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辨菽麦
【拼音】
bù biàn shū mài
【释义】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
《左传·成公十八年》:“庚午,盟而入,馆于伯子同氏。辛巳,朝于武宫,逐不臣者七人。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解释:十五日,结盟以后才进入国都,住在伯子同氏家里。二十六日,周子在武宫朝见。驱逐了不适合做臣的七个人。周子有一个哥哥是白痴,不能辨别豆子和麦子,所以不能立为国君。
【近义词】
愚昧无知 四体不勤 目不识丁 五谷不分
【反义词】
博学多才 学富五车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比喻脱离实际,缺乏常识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在当时还算是比较强大的诸侯国。晋国当时的国君是晋厉公,相传晋厉公是一个十分好色残暴的国君。晋厉公在外有很多宠姬,那些宠姬经常要求晋厉公能将她们的亲戚安排到朝堂上做官,晋厉公也都一一答应。
有一位宠姬的哥哥叫胥童,曾经跟郤至有仇怨,当栾书也怨恨郤至不用他的计谋竟打败了楚国时,就派人暗中向楚共王谢罪。楚共王派人来欺骗晋厉公说:“鄢陵一战,实际上是郤至召来楚军,想趁机作乱,迎接公子周(晋襄公曾孙)回晋国即位。因参与国没准备好,所以事情才没办成。”晋厉公告诉栾书。栾书说:“这有可能!请您再派人到洛京暗中察访一番。”晋厉公果然派郤至到洛京。栾书又使公子周会见郤至,郤至不知是被出卖。晋厉公验证此事,认为确实,就怨恨郤至,想杀了他。
公元前573年(晋厉公八年),晋厉公出猎,与宠姬饮酒,郤至杀猪奉献给晋厉公,被宦官夺走,郤至杀了宦官。晋厉公生气地说:“郤季子欺侮我!”准备诛杀三郤(郤锜、郤犨、郤至),还未动手。郤锜要攻打晋厉公,说:“即使我因此而死,晋厉公也将遭殃。”郤至说:“忠信而不背叛君主,智慧而不危害人民,勇敢而不制造动乱。失去这三种美德,谁肯帮助我?我死了算了。”
公元前573年(晋厉公八年)十二月壬午日,晋厉公命令胥童率领八百兵士袭击攻杀三郤。胥童又乘机在朝廷劫持栾书、中行偃,说:“不杀了这两人,公将有后患临头。”晋厉公说:“一天杀死三卿,我不忍心再杀人。”胥童回答说:“人家将忍心杀您。”晋厉公不听,向栾书和中行偃道歉说只是惩罚郤氏的罪过,让栾书和中行偃恢复大夫的职位。栾书和中行偃叩头直说幸运。晋厉公任胥童为卿。
后来,晋厉公到大夫匠骊氏家玩,栾书、中行偃带领党徒袭击逮捕晋厉公,并将晋厉公和胥童一并杀死,葬在翼地的东门外边,仅仅用了一辆车子。而后派遣荀罃、士鲂到京师迎接周子而立他为国君,这时周子才十四岁。大夫在清原迎接,周子说:“我开始的愿望并没有到这地步,现在虽然到了这地步,难道不是上天的意志吗?然而人们要求有国君,这是为了让他发布命令。立了以后又不听他的,还哪里用得着国君?您几位用得着我,在今天;用不着,也在今天,恭敬而听从国君,这是神灵所保佑的。”大夫们回答说:“这是下臣们的愿望,岂敢不唯命是听。”十五日,结盟以后才进入国都,住在伯子同氏家里。二十六日,周子在武宫朝见。驱逐了不适合做臣的七个人。周子有一个哥哥是白痴,不能辨别豆子和麦子,所以不能立为国君。
【造句举例】
很多官二代富二代从小生活在蜜糖之中,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进入社会后,经常闹出一些不辨菽麦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