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末年,有个名叫王霸的,字元伯,颖川郡〔颖yǐng〕颍阳(今河南许昌县附近)人。刘秀起兵反抗王莽,部队经过颍阳时,王霸带领了一帮朋友去拜见刘秀,请求入伍,刘秀欢迎他们参加了。从此,王霸忠心耿耿,为刘秀出力,打了多次胜仗。特别是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大破王莽的战役中,立下了功劳,取得了刘秀的信任。王霸曾请他父亲也参加刘秀的部队,他父亲说: “我老了,不宜过军事生活,你好好干吧!”王霸果然越干越积极,不久,刘秀当了 “大司马”,王霸就当了 “功曹史”。
可是,刘秀的部队,渡过黄河,在河北一带镇压各路农民起义军的时候,战事却并不顺利。当初和王霸一同入伍的那一帮朋友,原有几十人,都一个个悄悄地溜跑了,只有王霸还是死心塌地,为刘秀忠诚效劳。刘秀因此更加信任他了,并且对他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在颍投奔我的人现在都走光了,只剩你还留下为我出力!真是疾风知劲草啊!)
刘秀做了皇帝(东汉光武帝)之后,即以王霸为偏将军,又任命他为“上谷太守”(上谷郡,在今河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王霸在上谷二十多年,始终是光武帝刘秀的心腹将领之一。
上述故事,见《后汉书•王霸传》。刘秀说的“疾风知劲草”,后来就作为成语流传了。《宋书•顾觊之传》说:“松柳异质,荠荼殊性,故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唐太宗李世民也有诗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疾风知劲草”的意思是说:经过了猛烈的大风,才知道哪些草是顽强有力、摧折不了的。人们都用它来比喻立场的坚定不移,即使遇到大难也决不变节。就是说:能经得起最严重的考验。
“疾风知劲草”,也可简作“疾风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