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逞之徒的意思和造句、故事、近义词和反义词

2024-09-24 07:16:45 文题网 阅读:

【成语】

不逞之徒

【拼音】

bù chěng zhī tú

【释义】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初,子驷为田洫,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于是子驷当国,子国为司马,子耳为司空,子孔为司徒。

解释:当初,子驷疏通田里的水沟,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都丧失了土田。所以五个宗族聚集了一伙不得志的人凭借了公子的族党以发动叛乱。这时候子驷掌握国政,子国做司马,子耳做司空,子孔做司徒。

【近义词】

不法之徒 亡命之徒

【反义词】

谦谦君子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犯罪分子或存心捣乱的人。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叫子驷,他是郑穆公之子,郑灵公和郑襄公的弟弟。子驷再郑国权力非常大,甚至到了左右国君人选的地步。

郑僖公在位时,公子子驷因与郑僖公政见不合,于是暗地里刺杀了郑僖公,并将郑僖公的儿子姬嘉立为国君,姬嘉即郑简公。郑简公时年5岁,由正卿公子驷专权,派使臣去楚营求和,说:“楚君恩于郑国,郑国不敢背楚从晋。此次郑国盟于晋,全是姬恽一人主张。今日姬恽已死,郑国愿听楚国指派,与楚结盟。”楚国令尹公子贞准许郑国求和,与郑国结了盟,班师回楚。

郑国和楚国结盟,让晋国非常不爽,于是晋国派大夫荀罃率兵伐郑。晋兵刚到虎牢,郑国便按照公子驷的安排,北边边关早已准备好了礼物,派使臣去晋营,献上礼物,请求与晋结盟。晋国准许郑人求和,与郑国结了盟,班师回晋。

晋军刚走,楚共王又率领楚兵伐郑,讨伐郑人叛楚从晋之罪。楚国兵马刚入郑境,南边边关上早已准备好了礼物,郑国使臣便到楚营求和,献礼给楚共王。楚共王准许郑国求和,与郑国结盟,班师回楚。

不久,晋悼公又听说郑人叛晋从楚,立时大怒,说:“郑人如此反复无常,兵到则从,兵离又叛。我们要想久服郑国,当用什么办法。”中军元帅荀罃献上“以逸待劳”之法,将晋军分为三军,以一个军讨伐郑国,轮番出师,轮番休息,用一个军牵动楚师,使楚师疲奔于劳。

在对外上,公子驷推行他的“墙上草顺风倒”政策,择强者而服之,让郑国颜面尽失,成为了各诸侯国眼中的反复小人,郑国贵族阶层觉得非常没面子。而在对内上,子驷又重新划分贵族大夫们的封地,少给了田氏、堵氏、侯氏、子师氏四家的土地,他们都非常怨恨子驷。于是,几家就联合起五家贵族及一伙心怀不满的人,共同起来发兵讨伐子驷。最后,他们攻入国都,闯进宫中,杀死了子驷,劫持了简公。

后来,子驷之子子产,平定了这次叛乱,成为郑国国君。

【造句举例】

这些不逞之徒,一有机会便想浑水摸鱼,蠢蠢欲动,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这是抗险救灾物品发放,怕那些灾民中的不逞之徒铤而走险,所有才有当地民兵维持秩序。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