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一猪的意思和造句、故事、近义词和反义词

2024-06-20 09:17:06 文题网 阅读:

【成语】

一龙一猪

【拼音】

yī lóng yī zhū

【释义】

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解释:两家生子是一样的聪明,年岁稍大在一起玩耍嬉戏,就像群鱼中的两只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到十二三岁,各人的表现才稍稍有些不同。到二十岁,就变得差别很大,像一条清沟一条污渠摆放在一起。到三十岁,人已长成,区别如龙和猪一样大。

【近义词】

天壤之别 天差万别 天悬地隔 天差地别 截然不同 大相径庭 云泥之别 天地之别 不啻天渊

【反义词】

并无二致 工力悉敌 大同小异 半斤八两 相差无几 势钧力敌 不相上下 伯仲之间 毫无二致

【成语故事】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有一个儿子名叫韩符,但是韩符非常不喜欢读书,为了鼓励儿子好好读书,韩愈于是写了一首《符读书城南》的诗勉励他用功读书,《符读书城南》诗的大意是:

木材依圆规曲尺成器,离不开匠人的辛勤劳作,人能成为真正的人,是因为饱读诗书有所涵养的缘故。读书须勤奋才能有所收获,不勤奋只能是腹中空空。要知道一开始,大家学习的能力都是一样的,并无贤愚之分,因为有的人不能勤学,于是踏入了不同的门径,两家生子是一样的聪明,年岁稍大在一起玩耍嬉戏,就像群鱼中的两只看不出有什么区别;到十二三岁,各人的表现才稍稍有些不同。

到二十岁,就变得差别很大,像一条清沟一条污渠摆放在一起。到三十岁,人已长成,区别如龙和猪一样大。龙马飞黄腾达,看不到地上的癞蛤蟆。一个人成了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奔走效力受支使还被鞭打;一个人成了公卿、宰相一样的显官,住在豪华的府第里。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只在于勤学与否。

黄金璧玉虽是重宝,但难以储藏,学问藏在自己的身上,不管到哪儿都用之有余。做君子还是当小人,其实和父母留多少财产关系不大,你看由古及今有出息的三公宰相,哪一个不出身于犁锄之家;你看多少三公后人在忍受饥寒,出门连头毛驴都没有。

不要以为文章里没有富贵,要知道经书里的遗训正是做人的根本啊,雨后大水滩因为没有源头,早晨还满满的,晚间就干涸了。人如果没文化不开智,就如同牛马穿了人的衣服一般无知,为人处世都陷于不仁不义中,还指望得到众多的名声和赞誉。

城南入秋,阴雨初停,凉爽的天气已遍布村野郊外,正好可以趁着灯火,打开书卷来读,从早到晚我都顾念着你,只望你能珍惜光阴.孩子,我深爱你但我必须教你对的东西,写这首诗只为勉励徘徊不前的你。

但这首诗的潜在意思是,儿子啊,你的爹我是“龙”,你的哥哥们也是“龙”,可你怎么却像头猪呢?还不赶紧学习,不然一辈子就都是“猪”了。

韩符也被老爹这首诗给吓到了,从此开始发奋读书。所以后世便用一龙一猪来比喻同一个起跑线的两人,高下却判别极大。

【造句举例】

每个人的性格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影响极大,在同一个家庭里有一个双胞胎,双胞胎性格截然相反,最后两个人的竟有一龙一猪的区别,这都是双胎的性格不同所导致的。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