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的成语典故

2025-11-20 20:17:52 文题网 阅读:

【成语】

表里山河

【拼音】

biǎo lǐ shān hé

【释义】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公曰:”若楚惠何?“栾贞子曰:”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监其脑,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解释:子犯说:“出战吧!战而得胜,一定得到诸侯;如果不胜,我国外有大河,内有高山,一定没有什么害处。”晋文公说:“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栾枝说:“汉水以北的姬姓诸国,楚国都把它们吞并完了。想着小恩惠,而忘记大耻大辱,不如出战。”晋文公梦中和楚王搏斗,楚王伏在自己身上咀嚼自己的脑浆,因而害怕。子犯说:“吉利。我得到上天,楚国伏罪,而且我们已经安抚他们了。”

【近义词】

山河表里

【反义词】

【用法】

偏正式;作定语;形容山势陡峭。

【成语故事】

公元前六百三十二年初夏,四月初三巳时,烈日将中原大地烤出氤氲蒸汽。晋文公重耳立于战车之上,望着绵延十里的联军营寨。宋成公的战车碾过龟裂的土地,轮轴发出枯槁的呻吟;齐国大夫国归父与崔夭的玄色旌旗在热风中缠绕,像两条搏斗的玄蛇;秦国公子小子懿的铜铠反射着刺目白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更远处,楚军大营依郄山而建,鹿砦连绵如巨蟒盘踞,在丘陵投下的阴影中蛰伏。

是夜,晋文公辗转难眠。子时三刻,他披衣巡营,听见哨兵在箭楼上低吟:“原野青草何蓊蓊,刈旧播新正当令...”这谣曲在星火间流转,像把钝刀割着他的五脏六腑。回到中军帐时,佩玉的丝绦已被冷汗浸透。

“君上何忧?”子犯掀帐而入,剑鞘撞响悬挂的青铜灯树。跳跃的火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沟壑。“战!胜则主盟诸侯,败不过退守山河。”他抓起案上竹简重重放下,“太行如屏,黄河如带,纵楚人追来,能奈我何?”

帐帘再次掀动,栾贞子带着夜风闯入:“汉北姬姓诸侯尽丧楚腹!随国缢于白绫,唐国溺于鼎镬,君犹念一饭之恩乎?”他的指尖在羊皮地图上划出血痕,那些被吞灭的诸侯国名像烧红的炭块灼烫着重耳的眼睑。

寅末时分,晋文公终于伏案入梦。楚成王的瞳仁赤如丹砂,将他摁进灼土,利齿叩开颅骨发出碎玉之声。冰凉的吮吸顺着髓管蔓延,他惊坐而起,发现攥碎的玉玦已刺破掌心。

“吉兆!”子犯割断摇曳的缰绳,绳头在空气中抽打出裂帛之音,“天赐我仰卧受日,楚王俯首吮浆,此乃伏罪之征!”卜官适时捧出灼烧的龟甲,裂纹正好组成北斗形状。

晨光刺破太行山脊时,晋军开始列阵。黄河水汽漫过层叠的盾牌,在青铜戈戟上凝成露珠。当第一通战鼓撞碎黎明,晋文公最后望了眼北方苍青色的峰峦,剑锋划开的浓雾里,隐约现出十九年前流亡时走过的古道。

晋国依仗着地理优势,在这场仗里面有了退路,才让晋文公能够放心进攻。

【造句举例】

雷恩犀利的眼光终于在表里山河的全国大地上定格,带着他的抱负,去找国王面试。

汉中地区表里山河,在冷兵器时代总是易守难攻。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