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同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9-01 04:21:56
《一脚定江山——我们班的气球争霸赛》
气球大赛开始啦!每个同学都激动不已。女生组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每人脚上系好气球,准备迎战。
“三、二、一,开始!”老师话音还没落,女生们就互相踩起来。可惜,大家只顾着转圈圈躲闪,谁也没踩破谁的气球,最后竟然打了个“和平局”!全班哈哈大笑,女生们从刚开始的信心满满,变得有点小失落。
没过多久,男生组上场了。他们和女生完全不同——眼睛里仿佛冒着闪电,紧紧盯着别人的气球,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比赛刚一开始,小王就率先发起进攻,直冲小李跑去。没想到小李反应超快,不但躲开了,还反过来追着小王不放,嘴里还喊着:“有仇必报!”他把小王逼到角落,抬起脚猛地一踩——“砰!”一声,红色的气球顿时爆成了好几片,像花瓣似的散落一地。小王一看自己只剩最后一个气球,转身就跑。
小刘更猛,一口气连续踩爆四个气球!所到之处,气球纷纷“灰飞烟灭”。他见到目标就猛地跳起、用力踩下去,动作干净利落,场下观众全都看呆了。
大家越来越兴奋,好多同学跳起来喊:“太精彩了!加油!”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
没过多久,场上只剩下两个人:小刘和小王。他们你来我往,“打”得异常激烈。最终,小刘技高一筹,取得了胜利。
虽然这场比赛已经过去很久,排名我也记不太清了,但小刘和小王最终对决的场面,我一直没有忘记。那真是小学生活中一次难忘的回忆!
《我的同学》
我们班有一位聪明可爱的小男生,名叫张艺怀,他个子不高,和我站在一起,比我矮半头,他的头发短短的,像小刺猬的刺一样一根根竖起来。他眉毛浓浓的,下面长着一双乌黑的眼睛,思考问题时总是眨巴眨巴的,闪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嘴巴不大,但能说会道。
他还是个小书迷,一有空他就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每当课间休息,同学们都出去玩耍了,我总能看到他捧着书, 谁叫他,他都不理,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而在课堂上,他总是那个最积极发言的人,因此,他的学习成绩特别优秀。
这就是我的同学张艺怀,你喜欢他吗?
《最亮的星》
在班级里,有一位同学让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就是我的同学小黄。尤其是上课时她那种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最令我佩服。
平常上课,我偶尔会走神,漏掉一些知识。但小黄呢?她截然不同!特别是在语文课上,每当老师讲到重点,她立刻进入状态:眼睛瞪得圆圆的,闪烁着专注的光芒。那神情,真像一只在野外饿极了的老虎,终于发现猎物那样渴求,急切地汲取着每一个知识点。一堂课下来,老师讲的内容,她似乎总能牢牢掌握。
更让我惊叹的是她记笔记的本领。很多同学总要等老师把笔记完整写下来才匆忙抄写。小黄却不然,老师刚讲完要点,她就能“唰唰唰”地飞快记录,清晰又工整。她的字特别漂亮,一笔一画都横平竖直,写得端端正正。一行行字排列得笔直整齐,竖着看也规规矩矩,整整齐齐,宛如一群训练有素的小士兵列着方阵,赏心悦目!
看到她那专注的神情,想想自己有时走神,我感到惭愧;再瞧瞧她那既整洁又高效的笔记,我更是由衷地佩服。小黄身上这种学习时无比认真的态度和那股专注劲儿,就像一盏明灯在我眼前闪亮。她真不愧是我心中最值得敬佩的同学!
《我的同学》
我有一位同学,他的名字叫李胤赫,他长的又高又壮,力气非常大。他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弯弯的眉毛,可爱的鼻子,乌黑的头发像刺猬一样短短的。
课堂上,李胤赫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他的回答总是准确无误,让我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个很难的数学题,全班同学都在思考,李胤赫却第一个举手回答了出来,老师夸奖了他,他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他的古诗背诵更是让人惊叹,仿佛每一句诗都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他的爱好广泛,特别喜欢阅读和写作。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给我们听,他的文字总是那么生动有趣。
李胤赫,他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像他一样优秀的人。
《猜猜她是谁》
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很多,今天,我想让大家猜猜下面我说的这个人是谁?她高高的个子,圆乎乎的小脸,一副粉色眼镜下面,藏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经常扎着一条马尾辫。
她性格乐观开朗,平时喜欢帮助同学,比如扫地,擦黑板、摆放桌椅,她做起事情干净利索,手脚麻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有一次,轮到我值日了,正着急早点干完回家,有个同学家长把他接走了,心想:“又少了一个人值日,什么时候才能干完啊?”这时候她走过来说:“没事,别着急,我来帮忙了。”大家高兴地说:“太谢谢你了,真是我们的“及时雨”。”
她的爱好广泛,喜欢跑步、画画、跑起步来简直就像一阵风,嗖嗖的在我们眼前一闪而过,还没来得及看清她的面貌,已经消失没了踪影。在画画方面她特别有天赋,教室里的墙上她的作品尤其引人注目,她还得过不少奖呢?
大家听了我的一番介绍,一定猜出她是谁了吧?期待你们悄悄告诉我哦!
《朋友的“画像”》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个子不高、长相普通的同学,可他却展现出高超、智慧、“武艺”高强的形象。
我清楚地记得,他在那一次数学竞赛中,拿到了“数学新秀”(当然,不包括我们培优班的)的头衔,全班就只有三个名额呢!一下子,他从人气4瞬间上升到29个人气!另外,他的三科成绩从来都不低于95分。现在,考一个90分都难呢!所以,如果老师是皇上,那他成“丞相”。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了。有一次,我们队2分,对方9分,差距太大了,根本无法挽救。而明知这个厄运,他却开始了“人生顶峰”!他用“王牌转身上篮”“帅气三步上篮”等杀招,迅速将差距拉小,一下子占了上风,10比9,最后白热化阶段,他更加疯狂,还有他队友的助力,最终,以15比9胜了对方。拿下!
他最喜欢和我们玩“老鼠偷油”这一个游戏。有一次,他和我们玩时,他拿出对付“猫”的看家本领:趁猫不注意,用力按他的腹部的两边,那个人被挠得哈哈大笑,顿时摔倒在地,翻滚在地上。我们就趁这个时候,全军出动,心满意足地把油运到那一个窝里。这样,我们就能吃到下一局了,而他却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等他再想抓我们,老鼠们早跑得无影无踪,因此,一些“猫”一听到他就闻风丧胆。
他的存在,照亮了我的心田,不用说,你也想来找他交朋友!
《我学会了折纸飞机》
星期天的下午,我在小区玩,看到我的同学李宁正在玩一个纸飞机。它的飞机飞得又高又远,我羡慕极了。于是,我下决心也要折一个纸飞机,到时候一定要和他比试比试,看看谁的飞机飞得更高更远。
我回家随便找来一张纸,三下五除二就折成了一个纸飞机。我想先在客厅里飞一下,结果它不是掉到了沙发上,就是撞到了窗户玻璃上。而且那个纸飞机头上像是绑了一块石头似的不断地往下栽。气得我直跺脚,心里想:“我折的纸飞机连飞都飞不起来,还比个鬼赛,我肯定会输的。哎,要不,我去请教一下他吧。”
于是,我便又拿了一张纸连同我折的那架纸飞机快速下楼,走到那同学玩的地方,满脸通红对他说:“你能教我折一下纸飞机吗?我刚才折了一个纸飞机,却怎么也飞不起来。我想了很久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能帮我看一下吗?”说完,我便把我的纸飞机放到了他的手上。他接过纸飞机,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发现这个纸飞机一摸就瘪了,对我说:“你这个纸飞机太软了,要用硬纸折,才能飞起来”。
我听了,赶快跑回家,在书架上找了一张长方形的硬纸。首先,我用剪刀把硬纸剪成正方形,然后将它对折,再对折,最后,再将它折了一个尖尖的机头。
我拿着刚折好小飞机,高兴√来到了小区的空旷地。选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对着纸飞机的尖尖的机头吹了一口气,猛地朝空中一扔。这一次,我的纸飞机“嗖”一声起飞了,它飞得又高又远,还飞了很久很久,才落在前方花坛的灌木丛上……
第二天,我和同学比了一个赛,最后,我折的纸飞机居然超过了他的。“赢了!”我拍着手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发现所有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并不简单,它要我们不断尝试,虚心请教才能成功。
《快嘴廖》
“快嘴廖”是我们班的廖子骞同学。因他有着敏捷的思维和极快的抢答速度,我就给了他这一称呼。
“快嘴廖”的快,尤其表现在抢答方面。每当老师提出问题,他的回答速度之快就仿佛思维与语言无缝对接,答案经常脱口而出。
记得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老师让我们尽量多地给“辉”字组成词。正当大家为词穷而绞尽脑子思考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交”字。“快嘴廖”立马猜到了答案,他立刻举起右手,脸上写满了兴奋。在王老师示意他回答问题后,他“蹭“地一下站起来,脱口而出:”“交相辉映。”同学们惊呆了,对他的思维与反应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让人惊叹的事发生在四年级期末复习的时候,那时,老师说起“白鹅”一词,“快嘴廖”立刻猜到老师要提问,于是像弹簧一样弹起,高声地说这篇文章作者是丰子恺。这突如其来的抢答实在是令人意外。老师假装生气,批评他像“剁尾巴猴儿”一样急躁,但眼中的笑意满是对他答题的肯定,无不透露出对“快嘴廖”的认可。
但是,“快嘴廖”也有充满烦恼的时候。有一次上课,老师刚讲了一个知识点,要求大家先记录下去再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种总结。“快嘴廖”两分钟就记录好了,整个人坐得笔直,头高高地昂起,好像一只骄傲的公鸡,时刻等待老师的表扬。老师马上注意到他坚定的眼神,请他发言。但是他的回答却不那么自信,结结巴巴地说得并不清楚。老师的眼神从欣赏变成一点点遗憾:“你的想法和我的有些不同,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快嘴廖”马上变得沮丧,看上去好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他的头一点点一点点地低下去,最后竟然伏在桌子上偷偷流眼泪了。这一刻,我都震惊了,居然还有“快嘴廖”答不上来的问题!其他同学的回答老师也不满意,最后老师说了自己的看法,同学们恍然大悟。“快嘴廖”也马上擦干眼泪,拿起笔来奋笔疾书。尽管他也有失落的时候,但是他能马上调整状态,对下一个问题积极举手发言,我心中更加佩服。
如今,“快嘴廖”依旧保持着敏捷和自信,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尽管他有时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但仍然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我欣赏他,佩服他,更要学习他,努力做到上课集中注意力,加强课前预习,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恐龙时代探索之旅》
2045年,我同学张鸣发明了时光穿越机。作为研究恐龙专家的我,迫不及待地请他启动时光机,带上我穿越到恐龙时代。
乘上时光机,只听"嗖"的一声,眼前一道闪光,刹那间觉得天旋地转,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恐龙基地。这里的场景看得我和张鸣目瞪口呆。放眼望去, 一片视野开阔的丘林地带,百草丰茂,大大小小的恐龙聚集其中。有的食草恐龙悠闲地吃着草,有的食肉恐龙张开血盆大口,在撕抢着食物,还有的恐龙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闭目养神……
还没等我们缓过神,就看见一只雷龙和一只霸王龙打的不可开交。只见雷龙用它那粗壮有力的尾巴甩了霸王龙一下,被扇了一尾巴的霸王龙“嗷嗷”地嘶叫着,不甘示弱的它抬起巨石一样的脚掌,凶猛地朝雷龙扑去。这一掌踩下去,雷龙肯定会一命呜呼。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我和张一鸣默契地拿出现代高科技投石器,“咚咚咚”的向霸王龙投去,随着"啊"的一声,霸王龙发出痛苦的哀叫,雷龙趁机逃脱。
我看着眼前的一切,对张鸣说:“要不咱们俩个抓一只小霸王龙拿回去研究研究,怎么样?”张鸣一听,连忙摆手说:“别,你以为小霸王龙这么好抓吗?”“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在我的说服下,他终于同意了。我们下了时光机上仔细观察着、寻找着。终于,我们在一只母霸王龙的身下发现了一只小霸王龙,趁母恐龙出去觅食的功夫,我拿出高科技超强力吸盘,对准小恐龙,按下按钮,只见稳稳的将小恐龙吸了过来。还没到小恐龙反应过来,我们就用高科技麻醉药把小恐龙麻醉了,随后,我们用网把它装进去。
就在我们要返程时,却被母恐龙发现了。它“嗷——”的大叫一声。这一嗓子把其它恐龙引了过来。吓得我们拼命逃跑着,可突然一只大恐龙挡在我们身前。我急忙催促道:“李鸣,快召唤时光机。”李鸣按下手中的唤时光机的按键,突然一道光散下来,把我和李鸣吸了进去。谁知那只大恐龙张开血盆大口。“嗷嗷嗷——”吼着,并一口咬住时光机的机翼,撕扯着,怒吼着,时光机失去了平衡,左右摇晃,不断下降。吓得我一身冷汗,撕心裂肺地喊着:“快启动穿越模式呀!” 在这千钧一发,穿越系统启动成功,我们成功的回到了2045年。
第二天,“恐龙重回地球!中国科学家又立新功!”世界各大报纸纷纷报道。 我和张明约定,等我们把小恐龙研究透了,要坐时光机回到恐龙时代,采集几枚恐龙蛋回来研究。
《与热爱编程同行》
一路走来,陪伴我们成长的,有父母,有老师,有同学,有好友;还有爱、友谊、知识、美……与智者同行,明晓事理,收获人生的大智慧;与书同行,获取知识,拥有丰厚的人生;与微笑同行,乐观向上,赢得积极的人生……
请以《与 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自定。(2)要写出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悟,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与热爱编程同行
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C2308 王郁淘
太阳早已落山,但屋内仍旧明亮。键盘与鼠标清脆的敲击声一直在屋内环绕,不见停下。夜更深了,周围都已经暗下去,只有这间房间房灯亮着,时不时在传出响声。
我第一次接触编程在小学,那时候信息课上会教图形化。我被它的多种多样的变化和完成后的成就感深深吸引,自此以后,我自学了图形化编程。一路上高歌猛进,极少碰见的困难也在网络迎刃而解。每当一张过级证书下来时,都会为我的自信增添一分。
我不满足于此,于是报了班,学习爬虫与更高级的代码编程。我十分自信,认为也能够像图形化一样势如破竹。但真当我看到界面时就被重击了,密密麻麻的单词如一道坚砖砌成的城墙,牢牢地扎在地上,阻住了我前进的步伐。电脑屏幕上的东西虽是虚假的,但我好像永远过不去。我不断地想办法,在网络上寻找。可要莫是根本不一样,要莫看不明白。随着报错的提示从每一个单词,每一行,每一列中出现,我的指头从原本小心再小心地轻点键盘,变为用力地按压,敲击,连桌子都有些不堪重负地发出吱吱声。杯子中的水一点未见减少就变凉了。
尽管我自己也觉得不大可能,但还是一遍遍的尝试。下午的阳光明亮晃动太阳,我粗暴的一双把转过脸来,屋里顿时黑了下来,难道是上回亮光照着。
我渐渐冷静下来,看着放在哪个显眼位置上的帮助键迫不得已地按了下去。老师们好像早就知道了,他们立刻发文字解释。我认真领会后,发现那座城墙也不是特别坚硬,反而摇摇欲坠。我对照解析调整代码,规范每一个代码的位置。这让我想起以前第一次接触图形化时也是这样,不敢有一丝差别————终于过关了!
之后我常常请教,总结经验。编程水平越来越高。去年,我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奖状不大,字也很少,但我知道这是对我的努力仍最好证明。
保存好作业,关上电脑,关掉台灯,键盘的敲击声终于停下。我甩了甩手,键盘上的一些常用符号已被磨得看不见了,墙上的一排证书却光亮如新,闪耀在我的心头。时间流逝,热爱不变,它一直与我同行。
(指导老师:郑固磐)
与热爱音乐同行
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C2308 董荣坤
音乐于我,是透明玻璃瓶里收藏的彩虹糖,即便盖子紧闭,甜蜜的声响仍在叮当作响。
那场改变命运的露天音乐会,每个细节都烙在记忆里:草坪因前日降雨格外松软,像巨大的绿丝绒琴键;晚风掀起合唱团女孩的雪白裙裾,宛如琴谱上翻飞的升降记号。当童声唱到"慢慢张开你的眼睛"时,栖息在篮球架上的麻雀突然群起盘旋,在暮色中划出五线谱的弧线。
自此,我的世界开启了隐藏音轨。数学课画函数图像时,铅笔与坐标纸的摩擦声是《野蜂飞舞》;食堂排队打汤的铝勺碰撞,俨然《土耳其进行曲》的打击乐部。直到那个阴雨绵绵的周四,我的秘密花园闯入了不速之客。
语文老师讲解《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盘"时,窗外正有雨滴敲击空调外机。我鬼使神差地用钢笔敲起桌子,即兴为白居易的诗句配乐。清脆的"嗒嗒"声在寂静的教室炸响时,粉笔擦精准击中我的课桌,扬起一片呛人的白雾。
"这么喜欢伴奏,不如给全班献唱?"老师冷冽的声音像小提琴断了弦。我站在讲台上,听见自己变调的《欢乐颂》在墙壁间碰撞碎裂。同学们的笑声尖锐如小号,穿破我精心编织的音乐茧房。那个下午,我蜷缩在音乐教室后的储物间,听见校工老伯用口哨吹《茉莉花》,塑料扫把划过地砖的声响,竟比任何交响乐都令人心碎。
转机发生在半月后的台风天。我躲进图书馆避雨,听见管理员阿姨用收音机播放《暴风雨奏鸣曲》。当贝多芬的旋律与窗外雷鸣交织时,某种炽热的东西在胸腔复活。我冲进雨幕,在空无一人的操场张开双臂旋转,雨点敲打脸颊的节奏,恰似肖邦《雨滴》前奏的变奏。
而今我在校园广播站做配乐编辑。当看到晨跑的同学随着《运动员进行曲》调整步伐,当发现总务主任修剪花枝时会哼《剪羊毛》,我终于理解:真正的音乐从不在琴键或谱架,而在每个平凡人按自己节拍跳动的心脏里。就像那日罚站时未曾注意——当我荒腔走板地唱完,后排有个男生用圆珠笔在桌上悄悄打着拍子。
(指导老师:郑固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