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秦穆公(或称秦缪公)派孟明视、西乞术、白 乙丙三将,带领兵马,偷袭郑国。途经滑国的时候,被郑国发现了。秦军就灭了滑国而撤回 。
《史记•秦本纪》说,滑国,是晋国的属地。这时晋文公刚死,尚未殡葬。太子欢(即襄公)闻讯大怒:“秦国欺我太甚,乘我国丧,而侵我滑地!”下令部队穿戴黑色丧服,立刻出发,赶到秦军归路前头,进行伏击。在殽〔yáo〕 (今河南渑池【渑miǎn】西)把秦军打得大败,三个将领全部被俘。晋文公的夫人,是秦穆公的女儿,她说:“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髄,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穆公怨恨这三个人,恨得深透骨髄了,我请求把这三人押回秦国,让我父亲痛快地亲自把他们煮死)!”其实这是文公夫人为秦国说情,要求释放俘虏。三人回国时,秦穆公果然出城迎接,还大大慰劳和奖励他们哩。
《史记•吴王濞〔pì〕列传》也有“怨入骨髄” 一语。那是汉景帝三年的事,吴王刘濞给各地诸侯王发了一封信,说服他们联合一致,组织反对朝廷的军事行动。信中有这样的话:“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余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之久矣。……”楚元王子,指楚元王刘交的公子,淮南三王,即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勃、庐江王刘賜,不沐洗十余年,是说不理发、不洗澡已十几年,意即蓬头垢面, 立志雪恨,早就准备要干它一场了。
“怨入骨髄”现多说作“恨之入骨”或“恨入骨髄”, 形容怨恨极深。明人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侯因蔡侯怠慢其妻,思有以报之。乃请楚文王假意伐息、息求援于蔡。蔡侯果起大兵亲来救息,安营未定,楚伏兵齐起, 蔡侯大败被俘。“蔡侯始知中了息侯之计,恨之入骨”。淸人张春帆《宦海》第十二回,宣制军出示招降,这班游勇投降受抚,却又野心不改,拼命淫杀劫掠。“大家都咬牙切齿的把这班降兵恨入骨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