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复仇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寥寥数字却掷地有声。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反映勤政务本、廉洁自律的廉政成语,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璀璨明珠,一笔一划写出风清气正。以下是小编带来古代复仇成语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X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jia zheng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X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卧薪尝胆的寓意在于,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能够苦尽甘来。
漆身吞炭
春秋末期,晋国衰弱,朝政被智、赵、韩、魏、范、中行六家大臣所把持。这六家互相倾轧,企图争夺完全的统治权。先是智伯联同韩、赵、魏三家消灭了范、中行,后来,赵又联合韩、魏灭了智伯。当时智伯有一位叫豫让的手下,曾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办事,没得到重用,投靠智伯后,得到很高的待遇,所以,他发誓要为智伯报仇。
为了得到接近赵襄子的机会,豫让改名换姓,随身暗藏着匕首,到赵氏家中做杂活。不料赵襄子非常警觉,料想有人行刺,把正在涂墙的豫让抓起来,搜出了匕首。赵襄子问他为何行刺,豫让说:“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你却置他于死地,我一定要为他报仇。”赵襄子认为他是个忠义之士,就放了他。
豫让认为行刺失败是因为被赵襄子认了出来,于是,他在脸和身上涂满漆,又忍痛吞下炭,使声音变得嘶哑,连妻子都认不出他了。
豫让躲在赵襄子必经的一座桥下,准备再次行刺。当赵襄子像往常一样来到桥边,他座下的马忽然受惊嘶叫。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果然,随从在桥下搜到了豫让。赵襄子见他已经毁容变声,不禁流泪说道:“豫让,您为智伯已经成就了美名,而我饶恕过您一次,也就足够了。”豫让听后,泪流满面地说:“您对我眷顾深厚,但智伯有恩在先,我不能辜负他。如今我没有能力杀您,请您脱下衣裳,让我刺衣以报答智伯,我将不胜感激。”赵襄子答应了他的请求,豫让完成后便自杀而死。
漆身吞炭,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变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别人不能认出自己。
【古代复仇成语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