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驳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1:16:19
《列举事实》
这篇驳论,运用了列举事实,直斥谬论的论证方法。
文章以“财帛动人心”这句老话做起笔,概括指出当前社会上“有一些人”,在这个间题上的偏见和糊涂认识。
然后,溯古及今,有概括介绍,有具体叙述地列举事实,驳斥谬论。在进行驳论的六个自然段里,其特点是:一、先抑后扬,退一步,进两步。“然而,以事证心,对此论还不能毫无疑义,”一句,是先让一步,接着用“即使”一转,由退而攻,步步紧逼。略述在旧社会“重义轻利,心不为财贿所动的,也代不乏人”的现象,开始批驳,再引新社会“多得多”,“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不为财帛动心”的大量翔实,生动的事实,作进一步批驳。这种“退一步,进两步”的写法,既显得周密、不武断、少片面,又能引导读者,一步一步地认清“财帛动人心”谬论的虚妄与荒唐。二、基于谬论的时代特点,所以本文在引用事例进行批驳时,注意到了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如在批判时,以旧社会的事例为辅,以新社会的事例为主,在新社会,以解放初的事例为辅,以当今社会的事例为主。这样做,切中谬论要害,说服力强。文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青年女工杜芸芸、女科学家:韦玉、何葆光和吴锡金“金钱难动赤子心”的感人事迹,具有极大的论辩力量,使“财帛动人心”的歪理站不住脚,使持此论者无地自容,同时也极深刻地教育了至今仍糊涂的一般世人。
最后两段,又列举了“见利忘义、见钱眼开,的逐利之徒的所做所为,反衬英雄事迹,作者还以讥笑嘲讽之笔,直斥了“财帛动人心”论者,是“拜金主义”思潮奴隶的实质,这就不但加深了文章立论的深度,而且,呼应开头,为一些人”维妙维肖地勾勒了令人作呕的画像,从而,进一步为“执迷者”敲起了警钟。
《驳论?见风使舵》
先看两个有关古希腊学家柏拉图的故事。
故事一: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气味。”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
这时巳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故事二: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心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一遍后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只有八成的学生举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位学生举了手,这位学生便是柏拉图。
柏拉图为什么能在众多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哲学家?就在于他拥有过人的自信,对事物不为假象所迷惑,凡事认准了,就能坚持到底,哪怕是别人不屑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并且希望走事业成功的捷径。然而成功并没有捷径,通往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历经许许多多的挫败和挫折,需要我们坚持、坚持、再坚持,才有望到达成功的彼岸。可是,由于成功的路途漫长,使得许许多多人在成功的路上产生了动摇,最终未能到达成功的目的地。很多事情看似简单、容易,成功似乎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可真正要坚持下去却难!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成功,但终因缺乏自信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不知不觉地离开了成功的轨道,实在可惜!
柏拉图的成功之道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成功其实没有秘诀,坚持就是胜利。
《关于见风使舵的驳论》
自古以来,人们对见风使舵或见风使舵者一直抱不好的看法.虽然见风使舵是贬义词,但盲目的反对见风使舵也没有充分的理由.
见风使舵是由看风使舵演变而来,最早出自宋释普济的<五灯会元·法云法秀禅师中说:"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浪."意思是根据风向拨转船舵.比喻跟着情势转变态度,随机应变.
人们一直一把见风使舵者看作一个懦弱的,没有主见的人.但仔细想想,这个使舵者又何尝不是一个聪明人.而见风使舵为什么不是明智之举呢?
给你一个选择,如果你遇到危险,而你现在如果见风使舵一下就可能有生存的机会,否则必死无疑.你会怎么选择?一般人肯定会选使一下舵.由此看来,我们不都是一个懦弱的,没主见的人了吗?俗话说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这次机会就没有第二次了,所以应该好好把握,不能应为一时兴起而害了自己.
因此,必要的时候使一下"舵"也未尝不可.
《驳论?见风使舵》
见风使舵,古往今来各路英雄豪杰对其恨之入骨。而我们这帮涉世未深、乳臭未干的现代中学生又怎样看待它呢?从小沐浴在爱国主义教育之下,自然也就对“见风使舵”没什么好感啦!一见到它,便条件反射出《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范进丈人胡屠户等人。但若你参加了今天的晚自习,相信你也会对其别有一番新见解了。
寒风凛冽的冬天,刺骨冰冷的雨水,阻挡了我们离开温暖的教室的脚步。堆得比人还高的作业更让我们打消了下位走动的念头。不学不知道,一学吓得全班跳。椭圆、双曲线,虽说你们只有一页薄纸,直教我们全班对您生死相许!冯老师的一句话吓得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这难得不应该给人做的卷子竟然明天就要交……我们无话可说,因为说了也是徒劳;我们不敢做“抄人”,因为这最终受害者非己莫属。
55分钟过去了,第一节自习的下课铃终于打响了,但真正能轻松一下的人却屈指可数,人人埋头苦干,几乎清一色在写数学。做数学卷真是难于上青天!如是又过了45分钟。
还有两分钟晚自习的下课铃就打响了,这时只见冯老师箭一般地“闪”了进来,宣布——明天不交数学卷。这下可真热开了锅,个个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躁动不已。埋怨声此起彼伏,怒骂声、讽刺话、风凉话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王潇:“岂有此理!我一个晚上都在做数学啊,现在竟然说不交。”李旭林:“我别的作业一点都没动过啊!”李晓銮:“看来今晚又不能早睡了。”……李湘宏真不愧是数学科代表,在这非常时刻还为老师辩护:“反正迟早都要交的啦,早点做完不更好吗!”正当大家面面相觑时,一个异乎寻常的声音出现了:“哈哈!还是我最聪明。做了一节课数学觉得浪费时间,所以第二节课就写别的了,看来今晚最早入睡的是我了,大家做个好梦把……”话音刚落,只见他飞奔溜出教室。我们更是无言以对了。
生气归生气,但却又觉得那位同学实在是精明,暂且用个贬义词来形容吧——见风使舵。眼看着那条路再走下去也只是徒劳,索性来个改头换向,但又这么巧合,让他捞着便宜。
也许我们不应大力提倡“见风使舵”,但却又不能片面地将其“判为死刑”,在特定的场合也该好好利用它。人生中的风始终摇摆不定,此一时,彼一时,若死板地朝同一方向走很可能会走进死胡同,见风使舵有时也可以趋吉避凶,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