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乘龙佳婿
【拼音】
chéng lóng jiā xù
【释义】
乘龙:比喻得婿如龙。称赞别人的女婿好。
【出处】
西汉.刘向《历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秦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解释:萧史是秦穆公时代的人,他善于吹箫,而且吹奏出的箫声能把孔雀、白鹤引到庭园来。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弄玉的,也喜欢听箫声,穆公就把她嫁给了萧史。从此萧史就每天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叫声。学了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凤凰的叫声一样,箫声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
【近义词】
乘龙快婿 东床快婿
【反义词】
无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女婿的美称,适合用在强调别人女婿前途远大的时侯。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个心爱的女儿,名叫弄玉。弄玉不仅容貌出众,宛如仙子,更有一项绝技——吹得一手好笙。转眼间,弄玉到了该出嫁的年纪,秦穆公一心要为掌上明珠寻觅一位佳婿,四处物色,却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一天深夜,弄玉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中,一位风姿俊逸的男子出现在她的绣楼前,吹奏着悠扬的箫声。那男子缓缓走近弄玉,温言道:“我奉玉帝旨意,前来与你缔结良缘,婚期就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我居于太华山中。”说罢,男子再次吹起玉箫,身影渐渐消失在梦境里。
梦醒之后,弄玉便将梦中奇遇和吹箫男子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秦穆公。秦穆公听后,立即派人前往太华山寻访。果然,他们在山中找到了那位擅长吹箫的男子,名叫萧史。
秦穆公见到萧史,观其风采,甚为满意。于是,就在那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弄玉与萧史结为连理。婚后,两人情投意合,生活美满幸福。
转眼间,半年时光飞逝。一日,弄玉与萧史正在合奏笙箫,琴瑟和鸣之际,忽见一条赤色巨龙与一只五彩凤凰从天而降,落在萧史身旁。萧史凝视着弄玉,轻声道出实情:“我本是天上神仙,不可在人间久留。如今,天庭召唤,我需即刻返回了。”弄玉难舍夫君,决意相随。两人一同去向秦穆公辞行。秦穆公虽万分不舍,却也明白此乃天意,难以违抗,只得含泪应允。
最终,萧史跨上赤龙,弄玉乘上彩凤,一对神仙眷侣腾空而起,向着天庭的方向飞去,消失在云霄之中。
于是萧史乘着赤龙弄玉驾着彩凤向天庭腾空而去。
【造句举例】
为了能够留在北京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他忍辱负重地去她家做了上门的乘龙佳婿。
招聘会招来的那位才高八斗的研究生被他天真浪漫的女儿看上,最后果然成了他家的乘龙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