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的典故

2025-10-01 14:15:09 文题网 阅读:

晋代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他的《太子少傅箴〔zhēn〕》 (箴,是一种规劝性的文体)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这四句话,都是说环境影响的作用。朱,朱砂;赤,红色。靠近朱砂的变红,靠近墨的变黑。这两句比喻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能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能受到坏的影响。后两句更以形和声为比喻, 进一步作了说明:形体端正的,“影” 一定直而不歪;声调和谐的,“响” 一定清而不乱。这是说,同品德髙尚的人 相处在一起,一定能受到良好的影响。这两句,不但比喻得巧妙,而且还分别用上了 “影”、“响” 二字,是很有意思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接近好人能使人变好,常接近坏人能使人变坏),这两句后来流传而为成语,或简作 “近朱近墨”.,就是说因接近某人或某些人而渐渐受其影响的意思。

这两句话,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撰著的《净住子》 中,作“近墨必缁【zī】,近朱必赤。”(缁,黑色。)

《朱子语类》中,载有这样的一段故事:

宋代著名作家欧阳修,字永叔,当“颍州知州”(颍州 属今安徽省,州署在今阜阳县)时,吕公著在他那里当“通 判”(行政助理〉。有一次,范仲淹经过颍州,拜访了欧阳 修,同时也见到了吕公著。范仲淹对吕公著说:“近朱者赤,你在永叔这里,正是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应当趁此多练练笔墨。”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