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和“乱道”是一对同义词,都是信口瞎讲的意思。
“胡说” 一词,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一书的《诛韩本末》(处死韩侂胄【tuō-zhòu】的全部情况)中就有。韩侂胄是宋宁宗赵扩的大臣,以外戚执政,权居左右丞相之上,仗势独断,十几年中干了很多坏事。那时,北方的金朝占领着中原一带。韩和他的同党为进一步达到他们夺权篡国的目的,怂恿宁宗下诏出兵攻金,结果却连打败仗,韩吓得急忙向金朝求和,并与金人秘密私通,南宋政府因此把他杀了。因为韩侂胄手握大权,当时逮捕和处死他,也是秘密进行的。他死的前一天,同党周筠〔yún〕得了风声,立刻写了字条悄悄向他报告。可是韩侂胄当时喝得醉醺醺地,根本不信, “视之曰:‘这汉又来胡说!’于烛上焚之”。
元王实甫《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中也有“胡说” 一 词。剧中人张生(即张君瑞)来到普救寺,当他看见美貌的崔莺莺小姐从远处走过来时,不禁又惊又喜,故意问小和尚法聪:“怎么,观音菩萨现身了?”法聪说:“休胡说!这是河中开府崔相国的小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中,有“胡说乱道” 一 语。因孙悟空要给国王治病,唐僧惊疑道:“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 就这等胡说乱道。……”淸孔尚任《桃花扇•骂筵》也有 “妮子胡言乱道,该打嘴了!”淸“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雷峰怪石》则有“怎敢在此胡言乱语,鬼画妖符,妄言惑众。”
“胡说乱道”、“胡言乱道”、“胡言乱语”,意思都相同,和“妄言妄语”的意思也相近。
不过“乱道” 一词,有时可用于自谦,例如宋欧阳修 《与梅圣俞简》《 “乱道一两首,在谢丈处,可略与臧否之!(臧〔zàng〕,好;否〔pǐ〕,坏,臧否,说好说坏,即评论的意思。)
“妄言”有时也可用作自谦。
而“胡说”、“胡言”与“胡说白道”、“胡说八道” 等语,一般都只用作斥人甚至骂人。明朝不知何人所作的小说《金瓶梅》第六十一回中,西门庆骂潘金莲道:“单管胡说白道的,哪里有此勾当!”可见在古代(至少在明代)是流行“胡说白道”这一成语的。白,就是空,“白道”就是凭空乱说。后来出现的“八道”,这个“八”字,恐怕是从 “白”字的读音转变而来的。
郭沫若《革命春秋•双簧》:“宗教是怎样的东西,是怎样害了中国,是怎样和革命不能两立,而一些吃基督教饭的骗子是怎样胡说白道,东拉西扯,当场便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