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之夭夭的意思、成语故事

2024-09-11 00:31:59 文题网 阅读:

逃之夭夭的意思、成语故事

“逃之夭夭〔yāo〕”,本作“桃之夭夭”,形容桃花茂盛而鲜艳。后因“桃”、“逃”同音,便以“逃之夭夭”形容逃跑,这是诙谐风趣的说法,或带有嘲讽的语气,旧小说中常见引用。

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就有这样写的:“等各人走过之后,他才不慌不忙的收拾了许多金珠物件,和那位督办大人坐了轮船,逃之夭夭到天津去了。”

又如《醒世恒言》卷三也有这样的说法,而且连“桃”字都没改:“邢权在朱十老家,与兰花热情,……两个商量出一条计策来,俟夜深更尽,将店中资本席卷,双双的桃之夭夭,不知去向。”

至于“桃之夭夭”的本意和出处,说起来就要简单介绍一下《诗经•周南》题为《桃夭》的一首诗,原诗四章,第一章的四句是:

桃之夭夭(夭桃蓬勃正当年,)

灼灼其华(灼灼红花色更鲜;)

子之于归(淑女今朝归佳婿,)

宜其室家(两相美满结姻缘。)

夭夭,茂盛、健壮;灼灼〔zhuó〕,鲜明、艳丽;华,同“花”;子,指女子;宜,合适、相称。

古代称女子出嫁谓“于归”,因此旧时祝贺人家嫁女,常用“于归之喜”为祝词。古代还称男子娶了妻子为“有室”,女子嫁了丈夫为“有家”,因此旧时还常用“宜室宜家”来祝贺嫁娶婚礼。

同时,《诗经•召南》有一首题为《何彼襛矣》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

何彼襛矣(是什么?这样美丽!)

华如桃李(这花儿,就是桃李!)

襛[nóng],原意是衣服厚实貌,引申为浓艳、凝重;如,作“乃”字讲,意即“就是”。

由于这两句诗,产生了“襛李”一词,加上“夭桃”,组成“夭桃襛李”,比喻年少貌美,亦旧时常用的祝贺婚嫁之辞。

唐张说〔yuè〕《安乐郡主花烛行》诗:“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襛李遥相匹。”

“襛李”或作“秾李”。秾〔nóng〕,花木繁盛貌。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八回:“夭桃秾李,宜早合良缘,毋使婚嫁愆期。”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