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朵的椅子

2023-05-30 09:49:59 蒋双超 标签:林里 阅读:

阿绿是森林里一棵极其普通的树,晴天时晒晒太阳,雨天时淋淋雨,偶尔和过往的风打声招呼,过着安逸、平淡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一个木匠来到森林里,可能是觉得阿绿足够粗壮和坚韧,就把它带回家,做成了一把椅子。

刚开始的那段日子,阿绿觉得无聊得很,因为作为一把椅子,它只能让人坐着,动弹不得。何况它没有了枝叶,相当于没有了眼睛和耳朵,既看不到任何风景,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对它而言,世界只剩下黑暗和寂静,生活变得平淡无奇。

浑浑噩噩中,阿绿也不知道日子过去了多久。它只知道,木匠渐渐老了,他的体重越来越轻,坐着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木匠更乐意躺在床上。后来,有一天,年迈的木匠被儿女接到了城里,留下了这间老屋,还有阿绿这把椅子,以及一屋被遗弃了的物件。

时光如平缓的河水,流动虽然缓慢,但是从不停歇。少了木匠的陪伴,阿绿渐渐感觉到孤单。

又是一个春天。一天夜里,雷声“轰隆”,暴雨如注,老屋那年久失修的屋顶塌了下来。

还好,阿绿没有被压住,只是少了屋顶的“庇护”,雨水淋到了它的身上。这让阿绿觉得凉飕飕的,但它并不反感,因为冰凉的雨水滑过身体,就如同是大自然妈妈在轻轻地抚摸自己一般,这让阿绿舒服得有些犯困。

就这样,阿绿陷入了沉睡。

直到一天清晨,阳光照射到阿绿的身上,将它唤醒。醒来后,阿绿感觉浑身暖烘烘的,舒服极了。紧接着,几声鸟鸣声钻入阿绿的耳中。

没错,是鸟鸣声!

阿绿又听到了鸟鸣声!

婉转的鸟鸣声清脆悦耳,就像阿绿曾经在森林里听到的那般动听。

阿绿这才察觉到变化:原来,自己身上长出了几只小耳朵——几朵黑色的木耳。它们刚从阿绿的身体里钻出来,此时还怯生生的。估计是风带来了菌种,轻轻地落在了阿绿身上,接着雨水又将阿绿浸润,这群可爱的小耳朵就出其不意地诞生了。

靠着这些小耳朵,阿绿终于再次听到了“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沙沙沙”的风抚过树梢的声音和“滴答滴答”的雨水落地的声音……偶尔,它还能听到村庄里的小狗和大山打招呼的声音呢。

虽然依然看不见,但可以听到声音了,阿绿觉得这样的时光可太快乐了。阿绿多希望时光可以像从前那样缓慢,这样它就可以感受更多、更细微的声音。

从那以后,阿绿的耳朵越长越大、越来越多……阿绿的听觉越来越敏锐,甚至可以听到村庄那头的禾苗窃窃私语时说出的小秘密,还有农民伯伯在田间靠着树桩打盹儿时发出的鼾声。有时候,它还能听到农民伯伯的一双儿女在田埂上唱歌呢。

小女孩的声音很清亮,小男孩的嗓门儿有点儿粗。他们一起唱着一支支欢快的歌,歌声如同一片羽毛,挠得阿绿的耳朵痒痒的。

要是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唱歌就好了,可惜我没有嘴巴,阿绿心想,好在我现在有耳朵,可以聆听他们美妙的歌声。阿绿很知足,每天开开心心的。

又过了一阵子,那对姐弟为了找寻一只走失的小鸡,来到了老屋附近,无意间发现了这座被废弃的屋子,以及在一堆郁郁葱葱的野草中藏着的阿绿。阿绿身上那一簇簇大大小小的耳朵马上吸引了姐弟俩的目光。

他们开心极了。弟弟甚至高兴得叫了起来:“姐姐,快看!那里有好多木耳,咱们可以把它们摘下来晒干,拿去集市上卖,然后去买书。”

姐姐发出“咯咯”的欢笑声,然后温柔地对弟弟说:“那咱们轻一点儿,别把木耳弄坏了,它们会觉得疼的。”

弟弟轻轻地“嗯”了一声。

接着,他们开始轻手轻脚地采摘木耳,就像对待初生的鸡蛋一般。一朵朵木耳从阿绿的身上离开,又被小心翼翼地放到篮子里。

阿绿感受着姐弟俩的触碰,不禁感慨:这对姐弟可真温柔啊,让它又想舒舒服服地睡一觉了。可阿绿忍住了,因为它想醒着,多看看这对姐弟。

一只耳朵被摘了下来。

两只耳朵被摘了下来。

……

慢慢地,那些耳朵都被姐弟俩摘走了。姐弟俩走之前轻轻摸了摸阿绿,似乎是在跟它告别。阿绿也轻轻晃动了一下,作为给他们的回应。

时光似乎再次慢了下来。阿绿没了耳朵,它的世界再次安静,可它并不难过。因为它在默默等待着下一个雨季的来临,到那时,它应该还会再次长出新的耳朵,听到这个世界发出的各种声音。说不定,它还能再次听到那对姐弟唱歌呢。

阿绿坚信:春天里的和风细雨一定会让它长出充满希望的耳朵,而那些耳朵会召唤来可爱的孩子。

吃的享受

    你是否意识到除了嘴以外,眼睛、鼻子和耳朵也会吃?对一般人来说,用嘴吃是易懂的,就是把食物放进嘴里,先用牙齿嚼碎,然后吞下去让胃消化,食物最后通过小肠进入血液和周身。可是眼睛、鼻子和耳朵都没有牙齿、没有消化系统,它们怎能会吃呢?吃什么呢?

    实际上,眼睛、鼻子和耳朵是人体官能的主要工具。人体通过眼睛得到视觉,奔子得到嗅觉,耳朵得到听觉,这三种器官的吃法跟嘴有好几点不相同。嘴所吃的都是有形的东西。吃了以后,东西就变形,从五花八门的形式变成小碎渣,进入人的胃里,别人不能分享。

    被眼睛、鼻子和耳朵吃的东西,不会变成小碎渣,并且好多人可以在一起分享同样的东西。眼睛所吃的有风景、影片、书刊等有形的东西。鼻子爱吃的是新鲜氧气,耳朵爱吃的是温柔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

    在古代,生存资料不足,人们只求温饱,但是在现代,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果腹充饥,他们逐渐从“生存型”转为“享受型”。换句话说,广大现代人选吃哪些东西,不但使身体健康,而且使精神愉快。

    自古至今,人们越来越讲究入口的东西,他们要求吃得更好、更卫生、更方便、更可口、更有营养、更多品种。据食品科学家研究,进餐环境和食品的外观影响人体充分消化和吸收食品的营养素,也对人的精神有很大影响.因此人们在进餐时都很自然追求美味佳肴和欢乐气氛。在泰籍华人之间,“民以食为天”是很明显的。一见面,他们不打招呼“你好!”,而问“你吃饱了吗?"饮食与人们的活动和礼俗是不可分的。古今中外,“膳食”为人与人之间的媒介物。不管是看望亲友、招待客人、探望病人还是生日会、婚姻会、晚会、开张会、节日等都少不了“吃”。有不少人还向过世的亲人上供,希望死人也享受吃。

    近年来,各个国家的旅游事业、书刊企业、艺术团体、美容企业和美术企业因进行国际交流而迅速发展。这说明眼睛吃的范围越来越扩大,从国内到国外。人们由视觉不但得到知识,而且得到享受、印象、经验、感情等。眼睛也对颜色极有偏爱。据说,美国有因睡房墙壁颜色不调和,而提出离婚的。

    虽然对人体最佳的气体是没有气味的氧,但是鼻子却对香味和臭味有喊爱。众所周知,最受欢迎的香味是菜香和花香,最受欢迎的臭味离不开香烟的香。有些国家把嗅觉作为见面礼节,居民以嗅觉表示敬意,相见时他们不重握手而重嗅手。这些国家包括澳洲、美洲极北部和印度山地。

    象饮食一样,耳朵可以得过敏病,病情是细声被当作巨声,闻蚁动以为牛斗。有些人一听见爱人的声音、情歌或者甜美诱人的音乐,就感到如痴如醉。现代医学家证明,音乐相当于耳朵的丰富营养补药,音乐可以使愁苦人快乐,还可治疗心理疾病。极少数人是用心而不是用耳享受音乐,贝多芬在他的耳朵完全聋之后才创造出杰作。

    总的来说,现代人为吃而活的趋向越来越多,只有那些挨饿的人才为活而吃。随着人们对吃的享受增加,各行各业的创造性和销售额也不断地增加,好多节日和礼节也是从人们的爱享受性发展的。

标签:天时林里耳朵普通一棵椅子极其阿绿晒太阳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