《七种武器》表达给我们的更深一层的意义。这也是古龙为我们贡献的独创性写作笔法。用一种武器作为行文线索,却在最终赋予其更多含义。这又是典型的古龙风格。将所谓的“武道”融入作品当中,既丰富了情节,增强作品感染力,又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融入其中。既给读者新鲜和乐趣,又寄予作者的人生理想。既满足了读者的要求,又符合作者本心的原则。堪称完美。
在《七种武器》系列中,古龙塑造了六个主要英雄形象。通过一系列个体英雄形象的描摹刻画出一幅英雄群像。却最终超越了武侠小说的桎梏——个人英雄主义。在这里,我们依稀看到了维柯学说的影子。这种追求平等与自由的精神在古龙多部小说中都有体现。并最终通过《欢乐英雄》和《大人物》两篇彻底破除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而直通深层次的人性。在这里似乎又有了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味道。古龙体味最深刻的正式服从于外界,本我和超我的自我。《七种武器》中贯穿始终的邪恶组织青龙会正式直通人性中最黑暗的地方。他们总能准确把握每个人的心理弱点,欲望,恐惧,贪婪,嫉妒……青龙会同样是一个象征,因为除了人性本身的罪恶,没有人能够控制别人的邪念。这也正是青龙会之所以存在并且任何一个英雄都无力将其摧毁的原因。在这里,如果仍照推理小说的分类方式将武侠分为本格派和社会派的话,《七种武器》显然已经超越了本格的纯武侠范畴。却又在社会派的门前戛然而止。这也正是古龙作品最普适也最创造性的地方。不写英雄而写浪子,不写天下兴亡而写柴米油盐。古龙用最轻松最浪漫的笔法,写出了最险恶的世俗人心,这是《七种武器》价值的第二个层次。
我们都知道古龙是纵情酒色的浪子,他自己说写书只是为了买酒和逍遥。但从只有梁羽生先生的评价中不难发现。古龙身上带着很浓的济世的理想主义文人气质。所谓文以载道。特别是对一个理想主义文人来说,他的作品一定寄托着他的人生理想,具体地说,既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古龙是个很矛盾的人,在他《三少爷的剑》中对死亡的阐释里,与波德莱尔和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颇有共同之处。而在《天涯·明月·刀》中似乎又陷入了萨特式存在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思考中。因此,在《七种武器》中,除了浓郁的理想主义情节之外,我们还能嗅到现实主义甚至享乐主义的气息。对于古龙来说,认识世界要最终服从于改造世界。他的人生理想与世界观对他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有决定性作用。客观上,理想难以照亮现实,主观上,理想又不可能屈从于现实。于是古龙选择了逃避现实,也正因为此,古龙回避了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惩恶扬善的结局,却又毫不迟疑地坚定了真善美。这本是源自于古龙内心的矛盾与迷茫。却客观上留给了作品一个不落俗套的结局。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奇妙而又完美的融合与统一。看似玄奥却有价值取向分明,无心插柳却起到了意料之外的惊喜效果。这是《七种武器》的第三层价值。
最后一点,开篇时我们就说过这最后一篇古龙终究不肯写。那么为什么不肯写呢?有人说时间问题,有人说江郎才尽。显然这两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重复一遍,《七种武器》主体部分创作于1974、75两年。这正是古龙的创作巅峰期。而最晚一篇《离别钩》创作于1978年。这年前后古龙分别将另外三大系列做了结篇。显然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才华上都毫无问题。那么古龙终究何故搁笔?前六篇都未能最终完成摧毁青龙会的至高任务。显然这本应该交给这第七种武器。第七层精神力量。前面已经提到古龙已颇得几分维柯思想要义。即人类的上帝正是人类自己。那么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古龙都应写完这第七种武器。然而他为什么却再不肯添一字呢?笔者认为,这里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如前所述,青龙会的存在是有其象征意义的。具体来讲,这个似乎能操控什么的既神秘又嚣张的邪恶组织象征着人性中的假恶丑。这是古龙作品中最深层的罪恶——人性之恶。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伊底,即本我可以划分三个方面。即里比多本能和欲望,按照牛顿定义第一推动力的方式,我们不妨将其定义为人性的“第二推动力”,即人性中与生俱来的丑恶。而“六种武器”所代表的精神力量,笑,信心,诚实,仇恨,决心和勇气不过是人性中的为数不多的闪光点。代表着世界向善的一面,真善美的一面。虽然无限美好,却又难以真的改变现实。根据古龙人性本恶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在的自省还是外在的教化都难以真正的拯救人性的罪恶。这又与基督教中对原罪及七宗罪的定义有些重合。总而言之,古龙认为,青龙会或者说人性罪恶的存在并控制了外物是有其必然性,因此他并未试图去撼动。
第二层,古龙是个执着的文人,中国文人似乎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独特气质。从屈原到司马迁,从陶渊明到李白,从苏东坡到曹雪芹,他们似乎从来都不肯让自己的人生理想屈从于社会现实。然而,中国自古以来能够让自己的理想改变现实的人又委实太少太少。文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路,而古龙的路却似乎最为特殊。他试图让理想回避现实,却在不经意之间,让作品达到了理想与现实兼容的奇妙效果。古龙身上有很浓的理想主义者情结。又有中国文人特有的高贵气质。他自认为认识世界极为深刻而透彻,并且认为自己理想中的改造世界的道路根本行不通,于是他陷入了痛苦与矛盾之中。他能够看破社会的一切黑暗并构建出了自己理想世界的蓝图。却又因为觉得难以实现否定自己的梦想。于是就在这矛盾之中,他最终放弃了传统武侠中善恶各得其所的报应式结局,却又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清晰的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对于真善美执着的热爱与追求。因此古龙没有让青龙会陨灭,而选择了用个体的局部的成功,来昭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真理。
第三层,我们说过,这最后一种武器正式来摧毁青龙会的。而古龙却坚持地选择不写,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说邪恶与黑暗的青龙会是不可战胜的?显然不是。古龙的理想主义原则和追求真善美的心不允许他这么写。那么古龙究竟想表达什么?笔者认为,古龙试图告诉我们的是:没有什么武器能够最终摧毁邪恶。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以不杀止杀!那么,这最后一种并不能以实体存在的武器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仁爱!这就不单是一种全新的美学价值。更是无上的思想境界。这种写法,金庸在《雪山飞狐》中用过,欧亨利更是精通。但从没有人能够将深层含义写得这么委婉,这么含蓄,逻辑性这么强。你想到了曹雪芹是吗?这恰至高潮而悄然无声,颇似中国古典画中的留白。可是留的却是最核心的思想内容。总之这种笔法在美学角度是古典的,唯美的,形而上的。(文学不欢迎辩证法,谢谢)。从思想境界角度上看,这种博爱的理念从根本上源自于古龙对平等与自由的热爱,以及对人权的永恒追求。这是个全新的思想高度,古龙并未能在这个高度上走的太远。但至少他敲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不是吗?
诚然古龙是有其局限性的,比如他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见的摇摆。比如他对形而上学的执着(尽管他自己可能并没意识到),再比如他虽然接近过唯物史观的入口,却最终饶了回去。但就《七种武器》系列来说,其文学价值及思想深度足以掩过其局限。再说一遍,本文并非为了拔高古龙,而仅是针对《七种武器》系列抒发自己的见解。一家之言,恐有不妥,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