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往前是分裂割据的南北朝,往后则是大一统的唐朝,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孕育出了一位特殊的帝王---隋炀帝。
隋朝(公元581-619年)一个短暂的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一统时代之一享国38年。纵观中国的古代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隋朝的统治有着秦汉两朝的影子。这一特点在隋炀帝的身上尤其显著,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发现秦始皇与汉武帝的特点。两种几近不同的政治理念构成了这样的一位帝王。功绩与罪孽并存。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不久杨广继位。我们的这位皇帝开启了属于他的统治时代。
在政治上,我们的这位皇帝做了几件大事。
大业元年(公元604年)营建洛阳,这本应该是一件极其浩大的工程,可我们的这位帝王却硬生生在十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此事。营建洛阳这本该是一件好事,却无人为此而感到庆贺。据史料记载营建洛阳,历时十月,每月需用工二百余万人,然隋盛时人口仅四百六十万人左右。除却所耗用的民力外,其耗用的财力更是数不胜数,又造显仁宫,发江南奇材异石至洛阳,迁全国大商贾数万家,充实洛阳。开凿通济渠和周围二百里的西苑。次年,东京修建完工。炀帝营建的洛阳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廛河,洛水横贯其间,分外郭缄、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圆壁城和曜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此后作隋都15年、唐都40余年,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曾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繁华之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此劳民伤财,损耗国运。致使百姓不敢言而敢怒,久而久之积怨于心,,一旦当这种民愤聚集到一种程度,便会激起暴力的浪潮。
在营建洛阳期间,隋炀帝又下令开凿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共计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北京南道浙江杭州。于大业元年之大业六年方才建成,期间共计征调了约二百一十多万名劳力。
对于京杭大运河一事一直都存有着争议,有的人认为修建京杭大运河是一壮举,也有的人认为这自始至终都是一部百姓的血泪史。
运河的修建本身就是一个功在千秋的大事,它沟通了北京与杭州,为日后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同时它便利了航运,促进了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向中央输送大量的粮食。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加强了交流,促进了沟通。
诚然,运河的修建是一壮举,但这改变不了它奴役百姓的本质。从某些方面来讲,它反映出了统治者肆意滥用民力的暴政,说到底运河的修建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他自己,运河的功绩并不能掩盖他荒淫骄固的本性。权力的肆意滥用,导致百姓生活极度的困苦,势必会造成阶级之间的冲突,社会矛盾的日益扩大,在极度激越的社会气氛之下,被掩盖的各类问题接踵而至。京杭大运河本应由好几任乃至好几代君王才能完成的任务,却被隋炀帝在七年的时间里完成,为隋末农民起义。埋下了隐患。
仁寿元年(601)六月隋文帝下诏简省学校。而我们的隋炀帝更是继承并发扬了这种政策。大业元年(605年)闰七月丙子(18日)隋炀帝下诏兴办教育,拔擢人才。大业四年十月又立孔子后人为绍圣侯,拔高先师尼父的地位
隋炀帝自幼便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据史书记载隋炀帝的藏书室足足有十四间之多。足以见得我们的这位皇帝对于教育方面的重视,此举更是大大提高了儒家学说的地位,为日后儒家学说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埋下了伏笔。
在军事上,隋炀帝倒是与汉武帝相仿,兴兵事。
大业七年至大业十年内,隋炀帝三次集兵进攻高丽,却屡遭失败。同时,国内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农民起义愈演愈烈。
浩大工程的修建,已经使得百姓积愤于心,却偏偏我们的这位帝王好大喜功,频繁的战事更是一根导火索直接点燃了百姓的怒火。
大业十四年,隋炀帝被叛军所俘获,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我们的这位帝王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同时,我们也不能抹杀其功绩。在隋朝大业年间,曾三次航海。这一举措大大加强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航海的成功自然也离不开科技方面的支持与进步。在他统治期间里,民间的工匠技术迅速的发展起来。在此之前,民间的工匠技术则被认为是奇技淫巧,而越是贤德的君主则越是不屑于这种奇技淫巧,更是要禁止民间工匠技术的发展。由此,可以见得我们的这位皇帝的开明了
隋炀帝---历史上毁誉争议最大的皇帝。其罪也彰,其功也卓。
标签:1700字探访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