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的故事和道理

2024-09-11 00:37:21 文题网 阅读:

亡羊补牢的故事和道理

战国时,楚国的楚襄王(即顷襄王),是一个昏庸的国君。他父亲楚怀王是被秦国骗去而终于病死在秦国的,他即位后,对于强暴的秦国,还是毫不警惕,只知整天玩乐。大夫庄辛实在看不过去,便向楚襄王作了诚恳的谏劝。

据《战国策•楚策》载,庄辛对楚襄王说:“您在宫里,左有州侯,右有夏侯;出去的时候,又有鄢陵君〔鄢yān〕和寿陵君跟着。您同这四个人,淫逸侈靡,不顾国政,看来郢都[郢yǐng],楚国国都)一定要危险了!”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吗?你胡说些什么啊!” 庄辛说:“我确有这样的预见,不敢不说。您如果执意偏信这四个人,楚国必定灭亡。既然不相信我,请允许我躲避到赵国去,看将来的事情怎样发展吧。”

庄辛到赵国住了才五个月,秦国果然发动了对楚国的侵略,并且很快就占领了鄢(今湖北宜昌)、巫(今四川巫山县)、上蔡(今河南上蔡县)、陈(今河南淮阳县)等地方。不久,连国都郢(古城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也沦陷了。楚襄王流亡到城阳(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记起庄辛所说的一番话,果有先见之明。于是派人赶到赵国去,把庄辛请回来。

庄辛回来了,楚襄王说:“我因不听先生之言,以致落到这般地步,你看现在该怎么办呢?”庄辛答道:“俗语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古时的贤王商汤、周武王,都在只有百里左右的土地上兴盛起来,而暴君夏桀、商纣,虽占有了天下,却不免亡国。现在楚国的领土虽然比以前小了一些,但是‘绝长续短’,合计起来,也还有几千里,岂止百里左右呢!……”

这里,庄辛所说的“见兔而顾犬”和“亡羊而补牢”两句俗语,后来就成为成语“见兔顾犬”和“亡羊补牢”。——遇见野兔,马上回头去找猎狗;逃走了羊,立刻动手修理羊圈。这是说,虽然亊前没有考虑,缺乏准备,一旦发生差错,能够迅速补救,也就不算迟,还是来得及的。

“绝长续短”,也说作“绝长继短”、“绝长补短”或“断长续短”。例如《墨子•非命》:“古者,汤封于亳[b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孟子•滕文公》:“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战国策•秦策》:韩非说〔shuì〕秦曰:“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都是说拉匀扯平、赢绌合计的意思,同“以多补少”相仿。我们现在一般说的“截长补短”或“取长补短”,来源于《吕氏春秋•孟夏纪•用众》:“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形容以甲的有余补乙的不足,或是互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克服各自的缺点。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