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戟得矛的成语故事、意思

2024-09-11 00:37:14 文题网 阅读:

亡戟得矛的成语故事、意思

齐国和晋国发生战争,有个来自平阿[ē] (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的尚未够兵役年龄的小兵,在一场混战中,丢失了他的戟。他在战场上捡了一枝矛,但是想想又不敢要,心里很不痛快。这时,迎面走来一个行人,他就问那行人“丢失了一枝戟,要是捡回一枝矛,可以归队、不受处罚吗?”那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了一件兵器,捡回来一件兵器,正好相抵,为什么不可以归队呢?”这段故事,原载《吕氏春秋•离俗》,原文是: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

故事原文到此还没有完,它接下去又说:那小兵听了行人的话,还是不放心,便又问另外一个人,这个人的回答是:“矛并不是戟,戟也不等于矛,亡戟得矛,怎能相抵?”

前后两人的回答,意思正相反:前者认为“得失相当”,后者却认为“得失不相当”。比喻在得失问题上各人说法不一,言人人殊,后来就叫“亡戟得矛”。

“言人人殊”(殊,不同),众人对某一问题所说各不相同。语出《史记•曹相闲世家》。汉初,曹参为齐王刘肥的丞相,曾广泛邀集长老诸生,请教安民之计,而“诸儒以百数,人言言殊”,曹参不知听谁的好。清黄钧宰《金壶七墨•堪舆》写道:“此辈(搞什么‘风水’迷信术数的人)信口欺诈,言人人殊,……各执己见,彼此相非。”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