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子看戏”,本是一句民间谚语,也是一句隐语,形容某些人缺乏亲身的实践,没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仅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好比一个身材矮小的人,挤在人丛中看戏。他根本看不到戏台上究竟在表演什么,更不知演员表演的是好是坏。他只能见别人笑,也跟着笑,别人喝采,也跟着喝彩。
典故
《朱子语类》(宋代儒学家朱熹的语录,同代人黎靖德编)有一句道:“其有知得某人诗好某人诗不好者,亦只是见前人如此说,便承虚接响说取去,如矮子看戏相似,见人道好,他也道好。及至问着他哪里是好处,原不曾识。”可见这句成语,至少在宋代便已流行了。
明代思想家李贽的《续焚书(二)•圣教小引》说:“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人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明代文学家胡震亨所编关于唐诗的研究资料集《唐音癸签》中说今人只见鲁直说好,便都说好,如矮人看场耳。”(鲁直,即北宋诗人黄庭坚。)
清代的一部通俗小说《快心编》(“无名氏”撰,署名“天花才子”编)也有一句道“总之,无识的一味矮人观场,随声附和。”
所谓“矮人观场”、“矮人看场”和“矮子看戏”都是一样的意思。
这句成语,也可用来比喻见识不广的人。
《成语典故》的故事
汉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部分源自文史古籍俗谚歌谣,要彻底弄懂一个古成语需要了解它们的来源出处,《成语典故》就是这样一本知识性故事性很强的书籍,它以各个通俗有趣的小典故帮助我们深入的了解每个成语的由来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