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意思

2024-09-11 01:03:33 文题网 阅读:

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意思

赵奢、廉颇,都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名将,秦国屡次攻伐赵国,都被这两位将军率领大军英勇击退。

有一次,秦军又来进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髙平县附近)坚持抵抗。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年纪虽老,打仗还是很有办法。他见秦军势强,不能硬拼快攻,便采用持久之计,企图把秦军拖垮。他下令坚守营垒,任秦军百般挑战,一概不理。秦军知道廉颇老将,深谋远虑,难于对付,这样持久下去,对秦军非常不利。于是派出间谍,散布谣言,说,秦军最怕的是赵括,别的将军都是不行的。赵王正因廉頗没有速战速胜而有些不满,听了谣言,忙派赵括去接替廉頗。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年轻时就读了不少兵书,确实也相当聪明,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父亲赵奢有时也驳不倒他。因此他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赵括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便罢,如要用他,使赵军大败的一定就是他!”

所谓“纸上谈兵”,就是形容脱离实际的空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上述的故事。当时赵王坚决要叫赵 括去接替廉颇,正在病中的蔺相如表示反对,说道:“赵括徒读父书,不知变合(白白地读了他父亲的一些兵书,根本不懂得灵活运用),好比‘胶柱鼓瑟’,那怎么行呢!”

赵括的母亲,也上书赵王,说‘她的儿子不能作大将。可是赵王不听,还是要赵括到长平去,换回廉颇。

赵括到了前线,就把廉颇的持久抗战计划全部改变。军官也被大批更换。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围住。过了四十多天,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尽被坑杀。

这位“徒读父书”、“纸上谈兵”的军事家,果然不出他父亲生前所料,不但个人落了个如此悲惨的下场,而且还给国家造成了惨重的损失。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