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宋太宗(赵光义)命李昉〔fǎng〕等编辑了一部书,全书搜集和摘录了一千六百九十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共一千卷,分类归成五十五门,是一部颇有参考价值的参考书。这部书,是在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年间完成的,因此原定书名叫做《太平总类》。
据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渑miān〕卷六载(《春明退朝录》或《宋实录》也有记载)宋太宗对于这部书,很感兴趣,编成以后,曾亲自看了一遍。他自己规定,每天至少要看二、三卷;有的日子因为事情多,没有看,还得找时间补足。一年之内,就全部看完了,所以这部书后来叫做《太平御览》(“御览”是皇帝阅览的意思)。
当时有人认为,皇帝在处理国家大事之外,每天还要阅览这部大书,未免辛苦,便劝他少看一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应注意休息。宋太宗说:“朕〔zhèn〕(我)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益,朕不以劳也。”
“开卷有益”这句话,后来便形成了成语。“卷”,就是书卷。明胡应鱗《少室山房笔丛》卷一:“凡书,唐以前皆为卷轴。”所以称书为卷。“开卷”,把书翻开,指读书。“开卷有益”意思是说:只要经常翻开书本看看,总会有好处的。
鲁迅《小说旧闻钞·三保太监西洋记》:“惟其中有五鬼闹判一语,不知所出;以问余,亦无以应也。今乃知出于《西洋记》,……开卷有益,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