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周穆王》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春秋时,有一个郑国人,一天,在野外砍柴,忽见一只鹿慌慌忙忙地跑过来,大概是被猎人追得急了,也许还受了一 些伤,跑得不太快。这人乘机赶上去,一扁担,就把它打死了。他恐怕猎人追来发现,就把死鹿藏在一个洼坑里,上面 “覆之以蕉”(盖上一些大麻),这样藏好以后,就若无其事地继续砍柴。
天快黑了,该回家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人来,他很高兴,就准备把死鹿连同砍得的柴,一块儿挑回去。可是,这时,他忘了藏死鹿的地方,只记得那上面是覆盖着大麻的。找来找去,到底没有找到。
最后,他想:“哦,恐怕我根本并没有打到过什么鹿, 也根本并没有把它藏在什么大麻下面,对,一定是我做了这么一个梦罢了!”
由于这个故事,有人就把恍惚如梦的糊涂事儿,叫做 “蕉鹿”。明代车任远把这个故事编写成剧曲,名曰《蕉鹿梦》。(蕉,即枲〔xǐ〕,是大麻的雄株,也叫枲麻)。糊里糊涂,自己欺骗自己,就叫做“蕉鹿自欺”。元代洪希文 的《自嘲诗》: “得非爱惑聪,戏我如蕉鹿。”后多以“蕉鹿”比喻把现实看作梦幻的消极思想。仇远诗:“蕉鹿梦回天地枕,莼鲈兴到水云舟。”贡师泰诗:“世事同蕉鹿,人心类棘猴。 ” (仇、贡,均元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