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历史事例

2024-09-11 00:27:55 文题网 阅读:

春秋末期,有位杰出的人民起义领袖,鲁国人。据说他 “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诸侯都奈何他不得。他是鲁国大夫展禽(即柳下惠)的弟弟,因此可以断定他姓展,但是名字却已失传。一些古书上提到他时,都称他“盗跖”。历代反动统治者总是把敢于组织反抗的领袖人物诬蔑为“盗贼”的首领,这是众所周知的。至于“跖”,本是黄帝时人名,相传那人曾被认为“大盗”。以“大盗”之名强加于起义领袖,真可谓极尽诬蔑之能事!

《庄子•盗跖》讲了一则有关所谓“盗跖”的故亊。说孔子希望展禽教育教育弟弟,还表示愿意自去当面劝劝。展禽认为没有用,他决不会听的,而且还要骂人。但是孔子仍由弟子颜回和子贡陪同,前去见他。门卫报告:“孔丘来了。”他拒绝不见,怒斥孔子“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叫门卫赶快轰走。(“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指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生活;“摇唇鼓舌”指耍嘴弄舌,挑拨煽动)。经孔子再三相求,他才唤进。只见他叉开两腿,手执利剑,双眼圆睁,虎啸似地大喝道:“丘,前来!若(你)所言,顺我意者则生,逆我意者则死!……”孔子想教训他,结果反被列举事实,严厉批驳弄得哑口无言,狼狈而回。

《庄子》所讲,是寓言故事,不是历史记载,其中情节、言论,都不能信为真实。但是成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却是由此“顺我意者则生,逆我意者则亡”一语演变而来。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使他昌盛,违背我的要他灭亡。又作“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史记•太史公自序》:“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