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我们凝视一种千年未变的真纯 , 我们感悟一种雄浑与深沉……”这是朗诵稿《祖国颂》中的开篇诗句,我一遍遍地读着,品味着,要远眺未来就要先去看看过去,了解过去,总结过去。十月十四日,在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走近了老一辈记忆中的老物件。在这个阴雨霏霏的一天,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历史课。
冒着小雨,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佳水岸小镇美食街上,在这个三层小楼里,我们梦回旧时,遇见了一场与老物件的童话。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石碾子,石磨。这个惊喜让我们十分兴奋,这里仿佛是被封印住的一处遗迹,透露着一股浓浓的乡村文化气息,那么的浓郁,浓郁的深远……张兰老师仿佛触景生了情,双眼注视着这石碾,俩手反复摩挲着粗糙不平的石面,老师告诉我们,这种石碾陪伴着中华儿女度过了悠久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的农耕时代、石器时代;分封制中它是主角,封建社会中农业生产也离不了石碾。近代时期,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多少优秀的华北儿女用勤劳的双手混着热血热汗给解放军战士送去粮食,义无反顾地冲入前线。
石碾子还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它见证了中美合作抗击日军的历史呢。原来,石碾子有一段非常不平凡的经历。“二战”期间,有100多名美国飞行员组成“飞虎队”自愿到中国参战,帮助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1943年日军切断了中缅公路,美国空军为开辟跨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需要在中国西南修建机场。当时中国没有重型机械,只能用古老的工具修建机场。于是每个重达数吨的大石碾子被当作轧路机,成了修机场的“最大型工具”。当时的云南地方政府倾尽全力,组织了近100万劳工大军,在昆明、呈贡、陆良、云南驿等地扩建和抢建了几十个机场。
讲了石碾的历史,张老师又讲到了她的童年生活。老师的童年不是我们想象的上树捉鸟儿下河摸鱼,而是在一圈又一圈的石碾石磨旁度过她的童年。同行的几位家长也是感触颇深,都是从那个年代中走过来的,都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他们永远知道一粒米的价值、一颗麦的珍贵。
上了二楼,在楼梯拐角处,我看见了一辆黄包车,也就是人力车。这是上世纪初的东西,曾经的车夫和车现已化为历史,在这不起眼的角落里提醒着人们它的存在。张老师见我对着这辆人力车出神,轻轻地走过来对我说:“任瀚博,知道《骆驼祥子》吗?”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这可是老舍先生的名著,他以城市贫民生活为题材,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看到人力车我突然想到了祥子,因为祥子就是一个人力车车夫,他是一个为自己的梦想而为之奋斗的人,是一个令我敬佩的人。
祥子的梦想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追梦,他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辛劳,顶烈日,受酷寒,当他拥有了梦想时,变故发生了,车被士兵军阀拉走了,祥子从云端跌落到谷底,可是他放弃了吗?没有,他依旧为了梦想拼命地跑着……
看着这一件件历史古物,听着老师给我们细细的讲解,我陷入了沉思……
触摸历史,眺望未来,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有什么困难挫折是我们克服不了的?老一辈在如此艰苦的岁月中挺过来,而我们生在幸福时代,则更要加倍努力,创新进取,珍惜今天,把握明天!