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来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14 00:45:06
《《731》》
9月20日,我和妈妈来到文投大剧院看最近热映的《731》。那里还发着小国旗呢,我赶紧排队领了一面国旗,紧紧地握在手里。
《731》正式开始了,我还没有多少感受,到了电影中、后期我对日本人的恨意狠狠地跨了一大步。日本人以净化水为名,成立了专门做人体实验的731生化部队,在中国偏僻的地方做实验,设有细菌储存车间、鼠疫弹药车间、冻伤实验室和毒气实验室,再加关卡重重的监狱。这还不算,日本人还对着抓来的人们说:“健康换取自由”。日本人怎么可能真的放过这些人呢?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死路一条。看着人们笑着走出监狱,我真想大声告诉他们:“别走呀!快回来!”
最让我触目惊心的是,日本人还用1一10个月的胎儿做活体标本,看着一个个瓶子里的胎儿,我心里一直在想:日本人的良心不会痛吗?可恶的日本人大概没有良心吧。
看到主人公王子阳终于跑了出来,我的手紧紧攥着,希望他能活下去,给大家一个希望,但事与愿违,最后所有人都死在了那个大坑里,无一生还。看到这里,我感觉身体有股气在往上窜,国旗在我手里握得更紧了,我为过去的同胞感到难过,遗憾!我想:幸好我出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保家卫国,让祖国永远和平。
同胞们,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
《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满怀喜悦地来到高新六小,最幸运的便是能遇见您——刘老师。
课堂上,我曾有一道题思路不清,您俯下身子,用温和又耐心的语调为我讲解,直到我完全理解。您的这份耐心,如冬日暖阳,让我心底满是温暖。
在讲台上,您总能变着花样给我们授课,或是趣味游戏,或是故事引申,全班同学都深深爱上了您的课堂。在您的课堂里,时间总是悄然飞逝,我们总觉得听不够您的精彩讲解。
下课铃响,您又化身为我们的大朋友,带着我们做游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怀的笑容,甚至下课了都还恋恋不舍,满心都是对下一次课堂的期待。
刘老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您的每一份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真心祝愿您身体健康,每天都能拥有如阳光般明媚的好心情。”
《测身高》
春天,父亲带着儿子,来到院子里测身高。父亲让儿子站在树下,在儿子的头顶与树干齐平的地方,做了一个标记。然后,父亲在标记处,订了一颗钉子。儿子呆呆地看着,不知道为什么。
冬天来了,雪花纷纷扬扬,小树已经光秃秃的。小树旁边,不知是哪家的娃娃,还堆了一个可爱的雪人,那颗钉子还在树干上。
第二年的春天,小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树叶。父亲又带着儿子来到树下,想看看它长高了多少。结果,钉子的位置比儿子还高出了一段。
儿子满脸疑惑。父亲告诉他说,你在长高,小树也在悄悄地长高。儿子好奇地望着树上的钉子,点点头。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的家人》
大家好!欢迎来到安安的直播间。今天我来给大家直播一下我的家人。
首先跟大家打招呼的是我的全能型爸爸。我的爸爸脸圆圆的,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镜后面藏不住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特别有趣。别看我爸爸长得胖乎乎的,他从小就是个运动健将呢!爸爸以前上学时,一直都是足球校队的队员,参加了好多比赛。他可厉害了,我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是爸爸教的,比如打羽毛球、跳绳、拍球……原先的我,一分钟跳绳只能跳几十个,中间还会断好几次,但是在爸爸的指导下,不断给我抠动作练细节,每天敦促练习,现在的我一分钟可以跳二百多个了,而且一次都不会断哦!这都得归功于爸爸的耐心指导。这就是我的爸爸,一个“超人”爸爸。
接下来轮到我的妈妈露面啦!我的妈妈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一双大大的眼睛,长得可漂亮了!大多数时候,妈妈都是温柔的,她一直陪伴我。当我生病时,她会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晚上睡觉时我稍微动一下,她就能立刻醒来,为我量体温盖被子。但是当我学习不认真时,妈妈便会展示出她的“狮吼功”了。“妈妈吼一吼,地球抖三抖”哎,我也没办法,只得乖乖听话啦!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时而严厉时而温柔的“百变”妈妈。
最后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奶奶吧!奶奶个子不高,有着一头齐耳的短发,她虽然年纪大了,但总是每天都充满着活力。她有一双灵巧的手,能做出好多好多美味的食物,平常她照顾着我们的一日三餐,在我们家非常重要。逢年过节时,奶奶就会做满满一桌子美味佳肴。看着土灶上鲜美的鸡汤、酱红色的蹄髈、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流下口水。这就是我的奶奶,我们家的“五星大厨”!
这就是我亲爱的家人,我爱我的家人。好了,今天安安的直播间到此结束,谢谢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琅嬛福地的典故》
晋朝人张华,某次来到一所道院,有人陪同他参观游览。后来,走到一处地方,忽然大石壁上出现一个门洞。那人带他进门,里面宫室嵯峨,幽雅整洁,既无一丝声响,更无半点尘埃,真所谓别有天地,好像远离人世,进入了仙境—般。
张华细看这里每间屋子都藏满了书。他走进一室,略略翻阅,原来这些书,都是汉朝以前的古籍。什么《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等只听说过书名,可谁也没有见过的珍贵文献,这里都有;《祷杌〔tāo-wù〕》、《春秋》等等,这里也有。
张华又惊又喜,不禁叫道:“啊呀,这么多的好书!要能读它一遍该是终生最幸福的事了!”当即请求道,“能容许我在此借住几十天吗? ”
那人笑道,“这里,普通的人进都进不来,怎能让你借住呢? ”
张华问:“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
那人说。“这是‘琅嬛福地’。”
这个故事,有人把它写成小说,题名《琅嬛记》(据说作者是元朝人伊世珍)。故事分明是虚构的,不能信为真事。不过,张华倒是确有其人,他是晋初大臣、著名文学家,学识很渊博,因他喜好道术,后来有些荒诞无稽的神异故事,往往借他来充当主人公,这篇《琅嬛记》,便是一例。
所谓《三坟》,相传是伏義、神农、黄帝的三皇之书:
《五典》,又相传为少昊〔hào〕、顓顼〔zhuān-xù〕、高辛、唐尧、虡舜五帝之书,《八索》是论八卦的;《九丘》 是记九州地理的。至于《祷杌》,是楚国史,《春秋》则是鲁国史。
由于这篇虚构的《琅嬛记》,人们就把传说中的神仙洞府称为“琅嬛福地”,用来比喻清静幽雅而藏书极多的地方。
《山水间的成长课》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三峡。
第一次邂逅三峡,是在10岁那年。从宜昌出发,乘坐江轮逆流而上,目的地是重庆奉节。我原本以为,峡谷里的长江,应该是惊涛拍浪、急湍翻滚的豪迈模样。可没想到,坐在平稳行驶的江轮上,映入眼帘的长江竟是如此平静开阔。碧绿的江水中,似乎只有游船划过的一道道波纹,搅乱了水中倒映着的两岸如黛青山。远远望去,三峡大坝像一堵长长的墙矗立在江面上,那般壮观,让我忽然领会到“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
初二的课堂上,当我诵读郦道元笔下的《三峡》,读到“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时,心里满是诧异。课文里三峡那急湍迅猛的样子,和我第一次见到的平静开阔,简直是天壤之别。怀着这份好奇,我决定再次前往三峡。
这次,我们选择了自驾,走的是江边的挂壁公路。
当汽车驶出一个隧道,眼前瞬间豁然开朗。穿透云层的阳光照进我的心里,天空还下着晴天雨。眼前的景象,仿佛是从课文里直接复刻出来的——一侧是笔直得像屏障一样的绝巘,另一侧则是翻涌着拍打着江岸的长江水。我打开车窗,潮湿的风夹杂着雨点拍打在手臂上,竟让我生出一丝惊险之感,心想:这才是三峡该有的样子吧?
车停了下来,一个卖橘子的老翁笑着和我们唠嗑:“看到那里的老三峡水位线了吗?以前的水比现在凶多了,还经常发洪水呢!过去一到汛期,江水就哗哗地涨,庄稼被淹,一年的收成也就泡汤了。现在可不一样啦!大坝建成后,咱这秭归橙年年都丰收,终于不用再看老天爷的脸色啦!” 听了老翁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第一次见到的三峡之静,并非它天生如此,而是三峡大坝建成后的变化。这平静的背后,是三峡大坝这个“安全屏障”在默默守护着,让沿江百姓的生计彻底摆脱了洪水的威胁。
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三峡工程博物馆。眼前的景象,让我格外震惊:三峡大坝竟然是花费了几十年、半个世纪才建成的工程。在一张张静态照片里,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填土、截流、建坝,用一筐筐的泥土和石头,一点点拼凑出这座总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的“世纪工程”。而它让长江上游重庆至宜昌段660公里的航道,从过去的“险滩密布”,变成了如今的“深水航道”,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年单向通航能力也从大坝建成前的约1000万吨,提升到了5000万吨以上,同时航运成本降低了约35%,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不仅如此,这座世纪工程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建成的那天,工人们欢呼雀跃,他们的笑容里,有疲惫,更有自豪。那一刻,我心中有什么东西正在慢慢滋长。
那一刻,是汽车驶出隧道的那一刻,是看见大坝的那一刻,是听老农亲口诉说的那一刻,更是在博物馆里见到一个个数据的那一刻。
升船机的船闸里,每一次水位的升降,都藏着工人们的巧思;看似平静的江面,实则是大坝为百姓筑起的坚不可摧的防洪屏障;完工后旋转的水轮,正借助江水的力量,点亮一座座城市的万家灯火。
这两次三峡之行,第一次是逆流而上,我读懂了山水的诗意;第二次是沿崖而行,我读懂了山水背后人们的付出与努力。从老农口中“秭归橙年年丰收”的喜悦,到博物馆里“2250 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震撼,我更读懂了,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这份“国之重器”所承载的智慧、辛劳,以及那岁岁丰稔的希望。
这是一篇格局宏大、构思精巧的游记佳作。其最突出的优点在于,通过“两次奔赴”的独特视角,将个人见闻、古诗文情境与国之重器的宏大叙事完美融合,完成了一场从“看景”到“读史”、从审美到思辨的深度行走。作者并未停留在风光描绘,而是以课堂疑问为起点,用“挂壁公路”的亲身体验和“卖橘老翁”的朴实对话作为转折,最终在博物馆的数据与影像中,读懂了平静江面下所蕴含的民族智慧与时代力量。这种由表及里、由个人到时代的层层递进,使得文章的立意格外高远。
《森林星期天》
松鼠和孔雀是好朋友,每天都在一起玩耍。
小松鼠来到河边,看到孔雀在河边哭,就问:“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孔雀哭着说:“我的羽毛这么脏,可是明天我就要去参加表演了。”小松鼠说:“你可以在这条河里洗一洗你的羽毛呀。”孔雀说:“好,但是我没有演出服。”小松鼠笑着说:“没关系,我可以帮你做一件演出服。”说完,小松鼠就跑回家去了。孔雀在那条小河里把羽毛洗干净了,洗完后,心想,小松鼠会不会骗我呢?就半信半疑地去了小松鼠的家,看到小松鼠正在用心的帮它做演出服,很惊讶。心想:我不能辜负小松鼠的心意,要加紧练习我的舞蹈。于是就在草地上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舞蹈,虽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却没有休息。
小松鼠做好了演出服,就把演出服交给了孔雀,那件演出服上有许多漂亮的羽毛,上面镶嵌着漂亮的宝石。
第二天,孔雀在舞台上表演,它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孔雀热泪盈眶,和松鼠紧紧相拥在一起。
《那一次,我成功了》
那天天气晴朗,正是骑车的好时光。于是,我骑着单车来到湖边,湖边有处楼梯,第一层三阶,二层四阶,三层六阶,正合适新手练习。
为了这次的下楼梯练习,我特意请来了骑车技术高超的哥哥。我哥骑车很溜,所以我请了他来指导我。首先,他给我演示了一遍,然后耐心地告诉我:“你要先把屁股抬起来,然后把身子向前压,再一直保持这个姿势就可以。”听完这些话,我产生了许多疑问。比如,为什么要把屁股抬起来?但我看他坚定的眼神,就放下心了。
于是,开始第一遍尝试。我坐上单车,望着高高的楼梯,不知不觉间手上就冒出了冷汗。哥哥见我如此害怕,就给我带上了安全装备,这让我安心了许多。我再次鼓起勇气,冲向楼梯,眼看就要下了,突然大脑一片空白,我下意识地按下了刹车键,停了下来。
有了上次的经验,我用力地抓住车把,发誓要成功。我又一次冲向了楼梯。这一次,我按照哥哥的指示做了,我居然顺利地过了!看着成功的自己,我感到无比开心。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抬起屁股?”带着这个疑问,我又来到了楼梯旁,又一次地冲向了楼梯。这一次,我心里再也不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了,而是充满了兴奋。突然,我的屁股传来了剧痛......
这一次练习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战胜了自己。
《《蟾蜍的“怪”帽子》(续写)》
蟾蜍戴上青蛙送的帽子,和青蛙一起来到河边散步,它们俩一个晃着脑袋哼着欢乐的流行歌,一个跟着节奏又蹦又跳。可蟾蜍头上的大帽子总“挡路”,这不,走着走着,风一吹,蟾蜍的大帽子轻轻晃了晃,从头顶滑下来挡住了他的视线,蟾蜍被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小石子绊倒,“啪”一下就摔了个屁股蹲儿,但蟾蜍却丝毫不介意,一个鲤鱼打挺爬了起来,继续追上了青蛙
走啊走啊,一阵细细的哭声飘到了它们耳旁。它们俩听了,急急忙忙地跑上前去。原来,一支蚂蚁队伍正对着小河发愁——河水挡住了去路,它们背上还驮着一堆面包渣呢!
青蛙连忙凑上去问:“小蚂蚁,你们怎么啦?”蚂蚁队长晃动着触角叹了口气:“唉!这条河拦住了我们的路,面包渣没法运回家啦!”蟾蜍一拍大腿,得意地晃了晃头上的帽子:“切,就这点小事啊,对我来说那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啦!看我的!”
蟾蜍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倒着往河面一放,哈哈!一条特别的“小船”出现了。可小蚂蚁们都缩着触角不敢靠近,生怕一上去,那“船”会沉进水里。一只胆子稍大的小蚂蚁壮着胆子,声音发颤:“我……我先试试?”
它小心翼翼地爬上“船”——因为身子太轻,帽子连一丝晃动的痕迹都没有。其他蚂蚁半信半疑:“一只蚂蚁能行,我们大伙儿都上去说不定会沉呢!”它们试探着一个接一个爬上去,“小船”依然稳稳浮在水面,没晃一下。蚂蚁们高兴得晃着触角喊:“太厉害啦!谢谢你们!”青蛙跳进水里,用树枝拨动帽子,把小蚂蚁们安全送到了对岸。蟾蜍的帽子虽然湿了,但它一点也不难过。
戴上帽子,它们继续往前走,忽然,一阵大风“呼”地把帽子吹到了大树枝丫上。蟾蜍急得哇哇大哭,青蛙也着急地呱呱叫,哭声引来了鸟太太。鸟太太落在它们身边,温柔地问:“怎么啦,小家伙们?”蟾蜍抬起头,指着树枝说:“我的帽子被风吹上去啦,麻烦您帮忙拿下来好吗?”“这有什么难的!”
鸟太太扑棱着翅膀飞上树梢,轻巧地用嘴衔住帽子飞了下来。蟾蜍和青蛙连忙接住,对着鸟太太连声道谢:“太谢谢您啦!”鸟太太抖了抖羽毛,笑着说:“小事一桩!这帽子看着就很特别呢!”
“那当然了!这帽子妙得很!既能给我遮阳避雨,还能变‘小船’帮蚂蚁过河,说不定以后还能当‘篮子’装松果……它可是我的宝贝呢!” 蟾蜍把帽子抱在怀里紧紧扣在头上,指尖摸着帽檐的花边,眼睛亮晶晶的。青蛙在旁边点点头,拍了拍帽子:“以后咱们一定要带着这顶‘万能帽’,帮助更多的朋友。”
他们边说又边继续往前走……
《元荡湖骑行》
这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上海元荡湖骑自行车了。元荡湖很大,我们用了两个小时才骑完,足足有20公里呢!
我们租了两辆自行车,终于开始骑行了。在平路上,温柔的微风亲吻着我的脸,我感觉很舒服。我看见了前面有一座桥,上桥就是上坡,需要我立刻加速。上坡时,我用力地踩踏板,感觉浑身的力气都用上了,车子缓缓地移动着,我很累,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下坡时,自行车的速度很快,吹到耳边是阵阵“呼呼”声,风也很大、很凉快,我感觉特别爽快!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很多打卡点,有上海大观园,有长长的网红桥,有水上栈道和咖啡馆,还有舒适的休息驿站。当我们路过咖啡馆时,我们买了一杯凉爽的拿铁咖啡和美味的冻柠茶。冻柠茶的颜色是红色的,很好看,也十分好喝,酸酸甜甜。
骑行看到的沿途景色很优美。湖水清澈见底,碧绿碧绿的,像一块碧绿的翡翠。我望着平静的湖面,心想:湖水里一定有一块绿宝石吧,不然为什么湖水那么绿?湖上还有很多小动物,如优雅的白鹭、可爱的鸭子、羽毛像雪一样的白鹭,你瞧,它的脖子伸得老长了。
这一圈骑行下来,我们看了一下地图,感觉路线很奇特,就像一头没了尾巴的小猪,真有意思!我虽然骑行让人感到很累,但我很开心很充实,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啊!下次我还要再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