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善喻

2024-09-11 00:02:01 王佑军 阅读:

冰心的《荷叶·母亲》,以红莲自比,以荷叶比喻母亲,通过描写雨中的荷叶对红莲的荫蔽和护佑,来歌颂伟大的母爱。我们看这个文段:

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一段怎么读怎么觉得别扭,总觉得有些牵强做作。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荷叶的倾侧不过是雨势太大,物理的客观规律所致,并不是刻意要护佑红莲,更不是主动对荷花的荫蔽。还有,荷叶盖住荷花只是偶然的行为,一会儿风向变了或者雨势变了,荷叶的倾侧或许也会换个方向,生活中可没有这样左右摇摆的母亲。何况,荷叶与红莲也不存在生物学上的母子关系,它没有办法对荷叶生发出“勇敢慈怜”的情感。由此可见,母亲的护佑和荷叶的行为,一个是发自内心,一个是外力压迫;一个是主动施与,一个是被动反应;一个是主观意愿,一个是客观现象。这就是说,这篇文章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既如此,你硬要这样去比况就是强拉硬扯,就是无病呻吟,你非要说她象征着母爱,读起来只会让人觉得别扭,不会给人带来情感的共鸣。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屠格列夫的《麻雀》,我们摘录一个片段: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文中描写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用自己的身躯掩护”“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每一句描写都那么真实,都那么打动我们的内心,都会让我们联想起自己的母亲。为什么?因为老麻雀的行为就是一个母亲在孩子遇到危险时的必然反应,存在着自发的情感和内在的动机,而荷叶则没有这样的情感和动机,也没有因情而生的必然反应。

同样是以莲作比,《爱莲说》就显得高明了许多。你看这一段: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者紧紧抓住莲的特点:生于泥淖,立于清水,枝干笔直,清香远播。用这样一些特征来比况君子的美好品德,寄予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崇奉和追求。其比喻手法运用首先立足于对喻体特征的充分开掘,然后再把本体和喻体特征进行有效对应,从而达到托物寄意的目的。由此可见,“托物寄意”的根基在于所托之物要托得住,要它本身确实具备(或者能够开掘出)这样的特征。荷叶本身不具备母性特征,《荷叶·母亲》也没有进行这样的特征开掘。那么,这样简单比况就一定会使文章流于肤浅,用这样肤浅附会的比喻成文是文章之恶俗,学生写作文,万不可落入这样的俗套。然而不幸的是,学生往往喜欢这样的套路,因为这样的文章不需要切身体验,也不需要深度思考,容易套作成文,批量生产。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进行正确引导,即使对编入教材的名家作品,也要进行甄别筛选,把那些确乎有营养的文章推荐给孩子们。

我写这篇文章,丝毫没有贬低冰心奶奶的意思,当然,即使我“贬低”了,也丝毫不影响冰心奶奶作为文学泰斗的地位。同样是比喻成文,冰心的《谈生命》就格外好!她把人生比喻成一江奔腾的春水,比喻成一棵不断成长的小树。江水的奔腾与生命的流动相对应,小树的生长与人生的发展相吻合,文章一气呵成,宛若天成。我们选录一段: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在这一段中,作者对一江春水的情态、遭遇、性格描写何其生动!而与一个人一生的际遇、性格、状态又是何其相似!由此可知,“善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说:“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相似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善喻者首先要对喻体(描写对象)的特征进行深度开掘,以达到对本体(表达对象)讽颂褒贬的目的。其中最基础的思维挑战就是找到二者的相似点,相似点越多,你的文字就会越丰富,其描写抒情就会越发使人感动,比譬论说就会越发使人信服,你所运用的托物言志、托物寄意或象征手法等就会越发显得自然贴合。

或许是冰心奶奶觉得生命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还是有那么一丁点不大贴合的地方。比如水可以无限循环,小树可以几度荣枯,而人的生命却是一趟没有回程的列车,所以文章在两个比喻之后都跟了一句“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就把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差异点示出来了,点示出来,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裂缝就弥合了。不仅如此,她还在这不同点上开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唯其没有来生,不信来生,才会更加珍惜今生,珍爱生命!而这才是这篇文章更深层次的意义。这就告诉我们,善喻者,既要最大限度地开掘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也不能刻意回避不同点,反而要利用这个不同点使文章的意义升华到更高的认知层面去。顺便说一句,统编教材把《谈生命》从教材中删除,转而录入《荷叶·母亲》,殊为可惜!(插图选自秦天柱作品)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