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合污的成语故事

2024-09-11 00:33:29 文题网 阅读:

同流合污的成语故事

“同流合污” 一语,出自《孟子•尽心》。

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很厌恶那些“乡原[yuán]”,说他们是“德之賊”。万章不明白所谓“乡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于是,孟子对他作了一些解释。

据孟子说,“乡原”就是乡里中的原人。原,同“愿”是谨善的意思。所谓“乡原”,用现在普通话说,就是地方上的滥好人。

孟子说:“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八面玲珑、惯会奉承讨好的人,就是‘乡原’)。这种人,往往在一乡之中,被群众公认为“好好先生”,但是,这种“好好先生”,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好人,而是言行不符、伪善欺世的伪君子,所以孔子说他们是“德之賊”(道德的破坏分子)。

万章还是不太明白,问道,“一乡皆称为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既然一乡的人都说他是个老好人,他自己也到处表现出是个老好人,) 孔子以为德之賊,何哉?”

孟子答道:“这种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看起来好像忠诚老实、公正廉洁,大家喜欢他,他也自以为是,其实他根本不能起什么良好的作用。因为他表面上像是好人,这就更坏,故曰‘德之贼,也。”——这里,孟子所说的“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就是“同流合污”这句成语的出处。一个人在坏的环境里,在坏的风气影响下,不能保持清白,而跟着坏起来,就叫做“同流合污”。多指跟着坏人合伙干坏事。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