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读后感

2024-10-16 19:41:53 阅读:

文化视野读后感

人们应该用多角度、多维度的观点去看待文化。小编整理的文化视野读后感,欢迎大家来查阅这篇文章。

文化视野读后感1

自初中起便听说余秋雨的名气,后来陆陆续续也读了一些他的书,最先接触到的是《千年一叹》,而后是《文化苦旅》、《行者无疆》、自传《借我一生》等。时间过去这么久,他写的是什么内容早就忘得差不多了,但现在依然很佩服他的文笔、构思、见解和勇气。有幸在公司的漂流瓶活动中看到他的新作《何谓文化》,着实很意外,便想迫不及待的读起来。

一直以来,对所谓的“文化”有一种很迷惑的感觉。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应该是一种积淀很深的东西,包括约定俗成的习惯、世界观、价值观、当然是能够凝聚其受众的一种人文财富。而现实中耳闻目睹的那些所谓的文化:礼仪文化、饭桌文化、企业文化,甚至是厕所文化等等,这些动辄以文化自居的一些东西觉得很搞笑。但搞笑归搞笑,内心里还是想对文化有一个较为确切的认识。初看这本书《何谓文化》,觉得名字起得太大了吧,但也仅仅是把它当做初窥文化的一个跳板而已,所以对它并没抱什么期望。拿到手之后,略略翻一下目录和序言,更加深了这种意识:这本书不过是他的一些演讲、文章、碑文和一些翻译的合辑,跟他之前的一些书籍相比,干货少了很多。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他的一些演讲;生命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名人的追忆;大地的回答,主要是他写的一些碑文;古典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古文的翻译。由于只有一个星期的阅读时间,加之这一周在工作上又出现了一些意外,所以读的并不是很多,只是读完了学理的回答,一部分生命的回答,略略看了下大地的回答和古典的回答。走马观花,但也获益匪浅了。

窃以为,在本书的四个部分中,最有价值的就是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了。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收录了作者的几篇讲稿,受众分别是联合国的各位文化官员、学校的大学生、教授、以及市民。虽然是演讲稿,但仔细看下来,觉得作者对文化的略略叙述,足以见得作者对文化有深入而独特的领略。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文化是民族存在于世上的唯一标签,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没有什么能让这个世界留恋的价值了,正如波斯文明和埃及文明,如今的波斯人和埃及人,在大家眼里应该都是阿拉伯人了吧。因此,我也认为民族要维护其在世界的存在感,必须要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当然,这种文化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保持自己的文化的独特性,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元素并努力修正自己的文化中的不足。正如我们的文化,在保持自己儒释道一体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要摒弃传统的人治观念、愚民观念,吸收西方文明的法制思想、人权思想,所谓“中体西用”大致如此吧。

作者在演讲中提到的“文明冲突论”,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将所有冲突归结于各种文化的冲突。作者的反驳也挺有深度的,发人深思。在看本书之前,我也认为当代世界的冲突本质上也是不同文明的冲突,因为不同文明的凝聚力和排他性,文明之间会有对各自意图的.误判,导致了许多国家之间关系的紧张,正如“中国威胁论”,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的紧张。

但看了作者的演讲之后,我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按他的定义,所谓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从这个观点出发,所谓文化也不是多高深的东西,它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用礼仪的方式来规范每个文明圈的受众,大家不知不觉的被其引导,就像我们的儒家文化,它的根基就是“三纲五常”。因此,所谓文化的冲突,底层民众不是很容易觉察的到,他们只是会觉得对方的饮食或习惯很奇怪而已,并不会上升到文化的角度来思考。并且,对于一些文化交汇的地方,不同文明圈的人也可以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并不会因为彼此的生活习惯不一致而有所冲突。而现实世界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多的是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吧。如中日韩的冲突、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美帝和中俄的冲突、阿拉伯世界中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等。

当然,也不能否认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但正是这种冲突,也使得各个文明能够互相包容、接纳,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明。正如西汉末年入土中原的佛教,佛教刚入中原的时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也遭过本土文化的极力排斥,历史上几次大的佛道论战足以说明,甚至连当时的政府机构也牵扯进去。但儒释道互相纠缠了上千年,竟然慢慢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以至于后来许多文人都是儒释道三修。当然,这与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包容的文明密不可分。当代世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都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排他性都比较强,所以双方的冲突会特别激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双方会慢慢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互相接纳、改变。但是面对这两种文明的夹击,我们的文化该怎么办?它有没有足够的生命力来包容它们?还是会慢慢被它们消化?这是我们国家的学者现阶段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通过对比和学习其他文明,我们的文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所幸作者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也都被大家所渐渐重视,我觉得可预见的未来,这些问题会慢慢消失。但在反观当前我们社会的时候,作者提出的问题倒很有意思,就是民粹主义和复古主义。所谓复古主义,顾名思义,其实也是有传统的,中国的文人向来都有厚古非今的传统,但当前确实做得有些过了,所谓厚古,并非是古代的一切都是好的,无论是服饰、语言、礼仪、还是观点。这种风气确实会误导广大青少年,毕竟社会是向前进的。相对这个而言,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是民粹主义,所谓民粹主义,我是不了解的。但看作者的说法,也略知一二了。作者说民粹比专制更可怕,因为“专制可以让人向往民主,而民粹则让人误解民主”,看看如今社会上的乱象,确实如此。因为一些人,原本饱含赞扬色彩的“公知”如今都成为贬义词了,有时候连我也怀疑民主有没有那么好。

作者在这一部分里,最后一个演讲是《给市长的建言》也很有趣,不愧是研究美学的专家。在所有城市日渐同质化的今天,他的许多观点和建议都很值得政府官员考虑。

作者在第二部分,是一些回忆性的文章,颇有余氏散文的风格,一看就是他的手笔。可是总感觉没他以前的文章好看,不知道是因为我更喜欢历史怀古性的题材,还是过了那个年纪。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略略看过,在第三部分中,很佩服作者的毛笔字,写的很好看。

总而言之,这本书已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给了我许多不同的视野。这本书在第一部分所讲的内容,深入浅出,又发人深省,足见作者的功底。可以说,这本书已经让我对何谓文化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漂流瓶活动中,都是要写一篇读后感的,姑且借此机会理了下思路,写了这个读后感。最后,就引用作者的一个比较有趣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的观点结束本文:

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文化视野读后感2

《文化的审美视野》一书是黑龙江大学文学教授张奎志先生的著作,2005年由省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以审美视野来看待文化领域,其中包括文学、哲学、传统美学、文学理论等。

《文化的审美视野》一书是适应当代文化批评的发展进步而产生的,文化的审美视野理论将当代文化批评的角度进行了开阔,从而开创了从文化视角、哲学视角和美学视角来思考文学。

全书共分六个章节,其中包括文学的文化视野、文学的哲学背景、文化的美学反思、文学理论的当代反思、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反思和当代文学批评的重建等。

《文化的审美视野》一书倡导人们用多角度、多维度的观点去看待文化,用实践的、联系的理论去进行文化批评,正如作者所说的“让文学批评走向体验,让体验走进文学批评,这就是提出体验批评的目的”。作者在书中已经提到了建立体验批评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广大的文学批评参与者,也可以广义的理解为所有的读者都能够掌握多层次的知识基础,还能够真正的将文化融入东安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去细细体味。

文化视野读后感3

去想象一种语言即意味着去想象一种生活的形式。——维特根斯坦。

研究艺术史必须更密切地与对人的研究相结合从而使之得到丰富,否则这种艺术史将变得苍白。——冈布里奇

风格的结构直接取决于时代的处世态度,时代社会意识的深刻需求,从而成为该文化精神内容的符号。——卡冈

全部文化或文明都依赖于符号。正是使用符号的能力使文化得以产生,也正是对符号的运用使文化延续成为可能。没有符号就不会又文化,人也只能是一种动物,而不是人类。——莱斯利怀特。

对于普遍的叙事模式的确认看来可以告诉我们不仅仅是文学,而是心灵的本质与(或者)文化的普遍特点。——华莱士马丁

不同叙事形式不同的现实相适应的。

叙述这一现象打打超过文学的范畴,是我们认识现实的基本依据之一。从我们听懂说话开始到老死,我们始终处于叙述的包围之中。先是在家里,再是人与人的交往中和阅读中。——布托尔

第五章 文体演变的文化意味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语言既受文化的制约,又表征着文化。

一、语言  文体 文化

符号是文化啊的存在的方式。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符号。

怀特:人之为人的本质表征,正在于人是文化的动物。

语言特殊的符号,其重要性在于:音节清晰的语言是符号表达之最重要的形式。

符号表达的最重要的形式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意味着思想的交流;交流意味着保存,即传统;而保存意味着积累和进步。(怀特《文化的科学》

文学文本作为文化微博呢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集中的体现和表征着文化精神,同时受制于文化。

风格的结构直接取决于时代的处事态度,时代社会意识的神经额需求,从而成为该文化精神内容的符号。(卡冈《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风格是某种特定文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使得该种文化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化。风格是表征一种文化的构成原则。(鲍列夫《美学》)

爱普斯坦:文体就是人类行为的方式,“从自然为我们的感官提供的东西中创造出意义,这一基本的人类行为就必然包含文体的方式。如果文体是人,那文体也是人最初建构并居住于其中的世界。”(《语言与文体》)

小说叙述不仅是一种创作方法,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更是人类体验理解、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

研究叙述,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关于文学的信息,而且可以告诉我们人类心灵与文化的普遍特点。

重要的不是叙述之事,而是叙述的方式与文化或意识形态之间对应性与相关性。如果我们只满足与谈论文学作品的题材(叙述之事)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仍然没有触及文体问题,仍然没有找到文体与文化而不是主题题材与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我们的透视角度仍然没有超越传统的社会学。文体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必须一开一种结构分析__对文学文本与文化结构的分析___的方法才能恰当地加以谈论。

意识形态是一种说故事的方法,不但叙述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叙述方法(不是内容),更扩展开来说,整个人类文化都可以被视为有意义的、有功能的形式,与其说文化是我们的信念内容,还不如说它是规范我们的信念与行为的模式和范型。

文化视野读后感4

抢救你们的感觉系统,警惕你们的思维习惯,拒绝课堂上常见的刻板、枯燥、人云亦云、咬文嚼字,激活你们的生命活力,创造一种活跃而睿智的教学气氛。

——余秋雨

职业的敏感性,使我对于这句话印象深刻。刻板,枯燥,可谓是教学的通病。直指传统教学模式。刻板指的是教学内容,枯燥指的是教学语言,教学内容以教学语言的形式呈现。人云亦云,指的是定性思维,在上新课前的预习,其本意在于减少新课的陌生感,不应太多深入,只须稍作简单准备,以免在课前形成定性的思维,而应该在课堂中寻找自由之翼,不断重塑自己。咬文嚼字,是当今中学“欣赏”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每个字的现代意思是什么,其后果就是把一篇古文翻译成现代文,然后以现代文的形式来欣赏,诚然是因为需要考试,但是,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已荡然无存。为何五柳先生曾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味,便欣然忘食”,因他只解其意,不解其文。

和女友说话,经常谈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广博而无边际,而现代人却试图概括,想用一种更大的规模来容纳他,却漏洞百出。我们实际上只需选一个视野,看到后,欣赏完,果断放弃,戛然而止,不再停留直接去寻找另一个视野。

上次和女友去鼓浪屿,遗憾的是没时间逛完一遍,但回来一想,虽是管中窥豹,但也回味无穷。同时,也预示着在将来还会再次游玩。

一堂文化课,最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力,追求的是一种畅意的遨游,游完不作停留,再次追求灵魂的荡涤。

【文化视野读后感】

标签: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