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总有句话讲上:“一百个肖邦也弹不出我的悲伤。”人们总把肖邦的音乐称作悲伤的代名词,认为肖邦的音乐里只是悲伤。
然而,正如傅雷所说,肖邦的音乐中有的不仅仅是悲怆。是的,肖邦的心中、音乐中有比单纯的悲伤与悲怆更深的东西,那种东西源自他的家乡——波兰。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
肖邦对故土波兰有着极深的感情,可在波兰失陷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只得客死他乡。他的后半生再未能踏上故土半步。
自由速度、华丽的和声与装饰音是其乐曲中几大特点,那是种属于浪漫时期、属于肖邦、承载着无数种复杂的情感,爱、悲,那是一种热爱与痛苦的交织,游离于人世与彼岸。那些属于肖邦的东西,全都融在了他那独特的节奏、旋律与意蕴里面。他的音乐看似飘飘欲仙,但他的复杂、他的痛苦连着他的温柔却把他留在尘世中了。
肖邦一生中创作过许多首玛祖卡——波兰的一种民间舞曲,虽是舞曲,然而于肖邦而言,无论是玛祖卡、舞曲还是圆舞曲,似乎都失掉了它们作为“舞蹈的伴奏”的特点,它们不能够与旁的舞曲相提并论,它们不是作为背景存在的,它们的舞,存在于演奏者的指尖上,存在于被按动的琴键上,存在于奏出的旋律中——那音乐本就是一支舞了。
但正如前文所言,肖邦的音乐中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东西,舞曲亦然。《a小调玛祖卡》中,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是被黑暗与绝望压得喘不过来气的感受,那是一种再也找不到出路一般的绝望。然而就在几十个小节后,变换了面目,似一缕清晨的阳光,给予沉沦在黑暗中的人一线生机与出路看,可就在光明将要普照世间时,几个沉重的和弦让乐曲又换了面目,黑暗又一次将这一缕希望剥夺殆尽。乐曲在暗淡中收了尾。
很难想象,是怎样的境遇才让一个作曲家写出了这样的音乐。这首曲子还有一个别称:《小犹太人》,或许这也是肖邦为波兰的犹太人,亦是他自己的一种不平之鸣吧。
肖邦的夜曲,在宁静幽远的美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景。《升c小调夜曲》寄寓了他的不满、愤懑与控诉,同时也好像轻叹着自己的无力。而《B大调夜曲》又摒弃了大部分的悲哀幽怨,温柔与纯真占据了主导地位……
作曲家的音乐正是作曲家的体现——或是生活,或是性格,或是灵魂。肖邦爱着、恨着、悲伤着。他的身心、他的灵魂、他的音乐全部是他本真的体现,是对祖国的赤诚,是对战争的痛恨,是对人生的无奈,也是对天下人的温柔。
我无法说我懂肖邦——除了他自己,谁又真正懂他呢?如今,他留下的光仍照耀着时间,可他或许并不会说他是一颗恒星吧,他更应该是一颗行星,毕生守护着属于他的恒星:他的故乡,他的祖国——波兰。
那他便是一颗发着光的行星。
标签:发光行星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