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河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15:54:33
《乡情600字》
对于广大的河北,我心里怀挚痛的热爱,春夏秋冬那里都有不同的景色。春天,小草刚探出个头,山上绿油油的。我在草地上狂奔,迎面时不时的吹来了凉爽的风。天上飘来几朵白云。淅淅沥沥的小雨,清爽极了。我脱了鞋,从小溪里头淌了过去。在捧起一把清凉的泉水洗把脸,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放眼望去,几处迎春花正开的茂盛。黄灿灿的好看极了,就像给春姑娘戴上了花环,把整个春天点缀得十分漂亮。
夏天山上又变得更绿了,柳树的枝条随风飘扬。天气热的发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跟着了火一样,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时,我感到憋气。终于,大片乌云飘来,豆大的雨点掉了下来,我淋着雨在雨中行走,可以越下越大,越下越大。最后就如倾盆大雨一般,我只好回到家,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大雨。是不是有几只青蛙在积水里跳来跳去,雨停了,我穿着雨鞋,在水坑里踩来踩去。体现出了夏天的和谐。
秋天,山上变得金黄金黄的,硕果累累。我爬上了一颗苹果树,摘了一个苹果坐在树枝上,便啃了起来,吃够了便换下一棵,每一种果子我都吃了一遍。爬到最高处,俯视着整个村子。看着那金灿灿的果树,望着那夕阳西下的场景,感受心中无比的震撼。傍晚大家围着篝火,吃着烤玉米,心中感到无比的开心。
冬天映入眼帘的是白茫茫的一片,雪为大山和松树都穿上了一件洁白的衣裳。整个村庄都仿佛安静了许多,中午我堆着雪人,然后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雪仗。一整天,鹅毛般的大雪一直在天上飞舞,直到傍晚,烟筒中飘出了一缕白烟,体现出了一片安祥平和的景色。
河北是我的家乡,那些景色无不显出她的美丽,我对她的喜爱从来没有变过,我永远都深爱着那美丽祥和的家乡。
《把“反面教材”请进大雅之堂》
河北沧州的名人堂负责人认为,入选名人堂的历史名人有条件:必须以正面宣传为基础,于是摒弃了魏忠贤、李莲英等为人不齿的人。我觉得很奇怪:名人堂的目的就是要起到教育世人的作用,那正面教材和反面教材为什么不能被一视同仁呢?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有污点的人和事,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这是世俗的普遍价值观。
人们把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当作主流价值观。也难怪,毕竟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所接受的“启蒙教育”就是这样的——老师只告诉我们毛泽东是带领千万农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伟人、是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建国功臣;但老师不会告诉我们,全国人民曾因毛泽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而每天生活生活在饥饿和恐慌中。
是时候醒过来了,该学会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如果过去的耻辱可以不被正视,年轻人就不会知道七十多年前祖国母亲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也不会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如果南京大屠杀可以不被正视,那么我们在那多年后的今天就不会对军人肃然起敬,就不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就不会明白国家的命脉掌握在我们年轻人手中,也不会知道想要不重蹈饱含血与泪的过去就必须变得更加强大。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就告诫世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名人堂的初衷是好的。诚如粟婴花可以做成易用的麻醉药,也可以做成害人的毒品。许多东西亦毒亦药。
也诚如魏忠贤的为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即使他的生平有许多过错,也是可以摆出来给后人作参考和对比。哪怕他独揽大权、一手遮天,但他能从一个宦官到万人之上,必有他的道理,不可否认,他拥有强大的交际能力和出色的办事能力,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作为参考学习吗?年轻人最需要的能力不就是对事物的独立思考能力吗?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总喜欢将他们脸谱化,缺乏辩证看待事物的精神,这会使我们失去一双善于的眼睛。于是,我们把“反面教材”请进大雅之堂,让它与正面教材有平等地位,让世人看到历史的完整面目。我想,这才是名人堂真正的意义所在。
《把“反面教材”请进大雅之堂》
河北沧州的名人堂负责人认为,入选名人堂的历史名人有条件:必须以正面宣传为基础,于是摒弃了魏忠贤、李莲英等为人不齿的人。我觉得很奇怪:名人堂的目的就是要起到教育世人的作用,那正面教材和反面教材为什么不能被一视同仁呢?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有污点的人和事,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这是世俗的普遍价值观。
人们把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当作主流价值观。也难怪,毕竟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所接受的“启蒙教育”就是这样的——老师只告诉我们毛泽东是带领千万农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伟人、是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建国功臣;但老师不会告诉我们,全国人民曾因毛泽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而每天生活生活在饥饿和恐慌中。
是时候醒过来了,该学会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如果过去的耻辱可以不被正视,年轻人就不会知道七十多年前祖国母亲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也不会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如果南京大屠杀可以不被正视,那么我们在那多年后的今天就不会对军人肃然起敬,就不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就不会明白国家的命脉掌握在我们年轻人手中,也不会知道想要不重蹈饱含血与泪的过去就必须变得更加强大。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就告诫世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名人堂的初衷是好的。诚如粟婴花可以做成易用的麻醉药,也可以做成害人的毒品。许多东西亦毒亦药。
也诚如魏忠贤的为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即使他的生平有许多过错,也是可以摆出来给后人作参考和对比。哪怕他独揽大权、一手遮天,但他能从一个宦官到万人之上,必有他的道理,不可否认,他拥有强大的交际能力和出色的办事能力,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作为参考学习吗?年轻人最需要的能力不就是对事物的独立思考能力吗?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总喜欢将他们脸谱化,缺乏辩证看待事物的精神,这会使我们失去一双善于的眼睛。于是,我们把“反面教材”请进大雅之堂,让它与正面教材有平等地位,让世人看到历史的完整面目。我想,这才是名人堂真正的意义所在。
《美丽的河北350字》
啊,河北!读万卷书怎么也读不完你的美丽,行万里路怎么也走不完对你的畅想。
在二三月的春日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成群的菜花和油菜花头望天空,就像一杯清茶带着自己清凉的心境。
夏天,小村的上空升起了乳白色的雾,就像一个身穿白纱的少女,把村头当成了舞台,在台上翩翩起舞,又唱又跳,顿时人声顶沸,好像整个村的人都放松了下来。本来是炎热的夏天,但因为这场雾,人们都似乎忘掉了炎热的天气,忘掉了所有不顺心的事,回忆着快乐的事。
秋天,麦田成熟了,从远处望去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山上也变得金黄,真是景色宜人,美不胜收呀!万年长青的树依然还是那么高那么粗,都可以用“耸立云霄”这个词来形容了。远远的,还能闻到果园里果子的甜香,再吃上一口,满满的幸福留在齿间。
冬天,漫天飞雪,我和爸爸妈妈带着滑板、冰车在被积雪覆盖的山坡上玩耍我们的笑声在空旷的原野飘荡……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河北。听了我的介绍你愿意来看一看吗?
《春天的发现》
春天的发现
河北博野兴华小学二(1)班 刘思语
春天到了,我发现春雨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躲在春风中,玩着五颜六色的“油漆”。它把“油漆”倒在河边光秃秃的柳条上,柳条变绿了;倒在枯黄的草地上,小草变绿了;倒在迎春花上,迎春花便开出了金色的花朵;倒在油菜地里,油菜地便铺上了一层黄色的地毯,引来了许多蜜蜂和五颜六色的蝴蝶翩翩起舞;倒在桃林中,染红了桃花……
春天就像一册翻不完的彩色画报,大地就像一个变幻无穷的大舞台,春雨就在这个舞台上不断地变幻着各种拿手绝活,让我们看到了姹紫嫣红,充满活力的一幕幕……
指导教师:刘燕
《广济桥》
中国有四大古桥,有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而我只去过广东潮州的广济桥(湘子桥)。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弟弟一起去潮州游玩,一路上心情很澎湃,看到许多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很快我们就到了广济桥门口。
进入广济桥后,导游给我们解说它的历史,广济桥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此桥被专家称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该桥长518米,共有18个墩。在这些桥墩上,有很多牌坊和亭廊,而且每处都不相同,这座桥横跨两江,连接着两岸,中间部分是由18艘小船组成,早上十点整,小船会一艘艘连接在一起,供行人通过桥梁;到了晚上5点30分桥是断开式的,以便货船通行。一眼望去像梦幻的灯光秀表演,相当的美丽。
广济桥的建筑和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机会我还会再来一次潮州!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原文和翻译》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唐】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释】
燕、赵:借指的河北一带。
慷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
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
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
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谋职。适,到……去。兹,这。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
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
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
矧(shěn):何况。
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自他们的本性。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
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与,跟随。易,改变。
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聊:姑且。卜:测验、判断。
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望诸,古泽名,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
屠狗者:凡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荆轲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被杀。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时燕国有以屠狗为业的义士,这里泛指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
谢:告诉。
出而仕:出来做官。
【译文】
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想去燕赵地区(谋职)。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董生努力吧!
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生努力吧!
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还有像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
【赏析】
从文章的题目看,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应是为送董邵南游河北作的送别赠序,但细思之,又有不同情味。
其一,当时的河北是藩镇割据的地方,韩愈坚决主张削藩平镇,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因而在他看来,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镇,那就是“从贼”,必须鸣鼓而攻之。
其二,韩愈为了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很希望朝廷能够招揽人才,但在这一点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所以他在许多诗文中,都替自己与他人抒发过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诗,也是为董邵南写的,诗中小序有这样的语句:“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全诗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示遗憾。这位董生隐居了一段时间,大约不安于“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的现状,终于主动出山了,选择了去河北投靠藩镇。对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韩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在董生临行之前,韩愈要送一篇序文给他。但这样的序文是很难措辞的。赞成他去吗?固然如此,因对他有一定的同情,但若赞成,则违背了韩愈自己的政治主张;阻止他去吗?说明那是“从贼”,那就是变成了“留行”,而不是送别,也不合“赠序”的要求,更何况对于“怀抱利器”的董生去求发展(藩镇名义上还是唐王朝的一部分)提出反对意见,毕竟是说不通的,作者毕竟对董生怀有一定的同情。由此看来,这篇“赠序”实在是难以下笔了。
但韩愈毕竟是文章大家,倡导“惟陈言之务去”的他,写文章常常因难见巧,以巧取胜。这篇赠序的构思、用语就颇为精巧。
文章一上来就先赞美河北“多感慨悲歌之士”;接着即叙述董生“怀抱利器”而“不得志于有司”,因而要到河北去,“吾知其必有合也”,这很有点为董生预贺的味道。再加上一句:“董生勉乎哉!”仿佛是说: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争取吧!除此外,作者还深入一层:像你这样怀才不遇的人,只要是“慕义强仁”的人都会爱惜的,何况那些“仁义出乎其性”的“燕赵之士”呢?又将河北赞美一通,为董生贺。意思仿佛是:你的出路的确找对了!
这其实都是些反话,所谓的“心否而词唯”。
作者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使“古”隐藏其中,不那么引人注目。“古称”云云,即历史上如何如何。历史上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那呢?还是那样,或许已不是那样了。后文用一个“然”突转,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现实怎样,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为下文写“今”蓄势。
如今之燕赵是不是还多“感慨悲歌之士”呢?在作者心中,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作者并不立刻否定,也不明确否定,而是提了一个原则:“风俗与化移易”。既然是“风俗与化移易”,那言外之意不言自明。既然河北已被“反叛朝廷”的藩镇“化”了好多年,其风俗怎么能不变呢?既然变了,那也就不再多“感慨悲歌之士”了,那么你董生到那里去,就不能“有合”。
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竞引豪杰为谋主”。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果如此,岂不证明了“今”之燕赵“不异于古所云”了吗?但是作者是早有埋伏的。他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又说“感慨悲歌”的“燕赵之士”“仁义出乎其性”。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必有合”,这是褒奖董生的话,但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如果你能同如今的“风俗与化移易”的藩镇们相合,那只能证明你已经丧失了“仁义”。前面的“扬”是为了后面的“抑”。“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的“邪”和“卜”,与其说是卜燕赵,毋宁说是卜董生此行的正确与错误,使语气婉转,又暗含警戒之意。“董生勉乎哉!”此处当为“好自为之”讲,勉其不可“从贼”也。
最后一段,作者借原燕国大将乐毅被迫逃到赵国去的故事,来暗示董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还进一步照应前面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就劝其入朝廷效忠。连河北的“屠狗者”都要劝他入朝,则对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镇之举所抱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还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总之,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年间,安徽寿县的董邵南到长安应进士举,屡试不第,准备投靠河北的藩镇。董与韩交谊甚厚,知董“怀抱利器”,往投河北,“必有合”然而这对韩来讲,是一种“从贼”;可董又“不得志于有司”,也正由于此,韩提笔写下了这篇有名的赠序。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民族一家亲作文》
我是一个壮族女孩,老家在河北唐山,我和妹妹跟随爸爸妈妈在开鲁已经生活了12年。要说起我们一家人与内蒙古的渊源,那还得从我姥爷那辈儿开始说起。
听妈妈说,姥爷小时候家里很穷。太姥姥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姥爷是家中的长子。因为家里孩子比较多,生活又困难,姥爷虽然当时学习成绩很优异,但还是小学没毕业就被迫辍学了。辍学后,姥爷就跟着太姥爷一起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每次吃完晚饭,姥爷忆苦思甜时,总是会和我们讲起他年轻时的故事,用姥爷自己的话说:“我小时候什么苦没吃过,种过地、下过矿、进过工厂、做过小买卖。东奔西走,风餐露宿,那是真正体会过路边吃、地里睡的滋味啊!”
改革开放以后,当时20岁的姥爷把东奔西走的脚步迈到了内蒙古。在唐山与开鲁的来来往往中,汉族的姥爷娶了一个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媳妇,于是后来就有了一对民族为壮族的儿女,也就是我的妈妈和舅舅,说到这儿,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为什么是壮族了吧!姥爷头脑灵活、肯吃苦,姥姥贤惠、勤俭持家,一家人很快就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把土坯房翻盖成了砖瓦房,买了村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骑上了村里第一辆摩托车,家里装上了固定电话,姥爷手中又拿上了大哥大!
时光飞逝,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成花甲老人,一对儿女也已经成家立业。机缘巧合下,姥爷又带着我的妈妈、爸爸重返开鲁,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奋斗。当时妈妈30岁,而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只有六个月大。妈妈说,那是她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她说小时候经常会有内蒙古的朋友来家里做客。在他们与姥爷的交谈中,她了解了内蒙古人性格的豪迈,民风的淳朴,当然,还有那漫天的风沙和刺骨的寒冷。妈妈说,她是跟姥爷来到开鲁后,才了解到姥爷对内蒙这片土地有着多么浓厚的感情!姥爷熟悉开鲁的每一个旗,每一个镇,每一条路,时过40年,甚至能清楚地记得它们年轻时的模样。
2012年初春,妈妈又把出生刚满八个月大的我带回了开鲁,这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来到内蒙古。也是在这儿,我结识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好朋友——玥玥姐姐,她比我大一岁,是个蒙古族女孩儿。我们住在一个院,平时一起打闹玩耍。入学后,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在院子里,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学校,她成了我学习的榜样。后来我又有了妹妹,院子里就更加热闹了。一转眼,我12岁了,妈妈常说她是看着我和开鲁一起成长、变化的。妈妈回忆说,当时她刚来开鲁时,开鲁的风沙还很大,路上的汽车也不算多,南湖公园和附近的楼房也还是平地一片。如今,南湖公园风景如画,楼房一幢幢拔地而起、鳞次栉比,挂着各类车标的汽车,在宽敞的马路上鱼贯而行!
2020年春节,因为疫情原因,我们一家四口没有回老家,决定在开鲁过新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吃年夜饭时,妈妈感慨地说:“来开鲁12年了,你们是喝着这里的水长大的,你们说话的口音都是东北味儿,而我也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开鲁!其实我早已把这儿当成第二个故乡!”是啊,我们的青春在这儿,我们的事业在这儿,我们的朋友在这儿,我们的生活早已与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习惯了这儿乍暖还寒的春季,烈日骄阳的夏季,丰收忙碌的秋季,漫天飞雪的冬季;我们习惯了在这儿过年前去朋友家吃杀猪菜,大杯喝酒,大口吃肉;我们习惯了用东北话和老家的亲人朋友聊天,我们早已把这当成了第二个故乡!
这就是我们祖孙三代人与内蒙古的渊源,更是壮族、汉族、蒙古族互通互融,共同发展,紧密不可分的真实写照。我想和我一样,生活在中华多民族包裹中的朋友还有很多。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只有心手相牵,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官渡大战》
刘备逃到了邺城(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许都。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田丰,这时候却不赞成马上进攻。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用兵,变化多端,可不能小看他。我看还是作长期的打算。”
袁绍不听田丰的话,田丰一再劝谏,袁绍反认为他扰乱军心,把他下了监狱,他向各州郡发出文书,声讨曹操。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沮音jū)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今河南浚县)。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
这时候,曹操早已率领兵马回到官渡,听到白马被围,准备亲自去救。他的谋士荀攸劝他说:“敌人兵多,我们人少,不能跟他硬拼。不如分一部分人马往西在延津(在今河南延津西北)一带假装渡河,把袁军主力引到西边。我们就派一支轻骑兵到白马,打他个措手不及。”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来个声东击西。袁绍听说曹操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大军来堵截。哪儿知道曹操已经亲自带领一支轻骑兵袭击白马。包围白马的袁军大将颜良没防备,被曹军杀得大败。颜良被杀,白马之围也解除了。
袁绍听到曹操救了白马,气得直跳脚。监军沮授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但是袁绍心急火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操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军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下蹓跶,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
文丑的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样子,认为曹军已经逃远了,叫兵士收拾那丢在地上的武器。曹操一声令下,六百名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两场仗打下来,袁绍一连损失了他手下的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袁军将士打得垂头丧气。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操。监军沮授说:“我们人尽管多,可没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完了,他们自然会退兵。”
袁绍又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操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
袁绍看到曹军守住营垒,就吩咐兵士在曹营外面堆起土山,筑起高台,让兵士们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
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
曹操跟谋士们一商量,设计了一种霹雳车。这种车上安装着机纽。兵士们扳动机纽,把十几斤重的石头发出去,打坍了袁军的高台,许多袁军兵士被打得头破血流。
袁绍吃了亏,又想出一个办法。他叫兵士在深夜里偷偷地挖地道,打算从地道里钻到曹营去偷袭。但是他们的行动早被曹军发现。曹操吩咐兵士在兵营前挖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壕沟,切断地道的出口。袁绍的偷袭计划又失败了。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曹操也有点支持不住,写信到许都告诉荀彧,准备退兵。荀彧回信,劝曹操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这时候,袁绍方面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开官渡四十里的乌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
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坐下来后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
现在你们的粮食还有多少?”
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
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
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
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要说假话呢!”
曹操只好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您看怎么办?”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特地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荀攸、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路遇到袁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乌巢的。袁军的岗哨没有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
曹军到了乌巢,就围住乌巢粮屯,放起一把火,把一万车粮草,烧得个一干二净。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忙应战,也被曹军杀了。
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都惊慌失措。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张郃(音hé)、高览带兵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带着剩下的八百多骑兵向北逃走。
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已经消灭。过了二年,袁绍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工夫,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飞将军李广》
公元前129年,匈奴派兵进犯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汉武帝派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名将军带领人马分头出击。
在四名将军中,要数李广年纪最大,资格最老。李广在汉文帝时候就做了将军;汉景帝的时候,他跟周亚夫一起平定七国之乱,立过大功;后来,汉景帝又派他去做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东南)太守。
有一次,匈奴进了上郡,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去追赶三个匈奴射手,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他射死了其中的两个,把第三个活捉了,正准备回营,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骑兵赶了上来。
李广手下的兵士突然碰到那么多匈奴兵,不由得都慌了。李广对他们说:“我们离开大营还有几十里地。如果现在往回跑,匈奴兵追上来,我们就完了。不如干脆停下来,匈奴兵以为咱们是来引诱他们的,一定不敢来攻击我们。”
接着,李广下令前进,在离开匈奴阵地仅仅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命令兵士一齐下马,把马鞍全卸下来,就地休息。
兵士们都发急了,说:“匈奴兵马这么多,又这么近,要是他们打过来,怎么办?”
李广说:“我们这样做,表示不走,使敌人相信我们是诱骗他们的。”
匈奴的将领看到李广这样布置,真的有点害怕。他们远远地观察汉军动静,不敢上来。
这时候,匈奴阵地上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军,走出来巡视队伍。李广突然带着十几名骑兵翻身上马,飞驰过去,一箭把他射死。然后再回到自己队伍,下马躺在地上休息。
匈奴兵越看越怀疑。天黑下来,他们认定汉军一定有埋伏,怕汉军半夜袭击他们,就连夜全部逃回去。到了天亮,李广一瞧,山上已没匈奴兵,才带着一百多名骑兵安然回到大营。
这一回,汉武帝派了四路人马去抵抗匈奴。匈奴的军臣单于探明了汉兵的情况,知道四名将军中最难对付的是李广,就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雁门,沿路布置好埋伏,命令部下活捉李广。匈奴兵多势盛,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李广的人马被打散,李广自己也受了伤,被匈奴兵俘虏。
匈奴兵看李广受了重伤,把他放在用绳子络成的吊床里,用两匹马驮着,送到单于的大营去。
李广躺在那张吊床上动也不动,真的像死了似的。大约走了十几里地,他偷偷地瞅准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的一匹好马,使劲一挣扎,猛地跳上马,夺了弓箭,把那匈奴兵推下马去,调过马头拼命往南飞奔。
匈奴派了几百名骑兵追赶。李广一面使劲夹住马肚子,催马快跑,一面回转身来,拈弓搭箭,一连射死了几个追在前面的匈奴兵。匈奴兵眼看赶不上李广,只好瞪着白眼让他跑了。
李广虽然脱了险。但是因为他损兵折将,被判了死罪。汉朝有一条规矩,罪人可以拿钱赎罪。李广缴了一笔钱,总算赎了罪,回家做了平民。
过了不久,匈奴又在边境骚扰,汉武帝重新起用李广,担任右北平(郡名,治所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太守。
多少年来,李广一直在北方防守。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所以匈奴人给他起一个外号叫“飞将军”。李广做了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害怕飞将军,不敢进犯。
右北平一带没有匈奴兵进犯,可是常有老虎出来伤害人。李广只要听说哪儿有老虎,总亲自去射杀。老虎碰见他,没有不给射死的。
据说,有一次,李广回来晚了,天色朦胧,他和随从一面走,一面提防着老虎,忽然瞧见前面山脚下草丛里蹲着一只斑斓猛虎。他连忙拿起弓箭,使尽全力射了过去。凭他百发百中的箭法,自然射中了。
手下的兵士见他射中老虎,拿着刀枪跑上去捉虎。他们走近一瞧,全楞了,原来中箭的不是老虎,竟是一块大石头,而且这支箭陷得很深,几个人想去拔也拔不出来。大伙儿真是又惊奇,又佩服。
李广过去一看,自己也纳闷起来,石头怎么能射得进去呢?他回到原来的地方,对准那块石头又射了几箭,箭碰到石头,只迸出火星儿,却再也射不进去了。但就是凭这一箭,人们都传说飞将军李广的箭能射穿石头。
李广的一生,大都投入了抗击匈奴的事业。他身经大小七十几次战斗,由于他英勇善战,成为匈奴贵族心目中可怕的劲敌。但是李广在他一生的战斗中常常遭到意外的挫折。倒是两个新提拔起来的青年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了出色的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