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畅想作文

2024-11-02 14:33:02 阅读:

端午节畅想作文

1端午感想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我们家就开始包粽子,准备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虫”了。说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节的知识,就让我这个大博士来告诉你们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吧!

说起端午,我们还得请出一位诗人让他来帮我们先开头说起他吧,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屈原呀!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还是再来说说端午节赛龙舟的故事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怎么样这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识,现在大家对端午节有一定的认识了吧,现在大家是不是该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朽的诗篇,可是屈原的纵身跳入洗干净了人们的心,他留下来的不仅是悲壮的诗歌还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我相信伟大的爱国诗人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2端午情思

芭蕉绿了樱桃红,岁月太匆匆。一眨眼就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情怀也深深渗透我的心灵。

放学后站在公交站点等候公交车,看着车水马龙,手中拿着各大超市派发的促销传单,抬头望着对面湛蓝空中飞机行过的路线,一道弯弯长长的,带着悠悠的白云,缕缕粽香都已倾入鼻中,过节的情景又回忆在脑海里……

端午节快到的时候,总会去摘箬竹叶,把箬竹叶一片片洗净等待着包粽子。每家每户还会在门前挂上割来的艾草和菖蒲,一大清早,整个村子都散发着艾草和菖蒲的馨香,待粽子放锅里焖熟之后,灶前屋后便弥漫了箬竹叶的清香,母亲还会从坛子里掏出裹有红泥和黑烟灰的咸鸡蛋来,待母亲用刷子刷去结得牢固的红泥和烟灰之后

便放入锅里煮,煮熟了,还会挑出一些染上鲜红的色,我特别喜欢得到这红色的蛋,总感觉它比没有染色的蛋更加的好吃好看好玩。去做客的时候,还会有一个网袋,红色的鸡蛋就装在网袋里,网袋挂在脖子,感觉别提有多神气,犹如带了无比珍贵的首饰似的。得到的红蛋都放在网袋里了,一个都舍不得吃,还要带回家当着别人的面炫耀一番……

那时幼稚的表现,那时纯真的年华,那时的端午节。我无妨想象当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村子,离开村子里的人时,将是怎样的一番情形,那是怎样的一番不舍与留恋啊!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在外过了不知几个端午节,不知道守了几度闲愁,不知道错了多少年华。都说“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我想,那份最淳朴的乡情是无法忘怀的,或许,某个游子正听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杯觥交错和爽朗的谈笑声,心中有种说不出是孤独还是落寞的滋味,淡淡的,想着八千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滴在时间的流里,像针尖滴在海里,悄然无声,穿梭于人流之间,夏日的街道郁郁葱葱,将思量编织成文字,像我一样,像我一样的执笔于纸,写着浓浓的端午情思。

3端午节畅想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节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

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浓。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

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4端午情思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也叫端午。

每到这一天,家家门上挂菖蒲,艾叶,村子里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姑娘们早就在比试谁心灵手巧了。她们用零碎的彩色绸布,缝成形状各异的小袋。小袋李塞进裹着香料的棉花,再把袋口的线一抽,就成了一只只香袋。香袋的式样很多,有鸡心形的、老虎头形的、菱角形的,辣椒形的,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孩子们把香袋挂在衣襟上,鲜艳夺目,好像五彩的云霞。

妇女们在端午前一天就把浸泡过得糯米,用一张张手掌宽的竹叶包起来。包好的粽子有斧头粽、狗头粽、尖角粽等,这是按形状来分的。至于白米粽、枣子粽、赤豆粽、猪肉粽,那时按用料分的。粽子放在锅里煮,一会儿屋里就充满了糯米和竹叶的清香。熟了熟了,妈妈拿起一只,让孩子们先分着尝尝。这热腾腾的粽子,比任何东西都要好吃。

我国南方不少地方还要在这一天赛龙舟。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船舷两边整齐地坐着准备大显身手的小伙子,他们穿着彩衣,扎着彩巾,双手握着木桨。号令一响,几十支木桨随着船首大鼓的敲击声“哗哗”划动,龙舟像箭一般飞快驶去。岸上锣鼓喧天,彩旗飞舞,热闹极了。

老人们会在这一天深情地讲起屈原的故事:包粽子,划龙船,用自己的方式来缅怀着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来到汨罗江畔,听着那锣鼓喧天的喊声,闻着那浸满肉香的粽子,手拿艾草,我不禁泪眼朦胧了,我仿佛看到屈原他披散着头发伫立在江边,他凝视着这东流的江水,想着楚国的万千文,望着楚国人动荡的江山,楚王的无能,朝廷的腐*,楚国的庸政使他痛心,他一次次的忠告没能为楚王敲响警钟

无奈心中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报无门。他恨老天眼瞎,万般恐绪堆积心头,最终都随着那滚滚的江水而消失。夕阳将世界染成鲜血般的颜色,仿佛在为屈原的死去而叹息。不错,屈原虽死,然而他的那一片爱国心却深深感动着每一代人。在今天的重阳,我要缅怀他,他的爱国精神将永存在人们心中。

5端午时节忆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到。包粽子、赛龙舟、饮黄酒……中国各地都在以大致相同的方式纪念这个传统节日。但直到现在,对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着不同说法:楚人纪念屈原,越人纪念勾践,吴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最被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说。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流放汨罗江畔的爱国诗人屈原闻讯楚都被攻陷后,悲愤交加,自沉汨罗江。沿岸百姓纷纷引舟抢救,并抛洒食物防止鱼虾伤了屈原的遗体。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群众都要举行这样的活动,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从此,划龙舟、包粽子成为端午习俗的主要内容,这一习俗也逐渐被人称为端午节的来由。

满怀爱国主义精神和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执着追求真理的理想主义精神及忧患精神的屈原是一位跨越时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典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屈原在执著追求人生的永恒、价值、理想的时候,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兴衰。然而,屈原的下场却是个悲剧。假如忧国忧民的屈原身在今天,看到今天的中国是如此强大,看到中国人民正在为奥运加油,看到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屈原还有时间去投江吗?

今天的我们是何其幸运,身为中国人,我们既继承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真理的光荣传统,我们又与四川的小朋友们共同地流着泪,分担着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今天的我们更懂得了珍惜,爱老师、爱家人、爱身边的朋友!

今年的端午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们切身体会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意义。今天,我们赞美屈原的爱国主义,弘扬屈原精神,但我们不会忧虑,因为我们相信明天的中国将会更加强大、更加繁荣富强!

【端午节畅想作文】

标签: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