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透过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25 03:03:14
《美好的暑假》
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我的床上,也落在记忆里那片沙滩与海洋上。那天,我正做着甜甜的梦,突然被朋友一把拽起,她着急喊:“别睡啦,赶紧去赶海!”
我睡眼惺忪地穿好衣服,就被朋友火急火燎拉着往海边跑,头发乱得像“鸡窝头”。刚到海边,一声清脆的“哇” 叫,把我彻底叫醒 —— 原来是一只小螃蟹,举着钳子,横着走得欢。我伸手去抓,这机灵鬼撒腿就跑,我不死心追着,折腾好一会儿,总算把它“缉拿归案” 。
我兴高采烈跑到朋友跟前炫耀:“看我厉害不!” 一瞧她的 “战绩” ,直接看傻了 —— 两大盆满满的小螃蟹!我惊得捂住脑袋,赶紧跑回家,拉着朋友抱来三大盆“战利品” ,冲到妈妈面前晃了晃,调皮说:“妈咪,猜猜我想干啥~” 妈妈看我一眼,笑着进了厨房。
没一会儿,香喷喷的味道飘出来,勾得我直往下跑。尝一口妈妈做的螃蟹,那鲜美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入口即化” 都不足以形容,很快就把饭菜吃得一干二净。
傍晚,我走到门口,小螃蟹们早已回归大海,早上的灿烂阳光也渐渐隐去,可那天的快乐与笑声,像贝壳里的珍珠,永远藏在暑假回忆里,满是成就感呀!
《读《让善意不再尴尬》有感》
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书桌上,也落在《让善意不再尴尬》这篇文章上,开启了一段触动心灵的阅读之旅。
故事发生在风雪交加的夜晚,鲁尼兹出于善良,帮助了一位老人,却意外遭遇车祸,让这份善意陷入“要赔偿医疗费”的尴尬处境。本以为是善意被辜负的无奈剧情,可老人苏醒后,一句 “要感恩,不要赔偿”,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光,照亮了人心。后续小城人们被这份纯粹的善意打动,为老人募捐,而老人又将捐款悉数拿去帮助因行善陷入尴尬的好心人,善意就这样在传递中,织就一张温暖的网。
读到故事高潮时,我的心像揣了只小鹿,为鲁尼兹揪着劲儿,怕这份善意被尴尬绞碎;又在老人说出那句话时,被深深震撼——重伤在身,满心所想却是护佑善意不被挫伤,老人的心胸该有多辽阔,才能盛得下这样纯粹的善良啊!
生活里,善意藏在一个个平凡瞬间:是同学忘带笔盒时,递过去的那支笔;是看到妹妹买零食钱不够,默默补上的那份心意;是大雨倾盆时,把备用伞留给没带伞朋友的举动。可行善途中,难免会有“热心肠被泼凉水” 的委屈,就像鲁尼兹最初的遭遇。但故事里的老人,宛如守护善意的超人,用行动赶走了那些妄图冷却善意的 “坏蛋”,让我们看到:善意不会被轻易打败,只要有人愿意坚守、传递。
读完短文,我懂得了,善意是春天的种子,哪怕被踩踏、被风雨拍打,只要有人愿意做播种与守护的园丁,它就会生根发芽,长成遮风挡雨的森林。往后,我也想成为这样的园丁,呵护每一份善意,让它们在岁月里蓬勃生长,让这世间的春风浩荡处,善意永远并肩同行,不再有孤独的时刻。
《读《让善良不再尴尬》有感》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子,照亮书房,也暖暖地覆在我心上。读完《让善良不再尴尬》,心底对“善”的理解,似被这阳光烘得愈发透亮。
故事里,鲁尼兹在风雪交加的夜晚,开车去看望儿子,途中遇到拦车的老者,好心搭载,却因意外让“善良”陷入尴尬困境。可老人苏醒后,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别赔偿” 。这短短几个字,像冬日炭炉,暖了我的心,也让我对“善良”有了新认知——善良哪怕被“意外”绊住脚,也该被温柔接住,而非让行善者寒心。
可生活里,也有相反的寒凉故事。小街道没监控,老人摔倒,好心小伙扶起,老人却咬定是小伙撞倒。小伙百口莫辩,好人好似被“善良”绊了一跤。我曾不解:为啥做好事这么难?难道社会风气,真要被这些“尴尬”拖向冷漠?可再细想,不能因几颗“坏果子”,就把整篮“善良”扔了呀。不管外界怎样,藏在心底的善意,总得勇敢拿出来,不然,“善”的种子,会在沉默里慢慢枯萎。
别让小插曲,困住心底善意。善意多像公园种子,你若敢播撒,走到哪,都能开出善的花;你若藏着掖着,任它在心底憋闷,便再难寻善意踪迹。心若是苦的,人生便似无边苦海,处处是挣扎;心若装满甜的善意,人生自会处处是曼妙风景——帮人时的掌心温度,被帮者眼角的谢意,还有善意传递时,那股子暖烘烘的劲儿,都是生活给“善良”的奖赏。
愿我们都做“善意播种者”,别因怕“尴尬”,就把善良锁进抽屉。让该出手时的相助,该理解时的体谅,化作春风,吹走“善良尴尬”的阴霾,让这人间,因我们的勇敢行善、温柔接善,满是善意花开的芬芳。
《江南水乡,魅力衡阳》
当夕阳的余光透过垂柳叶间的缝隙,洒在青石板路上时,两旁的房屋烟囱中的炊烟也出来溜溜了,小村庄被烟雾笼罩,如梦似幻。若你问,这是哪?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衡阳,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巍峨耸立的高山连绵起伏,明亮清澈的湘江奔流不息。最特别的,就数南岳衡山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是著名旅游景点。
衡山四季景色各异,却都美不胜收。春天万物复苏,满山遍野的花朵竞相开放;夏天树木繁茂,引得万千游客云集于此,看日出的万道霞光射破云霄;秋天层林尽染,硕果累累,飘飞的落叶伴着风儿奏起欢快的交响曲;冬天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顶远眺,大地一片苍茫,让人不禁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感慨!
衡阳不仅有怡人的风景,也有繁荣的城市。纵横交错的街道四通八达,鳞次栉比的高楼巍然耸立,街道上车水马龙,蚂蚁运食般密密麻麻。商铺更是多得数不胜数,熙来攘往的人群步履匆匆……伫立在马路中央,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的祖国真是繁荣强大,我的家乡经济发展真是日新月异!
将夜,城市更加活跃了!瞧,五彩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亦真亦幻,让城市的夜空不再单调。人们从房里走出来,有的散步,有的迫不及待冲进商场,还有的与好友畅谈,互诉衷肠……此时,若你站在高楼上,往下看去,整个城市如同盛装的小姑娘,美丽不可方物,温暖了整个夜晚。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湘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让人念念不忘的,当属家乡的美食了!衡阳衡东坐落江南,是地道的“鱼米之乡”,被誉为“土菜名县”。黄贡椒、米烧酒、山茶油三宝用作辅料,一道道地道土菜闻名遐迩,不必说色香俱全的“衡东头碗”,也不必说“杨桥麸子肉”,更不用说口齿留香的“石湾脆肚”,单是地方特色点心“神曲米饼”,便俘获了无数人的芳心,形成了一种特色土菜文化。
家乡美食那么多,最让我难忘的却是艾饼。当艾叶成熟,向人群散发出诱人的艾香时,外婆便会背上竹筐,向山上进发,采摘艾叶。我也总喜欢吊在外婆身后,做她的小帮手。摘好艾叶后,洗净,切碎,和面粉,反复搅拌揉捏,最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小圆饼,如同小孩子的笑脸。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每逢这时,我就会兴奋地飞身上前,给外婆帮倒忙。然而外婆并不生气,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乱捏乱按,笑起的皱纹如同绽开的菊花,成为了我最深的记忆。好不容易等到艾饼蒸熟,我立马飞奔到厨房,急急忙忙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浓浓的艾香四处弥漫,那种满足与幸福,溢满了我的心头,伴随着我最纯洁的梦。那是,我家乡的味道。
故乡的一切永远那么使人难以忘怀,它哺育了我,给予我它的柔情、美丽与善良,无论身处何地,我都会牵挂着她——衡阳。
【评析】
最是难忘故乡情。小作者诗意开头引出家乡,第二段从故乡的风景入手,描绘了著名景点衡山四季的美,第三四段写了城市的繁荣景况,第五六段写了家乡的美食,尤其是着重描写了内心深处的记忆,描写了故乡的景况。文章写家乡有序且自然,首尾呼应,语言表达活泼生动富有韵味。
文章最可贵之处在于小作者不是“冷眼”描绘,而是怀着无限的自豪、热爱与眷恋之情描写文章,语言优美而凝练含蓄,擅用成语或四字词语,如“纵横交错的街道四通八达,鳞次栉比的高楼巍然耸立”。引用诗歌,体现了家乡文化特色,全文处处洋溢着对故乡最真挚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家乡就是小作者心灵的归宿。
《与浪共舞》
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层层树叶,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蝉儿在枝头唱着轻快的歌。我们来到东钱湖亭溪,准备开启一场刺激的漂流。
我和爸爸来到漂流起点,眼前,湍急的水流裹挟着雪白的浪花,如脱缰的野马奔腾而下,礁石在水面时隐时现。我的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既期待又紧张。我们迅速穿好救生衣,戴好头盔,爸爸还反复检查了安全扣,那认真劲儿,仿佛在对接一项重要使命。
刚登上小船,“透心凉” 就猝不及防袭来。工作人员手一扬,水如细雨般朝我们泼洒。我们也不甘示弱,立刻还击。随着工作人员轻轻助推,小船像离弦之箭,一头扎进汹涌的浪涛中。浪花气势汹汹地劈头盖脸扑来,凉意瞬间侵占全身。小船在浪尖灵活穿梭,撞上礁石的瞬间,剧烈颠簸,好似要把人甩出去。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死死抓住扶手,尖叫连连。这狼狈又刺激的感觉,让肾上腺素疯狂飙升!
转过一道弯道,小船驶入平缓水域。刚想松口气,一队 “水仗大军” 突然 “杀” 到眼前。有人举着水枪,水柱如银蛇狂舞,疯狂朝我们射击;有人端着水盆,握着水瓢,脸上挂着不怀好意的坏笑,猛地将水泼过来。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冰凉的水已把我浇成了 “落汤鸡”。“反击!” 爸爸一声大喝,吹响了战斗号角。我立刻抄起水瓢舀起水奋力泼去。可咱们这小水瓢,哪敌得过人家的 “大杀器”,对方的水花如暴雨倾盆,劈头盖脸砸来。我眼睛都睁不开了,只能闭着眼,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乱泼。眼看就要败下阵来,不知谁喊了一声:“打那个拿大盆的!” 我和爸爸快速抹了把脸上的水,集中 “火力”,朝拿大盆的 “敌人” 疯狂反击。水花精准地命中他的脸,瞬间,他成了 “落汤鸡”,举着空盆,嗷嗷叫着,四处逃窜……
水仗的兴奋劲儿还没消散,“之” 字形连续陡坡又横在眼前。小船如脱缰的野马俯冲而下,强烈的失重感,仿佛要把我的灵魂甩出躯壳。眼睛被水糊住,我只能紧闭双眼,用疯狂的尖叫宣泄内心的震撼。等回过神来,我们已被冲到了下游,浑身湿透,却笑得直不起腰。那畅快劲儿,别提有多爽了!
水流渐渐放缓,夕阳像打翻的金粉,洒下柔和的余晖。回望这一路,那些惊险瞬间,早已化作心底藏不住的畅快……
(小作者是浙江省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写下这些文字时,漂流的刺激还在我心里打转。这次冒险让我明白,勇敢就是——别怕,迎上去!
家长感言
陪孩子经历漂流,看她从紧张尖叫到笑着“战斗”,很惊喜她的勇气。这次漂流让孩子直面挑战,也让我们懂了:放手让她闯,她能接住风雨,长成更坚韧的模样 。
教师赏析
小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活泼生动的语言,将夏日漂流的刺激与欢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文中对水仗的描写尤为精彩,动作和场面的刻画非常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结尾用夕阳的余晖和回望的视角,将漂流的惊险与欢乐转化为内心的畅快,含蓄而富有诗意,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方红波)
《水中观“她”》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汉字的旷野上奔腾,阳光透过窗户进了屋,照在我素洁的作文纸上,赐予我万千的思绪。手中的笔犹豫不决,茫然地在一条条黑色的细线中,陷入了冥想……
时光的齿轮缓缓转动,我依稀记得小时候的一次玩泡泡,那时我压根不知道它的名字,只是一味得将它吹起,再顺手戳破,有时运气好,遇上个顽强的,就干脆让它开启自己的旅行,望着它越飘越远……后来一听见“泡”就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些活泼灵巧的透明小球,这,便是我第一次对汉字的敏感体验。
转眼间,在汉字的陪伴下,我升入了小学。一次上课,老师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大海”,这我当然听说过,印在我脑海中的,是“碧波荡漾”,是“泛起涟漪”,是那明亮的太阳将海平面照得波光粼粼,动笔写下“海”时,心中万分激动,心中无比澎湃……这便是我对汉字的第一次深刻理解。
就是在这一笔一划中,时光悄悄地将我带到了初中,我逐渐熟悉了七大洲八大洋,体会到了世界之开阔,文字之鲜活,它们特殊的名称让我始终难以忘怀……这,便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不禁心潮澎湃。
古人称呼对方为“汝”,每每读到它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古人的文化底蕴是多么深厚,交往间又是多么得谦逊有礼,让人读起来别有一番意味。
随着时光更迭,我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偶尔碰着雨天,出了校门放开了跑,又是无数的“三点水”轻轻低落,我刹那间想起那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或许,不同年龄的不同见解,才是汉字之妙吧……
在“她”的陪伴下,渐渐理解了那句“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走进素描世界》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书桌上,暖暖的,我坐在桌前,轻轻收拾着我的素描工具。铅笔、橡皮、画板,还有那张未画完的静物素描纸,都被我小心地整理好。铅笔的木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橡皮的白色颗粒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我一边收拾一边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副未完成的画,心里满是期待。今天,我要去青少年供继续我的素描课。
素描,对我来说是一种神奇的魔法。它用简单的黑白灰,勾勒出静物的轮廓,展现出物体的质感与光影。
记得刚开始画画时,我连最简单的线条都画不好。手里的铅笔总是不听使唤,画出的线条不是太轻就是太重,完全达不到我想象中的效果。看着那张“山水画”我心里满是懊恼,甚至有些想放弃。可每次看到手中那副未完成的画,我就会想起自己对画画的喜爱。于是,我就会告诉自己:“再试一试,万一就画好了呢!”于是,我一遍一遍地排线练习,每次下笔我都小心翼翼,每一次调整我都充满期待。虽然画得还是不够完美,但每一点进步都让我更加喜爱素描。我爱上了那种用铅笔一点点勾勒出形状的过程,爱上在纸上留下痕迹的感觉。画画让我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快乐,让我沉浸其中,哪怕只是画一个简单的几何体。
在练习的日子里,我逐渐发现,素描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每当我坐在画板前,听着笔尖与纸面摩擦发出的沙沙声,闻着纸张特有的气息,感受着橡皮屑从指尖滑落的触感,心里就会变得格外安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我和眼前的画纸。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任务——画一束花。我选了一束向日葵,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带着温暖的光泽。我屏住呼吸,认真观察着它们的形态,感受每一朵花瓣的弧度,铅笔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声,那声音像一首轻柔的旋律使我沉浸其中。
素描于我,早已不只是简单的线条与光影,它是用耐心勾勒出的热爱,用坚持渲染出的执著。它让我在每一次落笔时,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感受生命的温度,那是属于我的独一无二的语言。它的阳光依旧洒在书桌上,暖暖的,就像我对素描的热爱,永远不会变凉。
《赖床之神的早晨》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啊——"一个长长的哈欠后,困意像潮水般涌来。我掀开被子坐起身,想着:现在该去写作业了。可温暖的被窝像有魔力一般,我又躺了回去:"再睡五分钟就好......"
我的理智开始挣扎:"早点写完就能早点休息!"于是强撑着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向洗手间。镜子里的我眼睛半闭,刷牙的动作慢得像树懒。冰凉的水拍在脸上,可困意还是挥之不去。
过沙发时,柔软的坐垫仿佛在向我招手。我像被施了魔法般倒了下去,脑袋刚沾到靠垫就迷糊起来:"就眯一小会儿......"突然一个激灵,我猛地跳起来:"不行!作业还没写!"
终于坐在书桌前,我强打精神翻开作业本。可没过多久,眼皮又开始打架。手中的笔慢慢停下......等我惊醒时,发现本子上画满了睡梦中写的"天书"。
哎,说好的"早起写作业"呢?原来我这位"赖床之神",连早晨的时间都被睡意偷走啦!
《我是“剑客迷”》
暖暖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少女的身影在床上舞动,一幕幕武侠的气息在身上显现,这就是我——有着剑客梦的女孩。
坐在沙发上,望着电视机里一个个练武练剑的身影,惊喜入迷。写完作业,是遐想的时间。望见窗外,一朵朵雪亮的云彩,长长的,恰似一把一把的剑,锋利无比。一阵风走过,云霞换了样,如同一位隐世练武的人在打拳。
跳上床,脑海里闪过无数帅气的背影,又出现许许多多剑法秘籍。手中好似有一把神剑,挥舞着它,斩断眼前的一切荆棘,随后凌空跃起,傻笑着。
我爱画画,尤其爱画剑客:头戴斗笠,身穿黑衣,眼神冷漠,手持宝剑。我最爱画这种人物,这也是我最喜爱的装扮。
不知啥时候起,爱上画火柴人。每个小小的火柴人都必然有一把剑,不管是什么元素,风、火、雷、电、木、水、科技……和朋友在小区里玩,各捡一根长且粗的木棍儿耍起来,帅气极了。打斗起来,摔了也不怕,站起来继续。
想了想六一儿童节要穿的衣服,定要cos 角色。伍六七、江惠莲、梅花十三……想象着,幻想他们的英姿帅影,好似一盏明灯,指引我缓缓前行,又好似一个梦想,令我勇猛十足。
想着想着,眼前好像迷糊了,睡着后,又好像想梦见了他们的身影。
《小升初,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夏日里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间隙,斑斑驳驳洒落在我胸前跳跃的红领巾上。我坐在礼堂里,听着老师抑扬顿挫念出每个毕业生的名字。闷热的空气蒸腾着离别的气息,我紧握着胸前红领巾的一角,它仿佛还带着课桌间奔跑时的温热体温,此刻却已显出微旧褶皱的痕迹。阳光映照在红领巾上,熠熠生辉,恍如燃烧着童年最炽热的光华,也如初升的朝日,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当我的名字被响亮地念出来,心跳骤然加速,我快步上台。领过毕业证,当老师郑重宣布:“同学们,现在请解下你们的红领巾!”刹那间,礼堂里一片肃静。我的手颤抖着伸向颈后,却笨拙地缠住了头发,稍一用力扯得生疼,我只好慌乱地低下头,小心地摸索着解开那个打结。终于,伴随那轻柔丝带悄然滑落的声音,胸前那抹鲜艳的红竟已悄然消失于掌心,只留下空空荡荡的衣领。蝉鸣声仿佛骤然在耳畔放大,如潮水般拍打着心岸。
我茫然低头,望着手中静静躺着的红领巾,它依然那样鲜艳,却不再属于我。突然一阵风从礼堂敞开的窗户吹进来,凉意倏地灌入我衣领,我忍不住打了个寒噤——胸前空落落的位置,原来曾被这方寸红布如此温暖地庇护着。那红领巾曾是我胸前飘扬的旗帜,是奔跑时一路追随的火焰;而今解下它,如同告别一道护身符,从此要独自面对风雨和阳光。此时妈妈悄然靠近,轻抚我的肩,又细心帮我整理好领口,轻声说:“孩子,小升初是你人生旅途上一个小小的驿站,今天终点的抵达,明天就是启程的号角。”她温柔的话语如清泉注入心间,冲淡了方才的空茫之感。
回家路上,我小心翼翼将红领巾叠得方方正正,放进书包夹层里收好。夕阳西下,我无意中一抬头,发现妈妈手中正捧着崭新的初中校服,浅蓝色的布料在柔和余晖里熠熠闪光。凝视着那抹崭新的蓝色,我胸中豁然开朗,解下红领巾那一刻的怅然若失,原来并非失去,而是成长之门开启的轻响——胸前空落落的位置,终将被更沉重的担当填满。
终点亦是起点,童年红领巾的光彩虽已收入记忆的行囊,却为未来铺就了更深远的航程。原来,所有成长的仪式皆如此:郑重告别一件衣冠,是为了在更辽阔的天地间挺直脊梁;轻轻合上身后那扇门,前方等待的,是另一扇徐徐开启的、通向无限可能的门扉——那扇门里,正悄然矗立着我们下一个将要抵达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