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的心在找答案

2024-09-10 23:25:38 韩改荣 阅读:

早晨从外边散步回来,到了小区门口,张嫂指着路边滚落的一个白面馍说:“你看看、你看看”她弯腰拿起那个馍,一边用手捏着一边说:“是热呼呼的,这是刚从外面买回来的,掉在地上就不要了,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没法说。”李姐望着张嫂说“现在年轻人教育孩子就是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能再吃,隔夜的菜饭也不能吃。”我们三个老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扔掉一个馒头不是司空见怪的事,好好的一袋子馒头扔掉也不是稀罕事。现在的年轻人虽然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不爱惜粮食的行为,与我们这些吃过苦挨过饿的人来说观念相悖的。

时光倒流到上世纪五十年前,那是我的童年时代。在平常的生活中别说白面馍就是玉米面的、山药面的、高粱面的窝窝头也吃不饱。一进腊月就天天数着手指头盼过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馍。邻居二奶奶家有一口大蒸锅,人们把不多的白面都凑在二奶奶家蒸馒头,二奶奶家的蒸锅上有一个大蒸笼,蒸笼有三层。有的一家蒸一锅,多数都是几家凑着蒸一锅,在这里蒸馍馍装的多还省柴火。母亲和婶婶奶奶们,在屋里和面揉馒头,最大的馒头顶上有面花,插着红枣,这是春节供神用的贡品。其次都是小的,有的馍馍里包着红枣和红豆,这是我最爱吃的。还有的饃,外面是白面里面是玉米面,或者是高粱面的,这叫包皮馍馍。把蒸好的馍,一样一样分别放在簸萝里,这些好吃的馍馍馋人欲滴。

二十五做豆腐,那时做豆腐,都是碰锅儿做的,各自把豆子捡干净,再合在一起用清水泡好,再用小磨磨成豆浆,豆浆磨好了,母亲挑着豆浆,走进豆腐房里。在一个大灶上坐着一口大大的铁锅,有人在锅底下烧火,锅台上有专门用卤水点豆腐的,一会儿我们的豆腐也做好了,满屋满院的豆腐香味飘飘绕绕,四处弥漫.那种沁人如醉的豆腐香让我欣喜若狂,我从这边跑到那边,又从那边转到这边。转着,看着,热腾腾的香喷喷的豆腐。一会儿,二奶奶说:“这里有秤,咱就在这儿分分好了。”于是,二奶奶拿称一秤一秤的秤着,一家一家的分着。最后我们只有两块,我的心一沉不高兴了,“哇”的一声哭了。母亲告诉我:“豆腐是按豆子的多少分的,咱的并不少,你看,你二奶奶家四个人,咱家三个人,都是两块一样大小的豆腐。咱的少吗?”母亲这样一说,我的心慢慢的好受些。

在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买肉买油都得用票证。过年买那有限量的肉时,个个都盯着那卖肉的刀子,希望能要上肥的肉,越肥越好。我的母亲总要把肥的部分,切下来炼成油倒在罐子里。母亲常说:“年好过日子难熬。”这些油留在以后的日子里,偶尔用筷子弄起一点,放到锅里炒菜吃,相当于改善生活。那些油渣子,和菜混在一起剁碎包饺子吃,香喷喷的,这些生活只有过年才能享用。也许从小或者这样的艰苦的生活,铸就了我们这代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性格。

看看眼前的这个白面馍,我在想,人们的生活是好起来了,是年轻人不遵守爱惜粮食的传统美德了?还是我们这些老年人很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我的心在惆怅,在徘徊,不知所以。

洺水河创意作文 指导老师 罗修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