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走了一下午,晚餐还没着落,我的肚子已经第无数次发出 “咕噜噜” 的抗议。这时,一块亮闪闪的招牌吸引住了我——“南京特色鸭血粉丝汤”!“就这家吧。”我拽着爸爸妈妈三步并作两步冲向了饭店。
很快,服务员端着四碗汤过来,热气裹着鲜香味扑在脸上。没等爸妈动筷子,我已经夹起一块鸭血往嘴里送。烫得直呼气,却顾不上细品,连着粉丝、炸豆腐一起往嘴里塞,满脑子都是 “太香了”。没多久被饥饿冲散的味觉慢慢回笼,刚才还觉得鲜美的汤汁里,一股淡淡的土腥味钻进鼻腔。再夹起一块鸭血,刚才尝着滑嫩的质感,此刻在嘴里却有点发黏,那股腥味顺着喉咙往上涌,带着点生涩的凉意。炸豆腐的焦香也盖不住这股味道了,咬开时溅出的汤汁里,腥味混着豆香,变得格外奇怪。粉丝吸饱了汤,原本滑溜溜的口感现在却像裹着一层腥味的薄膜,嚼起来总觉得嘴里发苦。我舀了一勺汤想压一压,刚碰到舌尖,那股腥气就猛地炸开,比刚才吃鸭血时更浓,像是把整只鸭子的腥味都熬进了这一勺汤里。
爸爸妈妈还在低头吃得香,我却放下了筷子,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刚才的饥饿感全没了,只剩下一阵阵反胃。碗里的鸭血还在冒着热气,可在我眼里,那滑腻的红色好像都带上了腥气的印记,连汤面上飘着的葱花都没能冲淡这股越来越明显的味道。我偷偷看了一眼邻桌的人,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可我嘴里的腥味却越来越重,再也尝不出半分刚才的美味了。
看着这碗汤,我又舍不得浪费 —— 这可是南京的招牌美食啊。我捏紧鼻子,皱着眉头,把粉丝往嘴里塞,每咽一口都要鼓足勇气。直到一口鸭血滑进喉咙,那股腥气猛地翻上来,我再也忍不住,捂着嘴干呕起来。
爸爸赶紧递来纸巾,拍着我的背笑:“傻孩子,不好吃就放下嘛。我们潮汕人爱吃生腌,外人看了也觉得怕,同理啊!每个地方的口味都是从小养出来的,不一定都要喜欢,试过就不算白来。”
那天的鸭血粉丝汤虽然不合我的口味,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美食没有标准答案,尊重差异才是旅行中最温暖的收获。这碗带着特殊记忆的汤,就这样成了我南京之行里最难忘的片段。
(作者是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五年级学生)
后 记
尽管鸭血粉丝汤吃着又腥又酸,但它是南京的最独特的味道。
家长感言
读孩子这篇作文很惊喜,你把南京鸭血粉丝汤的味觉体验写得特别真实,更难得的是,还从中明白“尊重口味差异”的道理,爸妈为你用心感受生活、学会思考的样子感到骄傲!
教师赏析
小作者以 “鸭血粉丝汤” 为线索,串联起 “寻食-尝鲜-不适-领悟” 的完整过程,让感悟从经历中自然生长,既保留了旅行故事的生动性,又传递出包容的生活态度。(李丹)
标签:粉丝又香鸭血又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