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英语课堂知识性的几点建议论文

2024-10-15 21:48:35 阅读:

增强大学英语课堂知识性的几点建议论文

论文摘要:大多数大学生(这里指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他们的英语课毫无兴趣,讨厌上英语课。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老师课堂上只注重单词用法和课文的讲解,而这些是学生自学就能掌握的;再加上他们手头丰富的辅导资料,学生会觉得老师在课堂上仅讲这些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所以会对英语课缺乏兴趣。本文针对该现象,结合笔者四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几点忠实的建议,以期丰富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知识性,教学实践,建议

大学英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单词用法和课文的讲解,更应该关注诸如语音语调,中西文化差异,口语的训练,谚语习语的讲解等方面;除此之外,提高课堂效果,还应该注意课件质量、师生情感的培养等方面。

1语音语调的练习

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只顾完成每学期几个单元的单词,课文解释任务,而丝毫不管学生的语音语调如何。殊不知,这样的授课方式,让本来底子就弱的学生(因中学老师不太注意语音语调)再也无缘语音语调的练习。这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是一大障碍。

语音语调差影响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上课时,笔者特别留心学生读课文的情况。一些学生一张嘴就是错误的发音和平淡无奇的语调,因此,当老师走到他们面前时,他们马上降低声音,甚至停止了朗读。更有甚者,有的同学怕周围的同学听到他蹩脚的语音语调嘲笑他而从不出声朗读英语。这样以来,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自然不会增强。

语音语调不准影响大学生记忆单词。尽管很多大师千方百计给英语学习者总结了不计其数的单词记忆法,但是,笔者认为,惟一万能的方法还是靠发音记忆。你或许与我有同感,如果语音掌握得准,即使听到从未见过的生词,也可能拼写正确;此外,见到生词也基本上能发准音。因此,老师千万不能忽视语音这一看似无关紧要实际很重要的问题。

老师应该怎样教授给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呢?

首先,老师应给学生留下你很重视发音且发音特准的印象。这样,与此同时,注意培养学生重视语音语调的意识。

现身说法。笔者给每届学生都这样讲,笔者的发音,有很多就是上大学时,课堂上听课听出来的。笔者的大学老师大都发音较准,其中一老师发音特准,所以,每次上她的课,笔者都格外注意她的发音。每次听到不一样的读法,笔者都会记下来。下课后,去查词典。当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师的发音正确。就这样,一个个积累着,而这种方法也提高了我的听课质量。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如,ignore和ignorant。起初,笔者觉得这两个词重音都在第二个音节上,当课堂上听老师读ignorant时,重音放在了第一个音节上。一查词典,果真老师读的对。这样,就再也不会忘了。还有,temperature这个词,刚开始笔者把重音放在第三个音节上,而老师却放在第一个上,确认后我就再也读不错了。聪明的你,不妨也试试这个方法?

其次,笔者虽然不提倡老师逐个讲音标,老师也要集中告诉学生一些发音规则,语调规则。诸如一些连读,弱读规则。

连读:一个基本通用的规则,就是在一个词组中,甚或是相邻两个单词中,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下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这时都可以连读。

弱读:相邻两个单词,前一个以辅音结尾,下一个以相同辅音开头,那么,前一个单词的尾音弱读。当然,开头单词不能弱读。弱读就会产生误解。另外,小品词也需弱读。至于语调,惟一的办法就是坚持不懈地模仿。选择一套你喜欢的语音语调书,有计划的模仿。此外,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迁移理论对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影响。语言迁移理论(1anguagetransfer)指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这样一种现象。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targetlanguage)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作为拐棍,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1]语音迁移(PhonologicalTransfer)当然属于语言迁移的一种。汉语和英语在语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音部位不同,音节构成不同,重音不同等。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这些差别,以给学生灌输一种正确的发音要领。

2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英语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掌握一些语言点,记一些单词的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要想很好地掌握一门语言,熟知该语种的文化则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只顾讲单词,分析课文,却几乎不提及文化这一重要现象。

文化如何讲?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不能忽视文化现象,也不能喧宾夺主把学生当成专业人士,一味地细讲。我们应该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加入文化知识,尤其是课文中涉及到的。此外,老师还可平时就把这些西方文化知识中重要且实用的部分总结出来,把它们分到一学期中来讲。我们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给大家讲一个文化现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利用讲完课的时间来讲,这样可以让学生放松一下。

现身说法。我就把西方文化分类,再与我们中国的文化比较。比如,中西方颜色表达差异,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西方重要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愚人节等)等,有了比较的对象,学生自然就有了听讲的欲望。比如在讲到AValentineStory(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TextA时,笔者就把希腊罗马神话里的爱神Cupid的爱情故事与中国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相比作为本单元的导入,得出它们的共性和区别,这样一来学生就非常有兴趣听,教学效果自然就好起来了。口语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和语音语调一样重要。练好了,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此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去练,有的老师虽然想让学生练口语,但由于方法不对,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达不到练习的目的。

3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练口语?

笔者最反对的一个方法,也是很多老师一贯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每次上课前的五六分钟时间,让提前准备好的学生上台把自己写的或摘抄的短文背给大家。这样可能开始学生还好好准备,时间长了,学生失去了新鲜感,连提前准备的心也没了,这种方式也就成了一种形式,从而失去了练习的意义。有的课堂甚至变成了朗读短文或唱英语歌曲的时间。再者,口语的训练是要学生即兴脱口而出的,长期有准备的所谓的“口语练习”绝对起不到练习的作用。

现身说法。笔者在学期始备课时,就采取了如下方案。因大学英语课大都是每周两次课,且一周基本上能讲完一课。笔者每周会在两次课的某次中结合实际情况流出15-20分钟时间和大家讨论一个话题。笔者提前准备了一些话题。这里的关键是,老师准备的话题必需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如loveoncampus,onlinechatting,clothingfashions,musicstarsandtheirpopularsongs,classicfilms,outstandingsportsstars,etc.

对于这些话题,不让学生先讨论发言而是笔者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的观点很重要,它要起到激发学生思考、增加学生兴趣的作用,所以,笔者这时候绝不是满天撒网,想到哪说到哪。因此,每次练习要谈论的话题笔者都是预先准备好的。这样每次总能激起学生发言的热情,从而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4习语、谚语的.讲解

笔者还是不主张老师集中给学生总结一些甚至印成页子发给学生,让他们课下去背。

现身说法。笔者的方法是,利用课前的两三分钟时间给大家讲一个习语或谚语。笔者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从中猜测他的大意,之后,一定要做的就是给学生讲清楚该习语或谚语的由来。这样以来,学生会轻轻松松的记住每个讲过的习语、谚语。比如,一写与dog有关的说法:dogeatdog,首先给大家一个例句:Inthemodernbusinessworld,it’sdogeatdoginthesearchforsuccess.[2]让大家从对句意的理解中猜测该说法的意思,因为情景存在所以同学们很快就能猜出这一说法是“残酷无情的竞争”之意。这样日积月累,他们不但记住了讲过的习语、谚语,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用这些习语、谚语。这比起自己下课集中背诵会的效果要好的多,因为好多东西,大家都是只是会背,看到知道,但到用的时候却绝对想不起来。

除了上面谈到的这些,要想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老师还要更多的关注备课过程。老师们不妨多花些时间把课件质量提高上去,这样,上课时会延长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另外,除了我们性格里不能改变的东西外,老师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样,学生喜欢你的人,爱屋及乌,他们也会更喜欢你的课。再者,老师应该时刻给学生留下干净整洁的印象,试想一个邋里邋遢的人怎能教给别人条理清晰的东西呢。

笔者觉得,做老师的始终要牢记这一点:老师教给学生的东西,要让他们会用,即学以致用。只要从这一点出发,老师们讲课时将会多动脑筋。

参考文献

1 赵莹,语言迁移理论与英语语音教学模式改革,科教文化[M],2008.1

2 牛津英语习语词典 (英汉双解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9

【增强大学英语课堂知识性的几点建议论文】

标签: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